60、第六十章 叛軍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洛平……還是沒有撈到丞相之位。

周棠封他做了文淵閣大學士, 洛平淡淡看了他一眼,領旨謝恩。

文淵閣大學士, 這是個純粹的文職,有名望卻沒有實權。

於是朝中諷刺洛平的聲音更加大膽囂張, 甚至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

他們說,洛慕權聰明反被聰明誤,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屁顛顛地寫了詔書又如何?周家的皇帝已經不敢再信任他這樣的人了,否則說不好哪一天他又跟別人合謀篡了自己的位。因此,封個大官是可以,但干預朝政的事,還是算了吧。

自認為摸清了皇上意圖的楊易、杜文觀和張方誌三人, 根本不把洛平放在眼裡, 甚至在洛平提出科舉改革策略之時,紛紛上書提出了反對意見。

周棠沒有回應他們隻言片語,一些有眼色的官員已經發現苗頭不太對。果然,不久這三人就因種種理由或貶謫或罷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位朝臣不禁搖頭:“果然是聖心難測啊, 皇上對洛平, 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啊。”

周棠的態度,其實是這樣的——

“文淵閣距離皇宮最近,我可以隨時來看你啊,而且召你進宮也很方便。”

洛平:“……”

“小夫子你生氣了?”

“臣不敢。”

他說得冷淡,周棠趕忙收起了嘻皮笑臉:“小夫子你聽我說,我讓你待在這個位置是有長遠打算的。”

“是嗎?不知陛下作何打算?”洛平確實不理解周棠這樣做的用意,明明上一世的此時, 他很乾脆地就讓自己做了丞相。

周棠正色道:“我會讓你當上丞相,但不是現在。現在朝中的勢力太不穩定,你在這些舊臣心目中的名聲也……不大好。與其讓你上位之後受他們的氣,不如先培植出一批自己的門生,到時候會輕鬆很多。”

洛平有些怔忡,他沒有想到周棠居然會為他考慮這麼多。當年他剛做丞相之時,的確受了不少怨氣,直到朝臣完全換血,才稍微減輕一點壓力。

“我不想讓你太過勞累了,你已經為我做了那麼多,我要讓你一面掌權,一面享福。”周棠邀功似的說,“而且,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拜託你。”

“什麼事?”洛平這麼問了,但其實心裡已經有了數。

“我要你幫我編一部書。”周棠的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它要囊括古往今來有關大承的一切,歷史、洲志、文學、丹青、哲理、宗教……我要讓我所擁有的這些,即使在我死後,依然能讓後世之人銘記。小夫子,它將是一部能讓你我的名字名垂青史的典籍!”

“……承天通鑑。”洛平喃喃道。

“嗯?”周棠愣了一下,“對!你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就叫《承天通鑑》!”

“好,”洛平說,“我會為你編撰出這部書來。”

周棠的這份野心他很清楚。

上一世,直到被囚禁於無赦牢中,他都還在完善這部典籍。那時候他萬念俱灰,這部書幾乎成了他生存的唯一支柱。

如今他依然對這部書有著很深很複雜的感情。至少,他能在活著的時候給周棠留下一樣有意義的東西,比他在判官那裡見到的那幾頁自己的人生,要厚重得多。

自從周棠把《承天通鑑》的任務佈置下來,整個文淵閣乃至翰林院都忙得不可開交。洛平作為主編,經常忙到無暇回府休息,幾乎是在文淵閣裡安了家。

說起來這也算周棠的用意之一,洛平住在文淵閣,他便有很多機會見他,只可惜,有關叛軍的訊息接二連三地放到他面前,他自己也是焦頭爛額。這時候他就會想,當皇帝似乎也沒有那麼好。

那些叛軍多是打著先皇舊部的旗號,口口聲聲說要扶持三王爺四王爺,總之明目張膽地僱傭軍挑事端,弄得當地民怨四起。

正當他們自我膨脹之時,三王爺周樸和四王爺周柯同時呈書殿前,表明自己絕無反意,與叛軍撇清一切關係,並聲稱擁護周棠,主張對冒用他們之命的人絕不姑息。

這無疑是給叛軍們當頭一棒——他們造反了能怎樣?自己做皇帝?周家豈會放過他?可此時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上。

周棠把軍事排程權交由方晉方太尉,命他嚴懲叛軍。不過當看到南邊突現的一支叛軍時,他震怒之餘也略有猶豫。

那是一支名為“安世軍”的部隊,據傳言,他們的領頭人是承景帝,周衡。

方晉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此事怎麼處理?”

周棠斟酌良久,擱下了這份軍報。

他可以逼周樸和周柯表態,卻不能觸及到周衡。最關鍵的是,那個所謂的周衡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曾苦口婆心勸他放過周衡的小夫子又該如何自處?

周棠沒有回答方晉的問題,而是起身道:“你退下吧,朕要去一趟文淵閣。”

方晉退出殿外,目送皇帝的車攆向文淵閣行去,戚然嘆道:“慕權啊,何苦來哉……”

*******

周棠駕臨之時,洛平正忙著校對一本樂史。

經過上一世的摸爬滾打,他對編撰《承天通鑑》很是得心應手。那時候走過的彎路,如今全都可以避免,這使得他的進度出奇地快,而且幾乎沒有錯漏,這讓那些抱著挑剔心態來看待他的老學究們都不得不服。

周棠照例檢視了一番編撰工作,照例大大誇獎了一番,照例提出要與洛學士私下談談。

洛平卻從這些“照例”中看出些許不同來。

他抬頭看了眼周棠,對上那雙嚴肅深沉的眸子,心下恍然——這次不是來搗亂胡鬧的,恐怕,是來興師問罪的吧。

果然,進了內室周棠便道:“南州有支叛軍,竟然用‘死人’的名頭來造反,小夫子,你說他們是不是很可笑?”

