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合作愉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聖人之言,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是儒家人文主義,它是道德精神和宗教精神的統一,中國立國數千年,禮儀綱紀,云為得失,皆奉孔子之經,若一棄之,則人皆無主,是非不知所定,進退不知所守,身無以為身,家無以為家,是大亂之道也,我輩當冒萬死以力保舊俗,存禮教而保國魂。”

李向前笑眯眯的點頭,心底的殺意卻是漸漸消退:“如果把他們送去非洲大草原教化一下黑人,場面一定非常美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採現年不過四十來歲,長的是白白胖胖很是富態,當然他也僅僅是富態一點而已,還沒有達到像洛陽的福王那樣,雖然他也是皇親國戚,但是比起福王來,他就顯得寒酸許多了。

他是明太祖的十世孫,屬於皇親中的一個偏支,眼下經過二百多年之後,姓朱的皇親國戚在國內各地可以說是多如牛毛,據說有幾十萬之多,像他這樣能到現在還揹著一個藩王稱呼的,卻少之又少,即便是比不上福王那麼顯赫,起碼在碭山縣這一帶,他還好歹算是個山大王,日子過的還是相當豪奢的。

只是現在世道不靖,亂的厲害,現在幾位叔叔賢侄打的不可開交,而西邊的張獻忠卻是大大咧咧的殺了過來。

在張獻忠殺來的消息傳遞到碭山縣的時候,朱採正眯著眼坐在軟榻上,享受著兩個美婢為他捶腿,根本不知道這會兒城外已經鬧成什麼樣了,他唯一關心的是今年他的田地之中今年的收成,能收多少租子,雖然東西南北打的熱熱鬧鬧,但過去這些年,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只要上面還有個皇帝,匪患對於他來說,不過只是癬疥之疾罷了,偌大一個大明朝,豈能對付不了這樣的匪患?遲早是要收拾天下的!

無非就是下下聖旨,自然是山呼萬歲,萬事大吉。

幾百年被當豬養,早已失去了基本的邏輯與判斷。

就在他悠然自得的享受的時候,一個太監一路小跑的奔入殿中,對朱採急聲說道:“啟奏王爺,武知縣帶著城中幾個官員說有急事要求見殿下!”

朱採這會兒正舒服的昏昏欲睡,正想著下面該抓哪個少女暖床,突然間被打攪非常不高興,於是瞪了一眼這個小太監,懶洋洋的說道:“他們找我又有何事?我沒有找他們就不錯了,他們作為一方守土之官,眼下本王城外的皇莊屢屢受到賊人侵擾,他們卻不能平靖,卻又找我如何?不見!”

這個小太監跪在地上一臉的惶恐,對朱採說道:“殿下,這次他們找殿下真是有要緊的事情呀!有一夥悍匪現如今突然出現在了我們碭山縣境內,直朝縣城撲來!武知縣他們是找殿下商量守城之事的!”

朱採聽罷之後,這才激靈了一下坐直了身體,一揮手讓兩個美婢退下,對這個小太監問道:“哦?什麼悍匪?不就是一些交不起租子的窮鬼嗎?他們在這一帶盤踞時日不是一年半載的了,哪兒又來的一股悍匪?難不成是瓦罐子嗎?哼!他們來了又能如何?這種事找我商量作甚?”

“不是!不是那些窮鬼,而是剛剛從四川打過來的張獻忠,比起那些山賊,這張獻忠要更厲害十倍百倍!所以武知縣他們才過來找殿下商量對策!”這個小太監顯然已經聽武知縣說了情況,所以顯得十分緊張。

朱採這才無可奈何的點頭讓武大烈他們這些當地的官員進來敘話。

武大烈惶恐不安的走入朱採的殿中,不管怎麼說,這朱採都有個藩王的名頭頂著,所以他入殿之後,便立即跪下,對朱採見禮。

朱採一臉不耐煩的擺擺手道:“免了吧!都起來說話吧!說說你們今天找本王又要做什麼?”

