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前衛戰(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位美國海軍中校雖然竭力指揮著艦隊進行針對性的機動,但由於雙方軍艦的航速差了足有5節以上,無論如何努力都只能是做無用功,眼睜睜地看著兩艘中**艦繞到了自己前面,而在此之前,敵人的炮彈就已經打了過來......

不過首先開火的還是美艦,因為中口徑艦炮本身的最大射程小於火控的有效距離,就算美國的火控技術在世界海軍強國中敬陪末座(注1),更遠遠無法與相當於歷史上1918年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火控相比,但是雙方主炮的有效射程卻沒有太大的差距。再加上美**艦的數量多一倍,還有後援,不需要考慮節約彈藥的問題,因此開火更加堅決。

但是首先取得命中的還是中國這邊,一來是因為取得了T字橫頭後可以開火的艦炮並不比美軍少,二來是中方艦炮的命中率更高,雖然受限於中口徑艦炮本身的最大射程而無法完全拉開差距,但有更加先進的火控支援,炮擊命中率肯定還是要比火控差的敵方高得多,何況側向炮擊受艦體橫搖的影響較小,本身精度就要比正向炮擊高一些。

美國輕巡洋艦的水線主裝甲帶最厚的地方有5英寸(127mm),而且採用了德國克虜伯表面硬化裝甲,防禦力其實相當強。但是由於雙方距離太遠,彈道弧度極大,中**艦打來的炮彈並非平著飛來,而是從空中砸下,因此打在側舷部位的機率其實沒那麼高,反倒是容易砸在甲板上,這問題頓時就來了......

由於美國蒸汽輪機技術還不過關,哪怕是這款最為先進的輕巡洋艦,裝的也是蒸汽機而非蒸汽輪機,因此佔用了更大的空間和載重,而既然是輕巡洋艦,航速肯定必須保證,火力也不能太差,然後就沒有足夠的載重給裝甲了。水線主裝甲帶是必須保證的,那麼只能砍水平裝甲,結果美國這款新式輕巡洋艦的水平裝甲厚度僅有1.5英寸(38mm),如何防得住中國劃時代的硬被帽穿甲彈?

結果,那枚穿甲彈輕而易舉就洞穿了甲板,然後餘勢不衰地連續穿透了多層艙室,幾乎都要碰到船底的時候才終於引爆,若非150mm口徑小、又是裝藥量較小的穿甲彈,這一發就能讓美軍輕巡上的幾百號人去見他們的上帝......

美國艦長接到彙報後大驚失色,但還沒等他發出命令,腳下就連續傳來了兩次巨震,兩艘中國輕巡的主炮齊射再次取得了戰果,而且這次一下子打中了三發!

沈田子號的一發150mm穿甲彈打中了上層的無防護部位直接穿出而沒能引爆,除了濺起的鋼鐵碎片造成一名美**官受傷外,沒有任何收穫;另一發則打在了水線主裝甲帶上,此時入射角超過40゜,就算被帽穿甲彈有扶正效應,實際需要穿透的厚度也遠不止127mm,再加上距離太遠、150mm炮彈又太輕(存速效果不好),動能衰減得厲害,最終沒能完全穿透,不過穿甲彈引爆之後還是撕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位置只比水線稍稍高了那麼一點,如果不能及時封堵的話,隨著軍艦高速航行,激起的海浪會不斷地湧入艙內,最終釀成可怕的後果。

可是美國人已經根本無暇去封堵破口了,因為此時他們已經有了更大的麻煩,也許是因為沈田子號已經攢下了足夠的人品,常遇春號輕巡緊隨其後打出的一輪齊射雖然只有一枚炮彈命中,洞穿水平裝甲後卻鑽進了輪機艙,然後不偏不倚地擊中了一座鍋爐......

以目前美國人的技術水平,採用蒸汽機動力還能跑出25節的最大航速,只可能是想方設法提高鍋爐壓力的結果,但這也不可避免地導致,當鍋爐被中國的150mm穿甲彈擊中之後,造成的後果不只是漏氣那麼簡單,而是“澎”地一聲直接炸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不是美國設計師吸取了中日甲午戰爭和中英乙未戰爭期間歷次海戰中的教訓,將鍋爐艙分得更細、而且設定了更窄的通道和更厚的隔壁,而美國海軍也制定了更加嚴格的安全規程,這次爆炸的威力肯定還要可怕得多,甚至可能直接將這艘美國輕巡洋艦送入海底。要知道,即使只炸了一組鍋爐,也還是讓這艘標排超過五千噸的龐然大物遭到了重創,鍋爐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和高溫蒸汽導致數十名美軍官兵當場死亡或是嚴重受傷,還引起了火災、進一步抽走了艦上本就不足的人手......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艘美國最新式的輕巡洋艦已經暫時喪失了戰鬥力。而其航速的迅速減慢,也意味著它無法繼續承擔首艦的職責,這對整支編隊來說,幾乎跟沉了一艘沒多大區別。

而更糟糕的是,中國海軍一貫都推崇“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理念,見到美艦遭到重創,又怎麼可能不盯著它窮追猛打?而中國海軍所用的150mm艦炮雖然由於中口徑海軍速射炮技術成熟更早的原因,效能優勢不像當年海天級裝巡上所用的210mm主炮和延平大捷後威震天下的305mm巨炮那麼突出,但也是世界同口徑艦炮當中毫無爭議的NO.1,那火力可是槓槓的!再加上雙方的距離又拉近了不少,受傷美國輕巡的航速又開始減慢,兩艘中國輕巡的炮擊自然是越來越準......

注1:歷史上即使到了二戰前夕,美國的艦炮火控也是幾大海軍強國當中最差的,別說跟英國相比了,甚至就連日本都不如,若非雷達技術的出現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再加上航母的興起使得炮戰不再那麼重要,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損失肯定要比歷史上大得多。而現在才是1907年,就算無畏艦時代已經提前到來,火控技術也遠遠稱不上成熟,美國跟中英德三國相比,這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未完待續。)。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