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對不起我不識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雄英瞥了朱檀一眼。

他略帶唏噓地背著手,嘆氣道:“十叔啊,樹上騎只猴兒,地上一隻猴兒,一共兩隻,兩隻……”

舉起手來,朱雄英伸出兩根手指頭。

在朱檀面前晃了晃,兩隻,兩隻,兩隻!

“哎,我朱氏皇門不幸,居然有你這種不學無術的藩王,日後怎能護我大明!”

朱檀撓著頭,憤怒地道:“不可能,你耍賴!再來,你再問一個!”

朱雄英又搖了搖頭,認真道:“好,那我再給你一個機會!”

“樹上七隻猴兒,地上一隻猴兒,一共……”

“兩隻!”

“兩隻兩隻兩隻!”

這次朱檀再次搶答。

他冷哼一聲,雙手叉腰憤怒道:“你就拿這個問題考驗皇子?哪個皇子禁不起這樣的考驗!簡直有辱我魯王威風,你要問就問點……”

“十叔啊……”

朱雄英忍不住打斷了正在抖擻威風的朱檀,以關愛智障兒童似地眼神看著他道:“樹上七隻猴兒,地上一隻猴兒,一共幾隻?”

“那自然是……”

朱檀身子勐地一顫,往後退了兩步,眼眸顫抖,嘴唇嗡動,低聲呢喃道:“八,八隻!?”

他舉起手來掰著手指頭數了數:“樹上七隻,是七隻,不是騎只,七加一……”

朱檀勐地後退幾步,怒視朱雄英,一把揪住他的衣袖,道:“怎麼可能,你耍賴,你以言語框我,騎和七豈能混為一談?你可知騎字兒便有四種寫法……”

朱雄英卻將他的手拉開,一臉委屈,雙手攤開撇著嘴滿是無辜神色:“我不識字。”

……

中午。

陪著馬皇後用過午膳,朱元章難得能抽出一些時間,到朱雄英的小院兒一坐。

“皇爺爺,您瞧,這個就是鏡子和玻璃,您建立皇家琉璃廠之後,就廣拉勳貴國戚入股,此物短期內尋常百姓用不起,但隨著技術普及,早晚會大行於世。”

朱雄英邊給朱元章說,邊拿出一本小冊子來。

“此書已將如何籌股建廠,如何分紅寫的明白,而且還有保護環境之法,書中既有唐宋入股分紅的方式,也有新式分紅法,將玻璃和鏡子造出後,不僅可以賣給勳貴大臣,還能賣給海外諸國,蒙古諸公。”

“蒙古諸公?”

朱元章疑惑地看向朱雄英。

“皇爺爺,您可別小瞧這些奢靡之物。”

“您也知道,錦衣衛諜子早已探明,有不少我皇明勳貴偷偷組建馬隊和蒙古西番貿易,賣鐵鍋絲綢茶葉,獲利頗多……似鏡子玻璃這等奢靡高階之物,蒙古王公貴族必喜,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盤剝北元百姓,從我皇明購買各類奢靡之物,此消彼長,則奢靡之物盡去北元,而北元金銀牛馬皆入皇明,豈不聞‘種桑誤國’?”

朱元章狹長眸子眯起,吩咐周圍侍從離遠些,也端來一根木凳在朱雄英身邊坐下,這小院中有顆桑樹,他仰起頭看了看這大桑樹,笑道:“雄英,你給皇爺爺老實說,這些知識真是你夢中所學?”

朱雄英伸手揮了一下趕走亂飛的蚊蠅,滿不在乎地反問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孫兒不過是個想要我大明遠邁漢唐的漢家子罷了。”

“好!”

朱元章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腦袋,說道:“你編纂了簡化字手冊和基礎數學手冊,還建議重開太學培養胥吏專科人才,這些政策皇爺爺都已在推行,朝中已經不那麼太平了……”

朱雄英笑道:“皇爺爺,孫兒知道,這幾日已有三撥諜子來探我虛實,都被周大伴妥善解決,這還是發現的,暗處還不知有多少。”

朱雄英看了眼遠處小院外,陪著馬皇後的那些後宮嬪妃。

朱元章眸子一閃。

朱雄英隨手從地上拾起一塊兒石頭,朝著遠處扔去,砰地一聲,他手中小石子猶如暗器,竟直接嵌入籬笆木樁中,看的朱元章都是一愣。

朱雄英咧嘴笑道:“皇爺爺,您無非是擔心孫兒安危,孫兒這不是從東宮搬出來了嘛,我這一個月可不是在這兒吃素的,孫兒除了每日堅持養生,還跟著周大伴學習武藝,現如今我的輕身功夫還有金鐘罩功夫,暗器功夫都已算入門,三五人來抓不著我。”

朱元章哭笑不得,自己這大孫兒倒是有趣。

“那你夢中,可還有八歲大劫?”

