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尼加拉瓜運河進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尼加拉瓜運河工地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運河工地場面極其宏大,整個運河工地分成24個標段。

從加勒比海一側的蓬塔戈爾達河,沿杜樂河進入尼加拉瓜湖,再到太平洋岸的布里託河口,全長約276公里,是巴拿馬運河長度的三倍。

運河航道規劃底部寬度為230米-520米,水深27.6米、運河建成後,可通行數十萬噸巨輪。

以尼加拉瓜湖為運河核心,東側沿聖胡身河天然河道施工難度較小。

主要是封堵河道引流後,對現有的198公里聖胡安天然河道裁彎取直,清除一些河心岸灘,爆破岩石,對少部分狹窄的河道進行加寬,加深,砌築片石護坡等工程。

由於路線較長,挖掘的土方量是蘇尹士運河的兩倍還多,是最耗費勞動力的地方。

經歷4年多的大規模施工,東側河道已經呈現了大致雛形。

由於這裡天然水寬水深條件較好,施工後原本曲折多彎的河道已經變得平直許多,巨輪從尼加拉瓜湖可以方便地駛入,徑自沿聖胡安河進入加勒比海。

在運河工地的斜坡上

固定著許多條鐵道一般的滑軌,運載泥石的無動力翻鬥車上上下下,將挖掘出來的土石運送到坡頂高處,就近堆積成一座座平頂小土山。

今後這些平頂小土山既可以作為運河公司的監控哨站,也可以作為駐軍營地,用以防禦尼加拉瓜運河安全。

原本拖拽這些無動力翻鬥車的是拖拉機,每一條軌道的頂端都有一臺車廂裝滿砂石的拖拉機,拖拉機車廂上牽引著鋼絲繩,將滿載泥石的翻鬥車順著鐵軌從河床底部拉上來。

就在去年

尼加拉瓜運河工地上送來了幾十臺電動機,用其牽引鋼絲繩又安全又好,很快在工地上得到了大規模應用。

一臺發電的柴油機組可以拖帶五條滑軌,施工效率大大提升。

但不可否認的是,運河底部泥沙挖掘只能依靠純粹的人力勞動。

日復一日的艱苦勞動,已經讓十幾萬黑奴損失近四分之一,這是規模宏大的世紀工程必須付出的代價,誰來都一樣。

按照當前的工程進度,再有兩年半的時間,東段198公里聖胡安河道可以施工完畢,具備完全的通航條件。

施工最大的難點在於西側,尼加拉瓜湖西岸距離太平洋只有20公里,卻屬於丘陵山地,原有的布里託河從地峽穿過,河道曲折而狹窄,水深條件也不夠。

而且太平洋和尼加拉瓜湖水面有26米落差,必須要建設雙線三級水閘,超級水閘的規模舉世罕見,施工難度極大。

這一天

在隨行官員和眾多皇家禁衛軍官兵的護衛下,皇帝李察親自來到了水閘工地視察,聽取當地工程負責人員彙報進展情況。

如今展現在李察面前的是一幅恢宏的建築場景,36米深船閘的基坑已經開始澆築混凝土底板,捆紮密密麻麻的鋼筋蜂窩一般,讓人看了頭皮發麻。

設定在布里託河沿岸的兩座水泥廠,提前生產了2.7萬桶水泥,密密麻麻的堆砌在工地周邊,為底板混凝土澆築做好充分準備。

船閘使用的都是專門研製的特種水泥,強度高,耐久時間長,價格也相當驚人,是普通水泥的三倍還多。

開始澆築一聲令下,船閘工地周邊的1.15萬名工人同時動手,將堆積成小山一般的石子,黃沙,水泥按照比例混合進攪拌桶。

一字排開的137個水泥攪拌桶同時開動,攪拌好的水泥有工人推著小推車,裝好了運送到既定的地點傾倒。

每個水泥攪拌桶周邊都有幾十個工人,有的負責砂石上料,有的負責加水,有的負責新增水泥,流水介般不停的運轉。

而在另一側

20多輛小推車已經靜靜的等待,每輛小推車都是兩個人,一個在前面拽,一個在後面穩住獨輪車。

從高處看下去

推著小推車的黑人奴工形成了137條細線,往來不停的將混凝土傾倒下去,一車又一車,中間不允許有停頓。

在每個水泥攪拌桶旁邊,都有負責質量的工程人員記錄,監督,以保證攪拌的每一桶水泥都符合要求,比例適合。

整個澆築將持續兩天兩夜,要求一次性澆築完成,中間不得停頓,總計要澆築7萬多方的混凝土。

參與澆築的黑人奴工每二小時換一次班,下來歇一會兒,喝點水,吃點東西,養精蓄銳準備繼續頂上。

看著這熱鬧而又井然有序的勞動場面,皇帝李察此刻也豪情滿懷,微笑著說道;

