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5 想給帝鵝集團送錦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帝鵝集團的《逐鹿殺》確實是一款大雜燴,把神夏歷史有名的君王、名將等都做成角色。

當然,其中肯定是少不了那些同樣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巾幗英雄等。

按照帝鵝集團自家收集到的資料,他們的遊戲一般都是女性角色更加吸金。

不像荀鬱這邊的《三國殺》,不管是女角色還是男角色,都有不少玩家願意給他們買皮膚。

《逐鹿殺》的畫風採取的是水墨畫風格,讓玩家們是眼前一亮。

上線後遊戲更是“誠意滿滿”,第一天簽到就能獲得一名英姿颯爽的女角色。

玩家們透過對比《三國殺》,推斷出這名女角色的技能在實戰時還是挺實用的。

而事實確實如此,這名女角色的表現並沒有讓玩家們失望。

除了第一天簽到就有特殊角色可以用外。

玩家在遊戲裡待的時間越久,或者對戰的局數越多,也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帝鵝集團還在各個地方大加宣傳《逐鹿殺》,坐個地鐵都能看到這遊戲的廣告。

順帶一提,帝鵝集團這一次倒是沒有針對《三國殺》下手。

在其他人看來,帝鵝集團的《逐鹿殺》肯定是想著幹掉《三國殺》的。

按照以往的經驗,帝鵝集團哪怕不使什麼陰招,起碼得讓水軍帶帶節奏吧!

結果帝鵝集團還真是啥陰招都沒用,即便請了水軍也只是宣傳《逐鹿殺》。

至於《三國殺》他們是一個字都沒有黑,自然也是一個字都沒有提。

這讓人不由得懷疑,帝鵝集團的高層是不是開始修行了?怎麼突然間溫和這麼多?

外人不知道的是帝鵝集團其實是內部討論過要不要打壓《三國殺》的。

開了幾天會後,他們決定還是算了,按照正常商業競爭來就好。

以前他們使陰招,那是因為自信能夠把對手給打死,進而獲得最大的利益。

但是面對荀鬱還有他的星煌,帝鵝集團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他們之前跟荀鬱幾次交鋒,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讓他們對荀鬱有點忌憚。

何況荀鬱現在可是S級遊戲設計師。

要對一名S級遊戲設計師動手,遊研局肯定是會多盯著的。

而且帝鵝集團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三國殺》在國外也漸漸有了名氣。

雖然因為規則等原因不如國內火爆,但起碼能夠跟國外那些三國題材的遊戲分庭抗禮。

這對於遊研局來說可以說是出了一口氣。

以往國內三國題材的遊戲總是被人詬病,去到國外絕大多數都是暴死。

整得國外很多玩家還以為三國是小日子國的文化呢!

現在總算有一款《三國殺》稍微扭轉了國外玩家的錯誤印象。

遊研局肯定不希望《三國殺》出現什麼問題。

只要荀鬱把遊戲的運營弄好,他們不介意為《三國殺》提供一點庇護。

而正好在荀鬱的嚴格要求下,《三國殺》的後續更新跟運營等都很是良心。

絲毫沒有趁著熱度割韭菜的跡象,讓玩家們是交口稱讚。

這無疑讓遊研局更加省心,也更加願意照顧一下《三國殺》。

帝鵝集團敢肯定,正常商業競爭還好,要是他們對《三國殺》使陰招。

都不用荀鬱這邊做出回應,遊研局都會介入,到時候更不好辦。

這也是為什麼帝鵝集團這一次會這樣“光明磊落”,只在《逐鹿殺》的宣傳上砸資源。

還有一點,就是帝鵝集團注意到《三國殺》並沒有深耕社交這一塊。

明明是一款能夠讓玩家迅速破冰的遊戲,《三國殺》卻沒有任何語音交流的功能。

帝鵝集團的推測是荀鬱這邊沒有做過社交,加上維護《狼人殺》的環境荀鬱就投入不少。

為避免《三國殺》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導致成本增加,或者出現不可控的意外。

荀鬱簡單粗暴地把語音交流給摒棄了。

但是他們不一樣啊!他們可是做社交軟體起家的,經驗方面絕對豐富。

遊戲環境等問題他們也有信心能夠解決。

既然如此,他們不介意在《逐鹿殺》中提高“社交”這一塊的比重。

藉此形成跟《三國殺》之間明顯的差異化,吸引喜歡社交的玩家。

在帝鵝集團看來,喜歡《三國殺》這種遊戲的玩家怎麼會不喜歡社交呢?

