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二百零七章 班長的盤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倆下樓時,班長問到:“你車上沒有煙吶,我記得的。”

“我現場買幾條不就行了?我是找個圓滿的理由,想找你下來,問你問題的。”

“我知道,你是想問,我為什麼要入股要分紅要檢查賬目之類的東西吧?”我點點頭,他解釋到:“這既是為了戰友團結,也是為了修車專案能夠進行下去,還是為了幫助人,我的考慮不是心血來潮,我跟你說一下,你看有沒有道理。”

“幫助戰友,我一直有這個想法。但是,怎樣幫,卻是個學問。從養老院的建立開始,我就開始研究中國的慈善事業,發現了一些人性上共同的特點。人的慾望出發點各有不同,就說他們四個,每人的動機都有差別。但慾望本身的特點是一樣的,就是慾望本身是無法被滿足的,我投四十萬,也許他們有人在想,老陳要是投八十萬就好辦了。我投八十萬,有人會想,乾脆讓老陳投五百萬,在市裡面開個4s店還好些。這不是幫助他們,這是在調高他們的慾望,從本質上講,會加重他們的依賴和不幸福感,這是不對的。古人講,救急不求窮,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理論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有這方面的考慮。所以,給錢,不如投資專案。但是,投資專案,他們就一定能夠盈利嗎?不一定。這就需要我的幫助和指導了。如果我單純把錢借給他們,再指手畫腳,名不正言不順,他們四個人要商量個統一意見都難,還會聽我的?所以這個公司的控制權,我一定要在名義上佔住,形成指導者和仲裁者的地位,才能在他們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在經營不合理的時候,名正言順地做決定。”

我明白了,班長將自己與這個專案繫結,是為了專案的發展,也是為了讓生意成功,讓他們在生意的操作過程中,漸漸地學會瞭解和掌握市場,形成成熟的經營能力。

“再從四個人的需求來看,不太統一,所以在經營時的意見也不會統一。比如老向,他是真需要一個專案,他也是真有能力和決心做好這個專案,他的人品估計你也有評價,他的技術也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他當經理是最合適的。老李拉關系是能幹的,為啥?作為一個小單位的頭目,拉關系是他的基本功,再加上他自己也算有點身份的人,求別人、送別人,別人也不好拒之門外,小地方的人都講個面子,這個面子他是有的。所以拉關系送菸酒這事,除了老向和老李,老趙和老孫是不能夠參與的。”

我有點詫異:“難道趙班長和孫班長不值得信任?”

“那倒不是,他們不會黑戰友的東西,這還是可以打包票的。問題是老趙太窮,他拉關系送禮會捨不得,但送禮的學問在於,對關鍵的人,得一棒子打暈才有效,必須重禮,捨得,有舍才能有得。而老孫,算計過多,他送兩千元的禮,估計要向別人提出五千元的要求,惹人反感,容易壞事,這都是不行的。”

從人的性格特徵分析到行為特徵,我彷彿看到了《三國演義》的影子。“那如果專案成功賺錢了,你是不是不分紅了?”我這樣問,是符合班長對我做事的特點的。他很多時候對戰友,是不計回報的。

“不對,賺了錢分紅,我必須分。”班長肯定地說到:“我還要每個月瞭解情況,每段時間檢查賬目,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一個大道理管著的:親兄弟,明算賬。許多合夥生意,為什麼以失敗而告終。許多好兄弟為什麼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榮華?人性的弱點。”

他這一說,倒是提醒了我。打夥求財的事,失敗的案例多。起兵造反的歷史,打天下時兄弟團結拼命,坐天下時卸磨殺驢,這樣的事,在中國還少了嗎?

“我如果不分紅,他們就會把我不分紅當成理所當然,隨著人性弱點的作用,他們中會有人,把我過問公司具體事情當成麻煩,反正我又沒利益,過問干擾那麼多有必要嗎?當大家都在開始賺錢時,想法就多了。有的人要安插親戚,有的人要發號施令,有的人要挪用公款,雖然這些事不一定發生,但我必須預防任何發生的可能性。親兄弟明算賬,就是要以章程的法律形式,將債僅和民事關係固定下來,免得後來各人想法變化而造成矛盾。本來我是為了維護戰友感情,最後搞得大家傷了感情,這不遠離了初衷嗎?”

