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佔領五鹿滅衛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文公說:“好!”就把卻縠找來,說:“寡人今天要拜你為三軍元帥,你要為寡人傾心治軍。”

卻縠感到非常突然,立即推辭說:“微臣有何德能?萬萬不敢承擔這樣的生殺大權。”

文公說:“寡人瞭解你,信任你,你就不要推遲了,為晉國,也為天下效力吧。”

話說到這種程度,卻縠明白文公知己,士為知己者死,難得這樣的知遇之恩,再推辭就不對了。就跪地謝恩:“主公這樣信任,微臣當肝腦塗地!”

文公下令擴軍徵兵,徵收新兵三分之一,兵丁總數達到五萬多人,組成了三軍。文公命卻縠親將中軍,卻溱為副將,祁滿掌管大將旗鼓。命狐偃做上軍主將,狐毛輔佐。狐偃不接受,說:“應該哥哥在前,弟弟在後,臣不可以列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就顛倒過來,令狐毛為上軍主將,狐偃為副將。命趙衰為下軍主將,趙衰推辭,另推薦三人。趙衰說:“臣堅持和慎重不如欒枝,計謀不如先軫,廣見多聞不如胥臣。”改命欒枝為下軍主將,先軫為副將。命荀林父管理車輛,魏犨車右護駕,趙衰為大司馬。

三軍集中在校軍場,卻縠登上帥壇,發號施令,檢校三軍。三通鼓響過之後,開始演練陣法,年輕的在佇列前面,年老的在後面,行進後退佇列整齊。新兵多,有的動作不熟練,就讓士兵互教互學,互相監督互相指導。演練到第三遍還有不掌握要領的,按違背軍令處罰,該用刑的用刑。軍兵個個用心,抽時間自己練習。連續演練三天,士兵都掌握了陣法的要領,陣勢變化起來動作熟練,指揮如意。經過三天的短暫訓練,部隊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眾將官都認為卻縠懂得兵法,寬嚴得體,治軍有方,是一個合格的元帥,都非常佩服。全軍上下精神高漲。卻縠命令:“鳴金收兵!”

祁瞞剛要傳令敲鑼,帥壇之下忽然颳起了一陣兇猛的旋風,把大帥旗杆折斷,眾人都害怕了。卻縠看了看旗杆,說:“帥旗旗杆射斷,預示將折主帥,我個人不能和諸將長期共事,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晉國的大業,主公的伯業必然成功。請主公儘早考慮我身後的人選。”

眾人不明白卻縠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有的詢問卻縠,卻縠只是笑笑,不再解釋。這時是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十二月。

一轉眼新的一年開始了,正月元旦剛過,晉文公就把三軍元帥卻縠找來,說:“我打算把兵馬分成兩部分,分別進攻曹國和衛國。”

卻縠說:“臣已經和先軫商量過了,我們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純地要收拾曹國和衛國,而是為了轉移楚國的注意力解救宋國和齊國,如果我們分成兩軍把衛國和曹國都滅了,楚國就不需要轉移兵力相救了,很可能一怒之下把宋國滅了。主公應該以伐曹為名,向衛國借道透過。衛國和曹國是友好盟國,必然不允許。這樣我們就更有理由打他,就從黃河南岸行軍,臨近衛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直接進攻衛國,一定大獲全勝。接著乘勝前進直搗曹國。等到楚國轉移兵力解救衛國時,我們已經滅掉曹國。這樣既救了宋國,又滅了曹國,雙豐收。”

文公非常高興,說:“你真有謀略呀,是個真正的帥才!”

於是,晉文公就派人去衛國要求借道透過去進攻曹國,衛國大夫元咺建議說:“當初晉軍出亡路過衛國的時候,先君失禮閉門不納,現在來借道一定要聽從,如果不同意借道,他們一定是先打衛國,再打曹國。”

衛成公不同意,說:“寡人和曹公剛剛結盟,都是楚國的盟國,如果讓晉軍從衛國假道去攻打曹國,恐怕沒有交下晉國,先使楚國發怒。晉國不滿意,有楚國支援。如果再得罪楚國,我們還依靠誰呀?不能同意。”

晉國使者回來報告,晉文公稱讚卻縠:“元帥神算,一切都在元帥心中。”命令起兵,從南線繞行。過了黃河,到達五鹿。文公很有感慨,想到衛文公驅逐,討不到飯食,自己餓昏在這裡;想起了介子推割股,心裡酸溜溜地,牙齒咬得咯嘣嘣響,留下了眼淚。將領們也都感慨悲憤。魏犨說:“嘆息什麼?我們應該拿下這座城池,以削當年的恥辱!”

先軫說:“魏犨說的很對。臣願意領著本部兵馬拿下五鹿,收歸晉國,讓它從此以後為主公造福!”

魏犨說:“我去助你一臂之力。”

二位將軍登上兵車,領兵前進。先軫命令軍士多帶一些旗幟,走過一處山林、山頭,就在制高點插上一面旗幟,使得很遠就能看到。魏犨說:“兵法說“兵行詭道”,你到處都插上旗幟,生怕敵人不知道我們來,不知是什麼意思?”

