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火爆的銷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41章火爆的銷售

1983年的12月28日上午,《閱讀》創刊號的樣刊被送到了上海市的光華造紙廠,然後這份被《閱讀》編輯部寄予厚望的雜誌從印刷廠的流水線裝置上經過印刷工人們熟練的cào作下蜂擁而出。

28日下午,創刊號被定為五萬份的《閱讀》雜誌整潔的擺放在了印刷廠專門放置成品的車間裡,然後一輛早已蓄勢待發的大卡車將這五萬份雜誌運到了上海市郵局。

從29日開始,這些《閱讀》雜誌開始透過郵政系統按照距離的遠近陸續的透過各種交通方式運往全國各地。

1984年的1月1日,創刊號的《閱讀》準時的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書架和櫃檯之上。

對於《閱讀》雜誌社的全體工作人員來,創刊號能不能完全售出將關係到他們以後的事業,這不僅僅是他們一個編輯部的事情,還關係到三聯書店的其他同事,還關係到三聯書店的老領導們,關係到三聯書店在人民出版社的地位和前提。

所以第一期的《閱讀》雜誌並沒有公開的徵集稿件,所有的文章都是編輯們事先精心細選專門邀請了一些作家來寫稿的,他們絕對不允許失敗的情況出現

這一天的上午,上海市巨鹿路上的《閱讀》編輯部內的每一個編輯人員都有些坐立不安,雖然大家的手頭上都有工作要做,可是每一個人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總編土長申的辦公室。

而在大辦公室裡單獨開闢出一個單間的總編辦公室的房門此刻並沒有關閉著,從敞開的大門處,眾人的目光可以看到坐在辦公桌前的土長申正伏在書桌上寫著什麼,而書桌右上角的那個電話寂靜無聲。

雖然並沒有抬頭,雖然並沒有走出辦公室,可是土長申依然知道屋子外面的編輯們此刻的焦急心情。實話,他的心中也是忐忑的厲害,如果第一期的《閱讀》不能一鳴驚人的話,那對於以後雜誌的訂閱情況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屋子外面的編輯們看到他們的總編正伏在案桌上認真的工作著,可是土長申自己卻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

在他眼前的空白稿紙上,密密麻麻的寫著一大團烏黑八糟的字跡,如果認真的端詳這些字的話,那可以勉強的辨認出“閱讀”、“五萬份”、“銷量”等等字。

其實土長申同屋子外面的編輯們一樣,都是在等著桌上的電話響起來。

《閱讀》編輯部的後臺是三聯書店,三聯書店隸屬於人民出版社,這第一期的《閱讀》雜誌之所以能鋪網全國,一個很大的重要性就是因為人民出版社和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的密切聯系。

而土長申就是等著銷量最大的北京、南京、天津等幾個大城市的新華書店的電話。

可惜時間過得實在是太慢了,這種等待的煎熬讓一項都穩重的土長申都感到有些不耐。

……

一個《閱讀》編輯部的責任編輯時氣喘吁吁跌跌撞撞的推開了編輯部的大門的。

結實的木門被哐當一聲推跌到了牆上,吸引了編輯部辦公室裡所有人的注意,就是在單獨房間裡的土長申也不例外。

這個責任編輯一進到辦公室裡,就雙手託著雙膝,喘著粗氣,很顯然他剛才一定做過劇烈運動。

而編輯部內回過神來的編輯們都眼睛發亮的紛紛從自己的座位上走了出來,圍到了這個編輯的身邊。

土長申也走了出來,看到眾人急切的七嘴八舌的向這個編輯打聽訊息時,不由的皺了皺眉頭,大聲道:“安靜”

土長申的威望讓眾人都安靜了下來,然後大家就給走過來的土長申讓出一條道來。

來到這個責任編輯的跟前,土長申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問道:“怎麼樣?你打聽的怎麼樣了?”

這時候,這個氣喘吁吁的編輯終於緩過了勁來,聽到土長申的話,他勉強直起身子來,然後就大聲的嚷嚷道:“賣瘋了真的賣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他的話,所有的人都不由的精神一振,jī動了起來。

這個編輯之所以在上班時間不在編輯部內,就是被土長申派出去到上海市最大的新華書店去調查《閱讀》的銷售情況的。現在他賣瘋了,不就是《閱讀》賣瘋了嗎?

在場的眾人都歡欣鼓舞起來,相互間更是不分男女的相互擁抱,他們成功了

可是土長申卻不自禁的皺起了眉頭。

怎麼可能?今天可是《閱讀》上架的第一天啊,總得有個讀者們慢慢熟悉的過程吧怎麼可能第一天就賣瘋了呢?

