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袁龍平的禾下乘涼夢(第三更,致敬那些偉大的功勳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雜交水稻的種植很困難。

至少剛去村裡的袁龍平,並未參與到相關的工作當中。

而且講真的。

村子裡缺乏專業裝置。

這對農業作物研究有很大的限制。

不過這些說起來都只是限制條件而已,而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和城裡相比,村裡很窮,甚至窮到連大米都吃不起。

所以觀眾就看到,袁龍平剛一深入村子就餓的走不動路。

他甚至用皮帶勒緊了自己的褲腰帶,就是不想讓自己感受到更加強烈的飢餓感。

就這樣,他賣力的往前走。

走著走著,越發飢餓。

也就在他餓的一點力氣都沒有的時候。

他看到前方有一座塔。

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想起母親說的天雨粟,也就是天上下稻穀。

這看起來好像是在做夢,但又何嘗不是人們對糧食殷切的期盼呢?

袁龍平越發走不動了。

很多觀眾們在電視機前看著,多少有點為袁爺爺覺得揪心。

但更多的人其實感慨於那個年代連吃都吃不飽。

時間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袁龍平靠著樹,很是虛弱。

好在村子裡的生產隊長過來接他。

看到他一副虛弱的樣子,問他怎麼了,他說餓的人家,就給他一塊餅。

而在生產隊長身後的那個孩子,明顯也舔了舔嘴唇。

看來平常根本吃不到這些東西。

也就這會兒,很暖心,原本就已經只掰了一半餅子的袁龍平,又把自己沒吃多少的餅,悄悄的塞到孩子手裡。

這讓很多觀眾看著特別揪心,又感動。

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

現在只要一想起孩子挑食的毛病,就有種瞬間要炸毛的感覺。

沒看到那個年代的孩子,連餅都吃不上嗎?

現如今因為有袁爺爺和像他一樣的農業工作者的努力,他們這些人才能吃飽飯。

可現在的這些孩子呢,都被慣壞了,這不吃那不吃的。

還總是浪費糧食。

這能對得起袁爺爺嗎?

說起爺爺,當一幫人回去看到阿毛,也就是生產隊長的爹,躺在床上的樣子的時候。

觀眾還以為。

老爺子是不是生了什麼病了?

結果袁龍平一問,竟然也是餓的。

誰能想象那個年代的人,居然會因為餓的沒有力氣一直躺在床上?

這從現在豐衣足食的大環境上看來,簡直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但曾經在農村待過的很多老人,這會兒都發消息說。

“可能有人覺得餓的走不動道,躺在床上是不可思議,是杜撰出來的事。

但說實話,我當時那個時候親眼見過這些人。

因為我們那個村子實在太窮了,老人根本就沒有正兒八經的糧食吃。

再加上無法消化那些難以下嚥的野菜,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毫無力氣的躺在床上。

甚至身體還會出現大幅度的水腫,連道都走不了……”

有人說出了當時的環境,更多的人則是感慨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

不至於像那個爺爺一樣。

嘴裡一直唸叨著讓自己的兒子煮一碗白米飯,好送他上路。

老人為什麼會說出這麼喪氣的話?

還不是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已經沒有幾年可以活了。

所以想臨死之前吃頓飽飯,吃頓好飯。

這話說的就讓人揪心。

結果更揪心的事還在後面。

兩個人睡到了草房裡,那個生產隊長就突然鬼使神差的來了一句:“袁老師,夜裡要是有什麼動靜,別害怕!”

袁龍平這會兒正看書呢。

聽他說話連頭都沒抬來了句:“有野獸嗎?”

抱著槍的生產隊長喃喃自語:“要是有野獸就好了,我爸聞的沒錯,我這屋裡有米,就在房梁上,兩袋!”

聽他說完,袁龍平有些疑惑的看著他。

既然家裡有米,為什麼不給他爹弄一碗白米飯?

生產隊長也很無奈,說米不是他家的,是公家的,保管的那個人愛偷吃。

所以他就把這兩袋米拿了回來。

還說這是他們的救命糧。

所謂救命糧一般是來年的稻種,也就是要種下去的種子。

不過生產隊長說他們的種子不好,是要跟人家去換。

要去稻種大街上換好的種子回來,來年才會有更好的收成。

說著說著兩個人還扯到了稻魂。

這讓很多網友覺得新奇。

當然也有更多網友在網上刷袁爺爺就是稻魂,同時也是稻穀之神。

要不然怎麼可能幹出那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沒什麼可聊的,就休息了,畢竟實在太餓得節省體力。

然而半夜裡生產隊長突然聽到房梁上有瓦片被掀開的聲音。

下一秒他直接從稻草堆上曾了一下起來,然後,毫不猶豫的舉起了手裡的獵槍,正對著房梁的位置。

“老鄉回吧,米好吃,槍子不好吃!”

獵槍就這麼架著。

然後正對著房梁。

房上的那個人被嚇住了,乖乖的把瓦片放回原位,也是這個時候,觀眾才明白,原來生產隊長剛才說的竟然是這個事。

不過不至於吧,為了兩袋稻米竟然需要用槍去守著?

