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海軍與底氣-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實際上華夏也沒有長期將這些戰艦納入海軍編隊的打算,不僅是龐大的海軍維護之處會給國家財政帶來的負擔,還有華夏海軍高層已經知道華夏未來海軍的發展重心將是在航母而不是大炮鉅艦。

用有那麼多的主力戰艦,當前的目的是幫助德奧爭取略微有利的條件同時避免戰艦落入英法手中,長遠的目的則是牽頭搞海軍條約,在未來海軍軍備競賽開啟之後以強悍的海軍實力獲得不弱於英國的海軍噸位和主力艦數量,以此來鞏固華夏的實力和國際地位。

海軍作為當前世界上最為昂貴和最大殺傷力的武器,象徵著一個國家的實力,也象徵著華夏的國際地位。

基督世界的各國國家,從來都不是什麼善茬,也更不是什麼對弱者能講究道義和道理的傢伙。

這個時代終究是以實力來說話,只有實力才能讓人好好的和你講道理,只有實力才能和別人講道理。

尤其是現在華夏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逐步進入其他中立國家的市場的情況下,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海外的貿易利益很容易受到侵佔。

艾教授那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尊嚴只在劍鋒之上,就是對這個風雲激盪的大時代的最好闡述。

如果華夏本身沒有左右世界格局的實力,別說從德奧手中購買龐大的艦隊,恐怕湊過去談都能被德奧宰一刀,即便談判完成,最後的結局也是被英法強行攔截扣留。

不過現在局勢對華夏來說是相對有利的,尤其是華夏目前的海軍實力和六百餘萬現役陸軍,不論世界格局如何變幻,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的招惹華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華夏海軍以七艘超級無畏艦,四十三艘無畏艦及眾多的中小型戰艦,與英國之海軍共同躋身世界第一。”

“這是華夏數百年來第一次在海軍上取得如此尊榮的地位,這期間華夏付出的血淚汗水以及金錢都是極為巨大的。”

“華夏的崛起不僅是工業和農業,不僅是民生和經濟,不僅是陸軍,更是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

“強大的海軍和陸軍帶來的是華夏國防力量的提升,帶來的是華夏國際地位的提升!而現在華夏顯然已經實現了初步的民族復興。”

在1916年七月12日,華夏在徹底維護和進行適航訓練之後,在青島港舉辦了盛大的戰艦服役儀式。

隨著海軍戰艦的服役,為了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團結華夏子民,提升國家凝聚力和民眾對政黨對皇室的支援,大範圍的宣傳行動在全國展開。

而在一個月之後的八月20日,華夏宣佈正式組建皇家空軍,由虞樊擔任空軍總司令,成為繼海陸軍之後的第三個獨立兵種。

華夏大張旗鼓的宣傳著擁有的海軍和空軍,這一切顯然不僅是做給國內民眾看的,更是華夏開始展現自己全部的力量,為接下來支援德奧進行談判做輿論鋪墊。

在見到華夏官方通報即將組建的空軍之後,整個世界都不得不正視華夏的軍事實力。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在歐洲上空肆虐的優秀戰機都是華夏生產製造的,雖然英法已經透過情報獲取了這些戰機的外表近照甚至內部佈局照片,已經生產出差距不大的戰鬥機,但華夏的戰機研發也在迅速提升。

現在華夏的金雕、鷹、隼、和獵鷹四種型號的戰鬥機甚至已經退出第七版本,入隼式和鷹式更是退出了第九個版本。

雖然改動都不大,但戰鬥力卻提升了將近兩成。

華夏的戰鬥機是享譽全球的先進東西,不僅是同盟國求購,協約國也開出極大的價碼,中立國家也積極的聯絡,可惜之前都因為華夏需要保證同盟國的空中優勢並沒有出售的打算。

不過這個優勢顯然不會持續太久,以英法的底蘊和工業技術,追趕並不是很難,尤其是有成品的時候進行防止更是輕而易舉。

華夏的高層也在考慮出售戰機進行盈利,既然總會被追趕,還不如憑藉目前領先的技術水平和設計理念奠定空軍戰機市場份額,從而獲得高額的價格回報。

九月初旬,華夏放出原意對外出售戰機之後,各個中立國都熱切的聯絡,希望購買十幾二十架戰鬥機和轟炸機。

談判進行得很是順利,華夏要價也不高,僅僅是製造價格的四倍,算是大家交個朋友。

也就是英法毫無誠意的購買每種戰機各十架,卻被華夏要求最少購買一百架才能達成交易,雙方的談判陷入了僵局。

畢竟和英法的戰機生產訂單很可能是一錘子買賣,一旦拿到戰機之後他們很容易就可以仿製和重新設計。

而且英法還要求優先交貨,其他國家可都是要緩到年後三四月交貨,英法則必須三個月內就拿出來。

華夏不需要看英法的臉色,面對這樣的要求自然就是愛要不要的態度。

在之前成立空軍,為的就是在之後的外售戰機行動中抬高價碼。以目前產能優先供應軍方為理由拖延交貨時間,先把定金和訂單拿到手之後再說。

全世界能製造戰鬥機的國家沒有幾個,不是在打仗自己都不夠用就是技術不過關,也就是北美的白頭鷹有能力追趕。

但白頭鷹戰機目前在歐洲戰場上表現比英法都不如,又不是動輒上百萬英鎊的主力戰艦,誰也不願意買一堆打不過別人的東西。

在華夏建立空軍部隊之後,芬蘭王國也緊隨其後宣佈建立空軍部隊。

不過比起華夏初期一萬飛行員和六萬地勤部隊的規模,芬蘭的空軍僅有一千名飛行員和一萬名,規模可以說並不大,但芬蘭卻獲得了華夏戰機生產的授權,這也是繼德奧之後第三個獲得授權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獲得公開授權生產的國家。

初步建立芬蘭王國的芬蘭人民最為期望的是有著自保的實力,而新興的空軍讓他們在波羅的海成為區域霸主不是問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