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辯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天晚上,方以智終於見到了我們這位年輕的總兵。

王新宇回到瓊州府城,就給方以智接風洗塵。

方以智見到王新宇,仔細打量此人,只見此人身材高大,身披一套大紅色官服,頭戴明光盔,濃眉大眼,雙目如炬,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皮膚黑裡透紅,明顯就是一副經常風吹日曬的樣子。

“不錯!王將軍確實是一員勇將!”方以智搖頭晃腦,讚歎了一句。

王新宇也仔細看了一眼這位大名鼎鼎的金陵公子,只見此人眉目清晰,目光炯炯,雖然臉上留下了歲月刻下的滄桑,卻仍然看出當年風流才子的痕跡,從他臉上,依稀可以看出一位流連於秦淮河畔,得到美女垂青的英俊小生模樣。儘管是一頭板寸頭短髮,頭頂還有戒疤,卻不像一位得道高僧,更像一位帶著濃厚書卷之氣的文人士子。

若是論身份地位,這方以智在張煌言之上,張煌言不過舉人出身,如果不是這個特殊的時代,舉人要當官都難。而方以智卻是三甲進士出身!

“方先生乃江南名士,晚生早有耳聞,方先生的氣節,大義,令晚生佩服!”王新宇也說不出什麼恭維的話,只好隨便扯了幾句。

士卒們忙忙碌碌,把一盤盤菜餚端上了桌。

上桌的都是些素食,有燉筍乾,燒豆腐,炒清豆,燉麵筋,豆腐皮,炒蘑菇之類的。上的酒,也是淡淡的素酒。

“方先生乃得道高僧,晚生就以素酒素菜給先生接風洗塵。”王新宇拱手道。

方以智搖著扇子,雙目微閉,搖頭晃腦道道:“方某雖已還俗,但畢竟是佛門弟子!而今韃子鳩佔鵲巢,我大明天子南狩,不知何日王師可北伐中原,光復我大好河山?待到平定中原,驅逐韃子之日,方某這酒肉之戒就可破了!”

酒宴上,方以智對王新宇客客氣氣的。待到酒宴結束,方以智才叫王新宇留下來。

知府府邸書房,方以智和坐在桌前,王新宇卻是畢恭畢敬的站在一邊。雖然這時候已經沒有文貴武賤了,但方以智畢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王新宇對他還是十分敬重的。

“王公子,本官問你一件事,你可要如實回答。”方以智終於轉入正題。

“不知先生有何事要問?”王新宇道。

“聽說王公子要減免農業稅,直至取消?可有此事?”方以智問道。

王新宇回答道:“晚生的南洋公司,海外之地,是完全取消農業稅,用公司的收益來養兵,以求保證農民的積極性。其實公司在變相收稅,在農民把自己生產的產品賣給公司的時候,中間就包含了稅收。不過這個辦法,只在南洋實施,目前在瓊州,只是減少農業稅,還無法做到完全免除農業稅,畢竟這裡和南洋不一樣。”

聽了王新宇這樣說,方以智倒是來了興趣:“那你說一下,在南洋農民不納稅,就賣糧食給公司的時候包含了稅收。如果農民不賣糧食,他們留著自己吃,你們不就收不到稅了?”

王新宇笑道:“這個不可能的,因為那邊的土地很多,農民種出來的糧食自己根本不可能吃得完。”

“吃不完也可以不賣你們,他們可以拿來釀酒,養豬,養雞鴨。這樣他們不就可以避免了納稅嗎?”方以智又提出了一個疑問。

王新宇大笑:“他們釀酒要賣吧?養豬,養雞鴨要賣吧?賣的時候就納稅的。而且釀酒,酒稅只會比糧食稅更高,要高出好多倍。肉食品的稅收雖然不高,但也比糧食稅高。他們賣了東西,才能買鹽,買布,買農具,還有買耕牛,蓋房子。如果不賣他們的產品,他們哪裡來的銀子和銅板呢?而他們買鹽,買布,買農具,買耕牛,還有蓋房子,裡面都包含了稅收的。鹽稅更是大頭。這樣,我們的稅收不就有了保障了?說不交農業稅,其實他們也納稅了,而且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來提供給我們。”

