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紙風行【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31章一紙風行【求月票】

中宣部的副部長賀敬之同志詢問的問題,基本上和其他領導詢問的焦相同,他想知道大國崛起這個系列文章的創意是誰想出來的,這個系列文章中的觀是否經過了相關專家的考證和認同,這個系列文章的後續文章是否已經有了底稿。

當電話裡賀敬之瞭解到大國崛起這個系列文章的後續章節還只儲存在戈文的腦海之後,當即在電話裡表示惋惜不已。然後賀敬之用一種商量的語氣和鄭元續,如果大國崛起後面的文章寫出來了,他是否可以先睹為快呢。再然後賀敬之就像是想起什麼似得,在電話裡向鄭元續連連宣告到,他只是對這個大國崛起的文章感興趣,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如果不方便的話就算了。

“你知道,賀老先生可是文壇的前輩,老人的那些作品我自就學習過,可以賀老是我的偶像。所以,當時我頭腦一熱,就答應了下來。”電話那頭,鄭元續的臉上閃過一絲苦笑,“所以……戈文,我這一次要的並不僅僅是一期的稿子,而是希望你能儘快把大國崛起這個系列的所有文章都寫完”

呃……

聽到鄭元續的話,戈文為之氣結。

鄭元續這話得真是輕巧,他不知道自己當初在寫《海洋時代》時是廢了多麼大的辛苦。雖然前世他認認真真的看過中央電視臺這個大國崛起的紀錄片,也曾在網路上收集過大國崛起的一些相關材料、資料,可是他真正在寫的時候才知道了這樣的政論文是非常難寫的,別的不,《海洋時代》一文中裡的有關描述葡萄牙、西班牙的歷史的文字,他翻了多少書籍,查閱了多少史學資料……

“戈文同志,這件事呢是我們編輯部的問題,你大人有大量,就體諒一下我們的難處吧。”鄭元續聽到電話的那頭沒有了聲息,不由的有些告饒的道。

“你知道的,一般情況下,一個刊物如果開設專欄的話,都是提前準備很長的一段時間的。而且為了避免出現意外,都會要求專欄的作者提前積蓄一些稿子的……其實那封在中途丟失的信件裡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畢竟專欄的穩定不穩定關係到了一家刊物的聲譽。”

聽到鄭元續的話,戈文情不自禁的了頭。雖然《收穫》雜誌並沒有開設專欄,可是身為編輯的他自然對此有過深入的瞭解。

“好吧,我爭取半個月內把這個大國崛起的系列文章寫完。”掛了電話的戈文非常的鬱悶。大國崛起這個系列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早已深深的印刻在了他的腦海中,可是一想到自己需要收集的各國的歷史資料,戈文的頭就有些大了。

看來,又要辛苦一陣子了

戈文苦笑不已。

其實《讀者文摘》在刊登了戈文的大國崛起專欄時,最初的幾天還不是特別的受人注意。

可是隨著讀者們的口口相傳,隨著兩個崛起的唬頭八卦,在十一月的上旬末,《海洋時代》這篇介紹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歷史的文章已經成功吸引了無數讀者,成功的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個熱烈探討的話題,也讓這一期的《讀者文摘》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一紙風行,洛陽紙貴。

像期刊這樣的報紙雜志,一般的讀者們在讀完之後,都會廢物利用,或借閱給朋友,或是當做一種紙質的材料糊窗huā、貼牆等等等等。可是這一期的《讀者文摘》成功的成為一本書籍,被無數讀者儲存在自己的書櫃裡,與鄧*平文選、新華字典等日常會用到的書籍並列。

等到十一月中旬,關於大國崛起的討論越來越盛,飛往《讀者文摘》的讀者來信已經將編輯部的郵箱給擠爆了,這些寫信的有政fǔ的幹部、也有大學的老師、學生,有工廠的工人、也有農村的農民,有七八十歲的老婆婆、也有十幾歲的dd、***……

這種情況簡直出乎戈文的意料,他知道大國崛起這個系列的文章會引起大多數的共鳴和喜歡,可是怎麼也要等自己寫過幾篇文章之後,才會有如此誇張的情況出現呀。

不僅僅是甘肅的《讀者文摘》編輯部信件泛濫成災,就是上海戈文的家裡也同樣如此。

天知道戈文發給朦朧詩詩人的邀請信怎麼會被如此多的普通讀者知道,每天寄給他的讀者來信很快就超過了投《收穫》朦朧詩詩歌大展的信件。

要知道十一月的《收穫》刊登了朦朧詩大展之後,那些寄給戈文的朦朧詩詩稿和信件已經是之前寄來的三四倍之多了。

可就算是這樣,每天收到的關於朦朧詩大展的信件也沒有寄給戈文的關於討論大國崛起的讀者來信多。

這種突發的狀況也讓所有組織、參與朦朧詩詩歌大展的人們感到頭痛不已。

不管是朦朧詩大展的信件還是關於大國崛起的信件,信封上寫的收信人都是戈文。除了一部分信件會在信封上標明外,大多數信件你是無法從封皮上判斷出一封信究竟是投來的詩稿呢還是讀者來信,這就讓所有人的工作量成倍的增加,把一半的時間和精力làng費在了這些與朦朧詩詩歌大展無關的事情上了。