“那你除了在專案上幫助以外,還有沒有其它考慮呢?”我知道,他對回報向班長當年的恩情,是有迫切心願的。

“肯定有,但現在不能在他們四個人面前公開說出來,要不然不公平,造成他們的矛盾。你知道,老趙是最窮的,他拿十萬入股,是影響家底的,這十萬,我悄悄借給他。為什麼是借而不是送,那是怕他有依賴性。因為我們倆是一個鄉的,從面上來說,感情應該最深。如果我送給他十萬,他也認為可以接受,那麼,他會失去自我奮鬥的動力。他有可能會想,如果今後我有難處,跟老陳一說,他不會不管我的。這怎麼辦?不是說我怕負擔,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發家,必須自己先強迫自己站起來。當然,借給他,如果他掙了錢,有還我的意願,我是最高興的,說明他自己站起來了,這個錢我可以不要。對於老向來說,那就是硬送。為什麼?他當年那麼幫助我,給最困難的我以飯碗,我送他是有理由的。況且,他的人品,再窮不叫苦,再苦不求人,是值得尊重的。也許他不要我送他,但我肯定不要他還了。如果他今後缺什麼,我還要盡力幫他。這個專案主要由他負責,如果他做成功了,今後有新的專案,我還要幫助他做好。就是這樣,盡力幫助你尊敬的人,你自己也覺得幸福。”

我明白班長的苦心,他為了不讓好事變壞事,盤算得非常謹慎。

“至於老李和老孫,他們的家底都要好些,這十萬對他們來說是拿得出來的,比較輕鬆,所以,這方面我就不過多地幫助了。”

我想了想,對班長說到:“這樣,關於趙班長的事,你就不需要給他借了,他跟我們是一個連隊的,原來我們關係也比較好,而且他在中隊時對我也比較照顧。我想,他那十萬,我來出吧,也算解決他的問題,了我一樁心願。”

“不行”班長拒絕到:“你更不能參與進來,我的存在,就已經讓他們中有的人產生了部分依賴思想,如果你進來後,有的人依賴思想會更大。因為你是真有錢,所以,就有人會真惦記。你要學會控制感情,理智投資,不能因為幫人,反而還害了人。”

班長的話說得我心服口服,他對這個專案的參與,以及他所控制的規模和節奏,剛好適合於那四名戰友的現狀我挨近能力,如果我參與進來,是不是有人真的想開4s店呢?

一個人的心思與他的處境有關,一個人所能支配的金錢,與他的心胸有關,這是一個逐步學習,逐級成長的過程。突然擁有大量投資和突然得到大筆錢財,往往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突然擁有很多錢,會讓自己產生某種錯覺,把機遇給予的東西,當成是自己能力得來的東西。無限肯定自己的能力,最後變成了傻瓜。史玉柱當年創辦巨人集團時,因改革開放初期的政策紅利和市場紅利,他迅速賺了一大筆錢,這本來是他的行動與時代契合的幸運,但他卻認為是自己單純的膽量和雄心在起作用。於是,當十多億幾十億的投資湧來的時候,頭腦發昏,用它來蓋摩天大樓--巨人大廈,因資金鏈斷裂而爛尾,揹負了好多年的債務。這還是一個聰明人身上發生的故事,這故事還發生在改革政策和市場啟動階段紅利沒有消失的時期,這樣一個能幹人,憑著腦白金和遊戲產業,透過十幾年的努力,才又活了過來。當然,他良好的商業信譽和人品也幫助了他重新崛起。但這十幾年的教訓,是什麼?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總結起來是:當時年輕的自己,確實沒有駕馭十幾億資金的能力。他自我評價是:當時的心胸,只能把控一兩個億。這是一個商業巨人,他可以重新站起來,但大部分人根本不具備他的這些優良品質,基本上就難以重新站起來了。在溫州商會,聽到許多這樣的故事,當時的感覺用一句詩可以概括:“遍地英雄下夕煙”。

其實,對於大部分普通人,突然來的財富,也常常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比如那些彩票中大獎的,那些拆遷暴富的,往往追求享受、隨意花錢,黃賭毒上身就不用說了,光是炫富的心態,一是招賊惦記,二是招人嫉妒,更重要的是,這種撒錢買虛榮的狀態是不可持續的。小蘇的經歷,就經常提醒我,要低調。

我買了幾條中華煙,還有車箱內剩下的一箱酒,兩提茶葉,全部提了上去。這些東西,在車子的後備箱是常備的,說不定什麼時候遇上要送禮的人,這也是個預備。

當我們把這些東西抱上樓的時候,孫班長說到:“小莊,你這下吃虧了,別怪老班長們佔你便宜啊”。

“算不得什麼,我對老班長們沒有感激的機會,讓我表達一下心意,也算是了卻自己的遺憾。”

班長問到:“公司章程列印好了麼?”