方以智搖著扇子,微微點了點頭:“在海外蠻夷之地,用這個辦法倒是不錯,而且你們南洋公司能和泰西人的東印度公司抗衡,以公司所得收入代替稅收養兵,以圖光復我大明。可是這種辦法不能在我大明推廣,那南洋蠻荒之地,可讓農人自行開發。都是無主之地。但大明之地,都是有主之地,你又要如何剝奪江南士族田地送給農人?倘若一意孤行,會引起江南士子不滿。屆時就連支援我們的錢先生、顧先生等人都倒向韃子朝廷,我們就更難完成我們的復國大業了!”

王新宇點了點頭,開口道:“晚生多謝先生教誨,晚生會維護江南士子利益的!晚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比韃子要更好!韃子動不動就殺人搶劫,不僅剝奪江南士子的財產,還奪走人命!他們就是一群賊寇!大明的土地,晚生不會去動!本來是誰的,還是誰的。而且南洋公司主要依靠海貿賺銀子,要拿到賣給泰西人的上等貨物,更是要江南士族支援我們。”

方以智突然臉色一沉,板起臉道:“可是為何王將軍要殺害瓊州土司,奪走他們田地,分給那些農人呢?如此做法,會影響到江南士族人心的!他們定會以為,王將軍以後到了江南,也會實施這種辦法!”

“不一樣!土司和江南士族不一樣!從萬曆年間開始,當地土司不服王化,當地黎人多有在土司教唆之下叛亂,朝廷出兵鎮壓。後來朝廷調集了苗兵來鎮壓黎人。但隨後苗人土司也到處滋事。後來這些土司雖然歸順大明,但他們心沒在我們這裡。韃子一來,這些土司又搖身一變,投靠了韃子。而這裡的苗黎義軍,都是當地農人,他們反抗他們的土司,反抗韃子朝廷,是我們要團結一致對付韃子的!晚生這樣做,可以穩住苗黎百姓的心,讓他們徹底心向大明,永不為韃子偽朝廷所用。”

可是方以智卻十分憤怒的說:“農人不從事耕作,反而造反作亂,淪為流寇,此乃目無國法!別忘了我們大明為何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就是那些不從事耕作,造反作亂的流寇所致!若不是闖獻二賊,又豈能讓韃子入關!”

“方先生,晚生倒是想問先生一個問題。”王新宇道。

“但說無妨!”

“為何闖獻二賊會起事?又為何有那麼多農民淪為流寇,跟著他們?”

“因為他們目無國法!他們犯上作亂,罪不可赦!”方以智怒道。

“江南富得流油,卻不肯納稅;陝西中原大旱,卻不斷增加賦稅,農民都活不下去了,還要交稅,他們不造反,難道等著餓死?”王新宇反駁道。

方以智拍案而起,義正辭嚴的開口道:“有功名之人無需納稅,那是國法。那些農人若是不造反,朝廷會體諒他們的!如果他們不造反,老老實實在家裡等著,皇上自然會體恤民情,發賑災糧給他們的!”

王新宇反問道:“連皇上的龍袍都打補丁了,遼餉都快發不出來了,哪裡還有銀子發賑災糧?就算發下賑災糧,中間又要被那些貪官汙吏貪墨多少!等到那點少得可憐的賑災糧下來的時候,陝西中原早就遍地餓殍了!”

“那他們也不應該造反!就是因為他們犯上作亂,才給了韃子可趁之機!”方以智的反駁顯得有些無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難道他們就應該老老實實在家裡等著餓死?江南如此富有,又為何不拿出一點銀子來支助西北中原災民,為何不拿出一點銀子來支付遼餉?農民都快餓死了,遼餉還加到他們頭上!富得流油的江南不出錢,最後這些銀子都被韃子搶走了!我真不知道那些江南士族是怎麼想的!國家有難,他們不肯出資相助,家裡留著那麼多銀子有何用?當韃子的屠刀架到他們脖子上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後悔了!”王新宇憤怒的說道。

想起被屠殺的江南百姓,方以智感嘆了一聲:“那時候又有誰能想得到,韃子會鳩佔鵲巢侵犯我大好河山,還一路打到江南,我等要學南宋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啊!”