土長申接著問道:“到底怎麼回事,你詳細。”

“是這樣的……”這個編輯喘了一口氣,停頓了一下,然後才接著道,“我是先去了上海虹口區的新華書店,一開始《閱讀》基本上沒有什麼銷量,它不像《讀者文摘》和《收穫》那樣被書店的工作人員擺在最明顯的位置,它是hún跡在眾多的雜誌中的。然後有個讀者將《閱讀》從雜誌堆裡翻了出來,然後他就站在那裡翻看。不知怎麼搞得,這個讀者竟然哭出來了,他的動作吸引了其他的讀者的注意。這個讀者回過身來後是被一篇感動的,這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好奇。於是其他人都去翻看《閱讀》,被擺在櫃檯上面的十幾本《閱讀》一下子都被讀者們拿走了,再然後這些讀者基本上都把咱們的《閱讀》買下了”

這時,一個女編輯給這個編輯搬過來一把椅子,這個編輯到了一聲謝後,繼續興致勃勃的解道:“我看到這種情況後就離開了,離開時我注意到書店的工作人員又從庫房搬出一摞子《閱讀》,還放在了僅次於《收穫》的位置上”

“土編,你不知道我當時心中的jī動啊,所以到了普陀區的新華書店後,我直接進去就喊了一嗓子有沒有《閱讀》……嘿嘿”

……

這個編輯開始賣nòng他的聰明,“你不知道啊,我到一個書店,就喊幾聲,讓書店的讀者們知道有這麼一本《閱讀》雜誌,而這效果別還真的很不錯呢。好幾個書店裡擺在外面的《閱讀》全都一下子都賣光了還有讀者開始搶購的場景出現呢”

聽到這個編輯唾沫橫飛的辭,編輯部內所有的人都樂了。

而土長申則把握住了重——“那你注意到這些購買了咱們雜誌的讀者們的反應嗎?他們的口碑怎麼樣?”

“口碑好極了,尤其是李洪林的《閱讀無禁區》以及戈文的那兩篇文章,我在書店外,聽到很多讀者在討論呢不過似乎戈文的那兩篇文章更能吸引讀者啊……對了,我最開始看到的那個看的哭出來的讀者看的就是戈文的那篇《鄉村教師》。不過,戈文的這篇確實很優秀,只可惜是科幻作品……”

土長申搖了搖頭道:“不能這麼,或許我們還真的是歪打正著呢我們《閱讀》的讀者群其實是面向知識分子層,是面向那些喜歡讀書喜歡閱讀的讀者,所以一般情況下,《閱讀》的銷量是隨著讀者們認識到我們這本雜誌的價值之後,才慢慢的提升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也只有戈文那樣雅俗共賞的文字,不落俗套的才會吸引不分層次的讀者的”

“沒想到咱們《閱讀》雜誌竟然也有井噴的時候?”

土長申自言自語的著,然後他就看著依然圍在身邊的眾編輯,原本就很嚴肅的臉上更是一板:“都呆在這裡做什麼你們都沒有事做了嗎?既然已經瞭解到情況了,還都不給我工作去?”

他的這句話一出來,頓時包括剛才那個一直都氣喘吁吁的編輯在內,所有的眾人都馬上像是炸了窩的麻雀都四處散開,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伏在桌子上裝模作樣起來,不過每個人臉上洋溢的自信和樂觀怎麼也遮掩不住。

而土長申則一個轉身,往他的辦公室裡走去,他的臉上同樣lù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

八十年代的中國,沒有子遊戲,沒有網際網路,流行音樂剛剛興起,電影不能每天都看,電視也不是每一家都有,大眾的娛樂手段除了那傳遍全國的廣播之外,或許就只有閱讀書籍了。而書籍中,報紙和雜誌無疑佔據了一個大頭。

雖然只是上海的銷售情況,可是管中窺豹,其他地區也可見一般吧。

既然《閱讀》第一天就有這樣的銷售成績,那麼相信接下來《閱讀》一定會被更多的讀者所購買的吧

回到屋子裡的土長申開始有些擔心起著五萬份的《閱讀》能否滿足的了市場的需求了。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果土長申所料一般。

當天中午,土長申接到了來自北京和南京的電話,聽著電話對面,那兩個新華書店經理的恭喜聲和要求他請客的玩笑時,縱然沉穩如他,也不由的拍著桌子爽快的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1984年1月1日,《閱讀》雜誌的創刊號投放到市場上。

原本計劃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銷售完畢的《閱讀》,在第一天時間內,全國各地的相當一部分新華書店裡擺放的雜誌就被銷售一空。到了傍晚,隨著彙總了全國各地傳回來的訊息之後,整個《閱讀》編輯部沸騰了——

總共刊印了五萬份的雜誌在一天時間內銷售出了將近三萬本

如此火爆的銷售成績,對於一本剛剛創刊的雜誌來,絕對是一個奇蹟。

前無來者,後無古人

有晚了,抱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