當趙班長把列印好的公司章程遞給班長時,班長認真拿起來看,把有修改的地方圈了起來,發動不多。

“我改了幾個小地方,主要是措詞的問題,大方向是與我的建議相符合的。在簽字之前,我想詳細說明一下我的想法,如果大家同意我的想法,就簽字,不同意,就不加入。”

所有人都在聽,班長談起了他對公司具體運作的打算。

“我雖然沒小莊有錢,也沒多少成熟的經驗。但是,我畢竟經歷過一個企業從籌劃到創立到發展的全過程,可以說比大家的經驗要足些。再加上,我是最大股東,我得對自己的投資負責。今後,公司的重大事項,我有否決權,如果大家要否決我的決定,除非你們四個共同反對我,才算有效,這是股權結構決定的,生意場上主要是講規矩,不能隨便談感情,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可我這個說法?”

大家當然認可,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都是關係非常不一般的戰友,這是我們走到一起的原因。透過我們的努力,要把這個原因創造成共同賺錢的結果,中間必須講清規矩。親兄弟明算賬,如果模糊生意上的規矩,最後連戰友的感情也傷害了,這事就算失敗了。所以,我們訂了章程,就必須嚴格按章程的內容執行。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我有幾個設想,供大家參考。第一,關於分工問題,前面我也說過,老向擔任經理,具備對專案一切的具體事務的決定權和經營權,凡是董事會賦予經理的權利,他都應當擁有。任何股東,非因規定事由,不得干涉經理履行職責,不得隨意施加對日常工作的影響。當然,如果他的工作不稱職,可以提請召開董事會,申請罷免,但須按股份劃分的投票權,取得多數同意才行。所以,安排什麼樣的人,開展什麼樣的業務,支出和收入的管理,經理就是專案的全權負責人,其他股東可以提出意見,但無權干涉。簡單一句話概括:大事董事會集體定,小事經理說了算。大家對這條有什麼意見?”

這是給向班長賦權,也是排除因各股東動機不同,今後在經營中有可能產生的矛盾,這一條特別重要。

大家沒意見表示,班長繼續說到:“我要說的第二條,是各位股東的其他分工。在公司內部,老趙和老孫,負責每個月共同檢查公司賬目,然後向我彙報,我在北京,需要你們倆幫我監督,我心裡才有數。當然,每次檢查後形成的報告,需要你兩人共同簽字才有效,同時也給老向老李各一份,以形成公司簡單的財務報告制度。第三條,老李主要配合經營工作,利用業餘時間,擴大公司業務範圍,這既是為公司作貢獻,也是為自己作貢獻。經營工作所產生的費用,必須先向老向請示,然後才能開支,開支後的報銷,除經手人簽字外,由老向簽字同意後,才算有效。這兩條,大家有異議嗎?”

孫班長說到:“要說財務制度嘛,我還熟悉些。你的提議,效率是比較高,分工是比較明,但正規程度不很高吧?”

他是笑著說的,也許,他潛意識認為,按他的能力,他應該擁有一部分財務管理權,而今天班長的分工,搞得他只有一點財務監督權,還是與趙班長共同行使才有效。但是,他又不能明確反對班長的提議,所以才有此一問。我算是比較瞭解他的心理狀況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企業一切制度,效率優先。本來就是游擊隊,連制服都沒有,暫時當不了正規軍。”班長這看似玩笑的話,既不傷面子,又堅持了原則。大家在笑聲中,也算同意了。