“現場施工組織的非常好啊!很有一種改天換地的氣概,彰顯了帝國工程人員極高的水平,這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當初議定尼加拉瓜運河工程主持人選時,很多人意見偏向於請高水平的法國工程師,因為他們主持建造了世紀工程蘇尹士運河。

從技術角度來看

蘇尹士運河不過就是一條沒有船閘的陸地運河罷了,法國工程師也沒有建造創造記錄雙線三級船閘的經驗,其國內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帝國重工業。

別人能行,我們為什麼不行?

我大唐帝國船舶重工業和冶金工業都位居世界頂尖水準,工程人員更是擁有建造大型水庫的豐富經驗,沒道理做不好這條史無前例的恢弘工程?

現在看來,朕當初力排眾議的決策是對的,帝國工程人員水準已臻國際頂尖水平。”

這樣高度的評價,讓周圍一圈的華裔工程師們興奮極了,臉上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了光彩,只剩下傻笑了。

還是皇家秘書處長鄭源抬手恭喜說道;“我要恭喜各位,陛下可謂金口玉言,有了這項恢弘的世紀工程傍身,在土木工程領域帝國專家已經領先世界,足可以自傲了。”

“多謝陛下過譽,多謝陛下隆恩,我等愧不敢當。”

擔當總工程師的帝國工程院院士侯廣德又黑又瘦,臉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率領眾人誠惶誠恐的拜謝道。

工程院院士屬於大唐帝國皇家科學院工程分支,能夠擔任院士的都是資深高水平專家,豐厚履歷拿出來極有說服力。

大唐帝國皇家科學院主要分為科學院和工程院兩大分院,下設皇家科學院圖書館,由著名院士擔綱的27個實驗室,還有6個皇家科學院下屬研究所,分別涉及冶金,船舶,化工,電氣化,基礎材料和工業裝置這六個重點科研領域。

侯廣德院士最大的心願,就是籌建一個土木工程研究所,彙集大唐帝國頂尖土木工程師於一處,集中攻克一些世界尖端的建築難題。

比如擬議中的帝都長安跨越海灣的金門大橋,長安,洛杉磯,芝加哥地鐵專案,超級水電站,大壩,大跨度鋼架橋樑和前沿領域的懸索橋梁等等,建設更多的大型工程造福帝國。

皇帝李察能夠理解一位工程師的心願,他難掩讚賞神色說道;

“這可不是過譽,尼加拉瓜運河必將佔據世界工程史上輝煌的一頁,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這證明,人類具有無可比擬的創造性,證明帝國土木工程領域的尖端水平。

只要順利的完成這一世紀工程,從今往後,大唐帝國的優秀工程師就將籠罩上一層無形的光環,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

侯愛卿,你們現在進行的是一項極具歷史意義的偉大工程,不但造福現在,還將造福子孫後代,包括今後許許多多的帝國工程師。

這裡……就是你們施展傑出才能的舞臺。”

皇帝李察大手一揮,他的話扇動性極強。

在場所有的工程人員和管理者全都面色脹紅像打了雞血似的,神情中的散發出異樣光彩,興奮的難以自己。

極目遠眺

在火熱施工中船閘工地的遠方,一條經過無數次爆破加寬拓深的地峽,展露在眾人的面前,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

布里託河沿岸原本狹小曲折的地峽,大多為岩石質地,人工開鑿近乎不可能,所以需要大量爆破施工。

在河床上

難以計數的岩石凸起都需要爆破粉碎,以保證灌注河水以後,水深在28米以上,不能阻礙巨輪透過。

狹窄地峽也需要大量爆破拓寬,取直,每年消耗數千噸高爆火藥,這也是極其危險的施工專案,一個不慎就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落石,坍塌,傾覆,失足高空墜落以及熱帶瘟疫,瘧疾等疾病,落後而危險的施工環境,是造成黑人奴工傷亡的主要原因。

