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咒與儀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郭大師的課我聽了一次,覺得這人上課的方法正規,教授的內容也比較正式,老幹部們願意聽他的課,不是沒有道理。但課不能白聽,我得知道我要付出的代價。這事非問賀部長不行。我撥通了賀部長的電話,當然先是問候他到任的情況:“部長,我是小莊,您到四川還適應嗎?”

“工作交接也不忙,怎麼想起跟我電話了?”賀部長是自己人,說話也直接。

“跟寧部長一起聽了一課,就是那個郭大師的,但我不知道聽課的費用情況,您知道嗎?”

“我倒是去過一回,知道一些。每次上課,每人兩千,這是聽課費的基本標準,當然,多給不論。如果自己要有私事找大師化解,從七千七到九千九,這看你自己。怎麼,聽了就信了?”

“也不是全信,但是聽聽也不妨,反正又沒什麼事,錢也不多。”

“那是,那是。小莊,你原來說你是四川人,你老家是四川哪裡的?”

“達縣,川東北,大巴山區,比較偏遠。”

“我知道了,記住,小莊,凡是四川有什麼事,直接跟我講,不要見外,我們是兄弟嘛。另外,宋部長那次,估計你已經有基礎了,今後關於專案的事,直接跟了聯絡,他是能夠起直接作用的人。”

賀部長說直話,這是自己人的態度,抓得住重點。

妍子問我:“你跟誰通電話?怎麼說到四川了?”

“就是幫我們爭取到軍隊專案的那個領導,現在調到四川了。況且,今天,我跟他的老首長一起聽了一個傳統文化的課,起碼要打聽學費嘛,要不然,白聽,多不義氣?”

“那是,況且人家給我們這大的專案,白送都來不及。”她是不管我聽課的事,反正我也沒說那個斷手人的事,她只當我是個人喜好,沒多問了。

第二次聽課是一週後,按先前約定的時間,我到那位老首長的家,進門還是那位年輕人,跟我打招呼時態度隨和多了,當然是已經認識的原因。我給了他一萬元的現金,他推辭到:“不要這多。”我告訴他:“我和寧部長兩人聽聽課費用,都由我來出,從今天起,只要我來,寧部長的聽課費都算我的,我是他小兄弟,這必須由我來出。況且在老首長這兒,起碼的茶水費還是要給的,要不然,都不敢再來了。”他笑著收下了。

當寧部長來的時候,年輕人在門口低聲給他說了,他進來時對我說到:“小莊,你出也行,我不跟你客氣。但以後,有什麼私事,直接跟我說,你也不要客氣。”我要的就是他這句話,這點錢,對我對他,都不是事。

郭大師今天講的,進入到祝由術的核心部分了。

“今天講的內容,進入祝由術的操作部分,從今天起,大家也開始進入核心內容。首先,在大家明確了禁忌的前提下,才能夠進入今天的內容。上一次,我看大家非常認真,許多都對禁忌作了記錄,這很好。今天的第一部分,講祝由之裝置。”

他在黑板上寫出“祝由之裝置”五字主題後,又在下面寫出三個分類:“治病室”、“老祖像”、“物件類”,然後分別講解:“一是治病室,今天也叫診室。祝由科雖忌鋪張揚厲,但為人治病,也不可室如懸磬、一無所有。雖不求廣大華貴,但求寂靜清潔。最合宜者,莫如租賃鄰近鬧市之寺院庵觀之餘房。因為此類地點除了清靜以外,還有神靈。當然租賃民房也可以,用自家房屋也可以。但要點是要避開臥房、廚房、廁所,以避穢氣。臥房難免淫色、廚房難免殺生、廁所難免汙穢,皆需避開。房屋必須座北朝南,南向有窗戶,這是方位根本,必須滿足。”

“二是老祖像。軒轅老祖是此術發明者,必須在正北牆壁中央,懸掛老祖畫像,平時用掛上黃布幔,兩邊有鉤,診病時,將布幔鉤起,露出老祖像。平時則垂下布幔,保護畫像。”

我聽到這裡,看見大家紛紛在記筆記,覺得自已也該用一子記下來,不能因為年輕,記憶力好,就忘記留下資料。

“三是物品類,這個比較雜,但都很重要,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他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畫起圖來,結合影象講解,意思明晰多了。

“軒轅像前,設長幾、長幾前設方桌,長幾上供奉仙茶、鮮花,方桌上供奉符、篆、紙(黃裱紙)、筆(毛筆)、硃砂、硯臺、淨水。方桌南向掛一黃布臺圍,桌上設香爐、燭臺、淨水鍾,臺前地上設兩個蒲團,以備求治者我祝由跪拜。燭臺常燃素紅燭,香爐常焚檀香。這是中間部分的擺設,最為重要。”

