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廣東各府縣遞解到廣州的庫銀不過一百萬兩,可現在朱敬倫手裡已經有四萬軍隊需要吃餉了,新安軍一萬人,五坑軍一萬人,這是主力部隊,月餉是每人五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曲直從新安後招募的一萬鄉勇,還有廣州城中只會當兵的旗人,也有一萬人加入了朱敬倫的部隊,這兩萬人算新兵,月餉只要二兩銀子。

即便這樣,加上糧草以及必要的衣料等供應,一個月也得二十萬,連發了兩個月軍餉,朱敬倫的家底又有些見底了,現在還要大肆招兵,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清廷鎮壓,朱敬倫的壓力不輕。

而作為最大財源的新安釐局,現在卻被英法兩國凍結了。

英法兩國凍結新安釐局賬目的原因是清政府賠償兩國各800萬兩軍費,這些都要從各地海關扣除,北京條約規定:

“…應於通商各關所納總數內分結,扣繳二成,以英月三個月為一結,即行算清。自本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第一結,如此陸續扣繳八百萬總數完結,均當隨結清交大英欽差大臣專派委員監收外,兩國彼此各應先期添派數員稽查數目清單等件,以昭慎重…”

根據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規定,只需要扣除兩成關稅,為此朱敬倫犯不著跟英法兩個大流氓死磕,但是規定三個月一結算,上個月結算過一次,扣除賠款外,朱敬倫從釐局拿到了四十萬兩銀子,全部填進了兵工廠,用來製造武器裝備,已經訂購十艘輪船。

下次結算就要到三個月後了,但是現在不但要應付軍餉,還得籌措戰鬥消耗。

這讓朱敬倫一時的財政壓力很大。

所以朱敬倫才改變了過去給每個兵都發五兩銀子,希望培養士兵榮譽感的政策,給新兵只發二兩銀子,這次去肇慶晃盪了一圈的八旗兵,也漲到了三兩,並且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學會使用火槍等武器,就給他們漲到五兩,朱敬倫是不會失信的,哪怕是對八旗兵,朱敬倫還指望著他們向愛新覺羅家族動刀子呢。

好的一面是,赤灣港已經被赫德打造成了一個超級大港口,目前在中國僅次於上海,已經遠遠的把日趨沒落的廣州甩在了後面,也將新興崛起的福州港穩穩的壓了一頭,把面積狹小侷促在一個孤島上的香港更是擠壓的苟延殘喘。

現在很多福州茶商都是把茶葉直接運到赤灣港來賣,這裡的交易所交易起來極為方便,越來越多的船不再停泊香港,而是直接到赤灣港交易,只是對上海的競爭就有些無可奈何,這個港口的位置太優良了,幾乎是天然的轉口基地,從這裡出發到日本、朝鮮和中國北方距離相當,其他港口都好像天然只能給他當陪襯,是他外圍的衛星港一般。

儘管目前只能屈居第二,但依然活力四射,已經有棉花、布匹、糧食,在這裡都形成大宗交易聚集的情形,一旦這種聚集形成,除非發生戰爭,否則就很難打斷,因為圍繞著這種交易聚集外圍的,是一個個商人組成的商業網路,這種網路不易形成,一旦形成就擁有很強的慣性和生命力。

同樣的道理,也是新安的赤灣港始終追不上上海的原因,因為從1856年開始的戰爭,讓廣州徹底的失去了機會,早在1851年就被上海超越,繼承了廣州貿易的赤灣,想要超越上海,那就必須超越圍繞上海中外商人所建立起來的整張貿易網路,殊為不易。

朱敬倫只希望,能把香港徹底的壓制下去,同時吸引更多的福州和廈門的商人來赤灣轉口,只要能集合廣東和福健兩個茶葉出口大省的貿易潛力,哪怕依然比不過上海,至少能跟上海平分秋色。

那樣朱敬倫就能收到整個中國一半的關稅,但這個想法很快就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赫德趕來廣州,告訴朱敬倫,清政府要求赤灣的關稅必須由上海稅務司統一核算,遞解到北京去。奕欣的總理衙門已經任命了英國人李泰國為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負責組建天津和潮州的海關,同時管理中國一切海關事務。

