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太叔亂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狄君就把這些假話當做真話,對周王非常不滿意,問:“太叔現在去了哪裡?”

桃子說:“太叔帶有意想投奔狄國,但是不知狄君肯不肯接納,不敢貿然來投,現在在郊外等候臣的音信。”

狄君親自去城外迎接太叔帶,太叔帶以翁婿之禮拜見狄君,狄君非常高興,當即調撥步騎兵五千人,派大將赤丁同頹叔、桃子,擁著太叔帶攻打周都洛陽。

狄軍大兵臨境,周襄王派遣大夫譚伯為使者去狄軍通告太叔帶內亂的罪行,赤丁根本不聽,殺了周使譚伯,帶領大軍直接來到洛陽城下。周襄王大怒,就拜卿士原伯貫為大將,毛衛為副將,率領兵車三百城出城抗敵。原伯貫瞭解狄兵的作戰勇猛特點,先守城,把具有屯守功能的軘車連接起來,就像一座城牆,赤丁多次發起衝鋒都不能攻破。周兵只守不攻,狄兵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樣僵持了幾天,赤丁急得團團轉,終於想出了一個計策。在洛陽邊上的翠雲山上搭了一個高臺,上面插上天子的旌旗,找一個相像的士兵假扮太叔帶,在臺上歌舞飲酒,引誘周兵。另派頹叔、桃子各領精兵一千騎分別埋伏在山腰左右,等待周兵上當。又派他的兒子赤風子領著五百騎兵到周營罵陣,作為誘敵。赤丁和太叔帶率領主力在後面準備接應。

赤風子領著五百騎兵向周兵罵陣挑戰,原伯貫站在車上觀望了一會,說:“我看陣前敵兵有五六百人,不如出戰把他們吃掉算了。”

“將軍不能出戰,”毛衛說,“狄兵詭計多端,我們不知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不能上他們的當。我們應該穩住,等到他們懈怠了,才可以出擊。”

赤風子領著罵陣,罵了一上午周兵也沒有理會,漸漸懈怠,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躺在地上,但是還是罵聲不絕。有的罵周王無道,有的罵周將無能:“周將都是怕死鬼,躲在陣裡一仗都不敢打,還算什麼戰將。”

有時眾人一齊有節奏地反覆高喊:“周將,熊包!周將,熊包!”

原伯貫氣壞了:“這麼幾個小毛賊如此猖狂,這是不知死的鬼,現在叫你們知道爺爺的厲害!”喝令:“開營!”帶領一百多乘兵車殺出軘車陣。

赤風子一看周營衝出一百多臺車,二千多人,為首的是一員大將,站在戰車之上,繡袍金甲,手中拿著一把大桿刀,看樣子是一員大將,立即發令:“孩兒們,快上馬!”說著挺起鐵搠迎戰原伯貫,打了十幾個回合,撥馬就往西走。

周兵衝出陣營,勇氣十足,五百狄兵不是對手,死傷不少。原伯貫看看有希望全殲這股狄兵,就領兵追趕赤風子,眼看就要追上了,赤風子回頭又同原伯貫戰了幾個會合,又領兵逃跑。原伯貫已經試出赤風子不是對手,就驅車追趕。一直追到翠雲山下,看到山上飄揚著天子的飛龍赤旗,繡傘下面坐著太叔帶,在那裡逍遙自在地飲酒作樂,氣得暴跳如雷。回頭一看赤風子已經跑遠,就驅車上山。這時一聲炮響,左右兩邊突然出現許多狄兵,左邊是頹叔一路,右邊是桃子一路,兩路鐵騎夾擊,勢如狂風驟雨。原伯貫知道中了計,急忙命令回車。這退路已被狄兵切斷,道路之上亂木縱橫,兵車不能行走。原伯貫喝令步兵先行清除障礙,可是退兵的速度就放慢了,死逼無奈就得死戰。敵眾我寡,必敗無疑,原伯貫也不戀戰,脫下繡袍,扔掉戰車,混在步兵之中逃跑。小兵認識原伯貫,自動保護他,有一個小兵喊了一聲:“將軍,來這裡。”讓頹叔聽到了,領兵趕過來圍住這二十多個兵卒,抓了俘虜,原伯貫也被抓住,被頹叔認了出來。原伯貫全軍覆沒,車輛馬匹都被狄兵俘獲。

頹叔把原伯貫捆綁,送到太叔帶面前獻功,太叔帶命令押在軍營之中。頹叔向太叔帶建議說:“現在我們擒獲了周營主將原伯貫,副將毛衛必然喪膽,如果半夜去劫營,用火焚燒車城,周軍必敗,毛衛可擒。”

太叔帶說:“好,就這麼辦。”就把這個計劃說給赤丁,赤丁也非常同意。

赤丁暗傳號令,在夜裡三更之後,帶著步兵一千人,手裡拿著大斧子,輕手輕腳摸到車陣跟前,劈開連線各個軘車的鐵鏈,開啟一道大門,在車上車下佈滿乾草,放棄火來。頃刻之間大火燃起,乾燥的木車也都燃燒。狄兵把火球甩向軍營帳篷,軍營到處都是火。周兵軍營大亂。頹叔、桃子分別領著鐵騎衝入周營,銳不可當,一頓砍殺,周軍大敗。毛衛連忙乘一輛小車逃跑,正碰上一支步兵,太叔帶正在這裡,大喊一聲:“毛衛哪裡走?”毛衛一慌神,被太叔一箭射中,掉下車來,當即死亡。狄軍大獲全勝,接著包圍了王城。