於是武大烈便將大西軍進入碭山縣的事情對朱採說了一番,聽說這一次來的賊軍居然有萬人之多,朱採這才有點慌了起來,連忙說道:“既然賊人來勢洶洶,你們不趕緊召集守軍和鄉勇登城御守,去向朝廷請大兵來,又跑到我這裡做什麼?”

武大烈看著朱採一臉的置身事外的架勢,心中不由得有點生氣,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即便是王爺,也不能如此坐視不管呀!

於是武大烈趕緊對朱採說道:“王爺,不是卑職們非要來找您商量此事,我等身為朝廷命官,雖然卻有守土之責,但卑職兩個月前才剛剛上任,眼下縣裡的縣庫早已是空空如也,但是眼下縣裡面,城牆早已破敗不堪,而武庫裡根本沒有什麼兵器,城中兵將們更是已經有四個月都沒有發餉了,為此上個月他們已經在鬧餉了!

現如今要是逼著他們登城禦敵,不給他們發餉的話,他們萬萬是不會出力的!更何況現在城中僅有不到六百的守軍,城外可是來的近萬悍匪,兵力如此懸殊,又豈能守得住縣城呀!

所以這次我等前來參見王爺,就是想請王爺暫時拿出一些銀子,先把餉錢發下去,另外再拿出一部分趕緊招募一些鄉勇守城,否則的話以眼下這種情況,縣城萬萬是守不住的!

再有王府之中尚有一些侍衛,現如今也請王爺令其登城加強對城牆的守備,如果不這樣的話,碭山縣城危矣,俗話說的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王爺也身在城中,一旦城破的話,王爺也萬難有倖免之理呀!”

朱採聽罷之後,臉色頓時大變,朱家子孫傳到他們這一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各個都惜財如命,一聽說讓他拿銀子出來賞軍發餉,朱採這心裡面就突突直跳,而另一個特點,自然就是無知不學,只看福王、潞王、唐王、魯王、桂王這幾位的應對,也許死的不丟人,但其政治能力真心有點低啊。

“胡說!軍餉乃是應該有朝廷撥發,豈有讓藩王來出軍餉之說?這幾年來,本王的封田之中也連連受災,你們這些人連本土都守不住,也令本王的城外皇莊連連被襲,使得這幾年下來,本王的收入也入不敷出了!這帳我還沒有給你們算,現在倒好,你們反倒來找我要錢,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既然今天你們來找我了,那麼我也表個態,我的王府之中,尚有五百侍衛,這些人我可以暫時留下一百人看家,其餘的四百人可以讓他們登城御守,至於城中守軍的兵餉之事,我是不會拿錢出來的!

這城中也不是只有我王府在這裡,城中富戶也不少嘛!他們總是也該那些錢出來吧!”

朱採當即便斷然回絕了武大烈的要求,這還了得,來了賊人就讓我拿錢出來,這以後要是匪患多的話,是不是次次都要我來出錢呢?所以這個口子絕不能輕易開,否則的話,以後就不好辦了。

武大烈氣的是直跳腳,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這個大明的大王,卻還是死抱著家裡面的銀子不肯鬆手,城中是有幾個大戶,但是他這個大明骨血不帶頭助餉的話,其他人家又如何會拿錢出來呢?

所以武大烈和幾個縣衙裡面的官吏聽罷之後,都苦苦哀求,陳述利害關係,懇求朱採一定要想辦法拿出些銀子,幫著縣裡渡過這個難關,哪怕是算借給縣衙的也成,說到這種份上,朱採最後才勉勉強強的答應拿出五千兩銀子給武大烈他們,用來給城中的守備兵將們發餉,另外招募城中鄉勇助戰。

五千兩銀子不少了,但到了縣衙,哪怕武大烈知道利害關係,不敢多拿,也是在諸多胥吏和師爺的為難下,人人伸手,到了那幾百守軍手裡,不過是每人一兩銀子,外加一袋糧食而已。當然了,好不容易總算是拿到了缺餉的守軍,在保衛家園的口號下,開始登上了城牆,緊張的朝著城外望去,而武大烈則立即派出快馬信使,朝著四周報信求援,祈求著幾乎不可能來到的援軍。

他們站定後,卻是惴惴不安的看著那些賊兵正在立寨安歇,而有人喊道:“賊做官,官做賊,大明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大西快有新君出。”

“城裡的人聽著,你們速速開城投降,我等對百姓秋毫無犯,只殺官紳,不害百姓啊。”

“開啟城門者,賞銀千兩!”