“屋子東面牆壁正中央,掛太上老君像,像前半桌一張,這是神靈之祖,供奉如下:仙茶、香爐、燭臺,燃燭焚香與先前一樣。西面牆壁貼上十三科醫神,現在沒有他們的畫像賣了,但可以寫上神名及神咒,代替畫像。西面不必有供桌。如果最好的條件下,診室外如果有天井或者庭院,就栽幾棵大樹,因為有危重病人,可以用移除法。也就是迅速把病人的災禍,轉移到外面的樹上去,當然,這不是初學者能夠掌握的。”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們聽課的面面相覷,因為這種傳說中的法術,難道是真的存在嗎?

郭大師繼續講到:“記住,每年八月十六日,我是指的農曆,這天是軒轅老祖成道紀念日,祝由必須在這一天,在治病室中,做功德致敬。這樣,物件裝置之法,我就介紹完畢了,大家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問我。”

在簡單回答了下面提出的幾個問題時,郭大師反復強調:“大家正處於入門期間,我只能講怎麼辦,不能講為什麼,因為其中的大道理,不是一天半天可以講清楚的。大家只要記住怎麼辦就行了。”

“下面進入今天授課的第二項內容,由於今天授課是一整天,所以中午吃飯時,希望主人能夠準備點素菜,因為下午要講咒語,得有所禁忌。”

他一說到咒語,大家興奮起來,這可是許多門派的核心內容,看樣子,下午的課值得期待。

“第二部分,是祝由疏的程式。祝由疏,是指病人因求助老祖及神仙法力,向神仙求助的疏文,但一般病人寫不了,寫不好,所以由祝由家自己預先寫好,等聽完病人口述病情後,即將病症寫於疏上,再填上名字即可。在我們的實踐中,我們都預先準備了若干提前寫好的疏文,這裡只寫好公共部分,病症情況及患者姓名,等病人到了後再填上即可,節約時間,避免疏漏。”

原來這也有制式文體,到時只做填空題。

此時,郭大師從包內拿出一沓疏文,讓那個年輕人分發給大家,我接過來一看,這類似於向上級請示的文章,抄錄如下:

大慈大願,至聖至靈,紀定陰陽,德參天地,察明堂以究自脈,洞性命以作內經,為萬代之宗師,作後人之模範。伏惟(此處斷行)

(此處頂格)上古大聖軒轅老祖,闡明醫術,創作祝由,符章玄妙,功蓋參茸,秘字神通,效逾針灸。子民賴以盡年,邪鬼知而號哭,功垂不朽,道行無疆。弟子某某爺叨聖祖之威靈,得領祝由之餘緒,仰體宏願,普救斯民。今有(某省某府某縣信人某某,緣因感受熱毒,忽於某年某月某日猝生毒疔於口唇間,無膿無痛,只覺腫脹不食。)(以上括號內為自填內容)特來求治,用特瀝情具疏。代為叩禱。懇請(此處斷行

(此處頂格)老祖大發慈悲,神靈速應,降敕主科醫神,扶助弟子援救病人,臨疏不勝惶恐之至。謹疏。

某年某月某日弟子某某代病人某某具。

當我們正在看時,聽見郭大師開始講到:“大家注意,此疏是黃紙墨書,不可塗改。如果萬一寫錯怎麼辦?可以寫錯的字上另貼上黃紙蓋住,再寫。當然,祝由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病人如果無法到場,其家屬到場時,也可以治病,其家屬作為代表,仍然有效。”

這一段其實比較好理解,但要認真起來,卻有一個大道理,神靈傳遞可以透過家屬嗎?祝由家憑什麼認為他的疏表能夠上達天聽?這估計就要靠療效說話了。

“大家不用細看了,這個模板大家可以拿回去,到時要用,直接按原樣抄寫就行。接下來,我講今天的第三部分,這卻是最複雜的實施部分,今天上午不一定講得完,講不完下午繼續。”

他在黑板上寫下這部分的主題:治療的次序。

“醫者向病人或者病人代表,詳細問明病情後,當即洗手漱口,先寫好上面所說的疏文。然後引導病人或病人代表(以下凡稱病人儀式,均含病人代表),同至軒轅老祖像前焚香行四叩首禮,俯伏蒲團,醫者向老祖前行一稽首禮,跪誦疏文一通。病人復行四叩首禮,起立稽首退後,肅立參觀,不能與任何人談話,不能任意咳嗽。這些對患者的要求,醫者要提前跟了說明,免得到時犯戒。醫者誦讀疏文後,起立唸咒畫符。”

