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不漲價,反而降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家發現,原來土牆面對這種暴雨,根本抵擋不住水流的衝擊。

最好還是墊好基地,壘磚牆更安全一些。

要不,再來這麼一次大雨,若是沒有防備,怕就是要被塌在下面了。

王天孝估計這樣的人群數量還不小,尤其是當村裡一部分人開始建設起磚牆和磚房子,自然就會帶動其他人。

人的攀比之心就是他們業績的根本。

基本盤。

到時候,兩種建設材料,必然還要迎來更大的銷售量。

“老王,我算是服你了,當初你說的時候,我雖然不懷疑你吧,但沒想明白,為什麼你就要盯著那麼個破舊的磚瓦廠不放呢。你也太神了,要不是我知道你是個真實人的話,簡直就以為你是個神仙呢。你說說,你怎麼就能猜得這麼準呢?”

王天孝聽他這樣說,澹澹一笑。

“如果真能猜得著,也就不會傷那麼多人了。只是覺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房子肯定都要轉型,所以我才讓你想辦法要搞定磚瓦廠的,不過是剛好碰到這種事罷了。”

王天孝隨意搪塞過去。

反正也說不清楚,那就索性不說了唄。

何況,如果之前他覺得這場災難是一個翻身的機會,那現在真正發生後,心裡並不只有對機會的喜悅。

更多的,是一種複雜的情感。

會情不自禁將很多人的不幸壓在自己肩膀上,還是覺得自己當初做得不夠多,不夠堅決。

“這次水災覆蓋面積很大,據說方圓好幾個縣市都波及到了。只不過別的地方不像我們這裡,地坑院居多。這些天,已經有很多人來兩個廠子詢問價格,看樣子需求量很大。”

“這和我的預料沒錯,我們準備好東西,只等著機會來臨。現在就是個最好的機會。”

“對的,工廠裡已經馬不停蹄地連續生產,但如果是直接出售,那先前積攢的存貨也堅持不了多久。今天武平還來問我,要不要提高點價格,對沖供貨的需求增加呢。”

王天孝搖搖頭。

“非但不能加,而且還有比原來更便宜些。”

“啊……”張文遠不解地看著他,“不加我能理解,畢竟我也不想賺這種難民財,可你說減價是怎麼回事,我們是開門做生意,也不是慈善機構啊,現在這種時間我們賺錢,可澹季的時候,我們就會面臨效益低谷,甚至還會虧欠也不一定呢。”

“張總,你要做生意,就要格局再大一些。我建議你收購磚瓦廠,預製場,還讓你建設工程建設的隊伍,成立公司,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在這些受災的百姓身上去賺血汗錢,我是有更大的目標。”

王天孝看著窗外,澹澹地說。

“啊,你說的更大目標是指?”

“就是這座城市。”

王天孝指指外面,“張總,在你眼中,這座城市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可能會人更多一些,房子更多一些,街道更寬一些吧?”

張文遠站在王天孝身邊,也看著外面,但他的目光受制於時代限制,並不能看到很遠。

他說的這個話,就好像是有人問農民,皇帝每天都吃什麼東西,農民會說吃十個饅頭。

人說那可是皇帝啊。

農民會說,對啊,所以讓他吃十個饅頭。

受制於眼界,農民無法想象皇帝吃的各種山珍海味。

農民們認為每天都能吃到白面饅頭吃個飽,就算是人間最幸福的事情,那皇帝陛下,應該每天不能吃饅頭,而且還能吃十個吧。

他們只會按照現有的知識,對自己不清楚的東西做量的積累。

而想象不到,是另外一種東西。

張文遠眼中的慶城,其實只是眼前這個破舊的城市一種翻新,一種疊加。

他根本無法預想未來城市化進展中,城市會發生質的飛躍。

王天孝微微笑出聲。

“你的格局小了。”

“哪裡小了,那請王師傅說說,你眼中的慶城,過個二十年會發生什麼呢?”

“要我說啊,將來不止是慶城,包括所有城市都會高樓林立,到時候,你眼前這種一兩層的平房都必將會被推翻,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達整合,十幾層,甚至幾十層的高樓。”

張文遠倒吸口涼氣,他想起在香江玩的時候,看到別人的狀態,難道這個小小的慶城,也要變成那個樣子?

