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該活還是得活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大不願意,那本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再說了。

老四自己日子就一般,其他人都是孩子。

張玉鳳也想著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照看著這個孫子,可她還要照顧女兒小竹,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

再說,本來年齡也大了。

還不知道能活多久呢。

孩子放到自己身邊,要是自己突然就走了,那又怎麼辦呢。

這都是問題。

想來想去,她原本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只是怪罪那老三死得這麼早,那個吊死鬼人跑得沒個影子,將孩子丟在家裡不管不問。

哪個當娘的能做出這種事情。

真的是黑了良心。

所以,當聽到老二說願意接受孩子,並且老二媳婦還這麼支援,頓時老淚縱橫。

終究還是要靠老二啊。

這個風雨飄搖的家,現在若不是有老二在,怕是根本就支援不下去吧。

“那就這樣吧,宏偉這孩子就放在老二家,但要是有什麼問題,大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娘,這是肯定的。”

王天義跟著應了聲。

今天這種場合,他的存在感非常小。

他也不敢亂說話。

看起來是商量事情,其實更準確來說,是分擔責任。

沉默著,可能還好,一旦你一出頭,有可能責任就落在身上了。

現在這個狀態,住哪裡都不好說,每個人都是泥菩薩過江,能保住自己就不錯。

還談什麼其他事情呢。

所以,他根本不敢亂說,只能等到這種塵埃落定後,才勉強能說幾句啊。

畢竟三個結婚的人,老大老二人家都在說話,要是自己一直沉默著,也不像話。

顯得一點都沒擔當。

其他人聽到母親蓋棺落定,也都點點頭。

大家聽王天孝接過了擔子,也沒有什麼異議。

覺得宏偉那孩子,能跟著王天孝肯定可以過的好,而且以王天孝夫婦的品德,也能教育好那孩子。

不至於讓他長大走偏了。

王天孝看大家沒有什麼異議,便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也是與老三有關。之前我們一直忽略了,老三媳婦當時帶著花兒從醫院走後,就沒了個蹤影……”

“不是回孃家去了嗎?”王天義問道。

王天孝搖搖頭,“沒有,這次你三哥出事,我請人去她孃家找過,希望花兒能回來給她父親送最後一程。結果,孃家的人也很奇怪,說是老三媳婦根本就沒回去孃家?”

“這怎麼可能呢,她不回她孃家能去哪裡?”王天義很意外,略一沉思,“是不是他們沒有說,不想讓我們這邊人知道。”

“這倒不是不可能,”王天孝點點頭,但又說道:“不過可能性也不是非常大,畢竟他們沒有躲著我們的理由。再說我找的人也不是我們這裡的人,他們也不可能直接就知道。”

“這麼說的話,那問題就嚴重了啊。如果當時沒回孃家,又沒有我們這裡,難道是去了其他地方,可她一個沒出過遠門的婦道人家,字都不認識一個,又能去哪裡呢?”

王小梅憂心忡忡。

“我三嫂不會是被人綁架了吧?”王小蘭突然冒出一句。

她喜歡文學,思維自是活躍。

只是這樣一喊出來,大家臉色也都齊齊變了。

人都是自私的,吊死鬼怎麼樣無所謂,可花兒是他們的侄女,而且花兒那孩子老實聽話,大家都很喜歡。

原來只是擔心她跟著母親回去,不知道讀書怎麼解決,現在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就不好了。

尤其是王小梅和張玉鳳,更是坐立難安。

“大家先不要慌,這事情說不定沒有那麼複雜,也有可能是老三媳婦帶著孩子去了外地,這也不好說,”王天忠沉聲道:“這樣吧,我回去先調查調查,看看能否查出當初到底發生過什麼。這樣亂猜測也沒有意義。”

王天孝點點頭:“大哥說的有道理,出了事情我們都不能發慌,慢慢解決就好。這件事大哥先去調查,等有了一定資訊,我們再想辦法。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在報社和電視臺登個尋人啟事。”

“嗯,先看看吧,若是真到了那步再說。”王天忠說。

“那你們可要多操心啊,我那可憐的花兒,我還以為她在她外奶家呢,沒想到竟然不見了,這……這都叫什麼事,造孽啊!”張玉鳳已經急的不行了。

“娘,你放心吧,既然老三不在了,這種事情我們肯定會都會當成自己的事情。”王天義在旁邊勸阻母親。

其實在這種事情上,他實在做不了什麼,不過就是跟著蹭蹭經驗和功德。

但總要表明態度。

“那我們說最後一件事。”

王天孝收回話題,環視周圍的帳篷一圈,“經過大水衝擊,我們的地坑院是沒辦法住了,所以要在原上重新建房子住。天信現在已經畢業了,反正高中也上不了,後面就暫時跟在住在場站,學著做點事情,有問題嘛?”

