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稅收改革(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下諸葛亮有所問,我自是知道他也是束手無策了,純粹希望讓我給他出謀劃策。可是,到底如何用稅收,來抑制土地的買賣呢?我這時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便只能言道:“風有一策,願軍師細細思量。”

諸葛亮笑道:“有對策便好,不瘋直來與我聽聽,而後再做結論便是。”

我頭,遂言道:“我想問軍師,如果在此時荊州實行累進稅制,能否有效解決“以資產為宗”收稅和限制土地兼併的問題….”

我未完,諸葛亮便問道:“何謂累進稅制?”

我答道:“就例如,佔有不到十畝地的人家,收取稅便按收成的百分之五算,超過十母少於五十畝則是上交收成百分之十,五十到一百畝之間的收取百分之二十,依次類推,超過一千畝土地的豪族便收取百分之一百,三千畝以上百分之兩百!”

不等我完,諸葛亮便驚訝道:“百分之兩百?這是何意思?”

我言道:“也就是,便是超過了三千畝土地,豪族們,不但那些多出來的土地沒有收益,反而要倒貼。這樣一來,兼併土地就變成無利可圖的事情了,當地主們土地兼併到一定程度,如三、五百畝時,收益卻是可能達到最大化,再兼併更多土地,不但不能賺,反而要虧。”

諸葛亮聽得雲裡霧裡,直言道:“伯虎此言,亮理解不了。亮便問伯虎,若是亮家中有良田一千畝,這般,亮一家是否便要將所有的收成都繳稅了?”

聞言我一愣,旋即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數學題,想必此時古代人還完全想不到,當下急是後悔自己給自己惹麻煩了。這時見諸葛亮又是認認真真地等著我的回答,我嘆了一口氣。便言道:“風方才所言的累進稅演算法。並非如軍師這般算的。軍師若是家中有良田一千畝,那麼就該這麼算自己該交的稅收。一千畝中,五十畝的土地收成的百分之五,加上五十畝的百分之十,再加上一百畝的百分之二十,以此類推,最後再加上五百畝的百分之一百.風這般。軍師可明白?”

看一下諸葛亮的反應,暈,老年痴呆狀,自然是不明白了。

我又言道:“這也就是軍師家中若是有良田五百畝,實際上家裡能留下的收成,便和一千畝差不多。若是家中有三千畝的良田。實際上還不如只有五十畝留下的多….”

我著,諸葛亮用手指掐算著。可是直到我得口乾舌燥了,他終究還是不明白如何演算法。

當下,我心裡急是暗道:“剛當完幼兒園啟蒙老師,這會,又得當一回初中數學老師了!”

無奈,我只能拿來紙筆,跟諸葛亮從到大慢慢算過去。

家有良田五十畝。畝產十斤。繳稅二十五斤。

家有良田一百畝,畝產十斤。繳稅二十五斤加五十斤,共繳稅七十五斤。

家有良田兩百畝,畝產十斤,繳稅二十五斤加五十斤再加兩百斤,共繳稅兩百七十五斤。

……….

一道我看似簡單的數學題,一陣算下來,算的最後,只是足有三個時辰了!諸葛亮啊諸葛亮,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最後,諸葛亮由衷言道:“伯虎此法,著實令人佩服不已!”

我實在有些汗顏。

這時諸葛亮忽然言道:“只是若按照伯虎這般做法,我荊州那般上千畝的豪族,如何能贊同如此稅制?”

我應道:“這只不過是風的一個比方,倒是稅制制定出來了,大可不按今日我這般苛刻來算。軍師自可放寬一些。”

諸葛亮幡然醒悟,頭,應道:“來日亮便使當地放寬一些了。”

見諸葛亮這麼,我實在有些過意不去。前番勸他不要勞累了,現在,和我便是談了一下這些問題,他回家又要加班做數學題去了。只不過,這數學題,我看上去很簡單,可實際上,考慮到要聯絡許多名門望族的利益問題,諸葛亮要做好,實在有些艱難。

用累進稅制抑制土地兼併,其實這是我忽然聯想到後世關於個人所得稅提示而來的。如今這形勢,如果想限制土地兼併的程度,宜疏不宜堵,不必禁止土地買賣,反正也禁止不住,不如換個方式從稅收上動手。可參照後世的累進稅制。看現代的個人所得稅徵收法就明白了。

