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烏雲蓋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42章烏雲蓋

第一天的銷售成績竟然能達到將近三萬本,這樣的成績讓所有的《閱讀》雜誌社的編輯們感到意外,也讓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的驚喜之中。

也是在這一天的夜裡,《閱讀》雜誌社的總編輯土長申同志大筆一揮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馬上將創刊期的《閱讀》再加印五萬冊。

可是土長申依然是有些瞧了市場的容納能力,瞧了讀者們對於《閱讀》的熱捧。

僅僅過了四天,整整十萬冊的《閱讀》雜誌就在市場上銷售一空,沒有買到雜誌的讀者們紛紛向編輯部打來電話或者是寄來信件。而讀者們的訂單以及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打來的催貨電話更是讓編輯部負責發行工作的編輯們忙得焦頭爛額頭昏腦脹。

可是沒有一個人抱怨,雖然繁忙的工作讓每一個人忙得連飯都在編輯部裡解決,可是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熱情和信心。尤其是總編土長申在接過了他們的老領導的電話後,轉述給大家的時候,更是讓所有人都充滿了幹勁。

那個當初曾經冒著嚴寒到北京火車站送他們登上南下列車的老領導在電話中道——

“你們做的不錯,超出了我的想象就算是我看到這一期的《閱讀》之後,也是不禁嚇了一跳。……《鄉村教師》寫得好,描寫英國崛起的《走進現代》和開頭的那篇《閱讀無禁區》寫得更好……你們的膽子很大呀,不僅僅宣揚讀書無禁區的主張,還冒天下之大不韙刊發科幻,嘖嘖,不愧都是從我們三聯書店走出來的同志很好,很好很了不起,很了不起呀”

其實在知道是自己的老領導打來的電話時,土長申還有一些擔心的,他以為會受到領導的批評,要知道這一期的《閱讀》幾乎探觸了一個禁區,與國家文化部關於“思想戰線不能搞精神汙染”的指示隱隱相反。不戈文的那篇科幻,就是這一期《閱讀》雜誌上的第一篇文章《閱讀無禁區》就很明顯有些出格,與其他雜誌的心翼翼截然不同。

不過老領導隻字不提這隱藏在暗處的憂慮,而是一個勁的稱讚《閱讀》稱讚《閱讀》編輯部的全體編輯人員,只是在臨掛電話的時候,老領導終於稍稍的透漏了一他的憂慮和擔心也了出來——

“《閱讀》就是要營造這種追求獨立思考、自由精神的氣場你們能有這麼大的勇氣在思想的禁區中進行突破,這樣的三聯書店精神,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因為這一期雜誌的大膽,估計肯定會惹起麻煩的,所以你們一定要沉得住氣,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道德cào守不要怕,記住——你們是三聯人,三聯書店就是你們堅實的後盾”

就如同老領導擔心的那樣,在土長申再次加印了十萬冊雜誌之後,在經過近兩週在市場上在讀者群中的傳誦,在經過知識分子界、思想界、評論界的關注,《閱讀》雜誌社終於掀起了無數的迴響。

在中國現在的這個年代,人們對書籍和知識極其渴求,所以像《收穫》、《讀者》這樣的雜誌銷量可以達到過百萬份,這是特殊的年代所特有的,是不正常的,所以巴金就曾經對《收穫》的銷量極其憂慮和擔心,不是擔心《收穫》的賣出的少,而是嫌它的銷量太多了。

可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那些已經培養出了忠實的讀者群體,已經有了相當顯赫的名聲的雜誌。

對於任何一家剛剛創刊的雜誌來,其銷量總會經過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創刊的第一期往往是銷量最少的。

譬如《讀者》,這本經過兩年發展,現在銷量已經達到百萬的雜誌,在其創刊的時候,只敢發雙月刊,而且全本雜誌只有48頁,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月的發行量也才僅僅只有三萬冊。

可是《閱讀》卻截然不同,僅僅五天時間就銷售出十萬冊,市場需求依然無法滿足,依然要再增刊十萬冊,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得上是期刊界的一個奇蹟。

這樣的成績怎麼能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呢?

更何況這創刊號的《閱讀》雜誌上登的一些文章更是行走在思想意識界的交叉處,怎麼可能不引起爭議呢?

