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水到渠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汴梁城被攻破以後。

大宋皇帝的皇位,完顏宗望,完顏宗翰都坐過。

連完顏希尹,完顏昌,完顏宗磐也坐過。

可是西夏李乾順的皇宮,皇位,被拘押的嬪妃,沒人敢亂坐,也沒人敢亂動。

攻打下來的西夏都城,都在梁紅玉督促下,準備遷徙。

不服從遷徙的,是作為金人黨羽。

舉家連坐。

殺無赦。

在血腥和高壓的態勢下,反抗者在第一波鎮壓中消亡,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這讓抵達興慶的宗澤非常滿意。

也對梁紅玉刮目相看。

倒是岳飛,趁著宗澤去見李乾順和興慶城拘押的金人俘虜。

勾肩搭背的挽著韓世忠在一邊悄悄低語。

“韓老哥,宗帥想親自打吐蕃,今年,馬上,親征!”

既然吐蕃敢於攪局西夏之戰,打吐蕃不意外,意外的是這麼急。

“什麼情況?”

“你這還不明白,我們兩把西夏的戰功都搶光了,人家不滿意!”

“怎麼會這樣,宗帥不像是受部下左右的人啊?”

“也可能是最後一戰了,打完了西夏,他就要想太后告老!”

不甘心,不服老。

宗澤身體還是不錯的。

進興慶府時候還棄車騎馬,意氣風發。

可這個季節打完西夏現調動兵馬打吐蕃,玩呢?

“想辦法阻止宗帥,宗帥要是在徵吐蕃時候出了事情,我三弟回來,能把你我罵個狗血淋頭!”

韓世忠本想說宗帥打吐蕃關我什麼事。

轉念一想。

要不是自己兩人搶功,這幫人也不至於急的討要說法,讓宗帥打吐蕃平衡大家的戰功。

自己和岳飛那點合謀,肯定瞞不住李敬的眼睛。

比起李敬的看重,這點戰功真算不得什麼。

“這怎麼弄啊!”

“我的意思,解鈴還須繫鈴人,我等如砍瓜切菜一般勢如破竹,折可求有大功勞,怎麼說也得擺酒道謝!”

自從宗澤表態想進攻立刻派兵進攻吐蕃。

一路岳飛都在設法想阻止。

盯著跟著宗澤不怎麼說話的折可求,還真讓岳飛想到了。

到了西夏,就匆忙拿著韓世忠試探。

果然,韓世忠顧及李敬對他的看法,他就更有信心了,說明折可求也可能顧及李敬和朱璉的看法。

“擺酒道謝,鴻門宴吧,我給你說,折可求要不答應我兩的要求,阻止宗澤攻打吐蕃,我就不讓他出中軍大帳!”

兩人說完,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笑的趙瑚兒,趙金羅跟前面幾位將領都回頭張望。

以為兩人合謀搶功成功。

在哪裡得瑟。

倒是走在前面的宗澤,在梁紅玉的帶領下,見到了西夏李乾順和朝臣。

撫著撫卹的表情,更加得瑟。

“李乾順,昔日發動宋夏之戰,後來又跟著金狗一起欺凌我大宋,可曾想到會有這一日?”

“成者王侯敗者賊,大宋人口眾多,一旦崛起,勢不可擋,我西夏周旋在強國之中權衡多年,党項族都是好樣的,我沒什麼好說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宗澤的形象,包括李敬,折可求西夏早有畫師繪製呈送李乾順。

眼看人群簇擁著意氣風發的宗澤。

李乾順沒好氣的吐槽。

自己的西夏成了宗澤青史留名的豐碑,你還要我怎麼樣?

“你這個態度可不對,雖說成王敗寇,可你党項族人眾多,你要是不服軟,難免族人也跟著吃虧!”

“哎,宗澤,宗公,自從宋軍兵臨興慶府,韓將軍說什麼,我就幹什麼了,你說我該怎麼辦?昔日配合金人進攻宋國,我也是沒辦法,誰讓我馳援遼國的大軍大敗於金人之手,打不過人家。若不跟著金人攻宋,恐怕西夏兩年前就沒有了!”

