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戈文的另一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61章戈文的另一面

戈文之所以突然間答應了王勝的請求,想要在《文匯報》上刊登文章的最初原動力其實只是想向那些評論界煽風火的評論者們一個反擊,尤其是那個屢次三番嘲弄自己的陳觀魚。

陳觀魚以為他的文字很贊,很皮,很受讀者的歡迎,而多年的評論生涯也讓他以為評論家掌握著真理和正義,所以他可以故意歪曲事實,故意的裝前輩、裝好人、裝大尾巴狼。

陳觀魚自認為他自己的文章做到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讀者的寬容也讓他洋洋得意,自稱可以操縱文字,是一個老資格的文學工作者,是文青。

可惜的是,他糊弄誰不好,偏偏的將目標鎖定到了戈文的身上。

他陳觀魚自稱自己是一個老文青,卻不知道戈文不僅僅是文青,他還是憤青一個呢

在後世那個喧囂的信息時代薰陶了那麼久,那海量的知識、海量的信息量早已充斥在戈文的記憶中;從就在那個言論開放的年代裡生活,他不信天、不信地,只相信自己;他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成長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中國憤青

那網路裡大大的論戰,那因為觀不同便立刻站出來進行辯論的事情戈文不知道做過了多少。他不知寫過了多少長短不一、或嚴肅或活潑的戰鬥貼,若論玩弄文字,若論(插)科打諢,你陳觀魚還差得很遠呢。

所以當大多數讀者們在為《文匯報》上刊登的《傷心者》潸然淚下的時候,另一篇戈文的文章就像是一把投槍、一把匕首深深的刺向了那個陳觀魚。

當然也有很多讀者們注意到了這一期《文匯報》上同期刊登的戈文這篇名字叫做《評論算個屁,這年頭裝逼心被雷劈》的評論文章。

從來沒有人看過這樣的文章,從來沒有人看到過這樣潑辣甚至有些粗俗和不雅的文章。

若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也許是魯迅,可是魯迅也在自己的雜文中注意用詞,那粗鄙的詞彙怎麼可以出現在報紙雜志上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戈文就這樣做了

就是這樣沒有講究一文采,通篇都只用口語似得大白話的文章讓讀者們看得歎為觀止目瞪口呆。

原來文章還可以這樣?

真是聞所未聞的千古奇文啊

以前只要知道戈文這個人的讀者,以前只要看過戈文的其他文章的讀者,只要他們看了這篇《評論算個屁,這年頭裝逼心被雷劈》,每一個人的心底裡都會湧出一股子親切來。如此口語化、如此草根的文字組合到一起竟然如此的有趣,如此的有力度這真的是——

太厲害了吧

每一個看到這篇評論的讀者都會在他們內心的深處深深的為戈文展現出來的這狂放的一面感到新奇,感到敬佩。

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看到這樣的文章真的讓他們對戈文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叛逆早已讓他們對於那些頑固的、保守的、裝模作樣的、大義凌然的一些前輩一些制度感到厭煩,而戈文的這篇文章無疑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非常爽快的感覺,大快淋漓。

偶像果真是偶像啊

很多年輕人都在心底裡這樣嘶聲力竭的吶喊。

那究竟戈文的這篇評論文章寫了些什麼呢?讓我們細細看來——

《評論算個屁,這年頭裝逼心被雷劈》

前天看了文學評論家陳觀魚同志的大文(此人行文還嚴重不簡潔,看得我頭暈,看了一大段觀重複的文字後,發現那還是下篇,太牛了,最牛的還在後面,一看標題,這還是篇簡要分析),摘抄一些:

科幻作家如果向現在這樣以孤兒的姿態一直懇求文壇收留,那它成為主流文學的後備是完全可能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科幻並不是文學寫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學中的兒童讀物寫作,究其根本科幻其實應歸屬於科普界而不是文學界,基於此,這些寫科幻的實際上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充其量一個文學創做*好者……

我在前幾篇評論中曾過,科幻的作者們和他們的作品,雖然進入了市場,可是依然尚未進入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科普讀物上刊登發表的,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已有的成功,並未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的意向。

……

作為我本人,非常討厭給文學劃分圈子。非要強分什麼詩壇、散文圈、界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每一個優秀的作者都是個xìng鮮明的人,每一個優秀的作者其文學才華也都並不僅僅侷限於一種文學體裁,哪能分類。

寫詩歌的就是一類,寫散文的就是一類,寫純文學的又是一類,這是在賣豬崽嗎?