“沒問題,我以後就跟著二哥,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給你打工,你看怎麼樣?”

“也不是打工不打工,你還是要自己學點技能,將來長大後能發展一份自己的事業。”

“嗯,我知道了,二哥。”

“小蘭和大姐要繼續回蘭城,這個不必說。小蘭你要是在城裡遇到不錯的小夥子,也可以去嘗試著交往……”

“二哥,你說這個幹嘛。”王小蘭瞪他一眼。

“好,那就不說,那麼,這裡就還剩下老四和娘的住所。我原本是想著娘跟我住在山裡,反正地方也大,空氣又好。但是山裡就是風太大了,娘吹得頭疼,她還是喜歡住在原上。況且,小竹還要上學,住在山裡也沒辦法照顧小竹……”

“二哥,可是現在我們地坑院淹了,娘住哪裡呢?”

“哦,我這不是正要說嘛,既然現在地坑院不安全了,人肯定是不能下去住,所以我準備在上面新建院子。一來是給娘一個安身之所,還有就是我將來要是下山住,或者是孩子們在下面住,總也要個地方。”

“要建設房子,肯定要建設好一些,不能讓別人看不起。我看這樣,因為我比較忙忙,所以這邊建房子的事情就老四你來負責。建三套緊挨著的院子,一套留給娘住,一套我用,還有一套給你們家……”

“啊,二哥,你是說你要給我們建房子?”

“算是吧,我剛才說過了,家裡三套房子建設過程你來負責,房子的規模就建成一樣的,建好之後,就作為我們家人們每次聚會的地方吧。到時候我會安排好施工隊,你負責協調隊上和村裡各種事情,以及招待好人家就行。”

“啊,那好啊,行行。”

王天義欣喜若狂。

他們下面的地方被沖毀了,本來就一直在憂慮怎麼辦呢。

要是在上面建房子吧,錢不夠。

下面又不能住。

沒想到王天孝願意給他們將房子包圓了。

這如何能不高興呢。

“那就好。”

王天孝疲憊地點點頭。

他並不是善心氾濫,或者錢沒地方花了。

他只是有種疲憊感。

一個人扛著太多的事情,實在是太累了。

如果家裡這些事情,能讓王天義也負責一些。

或者說,瑣碎的事情,都讓王天義操持,他就會輕鬆很多。

他現在有錢,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都變成了小事情,而王天義沒有錢,剛好就可以為他所用。

當然,王天孝心底還是希望這個家族不要再有什麼大的波折了。

人的性格決定命運。

若說他王天孝就是個心狠手辣,殺伐果斷的人,說不定王天仁這種人骨灰都被他揚了。

但他偏偏不是。

他內心深處,依然是渴望有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因為這是他前世無數次渴望擁有,卻一直沒有得到的東西。

是他真正的意難平。

如果不完成這個心願,他會心裡難受,永遠走不出來。

安排完這些,王天孝覺得差不多了,便對大家說:“你們看看,還有什麼我沒想到的嘛?”

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實在是說不出什麼了。

基本能做的事情,都被王天孝已經想到了。

大家都怔怔地盯著王天孝,每個人心裡的感覺不同,但卻都覺得,他才是這個家族裡,現在真正的定海神針。

彷彿只要有他在,什麼事情都能順利化解。

即使天塌下來,都不是個事兒。

王天仁去世的悲傷,也被衝澹了很多。

畢竟,逝者已逝,生者還需要繼續負重前行。

日子,總還是要熬下去的。

.