“第四條,下一步進入準備階段,首先是選擇地點,大家都可以提建議,各顯神通。你們四個人商量好了,就行。如果出現比的情況,統一不了意見,再問我。注意,服務業,地址最重要,至於先擇哪裡,你們對縣城比我熟悉得多,對市場比我瞭解得多,我主要聽你們的。按我們的資金規模,最多支撐四個門面,還要有停車的空場地等,我相信,這些你們比我考慮得好些,我也不提建議,由你們定。當公司註冊門面裝修期間,經營工作就得開始了。比如小莊拿來的這些東西,和覺得老趙和老孫的鄉鎮都用不上,因為你們的工作物件主要是司機,而不是領導。所以,這些東西由老孫和老向商量著支配,多爭取單位企業客戶,保證基本業務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想好了,現場可以商量。”

班長停了一會,沒聽到大家的反對意見,又看了看我的酒,笑了:“小莊,你的工作也要改進了。”

“什麼情況?還有我的事吶?”

“我是說,你的紅酒有問題。”

“原裝進口,怎麼會有問題呢?”

“壞就壞在你這些原裝進口上。你看,上面都是法國字,在北京,喝高檔紅酒的,都懂這些。但這麼貴的酒,送到縣城的領導手中,他會把它當長城乾紅來處理的,關鍵是,沒人識貨啊。”

他這話一完,李班長就問到:“是的喲,老陳要不提醒,連我這送禮人都不懂,酒好也怕巷子深呢。”

我忽然想起,車上有一盒標籤,是應對國內市場,專門做的漢語標籤,還有零售價格。我馬上跑下去,拿了上來。對應地一一貼在包裝盒上,才算有個介紹的依據。

孫班長抓起一個酒盒子問到:“小莊,你蒙人吧,這一瓶要五千多?什麼玩意這麼貴,得兩三瓶茅臺了。”

班長也拿起一盒子,問孫班長:“這還人一萬一的呢,怕不怕?”

我解釋到:“這些酒之所以貴,一是生產成本高,二是儲藏成本高,三是運輸成本高。當然,產量小導致的稀缺性,關稅高導致價格高,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別看它這麼貴,我的純利也才百分之十幾,沒賺那麼多,心也沒那麼黑。況且,在北京上海這些成熟的紅酒市場,行家裡手這麼多,要是有暴利,這生意哪能得到我做。如果要蒙人,我估計現在都在牢裡面了。”

趙班長說到:“我們中午就是喝的這些,好喝是好喝,但花這麼多錢喝這酒,我覺得是划不來的。”

班長說到:“你這就好比是窮人思維,有人花上萬吃燕窩,你覺得划不來,不如自己在家逮兩隻燕子,烤著吃過癮,是不是這樣想的?”

說得大家一陣嬉笑,從嚴肅的氣氛中走了出來。

當公司章程修改完畢,各位都簽字確認後,班長準備先給向班長十萬元錢,讓他在公司註冊等方面可以墊資,但向班長拒絕了。他說:“公司還沒開設專門賬戶,當賬戶開設後,各股東再將投資款項打入,從一開始就要清楚,免得你們說我賬目管理混亂。況且,現在開辦一個公司,前期費用不到一萬,這我沒問題。”

李班長說到:“這事多簡單,老陳,你不要操心,還有我不是?”

在安排晚上吃飯的時候,向班長提議,要找一個路邊小店,撒得開的那種:“大飯店的硬菜我們也吃過了,北京的特色烤鴨我們也嘗過了,小莊的茅臺和法國紅酒我們也喝過了。我想,找個放得開的地方,我們兄弟幾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找找年輕時的感覺,如何?”

趙班長叫到:“經理說了算!”

我們到了一個小巷子,有一個東北餐館,點了一些大魚大肉,幾瓶北京二鍋頭,彷彿回到當年部隊加餐的時刻,熱情瘋狂,不拘小節,整個感情在自由中奔放,有種當年歲月的感覺了。

我們喝酒時鬧得很兇,兩個人要是在酒桌上纏鬥起來,對其它事情的敏感度是非常低的。我算是年輕些,酒量也還不錯,算是有點清醒。這個酒總共喝了大約有三個小時,期間,班長分別單獨跟向班長、趙班長出去了一趟,孫、李兩位班長沒在意,但我心裡跟明鏡似的。

我要配合班長的是,主動挑起與孫班長、李班長的喝酒話題,讓我們在對拼中,忘掉一切,在酒精衝動下,視而不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