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怎麼和東瀛人競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只見一夥年輕男生女生嘰嘰喳喳著興奮地走回公司,那氣氛像準備過節一樣。

他們走進來瞧見姚小聶和楊若兒,就喊著:“姚總好!楊總好!”

這群男生女生都是公司此前就招進來的“老員工”,隨著兩個月前公司業務開始轉型,他們也全都跟著轉向新業務的工作。

小楊副總笑:“你們還都趕回來了?”

一個女孩笑道:“周總通知我們今晚新的生產線正式開工,我們當然要回來看啊!”

另一個女孩笑道:“這是公司重要的業務轉型,我們要一起見證!”

小楊副總和大夥說笑著,一起走出學校西門,來到與西門隔著一條街道的華芯公司廠區。

只見四座廠房在廠區中心一字排開,四座廠房都燈火通明,每座廠房的後面都配備獨立的柴油供電機,保證電源穩定。

姚小聶一行人來到一號廠房,只見廠房裡面已經聚集了一百多號人。

其中一百號人是生產技術工人,按照這些DRAM生產線的配置,每條生產線需要配備25-30名工人。

姚小聶一個月前透過官方渠道貼出招聘告示,優先的招聘渠道當然是近水樓臺的母校嶺南工學院,此外,姚小聶往國內理工科強勢的高校都發去招聘告示,包括清華、中科大、上海交大、浙大、哈工大等。

此時已經6月,正是今年的畢業季,華芯公司招聘告示一經貼出,應聘訊息立即如潮水般湧來,半個月內華芯公司行政部收到兩千多份介紹信和簡歷。

這些應聘者清一色是名校生,還有幾十名研究生。

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有分配的單位,這年代的大學生都是“預備幹部”的身份,畢業了就是國家幹部,是要作為“四化建設”的骨幹分配到各條戰線去的,所以這些名校生全都已經有分配單位,有的是去研究所,有的是留校,有的是去國企,有的是進政府……

這年代簡歷可不是亂投的,這些應聘者如果給原本要接收他們的單位知道他們給一家民資佔主體的企業投了簡歷,這是非常麻煩的。

也就是說這一千多人都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鐵飯碗”,來一家民資公司工作。

這首先是因為華芯開出的工資是普通工人300人民幣一個月,另外還有績效獎金。

這收入比國內絕大部分的單位高,哪怕算上那些最好的國有單位的福利分房、醫療報銷等福利,華芯的工資待遇仍然算是國內最好的,一個大學生在華芯踏踏實實幹兩年,省吃儉用,就能掙成個萬元戶。

對於開這麼高的工資待遇,姚小聶表示無壓力,畢竟他是要賺出口外匯的,他的收入對標的是燈塔國、東瀛的半導體企業,對他來說這點工資支出不算什麼。

另外,華芯做的是計算機科技產業,是搞半導體芯片的,大學生們都知道這是高精尖的產業,是國內僅有的市場化高科技企業。

這年代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有夢想的,在這些熱血年輕人看來,進入機關單位喝茶看報是在浪費生命,進華芯工作是在追求夢想,所以這些年輕人都對華芯趨之若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若兒主持招聘工作,她帶著行政部篩選了一輪簡歷,總計通知三百人前來面試。

和之前招人一樣,姚小聶放下其他工作,專門花了四天時間完成面試,保證招收的每個員工都由他親自過目把關。

最後經過姚小聶親自挑選,華芯總計招聘110名技術工人,這些工人清一色大學學歷,三分之一是嶺南工學院的學生,三分之二來自全國各大名校。

此時全部的技術工人,包括華芯各部門的人員齊聚在一號廠房,圍著廠房內的一號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是公司目前除錯得最完善的一條生產線,使用的是1.5微米的工藝,生產的是256K的DRAM,也就是256K的計算機內存條。

林浩然在生產線的總操控臺前忙活著。

晚上12點整,林浩然按動總操控臺的開關,生產線發出電機的運轉聲,聲音流暢地連成一片,生產線開始運轉。

華芯所有員工歡呼起來。

姚小聶看著這士氣昂揚的勁頭,他欣慰一笑。

楊若兒看著眾人歡呼喧騰著,她卻是鎖著眉頭。

姚小聶看看小楊副總頂著兩個黑眼圈,還是嚴肅臉,他笑道:“怎麼?壓力很大?”

楊若兒嘆道:“這總算是順利開工了,可這只是征途第一步呢。後面的困難,你想想不會睡不著覺嗎?”

姚小聶:“你說的是什麼困難?”

楊若兒:“比如銷路問題呢?我們生產漢卡是完全不愁銷路的,可這計算機內存條,去哪裡找買家?國內市場非常有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國際市場上,燈塔國人,歐洲人會買我們的產品?”

姚小聶笑笑:“是的。要開啟銷路和市場,的確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林浩然走過來:“姚總,楊總。今天開始就全面開工,目前四條生產線開足產能,日產2萬片不成問題。”

姚小聶不動聲色:“很好。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林浩然:“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姚小聶笑笑:“明天我們看看成品率,再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姚小聶和楊若兒走出廠房,楊若兒還是愁眉。

真的進行產業轉型才知道這壓力和困難有多大,為了辦成這DRAM生產線,迄今為止華芯已經花出去好幾千萬美金,也就是說,此前華芯做漢卡賺下來的資本全部投進去了,還要算上姚小聶在東瀛自己搞的一大筆錢。

生產線是辦起來了,產品是生產出來了,但怎麼賣呢?

之前生產漢卡,面對的是一片藍海,附和國內市場的需求,完全不愁賣,賺錢太輕鬆了。

但是生產這DRAM產品面對的是一個飽和的市場,東瀛人佔領了95%的市場,而且東瀛人經過和燈塔國殘酷的競爭,已經將東瀛的產品質量、價格競爭力都提升到幾乎無懈可擊的高度。

東瀛人已經這麼強了,華芯怎麼和東瀛人競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