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二百零九章 突然的事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醒來的,反正,我知道昨晚有點斷片。等我醒來時,發現我睡在地板上,床上和地板上還躺了三個人,衛生間有人在洗漱。

我輕手輕腳地來到衛生間,發現是向班長在洗臉,他看見我時,食指放在嘴邊做了一個“噓”的動作,我點點頭,輕聲問到:“班長呢?”

“他今天有事,先走了,他給你發了簡訊。”

我一摸口袋,手機沒在,又回到臥室去找,發現了,在窗臺上。我開啟手機,看到了班長的簡訊:“小莊,養老院有事,我先走了。你今天上午把他們送到火車站,有事電話聯絡。”

向班長洗漱完畢,我到衛生間整理一下。看到鏡子中的我,頭髮散亂,面容浮腫,眼帶血絲,衣服縐巴巴的,上面還有一些汙漬。我對自己笑了一下,昨晚真的是混亂啊。

我盯著鏡子中的自己,有點發愣。回想昨天晚上自己的表現,頭雖然有點木,胃雖然有點酸,但思維還是清醒的。我記得我昨晚唸詩來著,我記得昨晚發洩來著,我記得昨晚狂妄來著,與其說那時的興奮是因為高興,不如說是壓抑後的排遣。

當酒後身體的各種不適應時,思維就在混亂中尋找出口,東拉西扯和雜亂無章的狀態,帶有破壞性,把我平時自以為的平靜淡定、自得其樂的生活,打爛了。

“再也不亂喝酒了”我自己對著自己說。

等他們都醒來的時候,大約已經到九點鐘了,賓館的早餐已經沒有了,我要請他們到街上隨便吃點,他們都不想吃。最後,只得開車,把他們送到火車站。在車站廣場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得給他們每個人帶點東西。於是找了一個超市,買了四條煙,算是個禮節。

李班長客氣到:“我又不抽菸,況且送禮的煙你昨天已經給我們了。”

“那是我對公司的贊助,這煙是給你們個人的。你們抽還是不抽,反正就算是我的禮物,不能空手回家吧?”

他們收下了。當揮手告別時,我發現趙班長,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人,在拖著一個箱子進站的背影中,他的身體有點彎曲,佝僂中隱約有蒼老的痕跡。這是當年的擒敵能手,這是當年帶著我們訓練基本功的人,這是當年訓練場上給我們做過示範的人,他的落寞與衰老,是被生活的重擔壓成這樣的嗎?

我看到他們的背影,混跡於眾多旅客中,漸次消失,泯然眾人矣。我的眼淚下來了,我招手的右臂沒有放下。這幾個曾經勇敢衝殺的戰士,這幾個曾經帶領隊伍的大哥,這些被困難與平凡折磨的、有英雄理想的人,他們已經看不出一丁點英勇的形象了。

他們當年的自尊與驕傲,曾經激勵和鼓舞著我們新兵;他們也曾經成功過,也曾經奮鬥過,也曾經豪邁過。但時間,時運,時代,在拋棄他們嗎?或者命運的無助,已經讓他們開始拋棄自身。他們這次到北京來,是抱著希望而來的。所以英勇的回憶和戰友的濃情,是他們拯救平凡的最後一根稻草,若無此希望,他們再也沒有振作的可能了。

班長給了他們一個希望,讓他們還對自己的經歷、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友情殘存希望。我想起昨晚,趙班長有一句感嘆:“最後時刻,只有靠戰友了。不管靠不靠得住,只能這樣。”當時他說這話時,他與我並排躺在地板上,他的聲音很小,但我能夠聽到。這是戰場上生死關頭的話,這也是生活中平庸底色裡最後一絲亮光。

他們終於消失在人流中,我不知道,此生是否還有機會和他們再見。昨天的親熱是那麼的真實和熟悉,今天的離別是那麼的淒涼與黯然。

我回憶昨晚我說過的話,有些話很不應該啊。這些曾經的英雄拋棄了部分尊嚴,來北京向我們找出路。班長在幫助他們,我雖然不能幫助,但至少可以安慰他們。但是,我說了很多刺激他們的話,表面上這些話是真話,但實際上是在揭開他們心上的傷疤,侵犯他們的尊嚴。無論如何,我們以戰友的名義聚會,他們始終是班長,我是新兵。

喝酒後,我吟詩,炫耀自己的文化;我談錢,炫耀自己的富有。這是在給老班長們傷口上撒鹽,他們沒反感,班長沒批評,這是在給我留面子呢。

“再也不能亂喝酒了”我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又一次告誡自己。古人說,喝酒亂性,這是比身體受傷害更嚴重的事情,會傷害別人的感情,也混亂了自己的內心。

當我回到家時,剛好嶽父母不在家,他們估計也到養老院去了。妍子看到我時,嚇了一跳:“哥,你打架了嗎?”