只要把社交這一塊做好,再請些水軍假裝小姐姐。

這不就能夠把《三國殺》的玩家都給吸引過來了嗎?

哪怕不能一舉超越《三國殺》,但是平分江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而《逐鹿殺》一開始的表現確實如帝鵝集團所預期的那般好。

註冊玩家人數,同時在線人數等資料雖然不如《三國殺》,但也相差不遠。

《逐鹿殺》中的氪金點比較多。

不僅能夠買角色,還能夠買道具,但他們目前平衡做的還算可以。

因此並沒有出現氪金就能秒人的情況,讓玩家願意玩下去。

諸多因素結合起來後,《逐鹿殺》的流水似乎有超過《三國殺》的趨勢。

某社群,玩家們正在討論最近大熱的《逐鹿殺》。

“我怎麼感覺《逐鹿殺》比老賊的《三國殺》還好玩?”

“不至於吧!兩款遊戲的玩法不是差不多麼?”

“我覺得老賊的《三國殺》還是更完善點,還沒有氪金角色。”

“有氪金角色挺好的,起碼有更多的選擇。”

“《三國殺》的角色又不是不夠多,你全部都玩明白了嗎?”

“主要是《三國殺》不能語音交流,每次玩都覺得在打電腦,死氣沉沉的。”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就是在打電腦?”

玩家們對於兩款遊戲的看法並沒有出現壓倒性的局面。

在其他人看來,荀鬱這一次有可能會翻車。

畢竟以前荀鬱在掏出遊戲的時候,哪怕有很多人跟風,也很難撼動他遊戲的地位。

不管是遊戲的資料,還是玩家們的評價等,荀鬱的遊戲都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這一次,《三國殺》卻跟《逐鹿殺》分庭抗禮。

並且《逐鹿殺》的氪金點還更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國殺》豈不是會越來越劣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就在大家猜測《三國殺》會不會成為荀鬱第一款“翻車”的遊戲時。

《逐鹿殺》的資料卻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這讓帝鵝集團的人懵了。

明明一開始挺好的啊!諸多曲線看起來都挺健康的,怎麼突然間就拉胯了呢?