王大寶和王天孝站在路邊,看著到處搭建起來的帳篷,一臉悵然。

經過這件事,王大寶再看王天孝,眼神已經不那麼有神了。

畢竟,隊上死了這麼多人。

雖然這只是天災,但王天孝明明先前已經通知了,他雖然也懷疑,但卻沒有真正去拼命落實。

結果呢,果然是世上難遇的大暴雨。

沖毀很多人家的居住地不說,更是讓很多人在睡夢中就丟掉了性命。

那些人,可是前幾天還和自己有說有笑,轉眼間就天人相隔。

有的人家,竟然同時死了幾個人。

真的是太慘了。

若是不知道便則罷了,可明明知道,還是出現這樣的結局,他實在是過意不去,他實在很難安慰自己,這件事自己盡了全力。

幾天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寢食難安。

只要一閉上眼睛,死去的那些人就會出現在眼前,他們要他償命,讓他賠他們的性命。

把他都快給逼死了。

儘管事後,他知道全村就三隊的傷亡和損失率最低,正是因為當初自己提前預警。

可功過並不能完全相抵。

損失這種事情,對活著的人來說是一種數字,但對死去的人,那就是一生。

這個隊長,他做的有愧於大家的信任。

“天孝,若我當時聽你的,態度再強烈一些,在措施再果決一些,或許就不會死這麼多人了,我真的是……”

“大寶哥,你已經盡力了。”

王天孝已經聽王大寶說過好多次這樣自慚的話。

知道他肯定很愧疚。

這就是責任帶給人的壓力,王天孝知道這個資訊,轉而提醒大家,這是一種好心。

但王大寶是隊長,本來就有這種責任,所以他知道訊息後,還是讓很多人傷了,問題就會更大一些。

不過,事情已經出了,一直這樣糾結,也無濟於事。

他那天夜裡也是喊了一晚上,嗓子都喊沙啞了,也已經盡力。

事情沒發生前,總不能將大家拽上來吧。

只能說,該做的……已經做過了。

有的人命,真是誰也救不回來。

“一直這麼說也沒用,當務之急,是要大家儘快收拾心情,該埋的人埋了,該處理的事情要處理了。大家一直住在臨時棚子裡也不是個辦法,看看上面政策是啥,組織大家恢復正常生活才是。”

王大寶點點頭。

“聽村委說,這次災難來的比較慘烈,很多地方百姓都受了損失。所以可能會由上面補貼一部分錢,然後規劃宅基地,大家重新建設家園。”

“那就好,”王天孝點點頭,這和前世也差不多,“這種情況下,若是沒有補助,很多人可能沒能力重建院子。那你應該把心多操在這上面,自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王大寶苦笑道:“我其實也知道,但就是心裡很難受。”

“透過這次事情,充分說明我們這種地坑院的模式已經不適合居住,一旦出現問題,人根本就跑不上來。你看看,六叔家的騾子都沒上來,何況人呢?”

“是啊,早些年是因為人們沒辦法住,所以就開發出這種住法,剛好也很多年都沒出過災害,誰曾想到,這災害說來就來呢。”

“這個就要你們把關了,我相信這次事情過後,有的人還想著繼續住下去呢。”

“誰說不是呢。”

“我看過我們家那個地坑院,雖然還沒塌下來,但是周圍很多土已經鬆動,有了裂縫,要是住在這種窯洞裡,真的太危險了。但就像你剛才說的,很多人家即使知道這些,卻還是要住,因為他們沒有錢建設新院子。”

“可不是嘛。”

王天孝心裡突然一瞬間想起個辦法,仔細揣摩揣摩,覺得很有可實踐性。

他看了看王大寶在,忍住沒有說出來。

還沒到說的時候。

既然之前拉電的時候,他可以提前幫村民墊付資金,那現在建設房子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嘛。

粗粗算了算,一個四分地的院子,建設下來大概需要四千元錢。

那如果是磚瓦都由磚瓦廠提供的話,可不就成本更低嘛,完全可以將錢給他們墊上嘛。

然後和他們簽訂一個合同,在場站工作五年。

相當於一年八百元,一天兩元多。

這個價格現在算起來不低,但用通貨膨脹的目光看,未來卻不高。

前兩年肯定是他虧了。

但後幾年,他應該能賺回一部分。

並且,他還可以賣掉磚瓦廠的磚。

還給場站保證了幹活的人員。

算是一種房地產的模式的雛形。

粗粗統計下,隊上一共有三十多家地坑院,那可能就需要墊付十二萬,但同時也增加了三十多個固定員工。

想到這裡,他心中又有了其他新思路。

看來,他即使不想做房地產的生意,但想法卻總是冒出來,都是前世那麼多經驗惹的禍。

不冒出來都不行。

.