洛平道:“陛下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周棠看著他:“我接到軍報,說是周衡在南州起兵,意圖捲土重來。”

洛平不動聲色:“陛下來找我,是想問我那人是真是假嗎?”

周棠道:“小夫子,放走那人的是你,說他不會起兵的也是你,你想要保他,我不曾違逆你的意思,所以這時候我只有來問你了,如果那是周衡,你還要袒護他嗎?”

洛平直視著他回答:“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在臣的心裡,你也是唯一的天子。有人要反你,無論是誰,你都可以一網打盡,不用詢問臣的意思。”

周棠展顏笑了:“小夫子,有你這句話就夠了,你果然還是最在乎我的!”說著就要去抱他,被洛平讓開了。

“陛下沒有別的事情的話,臣就先去做事了。”

“慢著慢著,”周棠連忙喊住他,“其實不管那人是不是周棠,我都沒有打算像對待其他叛軍那樣將他們一網打盡。”

洛平疑惑:“為什麼?”

“因為小夫子你一心想讓我擺脫弒親的罵名,我不想辜負你的期望。儘管我們對外都稱周衡死於寧王手中,可世人都說是我殺了他,那麼這次就讓我證明給他們看,我對周衡沒有絲毫愧疚,我可以坦然面對他。如果那真的是周衡,我就盡力勸降他,如果是假的,我就替我侄子報這個冒名頂替的仇。”

洛平難掩吃驚,他的小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長成了一個懂得權衡和掌控人心的君王。他不再是那個意氣用事的少年了,他對他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少了吧。

洛平定了定心神:“既然陛下早有決斷,又何必來問我。”

周棠喜滋滋地扒在他耳邊:“那不一樣,比起應對之策,我更在乎小夫子的態度啊。要是你還要替他求情,我就,我就要拿戒尺打你屁股!”

“……”

“小夫子,我看許公子小說裡的那些夫子們都會那一個戒尺教導學生的,為什麼你不這樣?好像你從沒有教訓過我。”

“陛下很優秀也很聽話,沒必要教訓。還有,陛下當以國事為重,不要再讀許公子的小說了。”哪有學生嚷著要夫子抽的?

“那我賞你一把戒尺吧,以後我要是做皇帝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准許你用它來教訓我,可以抽我的屁股,抽疼了也不怪你。”周棠完全沒聽進洛平的話。

“臣……沒有這方面的興趣。”

洛平繼續編撰著通鑑,假裝沒有注意到盯梢自己的暗衛。

周棠親自去南州懲治“周衡”率領的叛軍,還不忘留下一支暗衛護著洛平,順便,看他有沒有私下接觸什麼人的意思。

周棠覺得,洛平那麼篤定地讓他去剿滅叛軍,很可能是因為確定那不是周衡,那麼真正的周衡在哪裡?小夫子和他還有來往嗎?這些都是皇帝陛下十分在意的事。

這種不信任,洛平倒是習以為常了,他要監視就讓他監視吧,反正他與周衡已經很久沒有聯絡過了。除了知道他還在那座禪院,對他的近況一無所知。

周衡沒有原諒他,他也沒有臉面出現在他面前。

於是周棠行軍中收到的彙報中,只描述了洛大學士編書的認真與艱辛,與方太尉偶爾互相登門拜訪,出門買茶時巧遇張尚書的女兒,被廷廷纏著說要討兩首情詩,找許公子要了兩本小說做編書參考,在墨香書院收了兩名門生,吃烤鴨時吃到烤鴨西施多給的一隻鴨腿……之類的事情。

周棠當即下令行軍提速。

京城太不安穩了,他要趕緊回去盯著小夫子才行!

南面戰事頻頻傳來捷報,那支軍隊果然是冒用了景帝的名號。

天子率領王師浩浩蕩蕩降臨南州之時,領頭之人已被嚇破了膽子。那人找了個與周衡年紀和相貌相仿的少年,以替天行道之名徵兵徵糧。

皇帝斥責他假冒景帝,為一己私慾欺君造反,當場將其斬殺。但對於那名少年和其餘參與此事的將領、百姓,他都不予追究,甚至下旨對剛經歷過洪澇災害的南州發放補助。

他說:“皇侄雖非朕所殺,卻是因朕救護不力而死,朕只能竭盡全力善待他的百姓,才能贖罪萬一。”

這一場平亂中,周棠十足的仁君表現,感動了大承天下的百姓。

原本猶豫著要不要為這位爭議頗大的君王效力的傲骨文人們,也都堅定了赴京趕考報效朝廷的決心。

與此同時,各地叛軍也都在朝廷的鎮壓之下逐漸偃旗息鼓。

就在周棠拔營回朝之時,大承的中元節即將到來,這是奪位戰事初歇之後,百姓們過上的第一個安寧祥和的節日。

在大承,這個節日有一個傳統習俗——放河燈。而在秣城這個最繁華富饒的城池之中,這一習俗又被會玩鬧的文人雅士們變成了一場全城同樂的遊戲。

周棠高興地想著,這是他第一次好好地過這個節,一定要小夫子陪他一整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河漢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