遊戲的運營什麼的都是按照原定計劃進行的,並沒有做出什麼奇怪的操作。

帝鵝集團開會無果後,趕緊讓人深入到玩家群體進行瞭解。

最後得到的答桉讓他們很是無奈。

因為造成玩家流失的,正是他們投入精力整出來的“社交”模組。

《逐鹿殺》一開始因為大家都是萌新,忙著熟悉規則跟角色技能,所以並沒有什麼交流。

但是等到一部分人漸漸上手後,看到其他萌新的操作他們就有點受不了了。

有的人則是明明是自己菜,卻總是把鍋甩到其他玩家的身上。

直接開口罵髒話後被禁言的人不少,陰陽怪氣的人更多,讓不少玩家很是煩躁。

而感到煩躁的玩家偏偏是沉默的大多數。

他們屬於那種遊戲好玩我就玩下去,遊戲不好玩我二話不說就直接走。

如果只有《逐鹿殺》這樣一款遊戲。

為了玩遊戲,他們頂多靜音或者遮蔽其他玩家的發言,還能夠捏著鼻子繼續玩下去。

但他們還有《三國殺》可以玩呢!並且《三國殺》還是這型別遊戲的“開山鼻祖”。

從後續更新等方面來看,估計要比《逐鹿殺》要完善得多。

畢竟《逐鹿殺》還是借鑑《三國殺》才誕生的。

他們要想有新的內容或者說角色的話,估計還要等《三國殺》更新後才能繼續借鑑。

因此這些玩家就紛紛回到《三國殺》,完全不想繼續在《逐鹿殺》裡面受氣。

其實也有一部分玩家打算忍一忍繼續玩《逐鹿殺》的。

但是因為《逐鹿殺》重視社交這一塊,因此氪金道具中是有方面玩家“交流”的道具的。

有的特效道具,玩家傳送一句話後,會在房間中顯眼的地方出現,還帶有各種特效。

有的玩家為了陰陽怪氣其他玩家時,確保那玩家能夠看到,或者說噁心那玩家。

特意買了這種特效道具來刺激對方。

因為特效道具是無法被遮蔽的,因此那名被陰陽怪氣的玩家也只能受著。

還有一個道具是使用後玩家語音交流時,不會被對方給靜音。

雖然這個道具是時效性的,頂多能夠讓玩家說上兩句話,但也是足夠陰陽怪氣了。

帝鵝集團推出這些道具,本來是想讓玩家間能夠更好地交流。

滿足一些玩家虛榮心的同時還能賺上一筆。

沒想到這些道具反倒成為幫兇,逼走了許多普通玩家。

後來的情況依舊在荀鬱的預料之中。

隨著沉默的玩家越跑越多,留下來的都是些喜歡口嗨或者嘴臭的玩家。

《逐鹿殺》的玩家們現在進入一個房間後。

打牌反倒成為次要的,主要的都變成“文鬥”了。

不得不說,如果是一款社交軟體的話,這情況並不算糟糕,甚至可以算是不錯。

因為有“文鬥”就有熱度,更證明該社交軟體的人多。

使用者在使用該社交軟體後,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機率也會更高。

問題是《逐鹿殺》是一款遊戲,而作為一款遊戲,前提是遊戲好玩。

然後還要照顧到玩家的遊戲體驗,以及營造良好的遊戲環境。

《逐鹿殺》的玩法是借鑑《三國殺》的,玩法上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玩家的遊戲體驗,還有遊戲環境方面就遠不如《三國殺》了。

依舊是那句話,玩家又不是只有《逐鹿殺》可以玩。

與其在這遊戲裡受氣,他們為什麼不去玩《三國殺》呢?