簡直無法想象。

“為什麼呢,你憑什麼會這樣想,我們慶城和那些大城市不一樣,應該不需要建設成那個樣子。”

“當然需要,”王天孝澹澹地說:“你學過經濟學吧,你想想,我們現在分包到戶了,那人們的積極性是不是就變高了,因此勞動生產力是不是也提升了?”

“對呀,沒錯啊,原來幹多幹少一個樣子,現在卻都是給自己幹,當然就比原來的要積極很多,產量也高出很多。”

“對的,他們種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自己用布完怎麼辦呢?”

“那當然是拿出來賣啊。“

“但鄉村裡你有的東西,別人也同樣有,你拿出來賣給誰呢?”

“這倒也是……”張文遠略微一沉思,又道:“既然鄉村賣不出去,那肯定就需要到城市裡賣。”

“嗯,這不就對了,要賣東西,就要朝城市進發。既然城市來的人多了,時間長了,就會留在城市,那城市需要住的地方是不是就變多了,樓不就起來了嘛。

那人們都到城市裡來,孩子也會跟著來吧,孩子都來了,是不是就要學校,學校安排不下,是不是就要劃分學校覆蓋的範圍……

還有,既然人們都住在城市裡了,那就要住房子吧,現在這一兩層的小房子,就算住滿能住幾個人呢,可不就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安排更多的人嘛。

那你說,怎麼安排呢,可不就要將原來矮的房子拆了加高嘛,現在是一兩層,將來可不就變成了五六層,七八層,十幾層?”

“等等,你讓我先消化消化。”

張文遠擺擺手,他被王天孝的話給搞得有些懵逼了。

一時間還真沒反應過來。

“不急,你慢慢思考。”

王天孝澹澹笑了笑。

給張文遠足夠的時間。

這種觀念確實有點太超前,不是短時間內理解的範疇,就看張文遠到底有多少智慧。

“你想的時候順便拓展一下。當我們老百姓變得有錢了,那是不是需求量就變的多而複雜了。就比如說,我們現在穿衣服和鞋子,都是款式非常簡單,可是不是全國人民都這麼簡單呢,並不是啊。南方很多工廠做出來的東西,比我們這邊賣的好看多了。

那我們延伸下想象,既然那邊生產效率高,生產的東西又好用,是不是那邊生產量就要提升?提升生產量用什麼,當然是需要人啊。

你別看現在我們這邊人去南方打工的還不算多,但過幾年,那可是成群結隊南下打工。為啥呢,因為那邊工資高啊。種地能種出多少錢呢,可能辛苦一年的收益,還不如在南方打一個月工呢。

再繼續想,既然人都去了那邊,是不是也需要居住,那又同樣回到原來的道理了,他是不是還是需要居住……”

王天孝又是一連串的推演,張文遠有前面的打底,這回總算聽得清楚明白。

“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人口從農村到城市,是一種必然趨勢堵對不對?”

“嗯,就是這個道理。看國外經濟體發展,不都是這個節奏嘛。除了人們需求變遷,還在意城市才能將更多的資源全部集中在一起,所以更容易高效率完成工作。

另外,按照我們對產業進化的總結,所有的文明都會沿著農業向工業逐漸發展的軌跡前行,所以在將來幾十年裡,我們一定也要走向這條路線。這是必然趨勢,沒有人能阻礙。”

“所以,你給我說這麼多,是不是想告訴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城市建設是所有工作重中之重,我們要在這個大的浪潮裡分一杯羹,那就要摸準這個脈搏對不?”

“對。”

王天孝欣慰地豎起大拇指,張文遠果然很聰明,一點就透。

“那你不是還要告訴我,我具體該怎麼做呢?”

“具體可以慢慢研究,我只能說說我的想法,”王天孝略一沉思,娓娓道來。

“首先,肯定是城市建設和佈局。具體來說,也就是城市建築和道路的建設問題。房子高是為了讓跟多人都住進來,而道路寬,則是為了讓車子都能跑起來,加快城市運轉速度,讓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也變得高效起來。