雜亂的頭髮,髒亂的衣服,憔悴的臉色,確實飽經打擊的樣子。我笑了笑:“這麼多班長,我想打也打不贏他們啊。我是喝了酒,整夜晚鬧,才到這個地步的。”

“你們部隊生活就這樣混亂嗎?”妍子這樣問,估計是因為我昨晚給她打電話時,說我與戰友要過一晚部隊生活。“我先洗個澡,再慢慢給你說。”

我在洗澡時,妍子推門進來,把我要穿的乾淨衣服放了進來:“要不要幫你忙?”

“不用,你休息,我很快就好。”

等我洗完出來,妍子已經泡好了茶,等我講故事呢。

我把這兩天的事情簡要講了一遍,重點把昨天的經歷講了全過程。妍子說:“陳經理真是考慮得細啊,他是真在幫忙啊。”

“對,班長是真想幫他們站起來,畢竟,這些人都與我們有感情,並且都還能幹。”

“你們喝酒,是想狂歡嗎?我怎麼覺得,你搞得跟我過去在酒吧,與那幫朋友瘋玩時是一樣的?就是由著性子來,互相吹捧和互相傷害?”

“精闢!妍子,你說得精闢。就是這樣的,在酒精的掩護下,互為對方負面情感的垃圾桶和安慰劑,就是這樣的。”

“哥,以後不能這樣喝酒了,你不知道,看到你剛回來的樣子,我有點心酸。”妍子說這話有點動感情。

“不會了,妍子,這一生再碰到這樣的機會,應該很少了。”我說這話的時候,彷彿在和某個生活告別,也彷彿帶著莫名的傷感。

接下來的生活,可以說是嚴謹了。每天比較固定的作息時間,用以讓安定的氛圍穩定妍子焦躁的情緒。每天早上,我堅持打坐。白天的鍛鍊和看書,又恢復了常態。

嚴謹的生活,將思維範圍固定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是一種安全的方式。

人的身體的有限性是註定的。生命的長短是時間的有限性,健康狀態是質量的有限性,活動的範圍是空間的有限性,力氣的大小是能量的有限性。各種有限性,導致了你的不自由。為什麼會感到不自由呢?因為思維的無限性,對比在那兒呢。

當人的思維從身體裡產生出來後,它就產生了自我的邏輯,自我複製和蔓延,造成了一種無限性的錯覺。怎麼做是受控的,怎麼想卻隨意瀰漫。

所以,要給思維劃定邊界,讓它不至於擴充到身體能力之外的地方,造成心理的壓迫。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種受控的思維習慣來約束自己的想象。如果想象無法約束,慾望就會產生,並衝擊身體,造成不舒適的感覺。

打坐,就是同時協調和控制思維和身體的好辦法。身安住、心安住,人就安住了。雖然,這對這套理論還是有懷疑,但可以試著實踐一下,關鍵看療效。

這裡有個例子,也是在看書時發現的,有可能說明這個道理。有一個在家的婦女,停止一名高僧,這名高僧叫他參“隨它去”。這種具體的參禪方法和思想實驗,我不太清楚,但據我想象,就是對現實中一切發生的事情,在思維層面故意不重視,任由現實發生,接受一切,對一切不過分上心的意思。

這位家庭婦女就一門心思實踐這個“隨它去”,整天按習慣生活,並不對任何特定的事情上心,保持了心靈的待發狀態,未對任何目標擊發。我是借用了射擊原理,當你全神貫注瞄準目標時,手指搭在扳機上,無知無覺做擊發動作,並不考慮槍何時響起,這種待發狀態,是心智最集中、受干擾最小、最平靜最舒服的狀態。

一天,有人急忙跑過來告訴她,她家著火了,她不以為意,說了聲:“隨它去”。一天,有人來告訴她,她小孩掉進井裡了,她還是說“隨它去”。就這樣無牽無掛而嚴格保持的狀態下,終於有一天,她丈夫燒火,她炸油條,當她把面從空中丟掉到沸騰的油鍋,炸聲迸響,她突然開悟,當場將油鍋住地下一倒,拍拍雙手,歡天喜地地去廟子找大師求證去了。他丈夫和鄰居都說她瘋了,但大師卻證實,她確實開悟了。

這是將所有思維用一個念頭束縛住,形成萬法歸一的狀態,當一也沒有的瞬間,就證悟空性了。是這樣解釋嗎?

