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軍備升級-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決定戰爭勝負的依舊是真刀真槍,在進行積極的備戰的情況下,韋珣會將目光放在下一步的軍事改革上。

十年國慶固然有歡慶建國之後國家日益強盛的方式,但也是韋珣想要再一次展現華夏的軍備情況。

與建國的時候打腫臉充胖子不同,這一次的國慶閱兵規模會很大,但各種新式的武器都要藏著掖著。

主要的閱兵內容定位步兵、炮兵、騎兵、汽車機動兵、機動炮兵、飛艇部隊六種。

這是示弱,也是麻痺敵人的一種手段。

和沙俄的戰爭中,飛艇部隊和沙俄的汽車改裝裝甲車表現亮眼,在兩大陣營看來是戰略性武器的飛艇研發是必然的,裝甲車肯定也會動起心思。

但協約國中如英法之強生,資本主義政體的弊端會讓他們在武備方面一直是能用就行,己方部隊的武器不太落後敵人就可以是必然的情況。

像是英國,在海軍強勢陸軍弱勢的情況下,軍費預算的大頭都是交給了海軍,陸軍獲得的資金本就不足,怎麼可能在能用的情況下推行更大成本的軍備升級計劃?

即便是他們像,內閣、議會、工業部、財政部這些彎彎繞繞的部門,也會為了預算阻攔。

也就是法蘭西很有可能在面對陸軍頂尖強國德意志的正面威脅的情況下,會想要在武備上面獲得提升,速射火炮七五小姐就是這個態度的體現。

在國慶中展現華夏的常規武備,讓各國代表好好看一下愛好面子的華夏的武備原來是這樣一個情況,就這些東西我們也有。

按照常理來說,閱兵這樣的大事件,並且還是邀請各個強國的代表觀看,肯定是什麼好拿什麼出來。

但這次的閱兵卻是裝窮,拿出常規的東西,絕對可以讓英法在軍備升級上有所懈怠。

而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的計劃是在閱兵之後立即開始進行緩、穩、多的軍備升級計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加強對半自動步槍的列裝數量。

經過和日俄的戰爭的檢驗,華夏的半自動步槍在戰場上的表現極為優異,不論是適用性還是耐用性,抗寒抗旱抗澇的效能都極為不錯,維護保養的操作也極為簡單。

為了加強華夏軍隊在戰爭中的軍隊實力,加大對半自動步槍的列裝數量是必然的計劃。

按照國防部拿出的班級編制,依舊是十二人一個班的華夏班級作戰單位將會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半自動步槍組。

原本的編制是班長、副班長和組長三人使用半自動步槍,在新的編制下將會增加三人為小組的半自動步槍小組,這樣一來就是六人使用半自動步槍,同時班長副班長轉為衝鋒槍手。

看似半自動步槍只增加了一倍,但火力上絕對可以提升兩倍甚至三倍。

而在排級單位,會增設一個輕機槍小組。輕機槍小組三人,主要是負責進攻和防禦的時候利用輕機槍給敵人造成殺傷和壓制,填補重機槍機動不足的缺點。

同時在連級作戰單位,還未增設戰防炮班,每個班兩門戰防炮,主要對付的是敵人的裝甲部隊和碉堡。

戰防炮是直射火力,口徑雖然只有三十多毫米,但穿透性和近距離的命中率絕對可以彌補迫擊炮手榴彈這樣軟攻火力支援的不足。

而在團一級,將會設立兩個防空機槍班和一個防空機炮班,組成防空排。

當然,一期列裝的可能只有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戰防炮和防空火力的列裝需要等到兩大陣營開戰半年之後才著手,在參戰之後剛好能用上。

這一次軍備升級在步槍、手榴彈、重機槍上面沒有什麼改變,依舊沿用之前的武器,因為這些武器本來就有著極為成熟的生產線和優異的效能。

而輕機槍在華夏幾年的研發之下,總算是研發出了一款價格不高的輕機槍。

槍身涉及上極多的參考了丹麥產的邁德森輕機槍的設計,增強了一定的適用性。

原本韋珣以為憑藉華夏和德國的聯合研發團隊,最終可以研發出一款不比邁德森輕機槍差的機槍。

但最後他還是失望了,在兩國十幾個工程師的研發下,幾年下來研發了近三十多種輕機槍及其改進型號。

這些輕機槍不能說不好,但問題也不少。成本低的適用性差,對乾旱、風沙、雨雪、泥水的抗幹擾能力低,精度準度也差人意強。

而各項效能優異的輕機槍,在生產成本上往往會多出一倍或者兩倍的高價,維護的零部件也多。

這種好東西因為設計好,生產的工藝要求多,成本如何不高?

最後自研計劃終究還是被叫停,然後買了幾挺邁德森輕機槍讓他們借鑑改進。

比起研發,在改進輕機槍這方面華夏已經有著豐富的經驗,比起西方人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效能,華夏人在設計東西的時候同時還會重視使用的舒適性,而各種惡劣情況的適用性更是韋珣每次到研發部門的時候強調的。

最終確定了一款造價為二十七華元的輕機槍,效能方面已經很貼近二戰時期的邁德森輕機槍,這讓韋珣極為滿意。

在衝鋒槍上的設計,作為軍迷的韋珣出了大力氣。

憑藉著良好的記憶力,大名鼎鼎的MP40衝鋒槍他又怎麼會不知道呢?和SKS半自動步槍一樣,MP40衝鋒槍的設計極為精巧,生產難度也極低,成本甚至只有華夏製造的98K步槍的一半。

MP40衝鋒槍的造價低,工時少,安全性更高。

原因是MP40用大量衝壓、焊接工藝的零件代替MP38的機加工工藝的零件,降低成本,標準化的零件在各工廠分頭生產,在總裝廠統一裝配,容易大批量生產,甚至一些非軍工企業也能分包生產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經濟性和零件互換性。

取消了槍身上傳統的木製固定槍托、護木元件以及槍管護筒等粗大笨重的結構,主要部件都是鋼片壓制成,連較費工時的木質槍托,也由鋼製摺疊式槍托代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