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血戰三岐裡-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之前的臺島戰場和鴨綠江戰場,復興軍小團編制的便利性極為突出。

在面對日軍獨立的聯隊時,復興軍可以以此調集四個甚至五個團保持優勢;而日軍面對復興軍一個團的時候,派遣大隊的兵力明顯不夠,派遣兩三個大對又會導致日軍聯隊的戰鬥力減弱,派遣整個聯隊又會導致原本就處於兵力弱勢的他們失去更多的可用部隊。

所以在1904年,日軍就針對性的對陸軍進行了改革。

一個聯隊比華夏陸軍多出二三百人主要是彌補火力的不足,而在改革之後,日軍也明顯感覺到了這個小團大師編制的好處。

不僅可以擴充和培養更多的中層軍官,獲得更多的軍費,在實際戰鬥中調集的起來也極為方便。

只是目前日軍的師團級編制依舊沒有改,因為中層軍官和師團長級別的高層軍官概念不同。日本陸軍部當然是想改的,甚至想學習華夏這樣建立軍(團)級編制。

但這個要求已經提出就遭受到內閣和海軍部的全力抵制。

究其原因就是軍團或者軍級的組建,必然會讓陸軍多出十幾個中將甚至大將,這會讓陸軍的聲勢和影響力更大。

最為反對的就是日本海軍部了,海軍才多少艘船?又能安排幾個中將甚至大將?

復興軍第一師正在清剿殘敵,邱良虎則聽著停止潰逃的部隊匯報情況。

四個團近五千人,除了在之前幾次防禦戰中的損失,現在他手中的兵力折損近半,最少六七百人在崩潰之後失蹤,至於後面能不能找到主力部隊還要看他們自己了。

四個團想要繼續戰鬥顯然是不可能的,在安置好傷員之後,邱良虎到了第一師的臨時指揮部。

“卓渝兄,對面的是日軍第十六師團,聽說是個在臺島和我們交過手的宿將。此人善於把握戰機,之前我領著四個團在三岐裡和他對壘,第三波就利用我們沒有火炮的機會動用五六千人進攻。”

“在當天夜裡想要夜襲,結果被我們打退之後,他在臨近天明的時候直接全軍衝鋒我軍陣地,最後我不得不下令部隊後撤到最後的一道防線。”

“原本我估計明天日軍的火炮才能到達,誰知道日軍把中小型火炮先運來了,搞得我現在灰頭土臉的。”

陳卓渝看了看一臉汗水和疲倦的邱良虎安慰道:“還好有你秋老虎幫我試了試水,不然我還真的吃虧。”

“這次能全殲日軍八千人,些許小挫不會有啥影響的。”

兩人又閒聊一會兒之後,邱良虎就離開了指揮部。

陳卓渝摸著下巴,對於接下來如何擊潰甚至全殲第十六師團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他是湘省瀏陽人,輪身份是皇后陳秋怡的堂兄,作為瀏陽詩書傳家的陳氏,雖然算不得書香豪門,也算的上當地的書香門第了。

自從陳作新在新華夏中步步高昇,陳氏子弟也要趁著這個好機會做出一番大事業。

之前他憑藉優異的畢業成績一路從團長做到了重灌步兵師師長,難免會有人以他是皇后堂弟的身份才得到如此照顧來說事。

就連這次詐敗,按他想來也是邱良虎想要和自己打好關係做出的讓步。

不論是全殲六個聯隊還是接下來進攻第十六師團,邱良虎都明裡暗裡找理由表示不參與,顯然就是在讓功績給自己。

至於能不能拿下這個功績,最後還得看自己的本事。

陳作新因為是陳秋怡兄長,在軍隊和參謀部都居虛職或者只是權力極大但見不得光的職務。而他陳卓渝就是光大陳氏一族門楣的希望。

兇猛的炮火向日軍簡單構築的陣地發出怒吼,日軍臨時構築的陣地在105毫米火炮和155毫米火炮面前不堪一擊。

“快!快!快!”

一個個士兵在班長的帶領下開始散兵突擊,在炮彈掀起的塵土和瀰漫的硝煙掩護下,迅速抵近交火距離。

在佈置部分火力點之後,精銳的步兵班開始清理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壓制反擊的敵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軍機槍!三點鐘方向!迫擊炮呢!迫擊炮!”

帶隊的排長心有餘悸的摸了摸從頭頂鋼盔上擦過的彈痕,嘴上卻大聲喊道。

遠在三十多米的迫擊炮小組自然沒法聽到他的聲音,但日軍噴射火舌的機槍就是他們最好的靶子。

兩發炮彈都是近失彈,日軍機槍組知道自己被盯上了,當即三四個人就抬著機槍打算轉移,很快被一枚追上的迫擊炮彈命中。

大威力火炮對付簡單防禦工事簡直不要太輕鬆,有著炮火壓制將日軍大部分兵力壓得抬不起頭,小股精銳抵近清理敵人火力點,這幾乎就是復興軍最為標準的進攻案例。

第十六師團僅僅抵擋了三小時就被突破了防線,僅帶著兩個聯隊的殘餘部隊向南撤離。大量的傷兵和彈藥都被遺棄在陣地上。

復興軍的炮火猛烈程度讓他感到覺無抵抗的可能,要知道之前在丹東戰場和臺島戰場,復興軍的火炮還沒有那麼大的威力。

現在有那麼大威力的火炮,必然是復興軍對外宣佈的105毫米榴彈炮和155毫米榴彈炮。

復興軍的裝備如此豪華,讓他突然對師團丟失的兩個炮兵聯隊的火炮心疼起來。

當時追擊和逃躥的雙方都速度極快,本以為以日軍一個炮兵聯隊就可以完全壓制復興軍的師屬炮兵團,現在想想都是妄想。

日軍最大口徑的火炮105毫米,雖然日本陸軍幾次要求加大對155毫米火炮的採購,都被以財政問題和朝鮮戰場不適合大型火炮作戰而拒絕了。

他之前向復興軍發起進攻的主要火炮就是56毫米山炮,75毫米速射火炮以及86毫米野炮。

他哪裡知道目前即便是復興軍一個軍級編制擁有的155毫米榴彈炮就有45門,105毫米火炮一個軍加起來最少也有60門,75毫米速射火炮最少擁有一百二十門。

再加上迫擊炮、重機槍、半自動步槍,即便是二戰入侵華夏的日軍都沒有這麼豪華的配置,更何況現在日本前後兩次海戰失敗,又在之前阻止華夏統一的聯軍中戰敗,哪來多餘的錢搞這些?但凡有點多餘的錢都砸在海軍身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