先軫說:“這是心理戰術。衛國向來臣服齊國,現在改為臣服荊楚,國人都有怨氣,希望中原大國出來挑頭主事,我們主公要繼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所以不應該示弱,應該先聲奪人。遍插旗幟,讓衛國知道晉兵勢不可擋。”

五鹿的百姓沒有想到晉國兵馬突然來到,站在城頭上觀望,到處都是晉國的旗幟,不知來了多少兵馬,城內城外的百姓都紛紛逃跑,守城將領正要集中兵馬,人們都跑光了,兵馬集中不上來,也就棄城逃跑。先軫的兵馬來到五鹿城門,沒有人把守,當即佔領了五鹿,派人向晉文公報捷。晉文公滿臉喜色,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對狐偃說:“當年舅舅在這裡說要得到地盤,現在已經得到驗證。”命令老將卻步揚領兵屯守五鹿,大軍繼續前進,在斂盂屯紮。

晉國大軍到達斂盂駐紮下來,三軍元帥卻縠突然生病,文公親自來到元帥大帳看望,帶來了自己身邊最好的醫生。

卻縠說:“主公,臣本想再多輔佐主公幾年,可是身體不允許了。”

晉文公安慰說:“元帥不要多心,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寡人會給你在全國尋找最好的醫生,給你治病,寡人還指望你做些大事呢!”

卻縠說:“謝謝主公的厚望。人生難得一知己,臣在晚年受到主公的知遇之恩,本想盡心竭力輔佐主公成就霸業。無奈人生有命,壽命有數,我的大限到了。校軍場上旋風折旗,已經預示我這個元帥有難,現在就要應驗,我將死在旦夕。臣死之前,有一個建議,希望主公能夠採納。”

晉文公俯首說:“愛卿有什麼告誡,請直言不諱,寡人無不聽教。”

卻縠說:“主公討伐曹國、衛國,原本是為了抵抗或者抑制楚國,這是謀霸的關鍵。抵抗或者抑制楚國必然要有戰爭,要想徹底勝利,必須先聯合齊國和秦國。秦國距離中原比較遠,齊國距離近。主公趕緊派一名使者去去齊國結交齊侯,表示願意和他結盟。齊國和楚國敵對,也想結交晉國。如果齊侯來結盟,衛國和曹國必然懼怕求和,中原諸侯歸心,秦國也會主動和我們結盟。這樣就能成為盟主,制服楚國也就比較容易了。”

文公說:“很好!”當即就派遣使者去齊國,敘說齊桓公在世之時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希望兩國結盟共同攘抑荊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齊孝公已經去世。齊孝公由於對楚戰爭失敗,丟掉了陽穀,精神一蹶不振,鬱悶而死。他的兒子舍即位,由於公子舍的母親出身低微,沒有得到齊孝公的寵愛,即位沒有得到大臣的擁護。衛公子開方和齊孝公的弟弟公子潘合謀派人把公子舍殺死在路上。眾大臣擁立孝公的弟弟公子潘為新君,後世稱作齊昭公。昭公潘是齊桓公第四位準夫人葛嬴所生,剛剛上臺,想收回被楚國佔領的陽穀之地,正想聯合晉國共同抵抗楚國。聽說晉文公屯兵斂盂,當天就啟程乘車去斂盂相會結盟。

衛成公看到五鹿已經失守,齊國又和晉國聯盟,就派寧速的兒子大夫寧俞到晉文公大營謝罪請成。文公說:“衛侯不同意晉軍借道透過,現在害怕了才來請成,不是出於真心,寡人三軍將踏平衛都楚邱!”

寧俞回來向衛侯彙報。當時楚邱城內人心惶惶,那麼一個小城,人口只有幾萬人,哪能抵擋住晉國五萬大軍。寧俞對衛成公說:“晉君怒氣沖天,國內人心不穩,主公不如暫時出城避一避風頭。晉君知道主公已經出走,就不能再攻打楚邱,我們然後再求晉國和好,可以保全社稷。”

衛成公嘆息說:“先君對晉君是逃亡公子時失禮,寡人又一時沒有看清厲害關係沒有同意晉軍假道,才導致今天的被動局面。連累百姓遭殃,寡人也沒有臉面在國內了。”就委託自己的弟弟叔武和大夫咺共同攝理國政,自己離開衛國都城躲避到襄牛之地居住,同時派大夫到宋國地界的楚國軍營向向楚王求救。

這時已經是周曆的二月(醜月),晉國三軍元帥卻縠在軍中去世,晉文公非常惋惜,組織追悼,派人護送靈柩歸國,封他的兒子為大夫。後人對卻縠很讚賞,唐代詩人姚合寫詩《送楊尚書赴東川》讚揚“卻縠詩書將”;杜牧的詩《題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韻》提到“矯矯雲長勇,恂恂卻縠風”;劉禹錫也有“自從卻縠為元帥,大將歸來盡把書”的詩句。

卻縠死了,晉惠公根據能力和功績提拔先軫為元帥,根據趙衰以前的推薦,用胥臣為下軍副將。文公想滅掉衛國,對先軫說:“五鹿已經歸晉,滅掉衛國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

先軫說:“先前衛國不禮主公,不予假道,我們奪了五鹿也就可以了,現在衛侯已經知錯離開了衛國,這時我們滅掉他雖然不傷一兵一卒,但是好像欺人太甚。主公想要成就霸業,應該討伐無道,抑強扶弱,使諸侯歸心,現在留著衛國比吞併衛國有利。再說,我們的主要對手是楚國,衛國沒滅楚國必然來救,這樣可以解除宋國的危險。將來衛國再不聽令,隨時可滅。我估計楚國已經得到訊息,很快就會移兵救衛。我們現在應該進軍曹國,等到楚兵來到衛國,我們已經到達曹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