郭大師開始在黑板上寫字,他寫了一二三四等順序符號,然後說到:“唸咒畫符順序不能錯了,請大家用筆記一下,免得到時搞錯順序,符咒不靈。”

“這裡有一個竅門,基本上是按物品使用順序來的,用到什麼就唸什麼咒,有正心誠意的意思,也有訴求神靈力量的作用。”

他一邊板書,一邊說到:“一、誦祝水咒。因為磨墨首先要向硯臺加水。二、誦祝墨咒。記住,這裡所謂的墨,是硃砂,大家請看前面我給大家發的疏文格式,填空均用硃砂,這是制度。三、誦祝筆咒。墨磨好後,就要用筆了。四、誦祝紙咒。用筆要往紙上寫,所以就是祝紙咒。五誦書符咒。書寫什麼?書寫符,所以誦書符咒。六誦各科召神咒。因為病分十三科,分由十三個神仙管理,屬於哪科的疾病,就誦哪個神仙的咒。所以,前面要求祝由,略通醫理,就是這個作用,起碼,大家要知道哪個病屬於哪個科,對不對?”

“一般有經驗的祝由,在病人進門口述病情時,就已經在心中對分科有把握了,所以此時,不需要思索,就知道該誦哪個神仙的咒了。當誦完召神咒後,即在神案右側,提筆書寫對症符章秘字,口中默唸黃帝治病神咒,書符畢,加敕令兩字於其上”

此時,郭大師在黑板上書寫了敕令兩字的字樣,大家紛紛模仿練習了一陣。

“將寫好的符放置於香案前手香爐前面。祝由手託淨水鍾,向老祖行一稽首禮。向左轉,至太上老君像前,此時早有助手在太上老君像前香案上焚香點燭,祝由左手執淨水鐘口,向爐煙上旋轉三圈,右手掌中,以大拇指屈一切托住水鍾底部,四指上伸圍繞,向老君像行一稽首禮。轉身至右邊十三科醫神前,以左手兩指執楊枝,灑三水三滴,於咒召醫神位上。然後退至軒轅座前,口含淨水,向所畫符章或秘字上噴之,然後放支淨水鍾,口誦醫神咒,上香於爐,行四拜禮。咒畢起立,叩齒三通,行一稽首禮,這一切儀式才算完畢。現在我邊做邊說,大家照我的樣子模仿幾遍。”

郭大師一邊說一邊做示範,所有人也離席模仿,做了好幾遍,大家已經熟練,才坐下來,聽大師的講解。

“禮畢後,將所書符章秘字,用白紙包好,對病人言明用何引藥,符章如何燃燒成灰,化水吞服,遞給求治者。受治者回家,應當用左手拿著,不能中途換手,也不能裝入自己口袋中,到家後,放在安靜內室桌上,切記不可讓婦女兒童玩耍,直到吞服之時。”

聽到這裡,我彷彿想起義和團那些化符為水、點豆成兵、刀槍不入的傳說,難道,這真的會起作用?我先不否定它,等學成後,看效果再來斷定。

中午飯時間到了,大家就在老首長家裡吃了一頓素菜,他家的廚師估計是江浙一帶請來的,口味與嶽父母喜歡的相似,蔬菜做得精緻,大家吃得也很舒服。

估計是受郭大師吃飯習慣的影響,大家在飯桌上都沒說話。吃完後,又有一個老者單獨向郭大師請教事情,我們在客廳簡單休息喝茶,還有一個老者到後門花園處抽菸。留在客廳的幾個人,還在複習上午老師交的程式和動作,看他們認真的樣子,我忽然有些感動。這些人生病,是用不著祝由科的,01醫院有待遇,最好的醫生在那裡。他們為什麼有這麼高的積極性,也是為的探索傳統文化。這些老幹部,雖然不專業,但是,願意承擔使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到半個小時,郭大師問候到:“大家精力夠嗎?”

