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 集齊江湖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兩位老師緊張的神色,我和班長也感到寒意。剛準備開口問,服務員已經端上菜來了。這些菜本是素菜,但是取的都是些犖菜的名字,做出的樣子也模擬犖菜的模樣。菜上得差不多時,莫老師感嘆到:“這是用葷菜的心吃素,不是清靜。”

倪老師勸到:“客隨主便吧。”大家開始吃了起來。

莫老師吃得不多,他最先吃完,我和班長吃飯是部隊習慣,比較快地結束了,剩下倪老師,看了看我們,笑到:“我這個最後一名,還真不敢吃了。”

班長笑了笑:“菜不好,要吃飽。”

倪老師也不吃了,他與莫老師作了個眼神交流,對我說到:“小莊,你是不是先帶我們到你家裡去一趟?”

我看了看班長,他點點頭。我知道,這裡面估計有講究,我們雖然不懂,但聽專業人士的建議總是不錯的。

“有勞兩位老師。”我做了一個拱手禮,表達了謝意。然後開車,一行先到我家。

進得屋來,倪老師看了看格局,說到:“這屋子陳設找人看過,總體講究得不錯。”我知道,他是說的風水。

“你帶著這個符,進過哪幾個房間?”莫老師突然發問,我得仔細想想,然後說到:“客廳、我的臥室,衛生間”。

“行,我就在客廳做事吧”。他從包裡,拿出一些東西,住茶几上擺,有香、燭、畫了八卦和陰陽魚的黃布,有一把木箭等東西,擺佈起來。等他擺佈完畢,對我和班長說到:“你倆出去,等一會就完,我再叫你們進來。”

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我猜測他是要作法了,留下了倪老師跟他作助手。

我們在門外,沒敢朝裡面看,隱約聽到搖鈴鐺、念咒語的聲音,好像還有燒紙的樣子,因為我們聞到了從門縫飄出來的味道。我和班長沒說話,相互看了看對方,神情嚴肅。

過了大約二十幾分鍾,門開了,倪老師說到:“進來吧”,我們進了屋。

屋內地板上還有燒紙的痕跡,但他擺佈在茶几上的東西都已經收理完畢。莫老師對我們說到:“我掛了三道符,分別在衛生間,客廳內和你的臥室門沿上,你千萬不要動它們,管七天,暫時就只能這樣了,看這七天之內,有沒有新的辦法。”

他這樣一說,我們都明白了。他雖然沒找到剋制地煞符的辦法,但可以臨時救急,穩住七天時間。希望在這七天內,我們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珍貴的七天,巨大的機遇。

我請兩位師傅坐下,班長給他們燒水泡茶,我趕緊跑到岳母的臥室,她保險櫃內有一些現金,密碼和鑰匙都交給了我,我開啟櫃子,拿出四萬元,分別裝在兩個小紙袋子裡,出來了。

我將信封分別送給兩位師傅,他們推辭半天,堅持不要。班長說到:“你們幫了他大忙,你們要是不收,他怎麼睡得著?”

倪老師說到:“我與鮑老師是老朋友,我絕對不能要這個錢。但莫師兄,你要收下,免得大家一番好意,被誤解了。”莫老師這才從他手中的錢中,抽出三百元,裝進口袋裡,將剩下的退還給我。

我不理解,更不敢接。莫老師說到:“這個鎮宅符,就收三百元,這是我的規矩。解決這個事,不需要你請,我們這派的人,都有這個義務。”

我更不明白了,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但又不好多問,因為他們已經起身,準備離開了。

大家上車,向山果居進發。在車上,倪老師問到:“莫師兄,你猜測真是他嗎?”

“現在還不確定,但有很大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儘快找到相應門派的人,集體來討論一下,尋找線索,才能判別。”

他們說的什麼,我根本不明白,因為完全不懂,所以不問。在中國人江湖中,尤其是玄學的門派中,有許多秘密,是不能向外人說明的,這規矩,我懂。

我聽說過藏傳佛教的某些規矩,師父傳給你的法門,你即使學會了,也不能傳給別人,因為師父沒給你傳法師的資格,你就不能收徒弟,所以,這種教法,我們叫它秘教。

到了山果居,由於班長提前給鮑老板打了電話,鮑老板已經在門口迎接了。等我們到了他書房,書房裡還有一位,鮑老板介紹到:蔡老師。我們打過招呼過後,坐下,有人送茶水過來,鮑老板不要她倒水,讓她把茶水放下就出去。剩下我們幾個。

