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章 原諒我依然選擇背叛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瞻基在給吳嫿的信中寫道:

“嫿兒:

你的這封信,真的是太重要了。據軍隊上的可靠情報,現在,樂安州已經有一個重要的官員投靠了漢王,你的當務之急是:

請你務必打探出這個內鬼到底是誰。

因為,一旦朕決定御駕親征,那麼來到樂安州,若是遇到這個內鬼,將朕矇蔽,那後果不堪設想……”

讀完信,一股英雄豪氣不由自主的從信裡流露出來。

吳嫿注意到,朱瞻基這次給她寫信用的口吻是“朕”。

之前他都一直以哥哥自稱。

但是現在,他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他一代帝王的本色了。

“御駕親征?瞻基哥哥會來接我?”

吳嫿一想到這一點,心裡十分興奮。

但是,又十分擔心。

她心裡還是希望朱瞻基最好不要御駕親征。

畢竟山東這地方,漢王在這裡經營了十幾年,虎踞龍盤,形勢錯綜複雜,他要是出了皇城,貿然來到漢王的地盤,那可就太危險了啊。

現在,吳嫿就得完成朱瞻基交給她的任務——首先查出樂安州是哪個官員,暗地裡投奔了朱瞻基。

這個內鬼現在肯定身居要職,但是一定掩藏的很深,吳嫿一個小女子,怎麼能完成這麼艱鉅的任務呢?

儘管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但吳嫿還是密切的注意著漢王和溫哈喇王子的行蹤。

她秘密打探漢王府上的來訪者。

“啊,要是本姑娘能夠親自查出那個內鬼,甚至因此查出,樂安州境內,漢王到底已經收買了那些官員,然後再用小神鳥給瞻基哥哥傳遞過去,不知道他看到我的密信,會高興成什麼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想到這點,吳嫿頓時覺得十分興奮。一種做古代的“oo7”的自豪感,使她格外激動。

其實,漢王和溫哈喇王子雖然沒有讓吳嫿直接參與行動,但是根本沒有對吳嫿設防。

有些時候,吳嫿看著漢王那熱切的眼神和來去匆匆的背影,心裡會閃過一剎那的不安:

“我這樣做真的好麼?在漢王和溫哈喇王子都已經完全信任我的時候,我才真正成為一個職業的細作,把漢王府的一切情況源源不斷的出賣;如果有一天,漢王知道,背叛他,壞他的事情的人,是我這個他最鍾情的人,漢王會怎樣?”

但是這些不安,很快一閃而過。

吳嫿心裡更多的是對北京皇宮的想念,對和朱瞻基見面的期待。

她覺得她就是那只“信天翁”,在外面的世界逡巡了一圈後,終於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海上,因為那裡有早已等待了太久的另外一隻“信天翁”。

“信天翁”的那種“一生一次只愛一個人”的堅貞不渝的愛情神話,才是她心裡想要的愛情故事最美好的結局。

此時,熱血澎湃的漢王,卻絲毫不知道危險就在他的身邊。

他為了證明自己比皇城裡的那個人強,為了最心愛的女子能夠多看他一眼,選擇背水一戰,揭竿而起。

卻不知道,這個他毫不設防的嫿兒,正殘忍的出賣他……

啊,親愛的漢王,原諒你深愛的嫿兒依然選擇背叛你!

雖然她以後一定會後悔今日的選擇,但是即使時光再重來一次,在這個時候,嫿兒依然會選擇背叛你。

這就是愛情的甜蜜和殘忍之處。

漢王選定了興兵作難的口號,這只是完成實質性造反的第一步。

接下來,他還得緊鑼密鼓的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廣泛網羅自己的盟友,籠絡人才。

這個盟友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來自山東的本地官員,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壯聲勢,另外一方面需要京城裡內應外合的人員。

對於山東的本地官員的人選,朱高煦和溫哈喇王子同時看上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做李浚。樂安州遂家村人,祖籍南京,因其曾祖官居渤海,舉家北遷,後來全家為避元末之亂,隱居於樂安州西南的遂家村。

永樂二十二年,時任四川道監察御史,因父喪返家丁憂,要在家守孝三年。

所以在朱高熾和朱瞻基兩朝,都沒有出來做官。

“這賦閒在家的李浚,頗有才能,若是能夠拉攏他一起造反,那我們就如虎添翼了。”

溫哈喇王子長居中國這麼多年,自然對山東的政治情勢瞭如指掌。

“這個人,並不能是本王,特派指揮王斌前去做工作吧,希望他能夠識時務為俊傑。”

漢王思忖了一下,說道。

於是,王斌帶著名帖來到李浚的府邸。

看到李浚生得虎背熊腰,一看就是難得的將才,十分喜歡,心裡想,要是能把這個人為王爺網羅,那大業可成。

於是一番客套之後,王斌就十分霸氣的對李浚拱手道:

“我們王爺早聞大名,李兄可能丁憂在家不知道外面事情,現在山東的大半府衙都已經秘密向漢王效忠,投靠了我們王爺,李兄需要知道,‘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不然……”

“不然怎麼樣?”李浚害怕的問道。

“不然,我家王爺起兵的我第一天,就拿你這個不願意合作的李兄的項上人頭祭旗了。”

王斌惡狠狠的說道。

“你家王爺就是如此收羅人才?只怕那些答應臣服你們的人,也未必是處於真心,只是權宜之計吧。”

李浚在心裡暗暗說道。

但是嘴上他卻顯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他十分害怕的朝著漢王府邸跪下說道:

“王爺威名,我等豈會不知道!李浚賦閒在家,卻知道山中日月星辰,移位,此乃自然界的規律,那就是我們常說的‘天意,李浚雖然愚鈍,卻絕對不敢逆天而為。”

“哈哈哈哈。李兄果然聰明。識時務者為俊傑,漢王一統天下的那一天,不然不會忘記你們這些功臣。”

王斌說這句話的時候,彷彿漢王已經功成名就,他可以成為漢王坐下的股肱之臣了。

說客王斌心滿意足的離去,回去向漢王得意的邀功請賞,卻不知道,他前腳剛走,李浚後腳就關閉家門,著急全族,緊急商議對策。(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