當下二人便就著此問題繼續探討下去,自然,我還是做了一番必要的補充。

首先,有爵位的人,可根據爵位順延降低一級稅率累進度。例如,對普通百姓,超過1000畝以上部分的田徵稅稅率為100%,對關羽、馬超、趙雲、張飛這一級別的人40%,對蔣琬、法正、諸葛亮、許靖這一級別的為50%,對黃忠、魏延、龐德、我這一級別為60%,對徐庶、馬良這一級別為70%,對關平、劉封這一級別為80%,對高沛、冷苞這一級別為40%。這自然是因為封建等級關係還是要照顧一下的結果。具體數值具體人物且待斟酌,不過再怎麼著,也就跟這些差不了多少了。

不過,貌似劉備手下的這些武將,荊州出來的武將,都還沒有田地呢。就比如我。

其次,要搞好累進稅制,自然還要求搞好土地丈量、數量登記工作,作為收稅依據。嚴令田產開墾和交易必須主動報官府備案,隱瞞田產不報者,一經告發,削爵罰款,隱瞞部分的田產一律沒收,並從未隱瞞部分的田產中也罰沒0%。罰沒的田產一半賞賜告發者,一半收為國家公田,以便將來賞賜軍功什麼的。具體程度,有待商榷。這一條,自然是因為要讓劉備掌握更多的土地。

第三,在一定的大區域內,如漢中平原,只按照土地數量收稅,不論肥田瘦田。這一條是諸葛亮提出來的,裡面的深意,到現在,我都還想不到。畢竟諸葛亮是牛人啊,與我這個投機取巧的人相比,差距還是明顯的。

不過後面諸葛亮最終還是解了我的疑惑,他,之所以如此,便正是因為實行累進稅率,會使得土地兼併無利可圖,但卻會令提高土地單產有利可圖,刺激土地所有者提高農業技術、改良土地品質。擴大再生產規模是任何經濟模式的必然要求,同樣一份錢,要令地主覺得與其用來買新地,還不如用來僱傭更多勞力,購買更好的良種,加強土地肥力,變瘦田為肥田,精耕細作,收益更大。這樣也就使得農業生產者轉向求質不求量的良性循環軌道上來,良田自然是寶貝,劣田經過所有者不懈的改良也會逐漸變成良田。

按諸葛亮的意思,農田更不允許拋荒,你種田我也收你一百石的稅,你拋荒我還是收你一百石的稅,反正地是你名下的,就找你收跟土地數量相應的稅。收不到稅就罰款,罰不到款就沒收相應數量的土地。所以,如果不想種了,趁早賣給別人,或者賣給官府還可得些錢財,消解責任。如果賣給官府,就按照政府指定的官方牌價,不論肥瘦田都一個價。也就是該行政區域內最瘦的田的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以上措施,會不利於大地主的土地擴張,但是有利於皇權鞏固,而且一旦實施穩定,壓根就不會出現大地主了,有三、五百畝地就已經到了收益極限,再兼併土地只虧不賺。多出來的錢反而投資其他行業比較有意義。我和諸葛亮商議一玩,立馬喜笑顏開了。這些好處,便早就想到了。

實際上,好處還不止這一些。諸葛亮想不到,但是我能想到,如果這累進稅制真的在荊州的實行的話,很有可能縮荊州之民的貧富差距!

此時,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眼看天色就要暗淡下來,諸葛亮急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言道:“一日詳談,便是為了稅制改革一事,便耗去了如此多光陰,著實是亮麻煩伯虎了。”

我笑道:“哪裡哪裡。風反正也無所事事,軍師若再有事商議,明日我便再來。只是今日…”

諸葛亮倒是個人精,早便聽見了我肚子裡咕咕叫的響聲了,言道:“今日且先容你回去,明日可速來。”

二人笑著一陣,我便要告辭回趙雲府上去了。臨走前,我還是不忘提醒他一句:“望軍師莫要過於操勞了。”

那時諸葛亮聽了,滿臉笑意。

出府的那一刻,諸葛亮已經在衙門裡掌燈思量事情去了。而這時,我才感受到,身為武將的我,戰時我感覺有些勞累,可是眼下看來,先前的勞累,不過是勞力而已,而眼前,我卻是不得不勞心了。

諸葛亮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信任我,想來,便是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他都不會出賣我的身份了。可是當下,我也該為自己想出一條後路了。

我的性格我自己自然最清楚,老是包不住自己的嘴巴。所謂禍從口出,我還真怕以後哪一天,我又跑到那個牛人面前亂一通,被其看出蹊蹺了,那可就是大麻煩啊。如今我要做的,便是老老實實地將心中壓不住的後世想法,通通地只對諸葛亮一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