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圍攻函谷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父親,林大人他們已經正式和李自成部開戰。”

“我們的軍隊什麼時候進入河南?”

李自成軍隊的排程現在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河南作為自古的兵家必爭之地。

誰能把握住河南,誰就將把握整個天下的命脈。

放眼整個大明,河南的戰鬥已經聚焦了整個大明的目光。

不僅是洪承疇,就是朝廷其實也在關注著河南的戰爭。

“急什麼?現在還不是入場的時機。”

想在當今的天下佔據一席之地,沒有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是不可能的。

而軍隊擴充的條件就是糧食。

河南這塊蛋糕現在已經是群狼環伺,現在進場無疑是成為了眾失之的。

而洪承疇也明白,林懿和李自成之間的戰鬥只會是開胃菜而已。

“現在林大人自己面對李自成的二十萬軍隊。”

“他已經幫我們吸引了大軍,此刻不正適合咱們進入?”

洪士信也明白洪承疇想要分一杯羹的想法,作為和河南接壤的陝西。

對於河南早就已經眼饞已久。

不說這一層,就是四正六隅的戰略方針也能夠讓洪承疇有足夠的理由進入河南。

“我問你,那李自成的是誰的部下?”

“李自成?我記得他是高迎祥的軍隊吧?”洪士信不明白洪承疇為什麼會問這種問題。

“既然李自成背後也是有人撐腰,我們若是此時進場你覺得高迎祥會如何?”

“您..你是說高迎祥會從江北撤軍?”

洪承疇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繼續說道:

“河南作為高迎祥的自留地,自然不會允許他人染指。”

“而他現在之所以按兵不動,不就是認為李自成可以憑二十萬大軍打敗林懿麼?”

“我們若是現在入場,高迎祥必然會帶軍回援。”

現在的河南是一潭清水,從湖面看去也僅有林懿和李自成兩個人。

但是一旦等到多方加入之後,水被攪渾就會有宵小之輩渾水摸魚了。

到那時候河南才會真的亂成一鍋粥。

只有等到林懿和李自成分出勝負之後才是真正的入場時機,包括其他人其實也是在等這個機會。

並且站在個人因素上面,洪承疇其實也並不認為林懿會輸。

“我明白了父親!”

洪士信也不得不承認,在時局的判斷上面自己還是不如父親洪承疇。

待到洪士信走後洪承疇又拿出了聖旨翻看了幾眼,現在讓他頭疼的不是河南問題。

而是四川!

雖然洪承疇也能理解林懿想要收復四川的想法,但是所做的舉動也難免過於強硬了。

“架空四川巡撫?也真虧你能做得出來!”

自從知道河南收復之後,朝廷也下放了一批官員進駐到了四川境內。

但是無一例外全都都被唐啟明架空起來,沒有一絲的話語權。

雖然之前經過幾番大戰之後的四川盡顯疲弊。

可是一旦全力發展,不出五年絕對是大明另一個豪強勢力。

現在朝廷坐不住了,所以下聖旨讓洪承疇進兵四川。

但是林懿在離開之前已經明確表達了整個川蜀的歸屬權,自己若是執意插手必然將會針鋒相對。

“好一招驅虎吞狼,也不知道這計策是誰想出來的?”

現在天下未定就要搞這一套,洪承疇也相當不理解。

“那周延儒搞黨爭有幾分水平,這絕對不是他能想出來的計策。”

“看來陛下身邊另有高人了。”

聖旨是幾天前下發而來,但是洪承疇也一直保持的是按兵不動的態度。

“難得..難得湖塗啊!”

.....

雖然第一次的攻堅以失敗告終,但是流民並不打算就此退去。

因為李自成給他們下達的是死命令,可戰不可退。

十萬大軍都已經調集而來,如果還是不能攻克函谷關就是讓整個天下看了笑話。

此後再想進入河南府難如登天。

時間就是生命,現在整個函谷關的守軍尚且只有兩萬。

一旦時間被拖長隨著鎮遠軍的回援,破關的難度將會成倍增長!

所以僅僅休整了倆仨個時辰內之後,流民再度對著函谷關發動了勐攻。

但是這一次洪士明選擇了和一樣的策略。

直接炮彈洗地,一波炮轟直接打的流民苦叫不跌。

從開始到現在,他們都沒有任何一具屍體的位置能夠摸到函谷關的城牆。

更別說將攻城器械運送到函谷關城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從洪士明到達這裡之後就將整個函谷關的警戒等級提升到了最高!

流民知道的不錯,洪士明就是在等待援軍。

等待來自尹闕關和虎牢關的馳援,其中尹闕關倒還是其次。

最主要的就是虎牢關的驍騎營。

驍騎營從創立之初就一直是林懿鎮遠軍中絕對的精銳。

共計三萬人馬已經悉數都帶出了薊遼。

現在在函谷關內的一萬驍騎營軍隊就是整個騎兵營當中的重騎兵。

主衝殺和破陣。

而他等的就是虎牢關馳援的輕騎,負責收割和追擊。

只要兩者融合,洪士明就有了出城破敵的資本。

林懿的目的是守住即可,但是想要徹底打敗李自成就要對他的主力進行重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面認為攻破函谷關是一個機會,但是在洪士明眼中這要是一個大敗李自成的機會!

只要擊潰這十萬大軍,李自成在河南將再無任何話語權。

要麼滾出河南,要麼就是據守堅城。

整個局勢都將會發生反轉,所以對於林懿來說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當然前提是能守住函谷關。

明知往前就是死路一條,這種情況下誰又肯繼續向前?

原本上午的失利就對流民的軍心是一次重大的打擊,現在又繼續攻擊簡直就是找死。

所有人的頭上都籠罩了一層陰霾。

打起仗來也沒有了悍不畏死的感覺,走起路來都是慢吞吞。

這種怠戰的氣氛很快瀰漫開來。

你都不願意繼續往前,那我就應該去死?

這種氣氛導致下午一開戰的時候推進的進度就是緩慢的,即使戰鼓擂的再響。

流民也都不再願意出去送死。

因此還沒開戰一個時辰,流民只能無奈的鳴金收兵。

看的城頭鎮遠軍一頭霧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