八十年代的中國,出去普普通通的大眾不,整個文學界、思想界、評論界甚至政fǔ和中央的態度都是曲折的、反覆的,中央政fǔ的含糊不清,左右彷徨讓思想界、評論界像是暴風雨中的船一樣,時而向左飄,時而向右飄。這種左右搖擺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的中後期才真正的平靜下來。

所以惡意的或者是純粹意識上不認同的人開始起針對《閱讀》雜誌,攻擊浩浩dàngdàng的洶湧而來。

其實半年前隨著戈文的那兩篇關於個人生命價值觀的評論塵埃落定,中國的思想界和理論界已經承認了個人生命價值觀已經慢慢的接受了人道主義。可是以往幾十年歷史的拘束和慣性,以及那隱形的卻無處不在的壓抑的保守勢力依然是思想界和評論界的主流。

關於《閱讀》的批判和攻擊依然集中在李洪林的《閱讀無禁區》以及戈文的《鄉村教師》上。

《閱讀》編輯部為了打響品牌,所以這創刊期上的所有文章都是編輯們邀稿才選登上的,能被刊登上雜誌,這文章的作者絕非一般作家。

《閱讀無禁區》的作者李洪林此時正是中央宣傳部的理論副局長,他之前有數年時間的工作就是專門給***同志買書,是跟著***學習了幾年的一個同志。按理他的文章應該在理論上沒有任何的問題,可就是這樣,依然有大量的讀者來信以及思想界和評論界的反對者反對。

反對《閱讀無禁區》這篇文章的人大多是擔心如果敞開了閱讀的話,那在沒有人把關的情況下,思想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會不會被垃圾文學汙染?更有人直言如果“無禁區”,“封資修”將從此佔領我們的文化舞臺。

而關於戈文這篇《鄉村教師》則相對的要簡單多了。

因為《鄉村教師》的文學性、藝術性和可讀性,文學界幾乎都保持了沉默;而《鄉村教師》中所宣傳的反對愚昧、追求奉獻和知識改變命運的積極主題也讓那些一直都叫囂著“科幻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商品化文學”“科幻是散佈懷疑和不信任的文學”的評論界人士啞口無言。

所以除了極個別的評論界醜們在嘰嘰喳喳的吵鬧之外,只有一些科學界的專業人士站了出來,在其他報紙刊物上對《閱讀》刊登科幻這種行為表達了自己的憤慨,他們認為科幻這個壞東西一都不嚴謹,是科學的敵人。

輿論的攻擊和反對還只是個事情,如果單是這樣的話,土長申絕對會無所畏懼的,可是他很快的就接到了有關部門的電話,還好《閱讀》編輯部早在老領導的安排下改到了上海,不然恐怕就不僅僅是電話了,就是找上門談話也不是不可能。

在中國的媒體上有一個很奇怪的詞彙——有關部門,不知多少報道、通訊中會出現這個詞:

有關部門前來視察……有關部門領導提出xx意見……

打給土長申的有關部門其實並不算是外人,這個打來電話的人是人民出版社的大領導身邊的一個秘書。

起來大家還是一個單位的同事,也曾見過面。

可是就是這個秘書在電話裡批評了土長申一頓,絲毫沒想到,單論行政級別的話,土長申並不比他低。

唯一差的,或許就是土長申是三聯書店出來的人,而他是人民出版社的人罷了。

在電話裡,這個秘書代表著大領導,高高在上的道:“‘閱讀無禁區’的這個提法很不妥當,你身為人民出版社的編輯人員竟然不響應國家出版部門的響應,公然刊登科幻……”

聽著電話那邊那個咄咄bī人、張口閉口“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濃重湖南口音,土長申終於仍不住大聲的辯駁了起來。

土長申帶著一絲嘲nòng的口氣道:“……如果你真的仔細讀完《閱讀無禁區》這篇文章的話,你就會知道,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打破精神枷鎖。這篇文章中有一段話得很清楚:‘對於書籍的編輯、翻譯、出版發行,一定要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馬克思主義的陣地。’……”

“還有,不能公開刊登科幻,國家出版部下發了紅頭文件了嗎?我怎麼不知道?或許是我職位太低,沒有資格看到這個檔案,那為什麼中宣部的賀敬之部長也不知道呢?這篇《鄉村教師》可是他老人家同意刊登的啊……”

“你……”電話的那邊傳來了氣急敗壞的喘氣聲,然後啪的一下,電話被猛然間結束通話了。

聽著話筒中的忙音,不知為何土長申嚴肅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然後這絲笑意就退了下去,代替的是一臉的堅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