正是在這種惡劣的施工條件下,尼加拉瓜運河才更顯得恢宏壯闊,讓人感慨不已。

隨著澆築混凝土底板進展,在深達30多米船閘底部勞動的黑人奴工不斷出現狀況,有的人腿軟眼花,連人帶小車摔下施工小道。

有人腳一滑摔倒在巨大的鋼筋籠上,有人手臂捲進了攪拌桶,有人半路上暈倒了……

兇狠的黑人監工,立刻衝上去用皮鞭招呼,大聲呵斥著繼續幹活,不準停下腳步。

這些黑人監工都是從奴工中選取,能夠享受高一等的伙食待遇,高階監工甚至允許娶妻生子,有薪水可拿,能夠居住在華工區。

這讓黑人監工們成為最兇狠的狗腿子,對待最底層的黑人奴工毫不容情,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準停下腳步。

他們熟知黑人奴工懶惰散漫的秉性,就像餓狼一般時刻盯著他們。走慢了或者拖沓了,上去就是一鞭子,膽敢有稍許的反抗直接當場打死。

正是在黑人監工一刻不停的督促下,整個尼加拉瓜工程才能推進的如此順利。

稍微放鬆一下,各種磨洋工的動作就紛至沓來,工程再有20年也建設不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黑人監工功不可沒,當然也是最招黑人奴工仇恨的群體。

在工地上

經常會發生黑人監工被殺的事情,有的是用石頭砸死,有的是被推下深坑摔死,有的甚至在天黑被勒死,確實是一項危險度極高的工作。

對於這種情況

在找不到兇手的時候,也只能不了了之,從底層黑人奴工中再選一個就是了。

為了趕工程進度,運河公司預設可以使用較為冷血的手段壓榨奴工,用鞭子和棍棒驅趕,對不聽話的黑人奴工施以種種酷刑,這都是這些黑人監工去做。

在運河公司本身,也逃不了指使和縱容的嫌疑。

本來就是殖民者嘛,哪來的那些虛情假意?

皇帝李察神目如炬,對偌大工地上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他的視野比普通人寬闊了許多,站在高處甚至能看清楚10多公裡外兇狠抽打黑人奴工的監工動作。

但只是目光一瞥,便又轉到了其他方向……

隨著時間的推移

疲憊的黑人奴工在往來澆築中失誤增多,有時一個摔倒甚至連累好幾個奴隸,全都摔成了滾地葫蘆。

附近的幾個強壯監工,立刻衝上前去,用鞭子和棍棒將他們打的到處亂爬,只能強忍住身上的傷痛趕緊去推車。

多停留一會兒,就又要多挨幾鞭子。

這種情景看起來極其殘酷不人道,但若不這麼做……

這幾名摔倒的黑人奴工就會躺倒在那兒小半天不起身,唧唧歪歪的叫著“這也疼,那也傷……”能回去休息最好。

就像瘟疫似的有一個看一個,用不了半天,整個工地就全都得停下來,半點也不誇張。

所以在工地上只要還有一口氣,就必須得爬起來幹活。

總工程師侯廣德見到現場有些混亂的情形,目光有些求救似的看了一下鄭源處長,希望他能從中斡旋。

現在正是澆築基坑底板關鍵的時刻,無論如何都不能停。

澆築進行到這時候差不多1小時20分鐘,還有40分鐘才能換班。

在高強度勞動下,黑人奴工已經氣喘吁吁,腿腳發軟。前面一個拽,後面一個推,兩人合力推著重達140多磅的獨輪小車,行駛在狹窄坡道上。

若發生意外

黑人監工將採取更嚴厲的手段彈壓,不排除武裝護衛近距離射殺一些挑頭鬧事者,而這樣的事情有礙觀瞻……

為尊者諱,希望他能勸離皇帝陛下。

鄭源處長顯然讀懂了對方眼中的含義,微微頜首以後,見皇帝陛下與身邊的近臣聊了幾句正回過身來,便上前深施一禮說道;

“啟奏陛下,這工地上日頭漸高,走上來也需要不少時間呢。莫如今天先就這樣……恭請聖駕移步行宮,各位隨行的大人也能歇一歇,喝口茶。”

“哦……這看來是朕的疏忽了。好吧,那就依你所言,擺駕回宮。”

“臣等叩謝陛下隆恩,起駕!”鄭源連忙手一抬,附近的10多名禁衛軍官在前開道,一眾隨員們簇擁著皇帝陛下離開高處,向著丘陵下方而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