李乾順光棍的很,他承認西夏軍是他派出去協助金人的。

也不相信宗澤這樣的人看不出來,周旋在幾個強國之間的弱國西夏必須左右逢源,一不小心,就會被滅國。

至於西夏滅國,他也沒什麼負擔。

党項人敬佩強者,盛唐強盛的時候,賜姓李,隔了這麼多年,照樣在華夏族人面前姓李。

如今大宋也強盛起來,兵甲蹭亮,炮火威武,打的金人不敢正面抵抗,被迫千里西遷,生息繁衍的老巢都丟了。

幾十萬西夏軍幾天就灰飛煙滅。

輸在這樣對手手中,他不丟臉。

再說,宋人自詡被聖人教化多年,禮儀之邦,對待投降的對手,遠不如金人殘忍。

党項人被宋人分化,遠好於被金人奴役。

“李乾順,既然你什麼都明白,我也不瞞你,我現在放你出去,你帶著你的朝臣配合分流党項族人,讓他們順從朝廷各種指令,不得反抗,我可以給太后為你求情!”

“宗公,聽說我野利所部降族,除了能拿到投宋的賞錢,還可以在廣袤的白山黑水和蒙古諸部棄地替大宋遊牧?”

儘管李乾順光棍的性格認為輸的不冤枉,他還是對背叛自己的降軍一肚子氣。

尤其是宗澤爽快的笑著點頭,他心中的憋悶無以復加。

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大宋實在太富庶了。

本就繁華無比,據說還掠奪了高麗,扶桑,南洋,西洋,光滅國就超過十幾個。

聽說連打西夏的軍糧,都是南洋運來的大米,主動投降西遷的部族,驅趕著牲口帶著大米趕路,吃的比在西夏都好。

這仗就沒法打。

宗澤眼見李乾順爽快的認輸。

也乾脆的調動起西夏朝臣。

他們在党項各部中影響力極大,故土難離,哪怕西夏這片土地貧瘠,很多党項部落有不少人仍然不肯走。

一個不走,他的親屬自然也不願意離開親人。

遷徙的難度極大。

這下子有了西夏國主調動朝臣協助。

宗澤寄希望在一年以內,把西夏搬空。

部署完成遷徙的事情,宗澤召見了韓世忠。

“宗帥,卑將能奪取西夏國都,立下最大功勞,全憑袍澤支援,折可求勐字軍部前期做了太多努力,望宗帥敘功時候給與足夠的認可!”

“應該的,勐字軍前期的工作做的確實好,西夏一蹴而就,實乃水到渠成!”

“宗帥,入興慶西夏皇宮,卑將也有些繳獲,想宴請宗帥,折將軍,陸院事,不知諸位能否賞臉?”

“良臣,沒那個必要,我等盡心竭力,也是為大宋!”

宗澤剛要拒絕,就看見韓世忠拱手給他鞠躬,然後是他身邊的折可求和陸宰。

完了以後,不說話,又對著他長鞠不起。

頓時想起沒臉沒皮的李敬。

不由的笑起來。

“良臣,看來今天我不喝你的慶功酒,是不行了。”

“謝宗帥!”

說完的韓世忠,又給梁紅玉笑吟吟的招手。

梁紅玉託著西夏皇宮查封的物品,金銀賬冊,就過來了。

“卑將聽聞靖康武三軍有從繳獲中孝敬太后的習俗,卑將也是欽命軍,不知道宗帥能否代替卑將和勝字軍,勐字軍給太后挑選一些禮物!”

宗澤很早就聽說韓世忠為人事故。

如今一見,果然如此。

明明是自己的繳獲,卻拉上岳飛和折可求。

偏偏把跟李敬不太對付的鋼字軍放在一邊。

也沒有提及彭衝,劉錡他們。

宗澤不由的覺得好笑。

“良臣有心了,臨海居女卷甚多,梁記功使可以把金銀的兩成,女卷的所有首飾,用品,以及絲帛都挑出來,送往登州!”

說完的宗澤,在韓世忠的邀請下,就準備去看看李乾順的國庫,內孥。

走出不遠,就低聲問韓世忠。

“良臣,本官有心報復前來攪局的吐蕃諸部,你可有良策?”

岳飛曾經幾次給宗澤提起,策劃東線戰事非他一人之功。

韓世忠,彭衝都出了大力氣。

如今看見拿下西夏國都的韓世忠沒有居功自傲,反而小心謹慎,宗澤毫不懷疑岳飛所言。

“卑將以為,當下派出斥候,使者,遊說吐蕃各部,分化瓦解。等太后,靖王返回,卑將和鵬舉聯名向登州諫言,舉薦宗帥為帥,準備一年,明年開春進攻吐蕃!”

“不好吧!”