鮑老師先是與倪老師、莫老師寒暄了一陣,對介紹了一下蔡老師。“蔡老師是從陝西來的,也是今天剛到,曾師從於西安八仙宮文清道長。蔡老師是我書法界的朋友,也瞭解一些道術,我們也有十來年沒見面了,趁著這個機緣,我把他請來,也是大家互相交流的意思。”

大家重新拱手致敬,客氣一番。

鮑老板問倪老師到:“怪不得你花了這幾天時間才來,原來是請莫師兄了。”

倪老師說到:“這是個大事,我也有義務盡全力,但我半路出家,道行太淺,只好請師兄出馬了。”

莫老師客氣到:“我也是半桶水,蔡老師師出名門,想必另有高見。”

“我學道路術只學了兩年,學書法學了二十年,要說書法,我可以跟鮑老師交流互鑑,要說法術,還得你這專業人士的。”蔡老師比較謙虛。

鮑老板說到:“大家都莫客氣了,這個事,我想先聽聽莫老師的見解。”

莫老師給我使了個眼色,我明白了,我把那道符拿了出來,莫老師接了過去,遞給一蔡老師,問到:“蔡老師,你看這是不是地煞符?”

蔡老師看著看著,臉色突然變了,有憤怒的樣子,低聲說到:“就是它!誰他媽的陰魂不散,搞這傷天害理的事情?”

蔡老師,師出名門,修習書法多年,算得上是儒雅正派之人,竟然口也髒話,當眾罵人,可見,這是多麼反常的行為。

莫老師說到:“我也不知道路數,暫時在小莊家安了鎮宅符,只管得了七天,所以這七天之內,我們要召集能夠聯絡得上的道友,一同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看,怎麼樣?”

鮑老板說到:“為了正義的目的,我願意承擔一切費用。”

我連忙站了起來,對鮑老板說到:“鮑老師,這是我的事,必須由我出錢,況且,鮑老師,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倪老師說到:“小莊,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這是我們這個行業共同的事,所以,我們大家要共同努力。”

一在番爭執中,大家還是同意了由我來出錢。班長的一句話管了總:“事因他而起,況且,他是有錢人。”

接著,三位道友紛紛打電話聯絡,直到吃晚飯時,大家重新聚齊,估計三四天內,會來七八個門派的十幾個人,大家對即將到來的聚會萬分期待。

晚上,班長回養老院去了,他明天要把養老院的事情安排好,再過來。

我睡在山果居二樓的房間,原來的陽臺還在,當年與班長徹夜長談的躺椅還在,但心情卻完全不同。秋天的涼意帶來肅殺的訊息,明亮的星空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我失眠了,做了好幾遍朱老師教的小周天執行法,也不管用。危險,迫近的焦慮,佔據了我整個頭腦。儘管我假裝輕鬆地給妍子打電話,儘管我假裝高興地聽她彙報孩子的動靜。我想保護自己的親人,但從未像此時一樣,充滿了絕望的無力感。

第二天下午,班長來了,他給我帶來了一些換洗衣服,其實都是他的,他身材和我差不多。還買了電鬚刀、洗漱用品等東西,他真是個細心的人。

第二天晚飯時,飯桌上又多了三個人,他們都在說本門派的掌故或者近期的狀況,我和班長插不上話,只有吃完後出來,直接到前臺,找到山果居的會計,先給他們賬戶上打了十萬元錢,作為接待的前期開支。

吃過晚飯,我問班長:“都安排好了?”

他回答:“已經上正軌了,其實平時事不多。你溫州沒事?”

“沒有,不需要操心。”

“我們找鮑老板聊聊?”班長這個提議較好,他跟鮑老板關係好,隨便聊。更重要的是,我這樣空想,不是辦法,覺都睡不著。

鮑老板在書房,蔡老師在寫字,打過招呼後,大家坐下,班長問到:“鮑老師,人還沒來齊吧?”