“方先生!”王新宇拱手作揖道,“雖然你我有些看法不同,但我們都是大明的忠臣!我們都是一心反清復明!就算有不同意見,我們可以擱置爭議,共同合作,先對付外敵!等到光復了大明,日後我們再來解決我們自己之間的爭議。”

“好!”方以智激動的站起來,“好一個擱置爭議,共同合作!言之有理!”

王新宇道:“既然如此,我們應該齊心協力,把瓊州治理好。這裡的農業稅暫時不完全免除,雖然減少了一些農業稅,但是這裡出產的香料,鐵礦,可以保證我們的收入。至於糧食的收購價格,我們南洋公司來收購,可以適當提高一點價格。”

方以智沉思了片刻,開口道:“這種辦法只能在瓊州一地,日後去了別的地方不可行!否則農民納低稅,這大部分稅收都攤到商人身上,又何來足夠的銀錢養兵?又談和反清復明!另外,將軍增收商業稅,對大商人收稅,本官也不反對,可是大部分商人都是小商人,本來就沒多少收入,一收稅,他們如何活下去?”

“日後王師平定江南,晚生可以提高糧食,茶葉和肉類的產量,雖然農業稅比例低了,這樣我們的稅收收入卻反而增高了。另外,晚生自有辦法生產新的紡織機,提高絲綢的生產量,賣給泰西人,獲得大量銀子;我們雖然加收了商業稅,但是百姓的收入因為我們提供的技術而更高了,我們收稅,是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王新宇道。

方以智同意了王新宇的看法,搖著扇子點點頭:“也對!若是我們助百姓提高收入,再徵收相應的稅收,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那都是後話,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先把瓊州這裡搞好。這裡該開發的荒地開放了,鐵礦要開採,道路要修,香料要收。但是做這些事都需要人手,目前我們人手不足,缺少官員和小吏。”王新宇微微笑。

方以智微微一笑:“這些地方建設的事情包在本官身上!一定能夠處理好,給朝廷,給延平王一個交代!”

“那就有勞先生了!”王新宇拱手道謝。

雖然說兩人在很多方面暫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但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兩個人還是能很好的合作。而且王新宇也答應不會對大陸的士族階層不利。

方以智又說:“還有件事,本官已經給樸庵先生、亭林先生、舜水先生和南雷先生都寫信了,他們會來瓊州相助,開辦書院,招募更多的士子前來。”

方以智說的那幾個人,分別是冒闢疆、顧炎武、朱之瑜和黃宗羲等幾位名士。有方以智出面,這些一心反清復明,拒絕給清廷做事的名人願意來海南開辦書院。這幾位名士和其他的江南名士有所不同,他們寧可變賣家產支助抗清義軍,失敗之後隱居山林,他們就不在乎拋棄江南繁華之地,來海南島尋找大明正統。

有天地會幫忙,這些名人可以出海上船,逃離清廷控制區。

至於東番島,他們是不願意去的,因為在這些士子眼中,東番島是蠻荒之地,鄭成功不聽張煌言勸阻,一心要攻打東番島,令這些江南士子十分寒心。但他們都不理解鄭成功的苦心:鄭成功計劃奪取東番島之後,下一步計劃是奪取呂宋島,再尋求控制婆羅洲,開闢一個海外大明,等到日後積蓄了足夠的實力再反擊清廷,北伐中原。

而瓊州島和東番島又不一樣,原本大明在瓊州就設有知府,這裡雖然是海外孤島,但也是大明的屬地,來瓊州島不算是放棄故土,入主蠻荒之地,在禮節上還勉強可以接受。

至於鄭成功對王新宇減免乃至免除農業稅,就沒有什麼看法。鄭成功本來就是依靠海貿賺錢,就金廈那點地,用農業稅的話,早就全部餓死了。至於每次攻佔沿海地區,徵收糧食,那是另外一回事。有銀子的時候就用銀子購買,有時候沒銀子的時候也強徵過糧食。清軍一打過來,鄭家軍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回海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