北京的天氣是越來越不適合居住了,主要是霧霾比較嚴重,我在做身體素質訓練時,明顯感覺到嗓子不舒服,有時動作大了,還有咳嗽的症狀。嶽父母商量,是不是搬回溫州去住,以利於妍子的狀況。等他們把養老院近期的事情安排好了,就可以出發。

岳母建議,可以等朱先生從日本回來,到杭州,我們先去拜望朱先生,也讓她給妍子號號脈,拿意見,再回溫州,等待孩子的降生。這段時間,只有買些空氣淨化器在家裡,勉強支撐。

當然,全家回溫州也很簡單,反正溫州家裡什麼都齊備,沒什麼需要特別準備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一天早上,我打座時,觀察自己的呼吸,彷彿微弱到難以察覺的程度。整個人進入了某種恍惚的狀態,似夢非夢。這時,我彷彿看到朱先生正在給我演示那個周天循環法,只是一瞬間,他就不見了。我又彷彿看到董先生,嚴肅地看著我,不知道是責備還是生氣的樣子,我沒多大感覺。當時的心理狀態是平靜的,對這些境像,猶如看一部畫面模糊的電影,沒太在意。

過了一會昏沉的狀態,被一陣響動驚醒,是樓下傳來的。妍子還在熟睡中,我悄悄地出門,掩上的房門,下樓時,看見嶽父母臥室燈開著,他們在說話。我聽聲音比較異常,就走近了些,不注意,把一個花架子碰了一下,發出了聲響,被岳父看見了。

“小莊,你下來了,妍子沒醒吧?”

“沒呢,我出來時,反門關上了。”

“那就好,有一個訊息,我們也是剛接到的,你既然已經醒了,我們就先告訴你”他讓我進了臥室,他過來,將臥室門關上,這個動作,讓我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

“朱先生去世了,我們也是剛剛得到的訊息,是他北京的學生打電話通知我們的。”

這個訊息太意外了,我連忙問到:“確認了嗎?倒底是怎麼回事?”

“我也給浙江那邊學院的人打過電話了”岳父說到:“確認了,學院還在準備他的後事。他是在日本講學途中,遇到車禍去世的。”

他大概給我描述了車禍的經過。朱先生從飛機上下來是昨天凌晨,日本邀請他去的醫學院派車來接,是個商務車,但不知道是由於凌晨視線問題、司機疲勞問題,反正在快速路上,車子撞上的隔離墩,從隔離墩上摔到了另一邊馬路,車上有四個人,兩死兩傷,朱先生和日本那個醫學院來接待的幹部去世,朱先生的助手和司機重傷,但朱先生的助手頭腦還算清醒,能夠大致回憶起事故的情況。

人生短暫,世間的事情,總是突如其來。朱先生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長時間了,他也是妍子一家的恩人。他是神一樣的存在,也是高尚人格的象徵。如果沒有他,岳母不會懷上妍子。如果沒有他,養老院的想法到實施,根本就不可能。跟妍子結婚後,我知道,他始終在妍子心目中,扮演著精神爺爺的角色,也是對她自己身體和心理有自信的一個來源。

他也是我所見到的最後一個實踐性的醫學大師了,這是將儒家道德與醫者仁心具體結合的一個人,他為醫而生,並為中醫的發展而努力。在這個中醫漸漸式微的年代,有他這樣的旗幟,所以,中醫仍然還有人值得社會的尊敬。在這個道德重建的年代,有他這樣的榜樣,仍然能夠讓現代人感受到傳統道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這是一個傳統文化偉大的實踐者,他雖然不見於史冊,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突然想到了董先生,剛才,我在打坐時,這兩位都突然出現在我的意境中,這是偶然的現象,還是有必然的因素。難道,靈魂不滅,千里傳音?

