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戈文vs陳觀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62章戈文vs陳觀魚

普通的讀者們關注的是《傷心者》帶給他們的感動,關注的是《評論算個屁,這年頭裝逼心被雷劈》這篇文章帶給他們的新奇和驚訝,他們關注的是僅僅是這兩篇文章帶給他們心靈上感情上的享受。至於文章背後的yīn影與喧囂,和他們有關係嗎?

沒有一(毛)錢關係

或許他們同樣會關注戈文寫《傷心者》的背景,會關注戈文寫這篇針對xìng評論的目的,可是這僅僅是作為一場談資、一個八卦,這只是帶給了他們顯示淵博的知識、爽朗的口才的一個機會。

而另一個群體則不一樣了。

中國的文壇很大,可是有些時候也很。

大是中國的文壇囊括的群體非常之多,它,則是指在這個圈子裡任何突發的訊息、任何冒出來的八卦都會一傳十、十傳百,變成整個圈子內所共知的秘密。

雖然戈文的這篇《評論算個屁,這年頭裝逼心被雷劈》所針對的物件只是評論界的陳觀魚,可是那字裡行間的嘲諷還是讓大多數評論界的所謂專家們感到面紅耳赤分外的難受。

這是赤luo(裸)的打臉啊

於是整個評論界便因此而喧囂了起來。

而作為當事人的陳觀魚則更是面紅耳赤,惱羞成怒。

作為一個饒有名聲的評論家,陳觀魚在文壇的地位因為他的評論而在作者群中非常的顯赫。

你想有作者原意得罪一個評論家嗎?儘管大家都是文化人,可是誰也不原意因為自己和一個人的關係惡劣的緣故而讓自己新創作出來的作品給讀者們留下一個壞印象。

評論家因為掌握著媒體的話語權、有著非常大的大眾影響力,正是一般作者們所心的一個群體。

當然一個真正的評論家抑或評論者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可以為作家提供建設xìng的意見,可以幫作者探討藝術個xìng風格發展的方向……

只是真正能夠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立場的評論家能夠有多少呢?

胡吹亂捧、任意貶低都會讓作者們méng受非常大的損失,要知道一般的讀者都是很尊重很重視這些評論家的,畢竟他們是專家,是專門搞這行的,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往往更準確、更有代表xìng。

所以能夠影響讀者的觀感的評論家往往是作者們面前的座上客。

可惜戈文並不認這一套。你丫的都騎在老子的頭上了,還讓老子裝孫子?

那不可能

同樣的對於戈文的挑釁,是的,陳觀魚認為戈文在自己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時候悍然反駁,這明顯是在攻擊、是在挑釁,是在懷疑和否定他們評論界的作用,這樣惡劣的行為是他不能允許的

所以僅僅在戈文發表了那篇粗鄙不堪的名文章的第四天,陳觀魚作出了回應。

在最新一期的《文藝報》上刊登了《我的宣告——回應戈文》,在這篇文章中陳觀魚表達了他的震驚——

戈文可以不同意我的觀,不喜歡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屁’、‘逼’、‘裝丫tǐng’這樣粗暴又粗鄙的字眼罵人;這不是文學批評,這些語言已經涉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

戈文對我的文章反感的真正原因,是我對他科幻的評價不夠高,以及我認為科幻並非文學作品而是科普作品這一觀的不滿。

戈文自從出道以來,一系列作品都非常的優秀,可以是文壇冉冉升起的一枚後起之秀。他得到了太多的讚譽、太多的恭維,這讓他開始驕傲,沒有了聽取不同意見的雅量,所以才會在聽到批評時暴跳如雷,用髒話連篇的語言罵人,像“屁”、“逼”、“茅坑”、“厲害”、“yin壇”、“裝丫tǐng”這樣的垃圾文字,不僅談不上“文雅的吵嘴”,而且給“難得的純文學”作家以絕大的反諷。這也“純文學”?這還“難得”?

戈文可以表達他的不認同,可以表達他不贊同我評論的意見,但是任何人都沒有藉此來罵人的特權,也沒有罵了人不負責任的豁免權,所以他必須要接受道德法則的自審和公審。作為一個在文壇闖dàng了十幾年的前輩,我希望他能夠改變自身,能夠為讀者豎立一個好的榜樣。

……

這一次雖然陳觀魚又發表了評論,可是不同於前幾次他惡意賣萌、惡意賣弄他那浮華的嬉皮笑臉的文字,相反他的這篇文章樸實之極,或許是陳觀魚認為他的這篇文章並不適合在讀者面前嬉笑怒罵,又或者是他看到了戈文的那篇名文章後相見甚慚,不好意思再進行賣弄……

不管怎樣,陳觀魚的這篇《我的宣告——回應戈文》雖然沒有一文學價值,只能算是一篇口水文,可是文字簡潔、觀鮮明倒也沒有在出現戈文那篇文章中嘲諷他的文章中的那些(毛)病來。

自然陳觀魚的這篇回覆文章一見報,就讓文壇的作家們、新聞媒體們突然之間感覺到了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感——

這是要論戰了嗎?

