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可望而不可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狹窄地形裡,開花彈的威力將會被無限放大。

流民一股腦的湧入,在狹窄地形裡根本退無可退。

只能眼見著一發發炮彈轟鳴而來,所到之處慘叫不斷。

就在紅夷大炮無限制的洗地之下,李自成的流民別說攻城。

就是連牆根都摸不到,直接出乎了李自成的預料。

因為炮彈的數量有限所以前幾次的攻擊秦鎮川基本是憑藉險關進行防守。

雖然也偶爾使用開花彈進行攻擊。

但絕對達不到現在這個層次!

“繼續炮轟!一定要狠狠的打疼對面!”

林懿屹立在尹闕關的城牆之上,身邊的紅夷大炮不斷發出嘶吼聲。

他也知道開花彈的數量有限,但是這是兩軍的第一次交手。

必須要狠狠的打疼對面!

即使再有不甘,無奈之下李自成也只能發出了撤退的鼓聲!

在林懿的炮擊範圍之內,自己根本推進不了一米的距離。

繼續派軍隊頂進去強攻只能是徒增傷亡。

甚至一旦折損一半,對方還有反攻的風險。

自己僅僅是為了拖住鎮遠軍的增援,而不是把自己也給填進去!

聽到到撤退的訊號,參戰的流民趕緊掉頭就向著外面跑去。

只要在大炮的轟擊範圍之內,死亡只能是早晚的問題。

被打中丟的是命,沒被打中丟的是魂!

但是如果為了打疼對方,林懿又怎麼可能就這樣放過對方?

雖然尹闕關的驍騎營數目不多,但是痛打落水狗卻綽綽有餘。

當所有人都萌發撤退的想法時,自然沒有了抵抗的意志。

在峽谷地形裡李自成根本沒有辦法派人去進行斷後,而想讓流民無私奉獻?

簡直就是做夢。

所有人都是爭先恐後的向著外面飛奔,哪還有心情去管身後的驍騎營?

在遼東戰馬的鐵騎之下,流民的速度銳減。

直接就在峽谷當中出現了幾千人被兩千騎兵追趕的滑稽場面。

然而炮彈打不打中是有不確定性的。

但是驍騎營的馬刀可是不會放過眼前的任何一個敵人!

因為雖然不少人已經跑出了紅夷大炮的射程,但是人數銳減的速度甚至還要快過紅夷大炮的炮轟。

直到剩下的流民徹底跑出峽谷,這第一次的交鋒才徹底宣告結束。

再怎麼說驍騎營不過只有兩千人,雖然戰意高亢但也只能暫時退去。

在峽谷地形裡他們是無敵的,一旦出去可就未必了。

只能調轉馬頭返回到了尹闕關內。

可是在清點人數的時候,李自成氣的臉都要綠了。

自己前軍一萬人進入的峽谷,可現在出來的甚至還不到兩千人。剩下的都成為了峽谷中的亡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巨大的傷亡是他根本承受不起的。

這要是再打兩次,自己這點人不是全都要賠進去?

並且這一戰自己根本就是一點訊息都沒拿到,尹闕關的人除了用紅夷大炮洗地之外。

只派出了驍騎營進行追殺。

直到現在自己對這尹闕關到底有多少人根本一無所知。

對方是否抽調了尹闕關的人手,還是在藏著底牌沒用?

這些一切李自成根本就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林懿的手段還沒用完李自成就已經接不住了。

然而李自成對林懿一無所知,可林懿卻對對方知道個底掉!

林懿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過於高估李自成的軍隊了?

“立刻抽調鎮遠軍一萬人,馳援函谷關!”

從這一戰的結果來看,自己留一萬人打李自成已經綽綽有餘。

不過歸根結底,尹闕關也不是真正的主戰場。

雙方都是心知肚明,決戰的地方並非這裡。

只有投入了最多的函谷關,才是決定這場勝負的關鍵所在。

其實早在開戰之前李自成就對西大營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雙方幾乎是卡著時間一同出兵。

就是讓鎮遠軍顧此失彼,分身乏術。

但是尹闕關易守難攻,函谷關比之更甚。

如果說尹闕關是在兩山之間的峽谷險關。

那麼函谷關則是真正的背靠天險,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都說劍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那函谷關何嘗又不是如此?