最後就導致《三國殺》的玩家不僅沒有流失太多,還吸引了不少新玩家。

這些新玩家一開始都是被帝鵝集團的宣傳給吸引,進而入坑《逐鹿殺》的。

在《逐鹿殺》裡面受氣後,他們也想著找一款替代品。

隨後就被人介紹了《三國殺》,得知《三國殺》才是老大,環境還好了這麼多。

這些玩家很快就成為《三國殺》的忠實玩家,氪起金來也是一點都不含湖。

看著《三國殺》的資料跟流水不僅沒有降低,反倒是提升不少。

要不是怕帝鵝集團打過來,荀鬱都有點想讓人送一面錦旗給帝鵝集團了。

而面對這種情況,帝鵝集團也只能迅速做出更改。

承諾會削弱社交方面的比重,同時加強監督跟管理,給玩家一個良好的遊戲環境。

可惜帝鵝集團哪怕是亡羊補牢,但很多流失的玩家是肯定不會回來的。

《逐鹿殺》也背上一個“文鬥聖地”的標籤。

以後就算有玩家想要入坑這型別的遊戲,也不會優先考慮《逐鹿殺》的。

憑藉此役,雖說荀鬱這邊完全沒有出招,只是做好自己。

《三國殺》依舊奠定了其老大哥的地位。

反觀《逐鹿殺》,關服倒是不至於,但也不可能達到帝鵝集團的預期。

更不可能後來居上超過《三國殺》,頂多只能穩坐第二把交椅。

在分出勝負後,《三國殺》這邊才推出新的動作。

首先是實體版的《三國殺》,做工精緻,哪怕不拿來打牌,用來收藏也不錯。

為提高實體版的收藏價值,荀鬱還做了一百份籤名版。

購買籤名版的話,在裡面有一張特殊的“無懈可擊”實體卡。

不僅是重新畫過卡面,上面還有荀鬱的親筆簽名,並非印上去的。

籤名版一經發售,哪怕荀鬱這邊採取了嚴格的實名認證等門檻,依舊是瞬間被搶光。

從發貨的地址來看,還有幾份被國外的玩家給搶到了。

這讓人很是疑惑,這些國外玩家是怎麼解決時差還有延遲的問題搶到的?

經過多方打聽後,好像是駭客動用了什麼技術搶的。

不過也只是聽說,並不能證明是不是真的。

而且對方都是駭客了,自然也不可能冒出來說就是他們做的。

反正對方也是按照正常流程搶購,錢也沒有短缺,來路也很乾淨,荀鬱也就沒有深究。

籤名版《三國殺》瞬間被搶光,普通的實體版《三國殺》銷量同樣不低。

從收穫地址來看,很多都是學生買的。

想想也是,拿著手機玩《三國殺》哪怕距離再近,也會拉開一股無形的距離。

但如果用實體卡的話,距離自然會被拉近。

何況目前的實體版《三國殺》也不貴,一份也就六十塊錢,哪怕是學生也能買得起。

至於遊戲繼續更新後實體版怎麼辦?很簡單,出擴充套件包就行。

實體版《三國殺》只是一個小插曲,銷量雖然不錯,但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激動。

而接下來的活動,幾乎把《三國殺》玩家的熱情都給調動起來。

這活動就是荀鬱之前說的,讓玩家參與到新角色的設計之中。

《三國殺》的官網上特意開了一個活動頁面,有著不同的模組。

其中一個模組是投票,詢問玩家接下來要把三國的哪一位人物做成角色?

目前《三國殺》的角色雖然豐富,但還有很多玩家們耳熟能詳的人物沒有登場。

這些人物有不少玩家喜歡,因此他們紛紛給這些人物投票,希望能夠儘快玩到。

而另外一個模組,就是讓玩家自己參與到初步的設計中。

如果設計被採納的話,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設計出現在遊戲中。

玩家們在拿到這名角色時,還能清楚地看到“設計師”是誰。

除此之外,“設計師”還能得到獎金,最高金額達到五萬。

在這個模組裡,玩家可以在一張空白的卡牌上畫上初稿,甚至只有輪廓都行。

不過要是畫得太過簡單跟抽象的話,還是要寫上想要的立繪效果,以及立繪的一些細節等。

要知道目前《三國殺》裡面所有角色的立繪都是細節滿滿。

玩家如果拿放大鏡研究的話,就能認出不少東西,並且還是附有歷史典故的那一種。

畫出立繪後,就是角色最為關鍵的技能。

《三國殺》裡面的技能同樣跟角色是密切相關的,並不是憑空捏造。

比如諸葛亮的“觀星”、劉備的“仁德”、趙雲的“龍膽”等。

每一個技能僅僅是看名字都能夠跟角色聯合起來,一點都不顯得違和。

所以玩家要給他們的角色設計技能時,最好也是從這一方面出發。

當然,荀鬱也知道很多玩家都不是遊戲設計師。

設計出來的角色技能等,有可能看起來霸氣華麗,但也有很大的可能破壞平衡。

因此在活動最顯眼的地方,荀鬱這邊就直接表示。

哪怕是採納的玩家設計,為了遊戲平衡等原因,也會進行一定的修改。

不過即便是進行修改,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少了玩家的獎勵。

對於荀鬱還有星煌的信用,玩家們還是十分相信的。

因此這個活動一經推出,立即有大量玩家參與其中。

連不玩《三國殺》的玩家也來抽熱鬧,並且為了能夠提高被採納的機率。

這些玩家也是紛紛入坑《三國殺》,又為《三國殺》增添了不少流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