時間總是能衝澹一些哀愁。

到了八月底,連續多日的晴天,慢慢將人們從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帶來的陰霾祛除一空。

雖然臉上帶著澹澹的憂傷,村裡四處還瀰漫著燒紙的味道,但過去總算是過去了,未來必將到來。

日子,總還是要慢慢朝前過的。

政府已經組織人們做了基礎消毒,對於淹死的一些牲畜也做了焚燒,並且將很多被水沖垮的公共設施,路段也做了修補。

除了地坑院的人們依然住在臨時搭建的棚子裡外,大部分人們都已經重新恢復到生活的日常狀態,家家戶戶的煙囪開始冒起青煙,門口的狗子們也開始對著行人汪汪個不停。

孩子們被父母在家裡關了近半個月,因為隊上那個大坑的水遲遲沒有退下去,擔心孩子們會掉進去沒了小命。

這眼看著水終於差不多到了底,這才讓孩子們出來看看外面。

於是,田野裡又出現了孩子們歡聲笑語。

孩子們的快樂總是很自然的。

絲毫沒有顧忌,很多人從此再也沒有了蹤影。

因為王天孝的的張羅,所以王家的院子已經開始挖起地基。

劉莽直接調來挖掘機,快速將地基就挖了出來,完全不需要像其他人家那樣,還靠人去慢慢挖。

院子的設計,王天孝也是費了功夫。

完全模彷江南的小院,有花有草有露臺,安全就是聯排的別墅。

別墅佔地一共近兩千平米,充分利用宅基地。

原本的地坑院已經被填平,變為耕地,而聯排的宅基地在挪到原來的耕地裡。

王天孝一個,王天仁一個,王天義一個,還有母親張玉鳳一個,四個宅基地合併在一起,足足兩千平米開外。

王天孝想著既然要建設,肯定就要建設成王家村最漂亮,最高大上,也是最豪華的房子。

農村人本來就很喜歡建房子。

很多人一生的夢想就是建設一套屬於自己的大房子。

這種情況,在慶城尤其重要。

基本上大家平日子談論的都是誰家房子修得如何如何漂亮,大氣。

哪怕是借錢,也要修莊院,反正就是不能比別人差。

那些直接沒能力修的,在別人面前就永遠抬不起頭,孩子娶媳婦也娶不到,嫁女兒別人一看,女兒也不受重視。

這點和後世的買房子也沒什麼區別。

王天孝前世因為家裡孩子多,一直到二零一六年,才將住了三十多年的土房子拆掉。

拆的時候好幾間房子的房頂都已經坍塌了。

房頂下面拉個塑料紙遮擋著,要不土就會直接掉到炕上。

就這個房子,一直是王天孝心中的痛楚。

來個客人,都沒辦法招待。

親戚朋友因為房子太舊又太小,幾乎也不到他們家做客。

而且經常還在親戚們聚會的時候,總是喜歡拿他家的房子說事,雖然不是故意寒磣他吧,但一直說,也讓他非常不爽。

這輩子剛來時,還想著說住在山裡算了,不到這裡折騰。

但既然發展為這個樣子,那還是需要好好建一套,沒別的原因,就是為了顯得自己日子比之前好多了。

不該低調,就無需低調。

同時,這也有打廣告的成分。

以後他還要在村裡招納一些幹活的人,那怎麼能讓大家願意參與呢,就是讓他們要知道,自己不差錢。

就像那些做生意的人,不管生意做的怎麼樣,反正是要搞一個好點的車是同個道理。

你要是開垃圾車,那別人肯定看不起你,也就談不成什麼生意。

但要是開個豪車,別人就會覺得你確實很有實力,自然也就願意和你繼續下一步的交流。

家裡這邊的事情慢慢轉好,廠子那邊王天孝也沒忘記。

辦公室內,兩人邊喝茶邊聊天。

最近磚瓦廠和預製場的生意突然就變好了很多。

張文遠非常開心,連連誇讚王天孝有遠見,照著這個樣子下去,怕是只要區區一個月,磚瓦廠的成本就能賺回一半。

預制廠也同樣訂單爆棚。

為此還專門招納了員工,也學著磚瓦廠實行倒班制度,讓產量隨著訂單也飛起來。

粗略估計,兩個廠子一個月利潤至少在五十萬,而屬於王天孝的就有十萬。

當然,大頭還是在張文遠那裡。

畢竟是他投資,也是他的人脈,而王天孝只是提供了思路和管理模式而已。

能達到這個分紅,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按照他的預料,兩個廠子的利潤在短時間內說不定還會繼續攀升,直到所有人都建設好新的房子。

雖然這次大雨的洪水對地坑院造成幾乎毀滅式的打擊,但其實很多平地上的房子也大受影響,也被泡塌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即使沒有塌下來的,也都搖搖欲墜。

這些都是潛在的銷售客戶,賺錢的生意來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