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

想要西進進入河南府,只能透過函谷關走豫西通道。

戰國時期秦憑此一關,以拒六國之敵!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他根本沒有辦法翻越。

周邊沒有供給敵軍採用水淹、地道、翻山等使用奇兵的空間因素。

想要攻破只能從正面突破這一條路。

三關之中是最難攻擊的硬骨頭。

因為之前函谷關並沒有具體的守將,所以看到十萬浩浩湯湯的大軍到來之時。

所有人都傻了眼。

而流民也的確在一開始取得了優異的戰果。

用人命在關外的護城河上瘋狂推進,守軍根本沒有辦法阻止。

但這一切也都隨著洪士明的到來而改變。

與林懿不同,雖然函谷關擁有著鎮遠軍近半數的紅夷大炮。

但是卻沒有第一時間立刻使用。

因為函谷關的情況與尹闕關明顯不同。

這裡的決戰的戰場,紅夷大炮這種好鋼自然是要用在刀刃上!

給與敵人迎頭痛擊!

雖然一方面延緩了對方推進護城河的進度,但是另一方面洪士明卻主動派出了五千人出城迎敵。

並非騎兵而就是普通的鎮遠軍士兵。

只是在他們手中每人都是手持著兩把燧發槍,作為備用。

與城牆上的守軍形成交替的火力網。

流民也想不到自己十萬人馬對方竟然還敢出城?更是不要命的加快了推進的進度。

李自成的指令就是打的閃電戰,越快越好。

如果隨著對方的回援,破關的阻力將會不斷增大!

正當流民們踩著同伴們的屍體踏過護城河後,紛紛磨刀霍霍向著不遠處的鎮遠軍。

隨之而來的槍擊直接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燧發槍的射擊極限是二百米,到這個距離的時候精準就會下降不少。

但是敵軍如此一窩蜂的湧上來後,哪裡還有什麼打得準你和打不準?

玩玩全全就是出手必中的狀態。

所有人進行分批射擊,直接打的流民一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在前排的人根本就是在用肉身堵槍子,避無可避直接中彈。

並且城下的士兵和城牆之上的掩護射擊,直接將換彈時間完美度過。

只要敢往前,迎接他們就是一枚枚槍子。

“弓箭手!弓箭手呢!”

弓箭營是整個李自成軍隊中為數不多的精銳軍隊之一。

因為弓箭這東西作為遠端武器,非常吃的就是精準度的射擊距離。

精準度自然不必說,大軍一起上萬箭齊發打的就是數量。

可是射擊距離就有了很大問題。

軍隊中的弓箭射距一般都是在一百米左右,然而現在鎮遠軍把控的就是兩百米的距離。

在這個範圍之內流民無法推進。

根本不到能夠射擊的距離之內!

“步兵掩護!讓弓箭營進行推進!”

函谷關近在遲尺,現在護城河都已經被攻克總不能讓對面架在這裡吧?

說是掩護,其實就是讓前軍當成人肉盾牌。

輔助弓箭營進行推進。

所有人一起奮不顧身的用命往前撲,一時間距離的確也被拉近了不少。

眼見著就要拉近弓箭營的射程之內。

“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人吃掉!”

眼見時機差不多了,洪士明也開始下令發動城牆上沉寂已久的紅夷大炮。

早在開戰之前洪士明就深知能夠對鎮遠軍造成殺傷的僅僅只有弓箭手而已。

城下的鎮遠軍不過是個誘餌而已。

誘使流民將他們的弓箭手送進紅夷大炮的攻擊範圍之內!

隨著一門門的紅夷大炮的擊發,無數開花彈直接在弓箭營的陣地當中爆炸!

許多人甚至都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死在了開花彈的彈片之下!

“撤!快撤!”

弓箭營可是整個軍隊中為數不多的寶貝疙瘩,但是這一輪炮擊下去就被打掉了大半。

這時才反應過來他們已經中計了!

想要徹底打掉流民的弓箭營不現實,所以從一開始洪士明打算的就是重創他們的弓箭手。

只要組建不成建制,弓箭的作用就會被降低。

也很難對鎮遠軍造成威脅。

後排的弓箭營一死,負責推進的步兵自然也毫無意義。

函谷關前的二百米距離再次被橫掃一空。

區區兩萬人,憑藉函谷關徹底鉗制住了流民的十萬大軍。

甚至這一輪過後人數早已不足十萬。

看著函谷關之下的鎮遠軍緩緩撤回到關內,即使流民恨得牙癢癢依然毫無辦法。

只要現在攻上去,等著他們就是下一輪炮擊。

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流民就已經折損近兩萬人。

而反觀函谷關內的鎮遠軍,甚至都沒有一個傷亡的士兵。

鎮遠軍的精良裝備和流民的衣衫襤褸形成了極度鮮明的反差。

就在這種攻擊之下流民根本沒有任何的還手餘地。

與函谷關的二百米簡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只要踏入一步等著的就是死亡。

他們也真的想不出什麼辦法。

這座函谷關真的能被攻克下來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