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盟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卓渝在三岐裡依靠手中的火炮掩護,彈幕徐進、精銳滲透,將日軍壓制得死死的。

然而即便是這樣放眼世界都算重型火力的配置,韋珣依舊感覺到了火力不足,在他看來還需要補充半自動武器、補充輕機槍、補充火炮。

另一個時空中華夏軍隊為了抵抗日本人殘暴侵略,小米加步槍,人均子彈不過幾發,即便是國防精銳的國民**軍也大多裝備極差。

現在看到三岐裡的戰報,對於能在戰爭中利用火力壓著日軍打,他感到心情格外的舒適。

日軍改編制的事情他早就聽說了,然而看了之後他也就是笑笑。

華夏軍隊使用小團大師的編制師因為國情,因為在之前華夏沒有足夠的中層軍官,經過這些年的培養,軍官逐漸富裕之後他已經開始再進行一次軍事改革。

因為沒有足夠的軍官,所以從一開始就建立只有一千多人的小團,這樣可以利用戰爭讓有能力的軍官迅速脫穎而出做到團長。

畢竟團級單位的數量多了之後位置也會多起來,團級軍官的基數大了之後很多有軍事天賦的將領也有晉升的平臺。

這一次華夏一次性計劃動員二百萬軍隊,底氣就是數量龐大的團級、營級軍官。只需要一紙調令,師、團、營、連、排、班都能迅速好到合適這個職務的人才。

而小團大師編制在這一次和日俄兩國的戰爭之後顯然是不適用了,龐大的軍官數量不僅會給華夏帶來財政壓力,之後的退伍就業雖然短時間內沒有問題,但是一戰結束之後恐怕就難了。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韋珣決定打完這場戰爭就改,還是全軍大改。

韋珣猜測日軍改編制是因為看出小團大師編制的好處,即能安撫一下一直大力發展海軍而導致的陸軍的不滿,還能為以後的擴軍培養更多的軍官。

雖然日軍的軍官數量培養和華夏差不多,完全足夠敷用。然而真正中層軍官不僅需要作戰經驗,更要有能力。

日軍之前一個聯隊三千多人,位置就那麼多,很多有能力的陸軍將領只是大隊長一級。想要晉升聯隊長,那是極為困難的。

不過這些都是旁支末節,三岐裡的第十七軍成功突破敵人封鎖並且重創了敵人第十六師團,接下東北戰場的局勢幾乎已經定格。

吳祿貞坐鎮鴨綠江畔的丹東和乃木希典對峙,漢城防線因為日軍增援而放棄進攻漢城進入守勢,釜山、大田、、清州這三個朝鮮南部的要地也將轉入防禦姿態。

朝鮮東北方向只要守住清津,茂山工業區必然沒有太大的危機。

第二十一軍已經秘密東出長津郡,如果第十七軍可以拖延住敵人的進攻,等第二十一軍奇襲咸興地區成功,恐怕才會有大的態勢轉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即便打下來,復興軍除非願意翻越長白山,向南繼續走二三百公里對鴨綠江進行威脅。

可這樣一來,復興軍在東北戰場的補給壓力就會倍增,哪怕只是調一個軍過去,二三百公里山路可不好走。子彈、槍支、炮彈、醫療物資和其他輜重加起來運輸到兩三百公里,辛辛苦苦運上一個月恐怕還不夠打一天的中等烈度的戰爭。

第二十一軍現在的窘況就是彈藥不足,長津北部的朝鮮城鎮都被徵集了大量牲畜和車馬,還好日軍因為戰略上的被動,沒有阻止小股部隊襲擾,否則這個運力更要減半。

歸根結地,還是要海軍能構取得制海權。

現在華夏想要從中原地帶調遣組建的部隊增援朝鮮半島,需要乘坐鐵路到燕京,再過山海關轉到遼東半島,極為麻煩。只有掌握制海權才能直接從海上更快捷的運輸補給和兵員。

德皇威廉而是和高層都不是傻子,目前作為秘密盟友的華夏現在是被英法美俄日五國針對,不算白頭鷹這個華夏自己招惹的敵人,其餘四個都是協約國,是他們正在對抗的敵人。

兩個工業強國為兩個陸軍大國輸血,想要趁現在能抽出手的時候把華夏這個人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優先解決,避免華夏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摻一腳。

面對華夏外交部提出的購艦要求,德國極為心疼。如果是四艘兩萬六七千噸的無畏艦賣了也就賣了,畢竟他們有更好的,可以利用這筆錢建造更好的。

可這次華夏開口就是要買德國最先進的無畏艦,德皇有點捨不得,因為這四艘無畏艦命名為威廉大帝級。

“提爾比茨,海軍部對於外售四艘威廉大帝級給華夏是什麼意見。”