周襄王看到都城被狄軍包圍,非常害怕。富辰說:“狄軍非常猖狂,來勢兇猛,大王不如暫時出城避一避,等待諸侯發兵來救。”

周公孔說:“王師雖然被打敗了,如果把百官的家丁集中起來,也可用於守城,狄軍也不能輕易攻進城來。如果有諸侯來救,也可以解圍。”

召公說:“這場災禍都是由狄女叔隗引起的,應該先殺了這個禍害。再按著周公說的,集中城內所有的甲丁堅守城池,等待諸侯救援。”

襄王嘆口氣說:“這場災難是朕自己招來的。太后傾向太叔帶,現在又病危,我又不能不孝。朕出城暫且避位,讓太后臨終之前也欣慰一次。如果諸侯還都擁護朕,就聽憑諸侯的。”接著安排周公和召公說:“太叔這次借兵,是為了叔隗。他如果娶了叔隗,必然害怕國人的誹謗,不敢在王城居住,二卿為朕保護好王城,使之不受損失,等待朕的歸來。”

周公召公頓首領命。襄王又問富辰:“東部和周國接壤的只有鄭國、衛國、陳國等三個諸侯國,朕去哪國合適?”

富辰說:“陳國和衛國弱小,應該去鄭國。”

襄王說:“朕曾經用狄國討伐鄭國,鄭國不會怨恨朕嗎?”

富辰說:“臣之所以勸大王去鄭國,正是為了平息他的怨恨。鄭國先祖都是對朝廷有功勞的,他的後代不會忘記這些。大王用狄國伐鄭國,鄭國心裡不平衡,日夜盼著狄國背叛朝廷,以證明鄭國是順應朝廷的。現在大王去鄭國,讓他知道大王關鍵時刻還是相信鄭國的,一定會高興地接納大王,過去的怨恨就一下子解除了。”

“好,就依著愛卿,去鄭國。”襄王接受了富辰的建議。

富辰又說:“現在狄國大軍圍城,大王出城很困難,臣願意領著家丁和狄軍決戰,吸引狄君兵力,大王可以乘機出城。”就召集子弟親黨幾百人,衝出城門突然襲擊狄營,把一夥狄兵殺的死傷大半。圍城的狄兵很快都集中到了這裡。襄王帶著簡師父、左鄢父等十幾個人從另一個城門出走,奔向鄭國方向。

富辰與赤丁大戰,兩下武功不分高低,周圍圍攏了許多狄兵。富辰帶出的家兵,各個奮勇作戰,殺死了狄兵一批又一匹。頹叔、桃子勸富辰:“狄兵太多,你不能取勝,投降吧。”

富辰說:“忠臣不事二主,我不可能背叛大王。”

頹叔又說:“大王已經沒有兵力和太叔對抗,你一個人死戰也救不了大王。你不投降也可以,只有你不打了,可以放你走。”

富辰不聽這些,一直死戰,狄兵大將輪流和富辰對打。富辰一直打到筋疲力盡,戰死在狄營。子弟親黨也都頑強作戰,戰死的達三百多人。狄兵傷亡上千人。

富辰死後,赤丁才得到襄王出走的訊息。這時王城仍然四門緊閉。襄王出走,就等於放棄了王城。太叔帶命令士兵給原伯貫鬆綁,令他在城下叫門。

周公和召公兩人出現在城頭上,對太叔帶說:“我們本想開門奉迎太叔,但是國人害怕狄兵進城掠搶,所以不敢開門。”

太叔帶對赤丁說:“現在我們已經成功,請狄兵在城外駐紮,我進城之後立即把犒賞物品和財寶送到軍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赤丁應允,帶兵回到兵營。太叔帶進入王城,先去冷宮放出叔隗,然後去覲見惠太后。太后看見太叔帶,知道襄王已經逃跑,非常高興,如願以償。哏兒哏兒笑了幾聲,氣就上不來了。真的是“樂死了”。太后死了,太叔也不治喪,先和叔隗在宮中團聚。又打聽小東的下落,有人報告說已經投井死亡。

太叔假傳太后的遺命,自立為王,以叔隗為王后,上朝接受百官的朝賀。命令大開國庫,拿出大量財寶裝了十車送到狄國兵營,犒賞狄國兵馬。幾天後赤丁領兵回國。太叔接著給太后發喪。

國內對太叔霸佔嫂子都不贊成,編成歌謠到處傳唱諷刺太叔。太叔自知自己不能服眾,生怕在城裡遭受不測。就和叔隗搬到溫地居住,在哪裡建設宮殿,日益吃喝玩樂,並且帶著頹叔和桃子帶領兵馬守衛溫城。國內的事情委託周公、召公料理。原伯貫逃到原城居住。

周襄王逃出周都奔向鄭國,但是對鄭文公還是心裡沒底,走到鄭國邊境的汜地,這裡有成片的竹林,又叫做竹川。襄公看這裡的環境很好,就不想走了,但是這個地方沒有公館。襄王停下車子,附近有一個農戶,一打聽知道這家姓封。襄王進入農戶,要求在草堂借宿。封氏問:“看樣子你是個當官的,不知是什麼職務?”

襄王也不保密,就實話實說:“我是周天子,因為國中有難,為了避難來到這裡。”

封氏非常驚訝,立即跪下磕頭,說:“我家二郎說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一輪紅日照進草堂,今天果然有貴人駕臨。”接著就喊:“二郎,趕緊殺雞做飯。”二郎應聲就去抓雞備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