事實上當然至於。

因為這是村子裡的救命糧啊。

他們還指望用這兩袋稻米去換來種子,然後讓村子裡的人活下去。

稻穀大集的時間終於到了,在他們即將出發之前。

袁龍平找到了阿毛的爺爺。

“叔,您放心,我們今天就去稻穀大集了,到時候我肯定給您買米,回來給您做白米飯……”

然而以前嘴裡一直唸叨著要吃白米飯的老爺子。

這次竟然少見的沒說這個事。

反倒是讓袁龍平按了按他的腳。

也是在這個鏡頭之下,很多人看到這個老爺子的腿上很多腫的地方已經消了。

然後就有網友發彈幕說:“老爺子的病看起來是要好了呀,真是可喜可賀。”

可一部分網友卻笑不出來,覺得這個事情應該沒那麼簡單。

袁龍平和生產隊長,以及他的兒子去了稻穀大集。

在此過程中和一個來自東北的農業專家爭奪了品種特別好的稻子。

兩人之間,甚至因為價格之爭,還結下了樑子。

不過袁龍平不在乎這些。

因為他總算是把好的種子給弄回來了。

雖然為了換取這些種子,他用盡了自己身上幾乎所有的錢,連帶著,還有生產隊長家裡最值錢的手電筒。

不過其實在鄉里人看來。

手電筒就算是很有用,也比不上糧食帶來的價值。

所以在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趕回來的時候,袁龍平心裡還想著給生產隊長的老爹弄一碗白米飯。

這是他給人家老頭的承諾。

只可惜剛一回來。

他們就已經跟老頭天人相隔了。

是的,老頭已經走了,悄無聲息間,就這麼被餓死了。

這件事,對袁龍平的打擊很大。

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他親眼看到有人因為缺乏糧食死在自己面前。

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水稻培育好,讓更多的鄉親們有飯吃,不至於被餓死。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他發現自己開始做夢了。

這個夢很神奇,只要一進入其中,他就發現自己好像置身於一片巨大的水稻禾苗之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裡的水稻已經成熟了,而且長得特別高。

甚至高到,他整個人能站在水稻田裡,然後看著水稻垂下來,遮天蔽日的就像能遮住他一樣。

“這就是袁爺爺的禾下乘涼夢嗎?”

有觀眾看著袁龍平聽著老頭死去的聲音,然後不斷在稻田裡跑動的樣子。

然後看到他在回身的一瞬間。

整個人進入到了金黃色的海洋當中。

看到那個畫面的出現,他們就想到了袁爺爺的禾下乘涼夢。

淚水在眼眶中不斷翻滾,內心深處的感動和揪心不斷泛起漣漪。

禾下乘涼,那是老人一輩子的努力和堅持,只可惜他最終都沒有等到。

就差那一兩年。

“袁爺爺,我們看到禾下乘涼夢了,相信您在那邊也會看到!”

“是啊,袁爺爺,如您所願。”

觀眾們說著。

然後就看著故事繼續。

在老人的墳上,他們看到了整個鳳凰村的第一棵天苗。

所謂天苗就是種子播下去之後長出來的第一棵秧苗。

那這棵秧苗為什麼會出現在老人的墳上呢?

或許是老人對袁龍平殷切的期待吧。

觀眾心裡這麼想著,等著等著終於等到了整個鳳凰村要插秧。

可是就在插秧這麼重要的時間段之時。

公社裡的柳書記突然跳了出來,說讓他們今天說什麼也不能插秧,明天再插,因為領導要來視察。

可是袁龍平絲毫不顧及這些,剛開始他還好好說話,可是見到這傢伙根本不講道理,他就直接了當的說:“今天這個秧苗,我還插定了!”

要說這不是他氣憤所做的事。

而是身為一名農業工作者的他,深深的清楚秧苗應該在什麼時候插下去才能得到更好的收益。

就像他的母親曾經說的那樣。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你都不對田地產生什麼信心,那還指望地裡能長出多好的米呢?

幹了一天插秧活的袁龍平在休息的時候抬頭看天。

轉瞬間他覺得自己彷佛看到了天雨粟。

彷佛在一瞬間看到有稻穀從天上撒下來。

這話雖然說的極為不可思議。

但最終也沒人反駁。

因為大夥的目光,現在已經注意到了從天上下來的稻穀。

可現在最讓他們關心的其實就是,袁龍平該不會一輩子要待在小村子裡吧?

畢竟這麼優秀的人才,如果一直要關在一個犄角旮旯都不如的村裡。

他們就覺得異常揪心。

而且幹那種事情說白了,真的是有種浪費自己才華的感覺。

可是袁龍平無怨無悔。

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終於又重新調回了農校。

可是,袁龍平很清楚。

在經過了那些複雜的事情之後。

迎接他的很有可能是更加複雜的人。

還有那個給他穿小鞋的王主任。

如果不是因為對方,他也不可能被派到村子裡。

不過來了村子一遭,他才越發覺得自己的禾下乘涼夢能夠成為現實。

帶著行李回到農校。

可就在他剛回農校的時候,意外又發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