“談不上來不來得齊,這又不是武林大會,來多少算多少,關鍵是想不想得出辦法。”鮑老板快人快語,繼續說到:“這一兩天,聽來的人說了些,大家把它當大事對待,是有道理的。”

他望了望蔡老師,蔡老師說到:“這個地煞符,大家都知道,其實這是巫術行當中的常識,我們道家是不屑於這個的。但是古代,巫醫道是不分的,所以,我也知道一些皮毛。”

他繼續說到:“所謂醫家,是藉助自然的力量解決人體的問題。但終究有極限,所謂藥不能治的狀況,也有發生。於是,古代有一個科,叫祝由科,傳說黃帝的妹妹叫祝由,她認為,光憑藥石金針,只能醫病,醫不了命。於是,她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藉助鬼神的力量,來治病救人。畫符求神來驅趕病魔,這也傳到皇宮,太醫院也有祝由科,這叫醫巫不分。”

“你知道,道家也稱黃老之學,黃帝和老子,是我們尊崇的仙師,所以醫道本來就不分。許多醫家也是修道都出身,至今,許多道士,也對金石研究頗深,對醫藥也有傳承。況且,硃砂、硝石等,都是煉丹的材料,促成了火藥的產生,這是算是重要的附產品。巫家,人稱江湖術士,是利用鬼神的力量來達到社會的目的,驅鬼避難的有之,傷天害理的也有,但終究要受天道的規範,沒有白吃的午餐。就你這個地煞符來說,畫這個符的人,要讓它起作用,也會傷害他自身,因為它違背了天道。”

他喝了一口茶,說到:“天道迴圈,害人害已,為什麼這一派,總是不能絕跡!”他把茶杯重重地擱在桌上,說到:“非是大惡之人,沒有大的仇恨,不能做出如此下三濫的事情來。這種害群之馬,當人神共憤,人人得而誅之!”

他的形象,瞬間在我眼中高大起來。

蔡老師嘆了口氣:“可惜我不是他們門中人,也不太懂他們的傳承和規矩,不能幫上多大的忙。況且,我道術不精,師父也仙逝多年,只好空發感慨,與鮑老板寫字度日,百無一人是書生。”

鮑老板隨即說到:“你雖然不懂具體法術,但可以在原則上把把關,這麼些雜七雜八的門派,估計到時候一人一個主意,關鍵時候,你還得給我們提建議,免得把事情搞偏。”

“鮑兄抬舉我,我師父雖然是德高望重,但我學藝不精,談不上把關。但基本原則我還是懂的,看來的幾個人,他們走偏的可能性不大,都算是正派人士。”

聽蔡老師這樣說,我稍微放心一點。估計是略感放心的緣故,或者是班長在的緣故,或者是太疲倦的緣故,反正,這一晚,終於睡著了。

天明醒來,洗漱完畢,下樓吃早餐,發現人多了起來。服務員上下忙碌,採購車來了,許多人出去搬東西,看樣子,聚會就快開始了。

早餐吃完後,服務員們開始搬桌子,佈置大廳,我問了一下,說是為下午準備的,下午這裡要開會,吃飯在另一個廳去。

看著這麼多人,為了我的事忙碌,內心對鮑老板的為人崇敬起來。這本不關他的事,他攬下來,純粹是為了友誼,為了正氣。他安排這一切,得費多大精力。

上午,幾個師傅一齊到山上,看所謂的風水氣勢,我沒跟上去,因為他們總說專業術語,我聽不太懂。

專業術語,本來產生於某專業的專有名詞,目的是從專業的角度對某一事物的重新定義,有利於精確和聯絡,有利於運用和簡化。但在後來的發展中,專業術語又像是一種符號,用以區別本專業與外專業的界限,抬高本專業的自我認同度。這就形成了這種術語的共同特點:本專業的人聽起來越是簡單的常識,外專業的人越是聽不懂。有時,我覺得,這是他們為壟斷本專業知道,自我抬高的手段。比如我們常聽過的相聲,把鋪墊叫做墊包袱,把最終答案,叫做解包袱;把快速長串的臺詞,叫貫口;把主講和副講分為捧逗。等等,如果你不瞭解,還真鬧不明白,以為是好高深的東西,其實,這就是他們行業的常識。

迎接了好幾撥人來,大約總計有二十來個,加上鮑老板及我和班長,我們中午的宴會分為三桌。一桌由鮑老板陪同,大多是來自蔡老師那樣的,所謂有專門修道經歷的人,屬於名門正派。中間一桌由倪老師陪同,主要是各地術士,說得好聽是方術民間人士,說得不好聽,就是端公、陰陽和巫師。最後一桌由莫老師陪,專門吃素的。這三桌分在三個包廂,互不干擾。