其次呢,肯定是所有道路的全盤升級。好的城市就像一個個珠子,路就像是串珠子的線。即使再好的珠子,沒有線串起來,那肯定也沒有意義。

就像我們慶城,每次要出去都要經過六盤山,但你看看那個山,多難走啊。不僅是人經過時很危險,而且各種貨物更是拉不動,稍微大點的貨車,根本走不了山,那你說還怎麼發展。

還有我們現在走的很多省道,國道,也太窄了啊,兩個車迎面碰到一起,就急忙無法完成會車。彼此要耽擱許久,你想想,就這種狀態,還怎麼發展我們本地的經濟呢。別人東西進不來,我們的東西出不去,必然會限制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總之,我之所以讓你好好發展工程公司,就是我預測,將來我們會迎來長達很多年的基礎建設浪潮,在這個浪潮來臨之前,第一個浪花的人,才能被浪送到很高的地方。

我們源頭上生產磚和預製材料,並且還組織施工隊伍親自參加,那樣,我們就不用糾結磚瓦廠的東西賣給誰,只要我們保證施工質量,必然會有很多生意上門……”

王天孝一口氣說了很多,說道這裡,他停下來沉思片刻,澹澹地說:“將來很長時代,房屋建設這種事將成為經濟建設的重要路線。我們一生能遇到的機會不多,就看看你能不能抓的住。”

他說的帶勁,張文遠聽的認真。

兩個人都是聰明人,又彼此都有絕對的信任,所以溝通的成本很低,效率很高。

張文遠不會想著王天孝有其他目的,而王天孝也不遮遮掩掩。

他算是提前扇動了蝴蝶翅膀,讓張文遠的心湖泛起漣漪。

“老王,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你說說看,我們當下要從那個地方入手?我覺得你的說的非常準確,將來可能真的會走向這樣的道路,但據我所知,上面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打算,至少沒有聽到啥風聲。”

“未來的事情,未來想,我們目前並不是無事可做,”王天孝收回目光,笑道:“當前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啊。你想想,這次洪災導致很多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肯定要重新建設是不是?那我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嘛?”

“這個我已經想到了,磚瓦包括預支材料現在都供不應求,所以我考慮適當提升下價格,趁機就可以多賺一些。前期我們投入那麼多,不趁著這樣的機會賺回來,下次可能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不不不。”

王天孝連連搖頭,“這樣想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這樣做。”

“為什麼,生意不就是這個樣子嘛,我們賣東西,需要的人呢買,既然我們的東西質量沒有問題,那肯定要根據市場調整啊,”張文遠不解地反問聲,又說:“再說了,我也不準備抬高多少,只是稍微漲點價格而已。”

“從客觀來說,現在人們受災,日子本來就難過,趁機提升建設材料的價格,有點坐地起價,發災難財的意思,我一直不喜歡做這種事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吃這種饅頭發起的家,我覺得並沒多少意思,我們不應該賺這樣的帶著血汗的錢。”

“這……”張文遠愣了愣。

“當然,於私來說,我覺得我們要眼光放長遠,格局適當大一些。非但不該漲價,而且還應該講價,給出一個優惠價格……”

“還降價,那還有利潤嘛?”張文遠覺得匪夷所思。

“呵呵,當然不是普通的降價,你不是生意人嘛,就該知道,所有的降價說起來是讓利,但實際上不過是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對不?”

“話是這麼說……”

“那就是了,所以並不是降價不可取,而是看怎麼樣降價才能讓我們最終非但沒有吃虧,反而有很大獲益是不是?”

張文遠頷首,“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具體要怎麼做呢?”

“既然你同意這個方向,那就是具體的方法。據我說知,這次災難之後,政府是鐵心要去除地坑院這種居住模式,甚至對搬上來的人要進行一定補助。那既然是這樣,說明這是個政府性質的福利對吧?”

“對呀,這個訊息我聽說了,這次全市據說有十幾萬人受災,需要搬遷的人有好幾千戶,算下來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那這個時候,我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嘛。”

“?”

“這樣,你不是和他們日常也有聯絡嘛,你可以以響應政府號召的名義,將你的磚瓦和預製材料降價一定的幅度,讓政府作為補貼發放到災民們。

本來,災民拿到補助,也要購買建築材料,但用補助買的材料肯定沒有補貼的多。這樣下來,是不是你賣出了東西,政府的福利變得更實際,也更大,而老百姓們也獲利了?”

張文遠想了想,苦笑道:“這樣也不對,是政府和災民們都獲利了,我的東西降價,不是吃虧了嘛?”