大家紛紛表示,精力充沛,可以繼續上課。我原來有睡午覺的習慣,但今天中午吃素,胃的負擔本來就不重,再加上馬上要接觸咒語了,心情比較興奮,所以精力也顯得旺盛。

“上午講了唸咒的順序,但咒的內容,卻沒有教給大家。中午叫大家吃素,也是為了清理汙穢,傳授神咒,必須清靜,首先是自身清靜,所以才專門留到下午來講。”

“凡是治病,根據前面所說,必須唸完六種咒語。不管你一天接待多少病人,每個病人到來,必須依次唸完,不可嫌煩,這是慎重規矩,不可不注意。”

“一、祝水咒。天以一生,地以六成。一六既合,活潑澄清。在天為雨露,利萬物而不窮;在地為江湖,合一元而統合。請為法水,道氣歸中,巽灑齋壇,邪穢滅蹤,滋研翰墨,書符定功。”

聽完這個祝水咒,也記錄下來了。這不是周易常說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原話嘛,看樣子,周易的原理也運用到這符咒上來了。

“大家注意,這淨水可不能亂用水充數。這淨水取用及唸誦法度,最為複雜,因為它是第一個咒,我得詳細說明。所謂淨水,當用最清潔的井水或泉水,淨化後的自來水也行,但不可用河水,因為河水一般被汙染過了。當有求醫者來時,醫者將淨水鍾從長几上移置香案前,稽首肅立。右手捏定文訣:用大拇指頭掐定中指中節,足踏丁字步,左腳橫踏於前,右腳豎踏於後,成丁字罡步。踏步穩當了,以左手按桌邊,目光對準淨水鍾,閉口咽三口氣,接下來才唸咒。凡念什麼咒,目光就注視某物。踏罡步、捏文訣,是所以咒唸誦時必須的姿勢,大家結合祝水咒,練習一下。”

大家學習動作倒是很快的,都有過動作訓練的基礎,所以這個不難。

“二、祝墨咒。色正純質,精英結成,磨書入符,萬道光騰。以上是正文,注意,古代是用松煙墨,從漢代起,方術家發明禁咒科,改用硃砂,所以後來畫符,一律使用硃砂了。”

這個咒比較簡短,大家學起來比較快,有的幾乎可以當場背誦了。

“三、祝筆咒。兔毫象管,烈日飛霜,請神筆下,道氣滋祥,書符療病,捷如影響。記住,用新羊毫筆,一旦沾上硃砂寫符,該筆就不能另作它用了。畫符完畢後,用清水洗淨,安放老祖前筆架之上。再次使用時,移置香案前,用後仍舊放回原處。”

“四、祝紙咒。取竹之英,天地生成,龍章鳳篆,資之以陳,書就神符,卻病延生。這要用黃裱紙。道教中用經繕寫天表者,預先裁成一寸二寬、三寸六長的紙條,四十九條為一束,臨時預算書符幾道,就抽取幾張,壓於香案上,如法對之誦祝一遍,然後分念分科召神咒。”

“五、書符咒。天圓地方,律令九章,捻筆在手,萬病除殃。急急如律令敕。注意要先念召神咒,才能再唸書符咒,因為如果不能確定是哪個神,怎麼確定畫哪個符呢?但是,召神咒共十三種,對應十三位神仙,所以今天,沒有時間給大家一一傳授。大家下次上課前,頭天晚上要洗澡沐浴,晚上不要行房,早上應該吃素,到這裡來後,我再給大家一一講述各科召神咒。”

“六、書敕令咒。一圍天地動,二圍主病動,三圍不求血,四圍不求膿,五圍不生疽,六圍不生癤,七圍大神咒,急急隨咒滅。記住,凡是秘字元章,必須用敕令二字蓋其上,一般預先預備符紙時,就先在上面將二字寫好,到時用時也節省時間。也有一種祝由辦法,單寫秘字於患者部位,比如腰背疼痛的,這就不用寫敕令,也不必念敕令咒了。”

“七、軒轅治病神咒。八、送神咒。九、送疏文咒。今天沒有時間,下次上課一併講解。”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了,我正準備要上前問郭大師,但他又被那位老者拉走了,我不明白,估計那位老者家中有事,需要大事作法罷。

寧老將軍看出了我的疑惑,對我問到:“小莊,你是不是要找郭大師問問題?”

我點點頭。他說到:“下次再問吧。黃主任現在有事要找郭大師,他夫人患了老年痴呆,久治不愈,想找郭大師作法,看有沒有效,我們也在等他的結果呢。”

從寧老將軍的解釋中,我不僅瞭解了黃主任總是找郭大師的原因,也從他的口氣中,感覺出老將軍對郭大師也是將信將疑的態度,如果郭大師能夠治好黃主任夫人的病,那麼,大家才能夠真正的相信他。所以,不要譏笑老幹部們迷信,要他們真迷信,也不是那麼容易。

我也在想,如果說秘咒沒有作用,那麼那個斷手人當年在我面前表演的吞棍棍、化九龍水難道是假的?如果說它起作用,那麼,義和團的悲劇從何而來?

我期望找到答案。(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