我嚇了自己一跳。

突然發現嶽父母正看著我,我的思維又回到現實。“我覺得,何時告訴妍子,得等到一個比較好的時機,現在暫時不要告訴吧。”這是我的建議。

岳父說到:“他的悼念會,我是要參加的,你們還是直接準備回溫州吧,我到杭州幫助朱先生家屬處理後事,妍子問起來,就說我在外面有生意要處理。你們直接到溫州,如果妍子問為什麼不到杭州去,你們就說朱先生在日本,短時間內回不來,下次再說。”

我和岳母同意了他這個意見。

其實,說走就走,也很簡單。岳母把這邊的事都託付給金姨了,我到酒吧給經理簡單交代了一下,也讓她好好留意接班人的問題,總之,一切由她看著辦,我下一步沒多少精力了。

北京到溫州,也就是一張機票兩個小時的事情,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簡單。

我媽過來了,在我們上飛機前就給她打了個電話,等我們到家時,剛好是午飯時間,她已經和宋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

我媽和妍子,當然是很興奮,問這問那的。興奮中的她們,沒有察覺,我和岳母那勉強的應付和保留的笑容。

人在不冷靜的時候,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很低。

我在開車送我媽回去的路上,關於朱先生的訊息,我差點說出口,但又忍住了,我怕她知道後,在妍子面前掩藏不住。關鍵是,她的注意力根本沒在我的情緒上,她只關心妍子的身體狀況以及沒有出生的孫子。她還興致勃勃地講,大梅的孩子,會翻了,會啊啊地叫,如何可愛,如何煩人,如何惹人憐。

“到時候,你們的孩子出來,我得忙一陣了。光大梅的孩子雙休到家,我們都手忙腳亂。自己的孫子出來,我還不全力幫忙?你們要不要我管,我都要管,這是我的事業,哪怕洗尿布,我也願意。”

“媽,現在都不用尿布了,都用一次性的尿不溼。”我提醒到。

“管你們用什麼,就是每天看到,我就覺得幸福。”

人類就是這樣,這是本性,當看到自己的基因傳承下來時,這種滿足感,是人類對後代精心哺育的動力,也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必要條件。

人給自己平庸的生命賦予重量的最牢固方式。

當你沒有後代時,生命有不可承受之輕。這是每個普通人的想法,沒什麼錯。

溫州果然是我和妍子最習慣的地方,我多了幾項任務。春天來了,花園要整理,月季開始開放,草地開始嫩綠。如果你仔細發現,微小的泥土圓球,已經宣佈蚯蚓開始出來;如果你察看盆景,新芽上的纖毛在擺動,舞蹈並且隨著生長,節節歌唱。

春天總是有一些躁動的氣息,妍子的肚子也有動靜了。

當岳父處理完朱先生的事情,回到溫州的時候,找了個妍子洗澡的時候,悄悄地、簡短地給我說了與朱先生有關的事情。有些事情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關於他留下來的大量古本醫學著作的分配問題,朱先生的後人與他所供職的學院產生了爭議;關於他的一些財產的繼承問題,幾個子女間也有不同的意見,尤其是關於房子等東西;關於他學生代理教職的問題,相關院系及他的學生們,意見也不統一等等。岳父沒有詳說,但我聽得出來,他是對朱先生的後代及學生是比較失望的。

“唉,錢上的事我可以幫忙,但他的家務事,還真沒法幫。我總覺得,這樣一個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用一生的努力教育家庭、培養學生。到頭來,我總覺得,後繼無人了。”

孔子說過:“君子之澤,三世而斬”,也許是現代節奏加快了,一世過後,就無法影響後代的行為和思想了。朱先生可以算是君子了,他做錯什麼了?沒有。但為什麼是這個結果,是時代不行了嗎?

再比如董先生,他連後代都沒有。我算是他的學生,我繼承了他什麼優秀的品質呢?我發揚了他的哪些學術遺存呢?沒有,他對我的期許,我一樣都沒有實現。

所有的英雄,有的是一時,有的是一世。我的那些落魄的班長們,他們是一時的英雄,他們連自身曾經的豪邁都被打敗了,更談不上影響他人。朱先生是一世的高人,妙手仁心、活人無數,自己道德高尚而不失親和力,在現實社會中有地位有影響有貢獻,但仍然無法把這種高尚傳遞下去,這是為什麼呢?

他是對社會貢獻極大的人,學術著作等身、科研成果重要、治病救人無數。他是對社會索取很小的人,從那個針灸玉人的得到和捐獻就可以看出,他對財富和名譽並不太追求。他是對自我道德要求嚴格的人,從傳統意義上講,他是一個真正的好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