宗澤覺得韓世忠非常有趣,跟岳飛很不一樣,轉個來勸自己。

既考慮過征伐吐蕃準備不足,又考慮了自己只是領軍攻打西夏,吐蕃並沒有在太后授權範圍。

“宗帥,沒什麼不好,據我所知,靖王也好,靖康武三軍也好,都盯著金人,盯著西域,他們不在乎打西夏和吐蕃這點功勞,太后和靖王所擔心者,無非是宗帥體魄!”

“本官曾答應過李敬,西夏之戰以後就告老!”

“卑將記得,那是宗帥給靖王的承諾,靖王和太后可沒有應允!”

儘管宗澤知道韓世忠說的是事實,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張口,給李敬和朱璉說他不服老,還要打。

“宗帥老當益壯,乃是我大宋之福,靖王在東洋,南洋,西洋一口氣滅了那麼多藩屬國,此番遠去新大陸,定不會空手而回,他不在乎吐蕃,大理這些地方的滅國功勳,反而康武兩軍不能不參與吐蕃,大理之戰!”

“滅大理,不好吧!”

聽韓世忠還準備把大理一起滅了,宗澤都驚呆了。

要知道大宋朝堂上下,對大理印象挺好。

大理國建立於後晉天福二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攻陷太和城,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

本質上不是攻佔大宋疆域建立的國家。

段氏世為河蠻大族,自稱祖先本是漢人。

段氏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

大理國遣使通商使大理國與中央王朝的物資和文化交流頻繁,曾數度遣使入朝或赴內地州府。

趙柔嘉登基,他們的使團還作為藩屬國觀禮。

“沒什麼不好的,大宋現在的藩屬國,跟大理一樣,以華夏文字為官文,國主需要我大宋皇帝陛下冊封,大宋西域之戰,大理即便不能派兵參戰,也必須提供部分軍糧,軍餉,調出大量馬隊,參與後勤運輸,倘若他們不同意.......”

宗澤明白了,韓世忠的意思,逼大理為未來的西域之戰出力。

倘若出錢出力達不到預期,或者大理不願意。

那就別怪大宋了。

“謝過良臣了!”

打不打大理,宗澤心裡沒底。

畢竟大理哪裡民族眾多,地形複雜,地處偏遠,對於西域之戰意義不大。

也沒有更多合適的藉口。

但是岳飛和韓世忠都反對今年進攻吐蕃。

讓他有些躊躇。

奪取了西夏皇宮,活捉李乾順。

既是宗澤運籌帷幄的大功,也是韓世忠摧城拔寨的功勳。

韓世忠,梁紅玉並不小氣。

一口氣宰了幾十只羊。

把忠字軍大小頭目和軍中所有記功官都拉來作陪。

僚機岳飛也明白韓世忠此舉的意思。

一開場就做出了豪飲的架勢。

拉著趙瑚兒,把趙金羅等一眾長公主和宗澤帶來的樞密院眾人,灌的暈暈乎乎的。

嚇的不勝酒力的宗澤,找個藉口就回興慶府住下了。

“折老哥,不是做兄弟都說你,操之過急,過猶不及啊!”

早年韓世忠在西夏邊境作戰,雖然不隸屬折家軍,但是跟折家軍協同作戰多次。

以韓世忠豪爽的言辭,事故的做法,幾句話,幾碗酒下來,就跟折可求稱兄道弟。

喝著喝著,折可求聽韓世忠的話,聽的不明不白。

直爽的性格,立刻問起來。

“哥哥若有做的不是的地方,兄弟明言!”

“兄弟可知,太后信任宗帥,靖王敬重宗帥,此等信任和敬重,絕非一般!”

“這是自然!”

“倘若宗帥為了平息南線宋軍功勳,私自帶著大軍進攻吐蕃,因為惡劣的氣候和複雜的地勢而出事,哥哥的前途就毀了!”

韓世忠看似一席酒話,把折可求酒都嚇醒了。

爭功爭的是什麼,是前途,是財貨。

吐蕃那邊天寒風雪來的很早,倘若宗帥帶著南線大軍揮師吐蕃,又遇上苦寒染疾.......

誰能承受太后和靖王的怒火。

到時候別說財貨,前途,連折家人的性命也會懸於軍法之下。

“兄弟我不是危言聳聽,靖王打仗,想來未謀勝而先慮敗,山東苦心經營兩年,早有收復河北之能,一直引而不發,直到渡海一句拿下遼東,歸根結底講究水到渠成!”

水到渠成。

充分的戰爭準備,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全勝,打起來順風順水,大宋將士的傷亡也能降低到最低。

折可求再勐然驚醒。

打西夏未嘗不是水到渠成。

然而攻打吐蕃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