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低價戰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若兒面對東瀛人缺乏信心,還因為華夏國內到目前為止,別說半導體產業,哪怕是其他任何產業,都還沒有多少參與國際競爭的經驗啊。

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DRAM拋出去國際市場,一下子給東瀛人打回來該怎麼辦?

而且DRAM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行業,如果華芯不能在這個產業強勢崛起,那前面好幾千萬美金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太殘酷了。

小楊副總擔著這個擔子,想想就焦慮得不行。

姚小聶看看楊若兒的神色,笑道:“放心吧。我們一定能行的,放輕鬆些。明天看看第一批產品的成果,我們就能定下來戰略方向。”

~

第二天下午4點,姚小聶和楊若兒來到廠房,量產的第一批DRAM產品總計8000件成品下了生產線,正在進行質檢。

半小時後,林浩然拿著質檢結果跑過來,他露出欣喜的笑容,說道:“姚總,楊總,良品率是96%!”

96%的良品率,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成果,一般而言,計算機配件的良品率有90%就屬於不錯的,達到96%屬於非常出色。

良品率是半導體器件生產的命脈,是最重要的一個資料,意味著生產成本的降低和控制,也意味著企業生產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

這條生產線初安裝,一切條件都是從無到有,技術工人都剛剛上手,得到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體現林浩然和他的工程師團隊的高超素質。

姚小聶拍拍林浩然的肩膀,說道:“辛苦了。這生產線初安裝下來就能達到這麼高的良品率,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林浩然興奮道:“NEC表現最優秀的車間,良品率也就是97%,我們能夠達到96%,這真的是太好了!……姚總,我們應該立即著手試製1M的DRAM!”

林浩然是個純粹的工程師,他就是追求技術的極致,達到超預期的資料他就高興。

目前按照這四條生產線的配置能夠生產64K、128K、256K、1M的DRAM。

這四個單位的DRAM也是目前世界計算機市場最常用和最熱銷的。

1M的DRAM的工藝比256K難很多,256K的DRAM採用的是1.5微米的工藝,1M的DRAM採用的是1微米的工藝,有著飛躍性的技術門檻。

林浩然嘗試256K能夠達到高度的良品率,他立即就想要進一步提高工藝水準,製造1M的DRAM,這是正常的工程師思維。

姚小聶面對林浩然的興奮,他一直是微笑鼓勵,但是不動聲色。

他聽見林浩然要做1M的DRAM,他笑道:“浩然,目前我們不著急做1M,我們的策略是集中力量,只做64、128和256。”

林浩然愣住,問道:“那我們什麼時候才做1M?”

姚小聶笑笑:“需要升級的時候我會告訴你的。”

林浩然:“姚總,1M才是這條生產線的極限!不做1M是浪費技術能力。”

姚小聶搖頭,說道:“公司的戰略是,不進行高階競爭,這個戰略我已經和你們強調很多次。1M的市場讓東瀛人做去,我們只做64、128和256。”

林浩然:“但是1M的利潤是最大的!”

姚小聶笑笑:“高階產品,有技術壟斷優勢,利潤當然大,但那不是我們的目標市場。我們的策略是,先把東瀛的中低端市場吃掉。”

林浩然有點洩氣地愣著神。

姚小聶拍拍他,說道:“你是工程師,對於你來說,攀爬技術高峰,追求最高產能和最精尖產品生產是你的本能。但我是企業家,我的追求是擊敗競爭對手,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繼續走下去,我們的目標和追求會趨於一致,當我們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我就會支援你去開拓更精尖的技術和產品。但是在目前,為了打敗東瀛,你必須服從公司的戰略,集中全力把中低端的DRAM產品搞好,因為拼高技術和高階產品,我們對東瀛沒有明顯的優勢,可能我們費盡力氣也就和東瀛達成均勢,但如果搞中低端產品,我們憑著低成本,能對東瀛形成摧枯拉朽的優勢。”

楊若兒附和道:“姚總說了很多次了,我們要專攻中低端市場,發揮我們的價格優勢,用低價打垮東瀛人。我們要貫徹這個策略。”

林浩然被姚小聶堅決的態度說服,說道:“我明白了。我會進一步改良生產線,把64K、128K、256K的產品做到最好。”

姚小聶點點頭,依然不動聲色,他翻翻林浩然給他的成品測試數據,問道:“這批DRAM預期使用年限是多長?”

林浩然:“15年!絕對達到標準。”

姚小聶笑道:“不。15年不是標準。”

林浩然愣住:“這是NEC和燈塔國的半導體企業都通用的標準。”

姚小聶:“這只是過去大型機時代的標準。以後不是了,我們華芯要訂立新的標準,DRAM的預期使用年限是6年。”

林浩然整個呆住了。

楊若兒也皺眉頭,說道:“6年?這配件6年後就可能壞了,這會讓消費者覺得不堪用吧?”

姚小聶:“時代變了。在大型機時代,一臺機器都是以預計使用15年以上設計的,所以DRAM的預期使用年限是15年。現在PC時代已經到來,在PC時代,一臺電腦使用5、6年就要淘汰,所以DRAM的預期使用年限應該縮短為6年。華芯要率先訂立這個標準,華芯的這個技術標準即將成為世界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標準。”

80年代後期是PC時代全面降臨的時代,這個歷史性的變革帶來計算機產業的全方位革命。

比如王安電腦,在大型機時代靠做辦公設備成為燈塔國第二大計算機產業巨頭,但是隨著PC時代的浪潮打來,個人電腦取代了所有的計算機辦公設備,幾年之內王安電腦就土崩瓦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DRAM產品來說,最大的變革就是,DRAM的“快消品”屬性會急劇加強。

在大型機時代,計算機是高貴的“奢侈品”,買得起計算機的都是出得起巨資的機構,每一臺大型機都恨不得鎖在櫃子裡,還要上一份保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