其實大多數讀者對於戈文的那篇評論也僅僅是感到有些新奇而已,他們看的時候心裡覺得很是爽快,他們並不知道戈文為何突然間寫出這樣一篇評論來,他們也並不瞭解事情的原委,而陳觀魚突然間的獻身倒是讓大多數人真正提起了興趣。

然後他們就從一些關注此事的新聞媒體的報道上瞭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兩人是相互打口仗啊

你知道中國人大都是喜歡熱鬧的,走在大街上,如果一個人突然無聊的抬起頭去盯著天空看,裝出煞有介事的樣子,那必定會引來一群路人停下腳步同樣搜尋著天空,再然後就會有更多的人,直至交通堵塞。你要是問他們在看什麼,他們又不出個一二三四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面對這樣一場似乎很有趣的事情,讀者們同樣興奮了。

這就是八卦的力量

而就在陳觀魚對戈文的嘲諷進行了反擊的第二天,戈文的文章再次出現在了《文匯報》的副刊之上。

《有些人,話糙理不糙;有些人,話不糙人糙》

昨天看到了陳觀魚同志的回應。看了很有意思。可能文學評論家就是有不仔細看人文章就可以開始進行道貌岸然的評論的本領。

那我也申明一下吧。

我通篇文章裡沒罵您一個字。

“屁”是罵評論的,您別自作多情,以為您就是評論界。

“逼”是生殖器,但“裝逼”的意思不是假裝自己是個生殖器,您別斷章取義。我的是裝逼的逼而不是你**的逼。

“**”是我在操,和你沒關係。

“厲害”並不是牛的逼,不相信您不知道。

至於“茅坑”,我覺得茅坑很無辜。難道所謂進了文壇的人都不上茅坑?也是,排洩物都寫出來了,自然用不著。

仔細看看文章吧,有一個字是罵你的嗎?牽涉到您的地方全是陳觀魚同志,如果您硬要陳觀魚同志等同與傻就是我在罵人的話,那我也沒辦法。

文章的意思其實就是,別文壇不文壇,每個寫文章的都是作家,每個作家都是寫文章的,寫科幻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很多科幻,都是好文筆,好幻想,這都是文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您最近一直批判的《傷心者》,不知道您老看過昨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由賀敬之老先生寫的評論沒有?連中宣部的老同志都如此欣賞《傷心者》,可見這篇科幻確實是非常的優秀了吧

所以請您別教導人家應該怎麼寫,不是你了是文學,就是文學,你不是文學,就是作文。

文學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和指引。這年頭,除了科普作品以外,什麼都可能是文學。

當然,縱觀中國的文學評論界,一部分人的特和長項就是,1:不知別人所雲。2:自己不知所云。3:不知所云還特能雲。這事都提升到道德法則的高度了。既然您還曾關注過子,知道子是個後起之秀,那想必您知道我自出道至今經常被評論界甚至還有一些讀者罵,當時您怎麼沒有跳出來追求他們的道德啊?

……

……

戈文從來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這子從來都不是安分的人,每一次都會掀起巨大的bō瀾,引起巨大的轟動。而和戈文有關的事情也是讀者們喜歡的事情,要不然曾經的報紙《新周晚報》也不會因為刊登了戈文被逮捕的照片兒一躍成為華東地區的一家上了規模的大報紙。

這些天裡關於科幻界與評論界、科學界科普界的爭論,其實只要是搞新聞的就都知道,可是這樣的事情可以報道,可是涉及的面太廣、人員太雜,煽風火就有些過了。

前些天錢學森與戈文的論戰其實一個很好的新聞事件,可是因為戈文的偃旗息鼓,可是因為媒體們忌諱報道領導們的瑣事,自然無法將那一場討論進行炒作,現在終於來了一次機會——

戈文vs陳觀魚,科幻作家vs評論界精英……

嘖嘖,這樣的話題一定會非常火,一定能讓咱們報紙的銷量更上一層樓的。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