北京終於對廣東有所表示了。

朱敬倫心中明白這恐怕是奕欣的試探,這時候奕欣應該已經政變成功,跟慈禧小寡婦聯合把持了朝政。

朱敬倫對赫德道:“我的朋友,請您如實的告訴我,北京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農曆十月十八,朱敬倫記得辛酉政變是農曆十月一日發生的,也就是說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朱敬倫還沒有收到訊息,可是洋人在香港,有海船聯絡的話,他們的公使很容易就能從北京把訊息發回來。

而這些赫德也許會知情,只要港英政府相信他的話。

赫德猶豫了一番問道:“我的朋友,有一件事也請您如實的告訴我,如果貴國的京師發生了政局上的變化,您會是什麼立場?”

朱敬倫心中暗想,辛酉政變果然如期發生了,肅順那群人根本就成不了事,肅順的觀念或許很開放,但是他的手段太低劣了,一味的將奕欣等實力派排斥在外,跟後來的康有為等人沒什麼區別,真以為手裡只要抓住了皇權,就能在這個國家做出改變了?真是異想天開。

更何況這其中還夾著一個野心勃勃的小寡婦,那小寡婦的國際政治理念雖然落後,但是玩權術還是很有一套的,別以為一個女人,光憑藉是皇帝的生母,就真的能把朝政把持住,歷史上這樣的女人多了,張居正時代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後,李隆基時代的韋皇後,不都是擁有天時地利的人物,可誰把持朝政了。

慈禧小寡婦就能,她以皇帝生母的名義,向肅順要求垂簾聽政的時候,肅順拒絕了,肅順的政治生涯也就畫上了句號,鬼子六奕欣面見慈禧,什麼都答應了,所以鬼子六成功了,但笑到最後的還是這個小寡婦,人家一輩子不但用各種政治手段,先後把跟自己合作的鬼子六,以及後來的權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收拾的服服帖帖,這憑的絕對是真本事。

不過現在小寡婦還很低調,正在積蓄力量,名面上是緊緊依靠奕欣的,所以目前給自己出招的只能是這個奕欣,他想用廣東的關稅問題,來試探一下朱敬倫。

敢試探自己,那就狠狠的回擊,第一次就將他伸向自己口袋裡的爪子打斷,以後也就不敢隨便伸爪子了。

朱敬倫回答:“那要看符不符合我們廣東的利益了,您應該清楚,我現在事實上已經掌握了廣東的政權,我得為全體廣東人民負責。”

赫德又問道:“如果貴國朝廷做出對廣東地方不利的決定的時候,我能知道您最激烈的應對手段是什麼嗎?”

赫德這絕對不是替自己在問,朱敬倫明白他這次來不止是談關稅的問題,恐怕他這次來代表的是英國政府的試探。

儘管跟北京朝廷簽訂了條約,但是英國人並不滿意,早在談判的時候,他們就對朝廷不滿意,主要集中在對咸豐的不滿上,當時談判完成後,英法兩國一起表示將支援奕欣當政,就是希望清政府能有所改變,可是潮州反入城的情況,讓他們明白,這個國家的政府是很難改變的,為了進廣州城,他們用了二十年時間,為了在福州做生意,他們用了十年時間,那麼要跟這個國家進入正常的交流,他們需要用多久?

英國人不想再等一個十年二十年了,所以他們在考慮,歷史上他們甚至派巴夏禮和海軍司令跑到了太平天國的地盤,跟太平天國商議平分中國的建議,也許是試探,但未必沒有這個想法,如果能在中國找到一些像印度土邦那樣的分裂勢力,他們就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合縱連橫,最後把所有的勢力都吞併進來。

可惜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地方督撫可不是印度的土邦王公,而是皇帝的奴才,在加上兩次鴉片戰爭讓他們明白,這個國家的人民可沒有印度人那麼容易屈服,光一個廣州,就讓他們始終無法踏進鄉村的領地,只能龜縮在城市內,而廣州這樣的城市,在中國每個省都有一個,他們完全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征服,除非他們能找到代理人。

顯然朱敬倫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們開始考慮朱敬倫了。

一想到英國人竟然將自己當成了可以培養的代理人,朱敬倫心中升起一股古怪的感覺,如果真是這樣,自己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抱一下大英帝國這根粗腿?

