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軍備升級-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MP40衝鋒槍全槍沒有複雜的工藝,鋼片壓制的槍身可在一般工廠的流水線中隨意製造,一般的初級技術工人依靠工具即可製造;機匣的下半部則以重量很輕的鋁材製造,甚至對於槍的表面也沒有什麼磨光。總之,一切複雜的工藝全部取消讓MP40衝鋒槍的生產成本和製造難度減少。

至於彈倉容量少的缺點,德國已經給出了實戰的改進方案。

將發射機框與機匣後蓋連為一體;採用固定式擊針;以多股復進簧代替套疊式復進簧;為了增加容彈量,用一個雙聯彈匣倉將兩個標準的MP-40衝鋒槍的32發彈匣聯為一體,並在槍管與機匣之間的護罩底端開槽,使雙聯彈匣倉可沿護罩的底槽滑動。

兩個方彈匣卡筍位於彈匣倉後方,彈匣倉前方設有兩個指示定位器,當左邊一個彈匣的槍彈用完時,推彈匣倉向左,此時,右邊的彈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於供彈口。

甚至MP40衝鋒槍在設計上沒有握把只能握著彈夾或者槍身射擊,在改進設計上,韋珣還要求可以加裝鋁合金槍托協助射擊保證穩定性。

德國在二戰時期之所以沒有加裝槍托,原因是工業生產的人力資源和原材料的不足,在各種優異的表現下還有分出幾個工廠製作槍托顯然會影響數量的生產。

而華夏就沒有這個擔憂了,龐大的人口資源讓華夏根本不擔心戰爭的規模和人力短缺,廣袤的領土也不用擔心區區一點槍托的製作。

多上三四毛錢購買槍托,讓戰士有更好的戰鬥武器,這是極為值得的。

韋珣對於二戰的知名衝鋒槍可謂是知之甚詳。

湯姆遜火力和準確度最高,但是工藝複雜,造價高;造價和工藝的缺點自然讓產量不會得到提升,在華夏這樣數百萬軍隊的規模中,批次列裝的難度和成本是成倍的增加。

斯登衝鋒槍也是大量使用衝壓件,工藝比MP40還簡單一些,但在火力和準確度稍差。波波沙製造簡單火力猛,準確度更低低。

MP40衝鋒槍卻是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衝鋒槍,而華夏的軍工廠流水線生產起來並不困難。

而MP40讓人詬病的射速低的缺點在一戰的時候卻不是缺點,而是優點。因為射速快,意味著彈藥消耗大。

二戰的衝鋒槍講究火力和爆發,精度是其次,但一戰的輕機槍卻要考慮補給,尤其是華夏這樣軍隊數量多的國家。

哪怕是有能力讓全部的部隊使用衝鋒槍,但這樣會成數倍的增加補給難度。

依託栓動單發步槍作為輔助,讓半自動步槍成為主要步槍火力,以衝鋒槍作為突擊的火力點,這是韋珣能想到的目前一戰最好的班級火力配置。

在另一個時空,韋珣沒有穿越前就有人是MP40衝鋒槍不如波波沙,甚至有德軍扔掉MP40使用波波沙的謠言傳出。

然而只有真正的軍迷知道,像波波沙和MP40兩者挑選一個,老軍迷都會選擇MP40。

雖然波波沙同樣是衝壓製作,比起只有32發子彈的MP40,使用彈鼓裝彈的波波沙卻有71發,在子彈投射數量上形成碾壓,但設計精度卻被MP40拉了半截。

因此就有傳出備彈數量少而被拋棄使用波波沙的說法。

可是在實戰中,可不是你投射的子彈多就是最強的,尤其是在對峙階段的中遠距離交戰,MP40的精確可以就好的彌補備彈的缺點。

也只有在連續的塹壕突擊戰中,因為是近距離多頻率交戰才會因為彈夾備彈數量出現劣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實際上德軍當時放棄使用MP40的原因是繳獲了大量的波波沙等俄軍輕機槍和衝鋒槍,德國當時的工業已經拉滿,戰線的快速推進讓補給短缺,在無法獲得大量MP40子彈的時候,讓士兵使用繳獲的敵人武器從敵人身上獲得彈藥補給是任何一個合格軍官在補給短缺的時候都會做的事情。

子彈多確實有優勢,在高強度的對峙設計和衝鋒射擊階段佔據上風,對於士兵來說目的是消滅敵人才是目標,節約彈藥那是後勤的事情。

作為老軍迷來說,軍隊的戰鬥力可不僅僅是輕武器的戰鬥性能,還有國家生產力和補給獲取的難度。

一味的追求多就是好,一支衝鋒槍的彈藥消耗看似很少,一個軍團一個軍區累積的數量卻是火車皮來算的。

這也是華夏在半自動步槍和栓動步槍的製造成本差不多的情況下,依舊繼續裝備一定數量的栓動步槍的原因。

而且MP40現在面對的對手可都還只是初步裝備半自動和輕重機槍的對手,在近距離塹壕突擊戰重衝鋒槍短小精幹投彈多的優勢沒有什麼對手。

一味的追求火力是不可取的,華夏在接下來的戰爭中面對的主要對手是沙俄和英國、日本,雙方都是遠離核心領土作戰,補給都會因為大兵團作戰而短缺。

不論是沙俄在新西伯利亞還是英國人在印度和東南亞、澳洲,日本在江浙、朝鮮半島和外東北,都是無法快速的獲得補給的。

適用性強,彈藥消耗中規中矩的MP40衝鋒槍不論是在北方冬季的雪原還是南方的熱帶雨林,都能憑藉著效能對依舊在近距離交戰中停留在刺刀搏殺階段的敵人造成殺傷。

不論是目前各國關注並且適當列裝的半自動還是長短不一的栓動步槍,亦或者成為軍隊冉冉新星的輕機槍,在狹窄的塹壕中都不怎麼好使用。

之前其實華夏就已經開始計劃列裝輕機槍和衝鋒槍加強軍隊的火力,然而那個時候西北的硝石礦還沒有發現,在彈藥的使用上很容易因為海路被封鎖,硝石貿易中斷之後沒有足夠的彈藥。

現在華夏已經開始在西北建立硝石礦場和粗加工工廠,獲得可靠的硝石來源之後,華夏的軍隊這才有了列裝輕機槍和衝鋒槍的底氣。

在輕武器上,韋珣認為華夏的武備已經有了一戰初期甚至偏中期的水平,對比抗戰時期的華夏那只能說是雲泥之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