朱雄英愣住,他苦著臉坐下,低聲道:“皇爺爺,您對文官和鄉吏用重刑,他們都怕您,但是您也知道不能對他們太狠,否則我皇明收不起糧稅,所以我爹用懷柔手段,您則菩薩金剛怒目施以雷霆手段,這樣好是好的,但是您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這幫文官兒和胥吏,有好些是傳家十世的儒學大族,只要咱們後輩朱明皇帝還是用儒生的,他們儒教中人早晚成為一個龐大的朋黨,您和爹,他們把控不了,難免會將注意放在我身上,就譬如說方孝孺……”

“孫兒這八歲大劫,實則是看我大明的治國之策,若是我皇明國策有利於他們,孫兒自然無病無災,若是我皇明國策對他們不利……”

朱雄英沒有將話說完,朱元章抿著嘴咬著後槽牙,望著遠處的毛驤等錦衣衛,道:“孫兒你放心,刀子在咱手中,只要咱能動彈,這幫狗官兒欺不到你們頭上!”

方孝孺在去年被宋廉和宋廉門人舉薦,在今年持信前來拜見朱元章,作詩兩首獻給朱元章。

本來在原時空,方孝孺的詩未被朱元章看上,打發他回去了。

可是在這個時空裡,方孝孺的老師宋廉親自寫信舉薦他給太子朱標,請太子朱標為他謀個差事,朱標便將他推給朱元章,交談一番發現方孝孺倒是個讀書種子,便讓他先給皇長孫朱雄英做伴讀。

其實若論到博學,方孝孺的才華並不算博儒,但他老師宋廉乃是浙東四賢,太子朱標的老師,這個金字招牌使得朱元章也得重視一番。

普通的儒生,哪有資格給朱標寫信?

這伴讀,其實就是未來的六部尚書,左右丞相後備人才了。

朱雄英見朱元章頭髮花白,心中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好,如今受制於時代局限性,鄉吏欺瞞縣官,縣官欺瞞知府,知府欺瞞朝廷,而鄉吏又和商人勾結起來,“官鬥不過吏,吏受制於商”,甚至後世到了明中後期,商人已經成了很龐大的力量,山西的八大蝗商可以直接賣國影響國運……如今大明朝廷真正能掌握的實際上是武將勳貴,大明開國功臣集團,對朱元章有極高的忠誠度,靠著武力的威懾將整個天下維持著平衡,維護著皇權的尊嚴。

等到堡宗在土木堡作了一回,武將勳貴團滅之後,皇權就再也無法和文官集團抗衡了,因為文官已經將兵部牢牢的攥在了手裡。

此時朱元章有很多國策,在前世那個時空看來過於苛刻,比如說官員犯了事,戴著枷鎖鐐銬辦公,官員俸祿較低……但是以他這個時代的眼界局限性,能讓吏治清明的方法,實在有限。

而這些政策這時候欺壓文官一時爽,到了後邊兒都得朱明後輩天子去還……

“皇爺爺,咱們新開太學,要專門培養各類胥吏,日後也給他們授予官職,讓底層小吏為我所用,多培養一些良家子,讓朝堂上有新的勢力能發聲,再抓緊槍桿子,我皇明國朝才可穩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治大國如烹小鮮,皇爺爺您也不用過於操勞,抓大放小,您應該將政策交代下去,具體實施畢竟是看文官鄉吏,您和父親應該抓好監管,多派檢校錦衣衛,坐探暗諜,在各地巡視政策落實情況,提高一些認真做事的官吏待遇,抓一批打一批,監管到位了,您也能輕鬆些抽出點時間來陪皇奶奶……”

朱雄英低垂下眼瞼,捏著衣角默不作聲地看著自己腳尖:“我每日起的極早,常能看到皇奶奶早晨一個人在御花園中晨練,她常一個人孤零零走在園子裡,偶爾會坐在前面那亭中,望著奉天殿的方向,就那麼一個人,孤零零的,望著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