那些寫知青文學、寫傷痕文學的的作者們大多寫的就是文革時期的事情,難道他們就應該叫做“文革類”?文革失敗了,難道那批人就叫“文革敗類”?以文學形式來劃分人,明顯不科學。

但是,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李觀魚同志堅持認為,他認識的那批人(也就是照過面的吃過飯的那些碼字的),寫的東西才算文學。並假裝以引導教育的口ěn,指引科幻寫作的作者們。

文學這種東西,從來都是誰都能做的,沒有任何門檻。某些的所謂文學評論家就非常愚蠢,他們對科幻作品從來都置之不理,他們覺得受到讀者熱捧的科幻根本不是文學,覺得似乎讀者全是傻*,就丫一人清醒,在那看著行文羅嗦晦澀表達的中心就圍繞著“裝丫tǐng”三個字的所謂文學。

科幻能否得到讀者的喜愛,和文學不文學沒多大關係。

一部作品是否成功,只和作者寫的好不好有關係,只和作品能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有關係。

比如這位陳觀魚同志,行文羅嗦,觀重複,很沒有靈氣和文采,我要不是憋著要兩句,真是沒耐心看完這樣水平的文字。所以,可以想象,他要寫一篇,勢必要huā去一萬字描寫一棵樹。若是他的反響不好,肯定又要覺得這年代閱讀風氣出了問題,絕對是拉不出屎怪茅坑臭。

再比如我,我的科幻讀者反響好,是因為我寫的好。淘金不淘金那是有讀者了算的,我了不算,你了,更不算。若是有朝一日讀者們不喜歡了,那也只證明我的作品沒有引起讀者的共鳴,沒有得到讀者的認可。

其實就算是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沒關係,我可以接著寫詩歌、寫散文,甚至我還可以繼續去做我的編輯,其實這樣的淘金才能淘出大量的黃金來。

有一種人天生就是病人,這種人患的病叫做紅眼病。他們見不得別人的優秀,見不得別人的作品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些人老擔心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所以他們總會在寫作的過程中努力加上一吸引眼球的東西,譬如做作的詞彙、驚人的觀,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似乎這樣就可以受到讀者的追捧,而實際情況是——善良的讀者們總會因為他們的廢逼而送上了自己的憐憫。

所以這蛋,就是這麼扯的。

還有,陳觀魚同志文章裡顯lù出的險隘的圈子意識。文壇什麼,文壇什麼,要進入文壇怎麼怎麼,聽著怎麼像孩玩過家家似的。好像陳老人家一頭,你丫才算是進入了文壇。

其實,每個能夠在公開的刊物上發表作品的人,都算進入了文壇。別搞的多高深似的,每個作者都是獨特的,每部作品都是藝術的,所以評論算個屁,也就是一百人手yin,一百人看。人家這邊早幹的熱火朝天了,姿勢都換了不少了,您老還在那,來,看我怎麼手yin的,學這,要和我的動作頻率一樣,你丫才算是進入了yin壇。

部分前輩們真的應該認真寫東西,別非黃既暴,那麼老的人了還裝嫩玩文青。

另外也別湊一起搞些什麼東西假裝什麼壇什麼圈的,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huā圈。

普通的讀者可以隨意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作為掌握著媒體話語權、有著大眾影響力的評論家卻不能夠這麼不負責任。真正的評論者都是有著一個非常客觀的立場的,並不是根據什麼文壇不文壇、文學不文學來下自己的決定的。

至於科幻作者們,我要的是——

科幻從來都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這一不是一些人亂吠就能改變的了的。所以我們只是認真的為讀者寫他們喜歡看的科幻就可以了,至於其他……你被狗咬了,難道你還要咬回去嗎?

記住,千萬不要和豬打架,不然你會驚愕的發現,你渾身弄得一身髒,豬還會很快樂。

按照計劃,明天開始兩更。

一更穩定在晚上八之後。

另一更的時間不確定,這是因為碼出來的時間不確定,還有一個原因是叛兒上網的時間不規律,無法固定下來。

為了閨女的(奶)粉錢,叛兒真的要努力了也希望大家能夠支援叛兒,支援正版。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