酒過三巡,鮑老板給我使個眼色,我明白,他帶著我出去,到那兩個包廂敬酒。他是地主,我是出資金人,都算是主人。

客套話當然由鮑老板講,他懂規矩,聲望也高,大家對他的尊重,看得出來:他一進門,所有人都站起來了。

吃過飯,安排休息兩個小時,有幾個剛到的,班長親自把房卡送到他們手中,每個房間內的煙、茶、水果、洗漱用品,都已經配齊,整個上午,班長還親自檢查了一遍。按分工,會場上的事,由倪老師負責,後勤的事,由班長負責,鮑老板是總策劃。按原先講好預算,班長給每個人的房間內放了一個紅包,表示作為差旅補助,感謝他們遠道而來,紅包的規格都是一樣的:每人五千元。

鮑老板說到:辦會,是一個學問,班長沒在大機關工作過,但操作起來,屬於無私自通,是個頂聰明的人。

下午開會,就在那個大廳,二十幾個太師椅圍成一圈,兩椅子間有一個茶几,茶水是剛泡好的,下面還有一個保溫壺,喝完了可以自己加水,另有兩碟子水果和瓜子花生之類,估計是個擺設,沒人動它。

鮑老板起頭:“各位老師,這麼遠把大家請來,山果居條件不好,還請大家原諒。”在大家紛紛表示感謝的時候,鮑老板迅速點出了主題:“現在,我這個小兄弟小莊,遇上了難題,相信,也是你們這個行當遇到了難題。所以,請各位老師來,幫我們把把關,出出主意,我先在這裡謝謝諸位了!”鮑老板站起來,正式向大家打恭作揖。

人們紛紛拱手致謝,表示謙虛。這時,倪老師站了起來,說到:“我和我師兄已經看過這道符,也得到了蔡老師的確認,是地煞符。如果大家有所不信的話,這道符還在這裡,大家可以傳看一下。”他將這道符,分別傳給那些人看,有的看後點頭,有的看後搖頭,有的看了符過後又盯著我看,讓我心裡七上八下的。

倪老師讓大家看完符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對大家說到:“大家對這個符的名稱和畫法,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呢?”

沒有異議,這是地煞符。

莫老師說到:“以兄弟我的能力和見識,莫說能夠解開這道符,就是它的來路,也說不明白。所以請各位高手來,大家都是各門派的中堅力量,肯定比我厲害得多,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不能商討出什麼結果。”

這時一個年紀大的人向大家拱了拱手,說到:“鄙人江西秦敬陽,接到莫老師的邀請,當然必須來助一臂之力。本來,對此事有研究的,應該是我的掌門師兄,但我不知道現在我的掌門師兄在哪裡,給他家裡打電話,說他出門一個多月了,他又不帶手機,所以沒法聯絡。所以,只好自己來,看能不能幫得上忙。”

莫老師讚歎到:“龍虎陰陽派的郭掌門,在江湖上,恐怕沒他不知道的事了,他不在,你這個師弟盡可以代表。”

我身邊另一個人讚歎到“原來龍虎陰陽的人也來了,沒見著郭老師,見到秦師父,也是幸運啊。”

大家紛紛表示尊敬,看得出來,這個龍虎陰陽名氣較大。秦老師繼續說到:“承蒙大家看得起我們派,那是師父和師兄的能力,我沒多少能力,只是過去在師父和師兄那裡,聽了一些掌故。聽說這道符的最後一個傳人,自稱青城別派。聽說今天青城山的王師父也來了,估計你們更瞭解,你們先說說?”

那邊站起一個中年人,頭髮長、鬍子長,穿長衫,很有道士的樣子,站起來打個恭,說到:“本人姓王,家住四川青城山,雖然聽說過這個故事,但本派與這個符的傳人真的沒什麼關係。但他的事,倒是聽說過不少,大家有興趣,我倒可以說說。”

大家紛紛表示歡迎,請王老師說掌故。

“今天,天南海北,來了七八個門派。大家追根溯源,我們都是道家方術中出來的旁門,這個認祖歸宗的事,大家估計不會否認吧?”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可。秦敬陽說到:“鮑老師,不知您注意到沒有,我來自江西,派別名稱與道教聖地龍虎山有關,王師父來自青城,青山也是首都聖地。還有來自陝西甘肅的這兩位,基本道宗是龍門派,還有山東來的,他們的祖師父出自嶗山,光聽地名,就知道,我們都源自於道教,活躍於民間。”

“秦老師說得對,我雖然沒有出家,但青城山的神仙,每節賀聖,我都要去的,這就是認祖歸宗的意思。這是閒話,今天我們是來說這個符的來源。”

他右手拿著這個符,對大家說到:“這個符原來有一個光榮的使命,它根本不是用來害人的!”

說到這裡,許多人都大吃一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