會場中,德皇開口詢問海軍的總負責人,是否出售無畏艦還需要看看海軍是否同意。

提爾比茨起身行禮之後說道:“海軍目前需要積蓄實力面對英國人,出售僅有的四艘無畏艦對於公海艦隊的實力影響極大;不過如果帝國和華夏達成協議,海軍願意出售無畏艦,只是這樣一來,我們的海軍即便最新的一批無畏艦在年底服役,也沒法和英國的龐大艦隊挑戰。”

提爾比茨嘴上說著支援,實際上卻提出各種困難表示了拒絕。

作為帝國首相的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出聲說道:“我們和華夏自1897年建立貿易關係以來,依靠華夏的市場、工業裝置訂單和海軍訂單讓經濟獲得極大的提升。”

“華夏也多次購買德國的戰列艦,包括在役的和訂購的,這為公海艦隊的戰艦更新迭代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目前英法支援俄日兩國對華夏開戰,白頭鷹和英國已經出售了六艘無畏艦和三艘戰列艦,這極大的充實了日本海軍的實力,更讓華夏海軍失去了制海權。朝鮮戰場上華夏軍隊由進攻轉為防守就是制海權喪失的後果。”

“所以內閣認為要支援華夏獲得勝利,這樣華夏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拒絕了華夏外交部的提議,華夏極有可能以這次戰爭我們沒有盡到盟友義務而退出秘密同盟。”

“華夏退出同盟之後,我們將會在戰爭中處於極為被動的劣勢。不僅會失去東西夾擊沙俄儘快結束東線戰事的機會,以我們的兵力根本無法威脅英法在亞洲的殖民地安全。”

“能完成這個任務的只有華夏,他們龐大的陸軍即便不能如同華夏皇帝所說的那樣直接進攻並佔領英法的殖民地,也能牽制英法俄最少四百萬的軍隊。這將極大的緩解我們戰略上的被動。”

“並且以華夏皇帝的性格,我們拒絕購買的提議很可能我們會失去在華夏的部分市場以及各種工業半成品來源。”

聽到首相說出的內閣的分析,威廉二世眉頭緊皺。

華夏太重要了,冶煉軍用鋼材的各種有色金屬目前德國的對外採購幾乎都從華夏進口,華夏的市場每年也能給德國帶來數億馬克的稅收,在軍事戰略層面也更為重要。

雖然首相沒有直接說賣,但實際上說了一通華夏的重要性就是賣的意思。

不賣給華夏,如果華夏海軍和日本海軍海上決戰,不論勝敗都必然會損失不小,而華夏目前沒有自行建造無畏艦的能力,到時候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沒有華夏海軍的牽制,英法可以集結主力對公海艦隊進行圍攻封鎖。

小毛奇作為總參謀長,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於是他開口說道:“戰列艦出售給華夏其實只會在一兩年之內減少公海艦隊的戰鬥力,並且四艘無畏艦在華夏手中,英國人為了保住馬六甲海峽以及印度洋、奧洲的安全,必然會調集三艘甚至四艘無畏艦到遠東其進行壓制。”

“如果我們拒絕了華夏的購艦要求,英法美三國加大對日本海軍的支援,一旦華夏海軍被重創,那麼到時候我們面對的不僅是英法的艦隊,還有可能要加上擁有十艘戰列艦的日本。”

“日本是英國人一手扶持起來的同盟,在華夏海軍損失慘重之後沒有華夏海軍的牽制,只需要英國人讓出一些利益,很容易就可以獲得這支艦隊的支援。”

“華夏目前在戰爭中還算保持優勢,一旦劣勢顯現,英法必然以盟友的名義加入戰爭,面對四個國家,華夏即便依靠龐大的陸軍和領土拖延,讓協約國無法承受巨大的軍費而放棄進攻最終談和,對其經濟和發展上的損害也是無可估量的。”

“我們和華夏雖然是各取所需的秘密盟友,但我們對抗協約國的目的是一致的。一旦華夏以我們在戰爭中沒有盡到盟友的義務而退出同盟,我們也沒有辦法指責。”

在軍方和內閣的一番分析之後,德皇威廉二世還是決定售賣四艘威廉大帝級無畏艦給華夏。

同時對德國一直藏著的潛艇技術也決定出讓給華夏,這當然不是德國的大方,而是潛艇可以襲擊在港區的戰艦,一旦華夏海軍戰敗,發展潛艇也能更好的在東方牽制日本和英國人的艦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