“並沒有。”

王天孝澹澹一笑,“利潤這東西,本來就是單價和銷售數量的乘積,雖然你東西降價了,可是你賣的多了啊,所以利潤並沒有降低,並且……”他輕笑著,像個運籌帷幄的軍師,

“並且,因為你參與了這個活動,那是不是相當於就佔據了市場。經過這次活動,人們若是需求這樣,肯定就會直接想著你們對吧,那也就斬斷了其他人進來的可能性,還有……”

“還有啊?”

“當然還有,我想的哪條計策,不至少是一石二鳥?”王天孝反問到。

“是是是,您請說?”

“哈哈,我們不是組織了施工隊伍嘛,剛好可以在這種環境裡鍛鍊鍛鍊,讓他們更具有戰鬥力,並且創出名氣。等到將來我們響應政府號召,準備參與城市建設時,也能想到我們是不是?

你看看這不就是一箭雙凋嘛,我們要想搭上時代發展的順風車,肯定不能等到機會來了才去準備,那別人也能做吧,我們又如何能取得絕對的先機。”

張文遠怔怔地盯著王天孝。

心想,這個人,真的是個普通人嘛。

他怎麼就這麼多想法呢。

即使自己,都很難直接生出這麼多思維,但在他腦子裡,就彷彿是自然而然誕生了。

更可怕的是,自己現在對王天孝說的各種事情已經不再懷疑,而是基本上全盤認可和接受。

事實也正證明了,只要是王天孝提出的建議,必然會賺到錢,而且還是很多錢。

看來,要跟他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呢。

道阻且長。

.

這次災難襲擊,給岳母秦曉玲帶來一些影響,但是不多。

主要是他們家裡從來沒有住過地坑院,一直在平地上。

地坑院一般是大家族才會出現,李萬福是從外地逃難來的,所以在李家村並沒與什麼家族,就這個姓氏,也只是巧合了李家村。

所以,他們家是在平地上建的院子。

這次暴雨,他們家西面的院子也被沖垮了。

他們的西面就是大片的田地,水從西面過來時,基本沒有什麼能阻攔,而院牆又是土建,所以沒有撐住,也被沖垮了。

幸運的是,前段時間王天孝剛好給他們新建三間磚瓦的房子。

所以儘管院牆塌了,可房間卻完好無損,只是裡面進了些水,清理出去就好。

不像村裡有些人家,即使是在平地上,但因為房子的土建的,也被沖塌,還傷了一些人。

災難過後,李家人暗暗慶幸之餘,對王天孝的感激更深幾分。

李雅枚和李冠紅兩個小孩子自不必說。

李冠林和妻子也都十分感謝。

他們兩口子心眼到不是很壞,就是有點摳搜,如果現在日子過的好了,其實也就好一些了。

眾人中最開心的自然還是秦曉玲和李萬福老兩口。

之前他們的女兒嫁給王天孝可沒少在村裡被人說。

幾乎人人都在談他們將女兒白送人,或者是送到火坑裡。

他們當時也是承受很大壓力。

想著只要女兒能過的幸福,別人說就說唄。

誰能攔得住別人說話不是。

心裡不舒服,忍忍就過去了。

可萬萬沒想到啊,這女婿就突然變得開竅了,厲害了。

一件件事,無一不顯示他的能力之強,並且在變強之後,並麼有忘記老兩口,給他們建房子,給他們養羊,還他們兒子找媳婦,這樣的好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現在他們兩口子已經徹底翻身,成為村子裡人們羨慕的物件。

看著他們家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每天都有送羊奶的車子往返市裡,可把有些小心眼的人嫉妒死了。

人活一張臉嘛。

就算再不爭不搶,但誰還不希望自己的臉上有光呢。

王天孝在岳母家吃完飯,飯上給兩口子說,既然院子塌了,那就直接掀倒重新建成磚牆吧。

順便多建幾間房子,不然過年親戚來了,都沒地方居住。

兩口子答應了,但拒絕王天孝給他們錢,說是現在養羊的錢足夠花銷,根本就花不完呢。

基本上每天都要進賬一百大幾十元,完全頂得上以前家裡所有人一整個月的收入。

這也讓他們這些老實人明白,人要勤勞吃苦,但若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就永遠不可能真正翻身,過上好日子。

生活的態度也就隨之轉變了。

上次王天孝和李冠平與米小青在地毯上聊了鮮奶店後續發展的事情,進展不是很好。

主要還是人們不怎麼相信這種新出現的東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