英國人找洪秀全的時候,那家夥是怎麼回答的來著,“我爭中國,意欲全圖;,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後,引鬼入邦”。

洪大教主這句話還是很有魄力的,但卻葬送了太平天國的前途,當時太平天國其實已經岌岌可危,安慶剛剛失守,南京已經成了一座孤城,應該說如果能夠得到英國人的幫助,藉助英國軍艦讓他們可以暫時控制江南,喘息之後未必不能南北割據。

可這種魄力,這種氣節,往往得到的結果不那麼光明。

朱敬倫雖然不可能做漢奸,但卻不會傻到把洋人推向清廷那一邊。

他笑道:“我會採取任何能採取的手段。包括軍事手段!”

赫德點點頭:“那您會如何與英國,與西方國家交往呢?”

朱敬倫笑道:“在平等的條件下,我本人一向是非常樂意與西方各國進行貿易的,事實上我是一個堅定的自由貿易主義者。”

朱敬倫這就有些鬼扯了,他本質上是一個貿易保護主義者,但在英國人在向全世界推銷自由貿易理論的時代,你不裝成傻子歡迎,那就會被打成不文明者進行聲討,偽裝一下自由貿易的擁躉如果能換來第一強國的支援,傻子才不做呢。

但英國人哪裡有那麼好騙,你不給點真正的甜頭,他們才不會放心呢。

赫德馬上就要實際利益了:“您能舉各實際的例子嗎?比如在開放港口上。”

朱敬倫道:“我非常樂意開放新會這樣的茶港,如果你們能保證不干涉我們自主權力的話,我想整條珠江都應該是開放的,在每一個沿江的縣,開放一個通商的口岸。”

赫德點了點頭,顯然他對這份大禮是滿意的,他知道朱敬倫說出來的這些承諾,是有能力兌現的,因為他所說的地方,正是在他實際控制之下的,而沒有信口雌黃,這點上,朱敬倫一向跟滿清的官員大相徑庭,讓洋人讚許有加。

但還沒完,朱敬倫突然站起來走到赫德跟前,對他說了一句讓他怦然心跳的話:

“我的朋友。如果我們開放了這些口岸,我希望還是由您來管理,按照新安釐局的模式,整條江都應該讓你來管理。”

赫德不能不心動,他管理著一個赤灣港,就已經在洋人中獲得了極高的名譽,他管理的新安釐局,早即已經有東方第一海關的美譽,連倫敦的一些大報紙都已經派人採訪過他了,他相信他的名字,已經進入了英國王室的視線。

但這只是一個新安釐局,管理著中國境內一個港口而已,如果能讓他管理整條珠江上的口岸,那又會怎麼樣?他彷彿已經看到那些在中國取得無數利益的英國商人,在高呼他為珠江之王的情景了。

但是赫德太瞭解朱敬倫了,他的腿還是朱敬倫炸斷的呢,他知道這個人有一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瘋狂,哪怕這目的是以他的生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給他這麼一份大禮,絕對不是沒有條件的。

他咽了口不自然分泌的唾液,調整了一下情緒,然後認真詢問道:

“我的朋友,您能委託我管理珠江,對此我感到萬分的榮耀,那麼我能知道您對我的期許嗎?”

朱敬倫笑道:“要說期許嗎,我希望您能讓整條珠江上的口岸,都能達到赤灣港的管理水平。但是這是一條很虛的目標。我現在就要你立刻扣下新安釐局的所有關稅,這些都是屬於廣東人民的財富,他應該用在廣東的建設上來,您能做到的對吧!”

赫德道:“如您所願!”(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