所以,林一銘就曾不無嫉妒的對戈文開玩笑:“戈文,我們成了你的專職收信人了你看看這些讀者來信,哪裡是朦朧詩稿件啊,都是向你打聽大國崛起的故事的……你應該付給我們工資的……”

《讀者文摘》的這個大國崛起的專欄,一開始就用總序明了作者戈文創作的目的,然後就是詳細介紹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文章《海洋時代》,這深深的迎合了普通老百姓對於國家發展前途和命運的普遍關注,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了大國崛起這個系列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

如此才在廣大的讀者群中造成了這麼大的轟動。

普通的讀者們只是根據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來判斷大國崛起的這篇文章的好,來熱烈討論大國崛起的這篇文章對於中國對於他們自己的積極作用的。

對於新聞媒體來,在公眾面前突然湧現出來的關於大國崛起的討論,絕對是一個優秀的話題,不涉及政治,不涉及理論,甚至還與國家的種種政策相符,簡直就是無毒無味無汙染,純天然的綠sè食品,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話題。於是很快的,各種報紙和雜誌的版面上就開始出現關於大國崛起的文章,出現了關於大國崛起話題的討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專家和學者們就開始登場了。

中國必須放在世界的座標系中考量自身。《大國崛起》不僅僅傳播了世界歷史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從整體上提高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自覺的文化選擇。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於沛在《北京日報》的採訪中這樣道。

與他同期接受《北京日報》採訪的,還有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牛大勇教授,牛大勇教授同樣認為:《讀者文摘》的這個大國崛起系列文章寫得非常的及時。這是一條途徑,引領中國人去認識世界,尤其去清醒認知世界大國興衰的規律。

……

《羊城晚報》則充分的利用了自己報紙的影響力以及各地的銷售系統,他們在晚報上開展了一項關於大國崛起系列文章的調查——《社會大眾歷史知識調查報告》。這份面向全國所有的省份的調查問卷在一週的時間內,由全國27個省份的銷售系統回收到了三十二萬多份有效的答卷。

然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被調查者都表示對歷史感興趣,但大多數人感覺目前的歷史教育很死板與他們很遙遠有距離感,只有1.7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目前的歷史教育很成功。

報告還指出,大國崛起這種寫西方國家的歷史文章得到了98的讀者的喜歡,透過《海洋時代》這篇文章學習到瞭解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歷史的讀者佔78,剩餘的22讀者之前就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歷史。

在那68的讀者中,有42的讀者之前就已經瞭解了一些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歷史,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整體的概念,是《海洋時代》給了他們一個清晰的歷史輪廓。

《羊城晚報》的執行副總編林薩認為,這份報告能夠用來解釋為何大國崛起這個系列的文章能夠擁有如此多的讀者的原因。他在調查的結論中指出——

歷史可以帶給現實的思考。

人們在想,斯時斯地,打開封塵已久的歷史,所為何來?

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是文明的記錄,是民族的基石;他山之石可以攻yù,歷史不是記憶的負擔,它蘊含著可以照亮未來行程的智慧之光。

廣大的歷史工作者應該像戈文學習,不能埋首在故紙堆裡,應該為廣大的讀者提供更多像《大國崛起》這樣既嚴肅又好看的歷史作品,幫助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輕鬆愉快的接受歷史教育。

……

《上海日報》本來是打算要採訪戈文的,不過卻被戈文一口拒絕了。之後,《上海日報》同樣發表了相關評論。

評論中《上海日報》高度評價了大國崛起系列文章的目的,並拷問了當代的歷史教學。

“《海洋時代》文中的史實都是最一般的常識,為什麼大眾卻覺得新鮮而震驚呢?對歷史,尤其對世界歷史的忽視而造成了我們公眾對歷史知識的瞭解面存在很多空白。

大國崛起這是非常好的題材,而且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系列文章,雖然目前只有一篇《海洋時代》,不過就是從這一篇文章,我們就能看出這是有深度、有廣度、大視角、大手筆的文章

我們真心的希望戈文後面的文章可以依然保持《海洋時代》的高度

……”

感謝所有投月票的童鞋,感謝你們的支援

叛兒什麼話都不了,大家看我下一個月的表現吧

最後感謝來自香港的“紫∫夜”美眉,為了投月票,直接打賞兩百元這種厚愛和熱誠讓叛兒感動不已謝謝你的支援多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