而此時在城中的一間大堂內,一個男子正在對幾個富態肥胖,卻換成了粗布衣服的老家夥侃侃而談:“一張帝都商業夥伴保護令,事成以後,可以去帝都進行特許經營的申請,才二十萬兩,就可以買貴家安身立命,簡直太值得了,你們不考慮一下,給長老會充值嗎。”

“這也太貴了,我家時代詩書傳家,沒有如此多的錢財,再說了,閣下就這麼過來,說自己來自帝都,這也未免太過兒戲,不如閣下幫我家保住家宅族人,事成之後,我必有回報。”

至於是什麼回報,自然是春秋筆法,全憑本老爺做主,給一兩銀子,也是我大大的回報不是。

“那就預祝貴人進了大西軍的勞改隊的時候,依然可以與家人團聚吧,不知道貴家小姐在哪,嗨,帝都倒是有機會……”

“先生,切莫走啊,可這錢,實在是無法錯手,請減緩一點,必有所報啊,我私下可以補助先生一部分作為酬勞。”

“別的不說,你家祖宗祠堂下面的地窖裡,難道不是大把大把的銀錠子嗎,還有那些內庫什麼的,真當我們是白調查的,想活過大西軍入城,就把合同簽了,當然了,你也可以試試看,撕毀合同,或者舉家逃跑,讓你跑出二十裡地算我輸!”

“先生,容我再想想看,我家乃是世代為官,那張獻忠不敢……”

“那我就換下一家,沒關係,你們慢慢磨蹭,也許過幾天,我就可以花那麼幾兩銀子,把你的家小買下來,聽說尊駕喜歡揚州瘦馬,家裡頗有不少美人啊。”

“求您了,我籤啊。”

這帝都商業夥伴保護令可不是簡單的一張白紙,而是來自帝都印表機的熒光紙,可以閃著光,可是無法仿製的。

其實攻城的大西軍,只是一隊真正的烏合之眾,核心的有大西軍的三百人領頭,而後面跟著裹挾的,卻是附近州縣各路的小偷盜賊,總之都是那種按照帝都的規矩直接被嚴打的貨色。

當然了,雖然沒有一萬人,卻也有著兩三千人,此時他們摩拳擦掌,卻是嗷嗷叫著衝鋒起來。

那城牆早已年久失修,許多地方都快垮塌,尤其是帝都崇禎死後,大明滅亡,南明諸多地方早已放棄了自己的職責,撈錢跑路。

武大烈也是晦氣,剛剛花錢買了這個縣官,就遇見被圍城的事情。

當然了,幾個小時後。

“合作愉快,這些是這次給你們的軍火,都是北方工業的最新出品,還有一些好玩意,都是好東西,大家不要客氣,都分了吧,總之以後,大家好精誠合作,這江南的富戶,有錢的很,尤其是那些儒生,大家別客氣,富戶們,把他們搶光了就是。”

“好說,咱們下次合作愉快啊。”

對於那商務代表來說,接下來,就是看他如何將這些大富之家,剝皮拆骨了。

這是一場浩劫,如果說針對傳統文化來說,是真的。

那些被無數文人稱頌的,裹小腳,開祠堂,浸豬籠,弟子規之類的醜惡,在刻意引導下,被針對屠殺,而對於底層民眾,卻往往是友好對待,大西軍雖然軍紀不咋地,但是其破壞性,卻是被控制在了一定範圍內。

滾滾紅塵之下,雖然大西軍的實力好像攤大餅一樣,被分攤了不少,而且與福王、潞王、唐王、魯王、桂王等人的勢力作戰,也是損耗不小。

但他畢竟比起這些大王要強的多,歷史上他留下的軍隊,堅持了20年,比起福王、潞王、唐王、魯王、桂王這些人根本一個回合都頂不住的情況,要好太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