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徐鉉的考公之路(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鉉走在通往縣衙官房的廊道上,覺得這短短距離分外漫長。

四十三名報考者,經過幾輪篩選過後,只剩下他一人。

看似嚴苛的選拔條件,處處透露荒唐,卻又恰好將他囊括在內。

讓他成為四十三分之一的幸運兒。

徐鉉心裡默默想著,或許這最後,由縣令親自主持的面試,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縣令親自聞訊,想必難度頗大,除了招聘告示上標明的丹青筆墨、詩詞歌賦,說不定還會臨時問一些刁鑽古怪的難題。

徐鉉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千萬不能有半點鬆懈。

不要以為之前自己極其僥倖的透過了層層篩選,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一定能成功選聘成為鎮長。

真正的考驗,或許還在前方等著他。

徐鉉的目光重新變得堅定,挺胸昂首,像一位即將踏上戰場的戰士,做好了接受任何挑戰的準備。

帶路的青袍掾吏側目看來,覺得這位徐茂才十分有意思。

換做別人,僥倖透過嚴苛到無理地步的篩選,只怕激動得焚香叩拜,欣喜癲狂。

而這徐茂才,卻處處小心謹慎,始終以懷疑且審慎的態度環視一切。

從四十三人中脫穎而出,也沒有讓他興奮的失去理智。

看他的樣子,就算縣尊準備好一系列刁難手段,只怕也能從容應對。

處變不驚,安之若素,有將相之風啊!

青袍掾吏暗暗欣賞,有些明白為什麼幸運兒會是他了。

“敢問尊駕,縣尊要考核的,可是招聘告示上註名的其他條件,譬如丹青筆墨、琴棋書畫?”

徐鉉側身拱手詢問道。

青袍掾吏笑道:“徐先生拜見過縣令後自然知曉。”

青袍掾吏不再說話,加快腳步往前走去。

徐鉉也不好得多問,只能跟緊。

來到官房,寬大的桌案後端坐一位身穿淺青色官袍,頭戴烏紗的三十多歲男子,正是安定縣令溫仲平。

“啟稟縣尊,這位便是四十三位報考者最後的優勝之人,吳郡徐茂才。”

青袍掾吏帶著徐鉉上前拜見。

徐鉉看了眼,見這位縣令甚是年輕,比自己大不了幾歲。

倒也沒失禮數,恭恭敬敬揖禮:“吳郡學子徐茂才,拜見明府!”

溫仲平細細端詳,發覺這徐茂才果然一表人才,當真是一位清雋飄逸,有名士風範之人。

溫仲平暗暗點頭,笑道:“徐先生請坐。”

又揮手示意青袍掾吏退下。

徐鉉道謝,在一旁落座,稍微側身面對溫仲平,低頭垂目,禮節上挑不出絲毫毛病。

溫仲平笑道:“徐先生是吳郡人士?”

“正是!”

“為何千里迢迢到涇州來?”

徐鉉早已備好說辭,不慌不忙應對道:“啟稟明府,在下一直想走訪北國風俗,正好有族人北上行商,便隨同前來,又見涇州物阜民豐,便起了久居之心。”

溫仲平笑道:“你在本縣以何為生計?”

徐鉉道:“慚愧慚愧,在下隨身攜帶錢財花費殆盡,只得典當了些物件,換些散碎錢勉為支撐。後來偶然間在涇州生活小報發表署名文章,賺得些稿費,又承蒙報社收留,讓我在週末休沐之時,幫忙校對刊物,賺錢貼補,倒也能滿足日常吃穿用度,一直過到今日。”

溫仲平輕笑起來:“很好,你倒沒有隨口胡說矇騙本官。”

“明府之意....”徐鉉有些疑惑,不明白溫仲平話語裡的意思。

溫仲平微微一笑:“本官除了是安定縣令,還兼任報社總編。你的每一篇文章,本官都拜讀過,每一篇登上頭版的文章,都要經過本官的審理。”

徐鉉大驚,連忙起身拱手:“原來如此!是在下失禮了,竟然不知明府還兼任總編!在下去過報社多次,倒從未聽說過此事。”

溫仲平淡笑道:“你並非報社正式職員,這些內部消息不方便向你透露。”

徐鉉點點頭表示理解。

溫仲平又笑道:“你為何想來選聘鎮長?”

這一次徐鉉沒有著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腦中急思。

他不太敢確定,這位縣尊是否知道他們曾經進過改造場,是否知道他的族人至今還關在裡面。

猶豫稍許,徐鉉還是決定以誠相待,以免將來惹出更大麻煩。

徐鉉拱手道:“不敢欺瞞明府,在下有幾位族人,因初來涇州,不懂規矩,犯了小過,至今還被關押在改造場勞動。在下研究過節度府頒佈的法令,按照法令規定,在下的族人應該早就可以釋放才對,可至今不見動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在下想當上鎮長以後,找機會探查探查。

另外,在下對涇州的發展和改革相當感興趣,非常想躋身於這場建設大潮當中,為涇州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在下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請明府決斷!”

至於尋訪四有先生下落之事,徐鉉覺得無足輕重,沒有透露出來。

溫仲平捋須輕笑:“很好!很好!的確是一位坦蕩君子!我涇州用人唯才是舉,不怕有些許私心,就怕無本事者尸位素餐!”

徐鉉暗自鬆口氣,長揖道:“多謝明府寬容。”

這涇州上下的確有一股不同尋常的氣度,令人敬佩。

溫仲平笑道:“其實,你的情況本官基本瞭解,你說的這些,也基本符合實情。你的族人至今還被關押在改造場,原因很簡單,他們一夥人,不服從管教,曾經試圖搶奪看守兵器,逃出改造場,打鬥中傷了幾個看守,必須要予以懲戒,延長服役期限。”

徐鉉驚訝不已,但轉念想想,徐彪幾人都是草莽氣息濃重的江湖人士,根本受不了改造場的森嚴規矩,鬧事逃獄一定少不了。

難怪過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打聽到他們出獄的訊息。

徐鉉苦笑,也怪他大意了,沒有想到這一層。

溫仲平道:“你也無需擔心,萬幸的是沒有鬧出人命,否則....”

頓了頓,溫仲平聲音嚴厲:“他們一夥人,只怕一輩子也走不了。”

徐鉉連忙長揖及地:“多謝明府寬宏。”

溫仲平搖頭道:“改造場直屬節度府,本官無權管轄,一切都是遵照規矩辦事,你也無需謝我。”

徐鉉又道:“在下想寫信送進改造場,交給那幾位族人,叮囑他們安心接受改造,不可再鬧事,可否請明府幫忙轉送信件?”

溫仲平想想:“可以。”

徐鉉感激,再度拜謝。

“你對農墾區有何瞭解?”溫仲平喝口茶問道。

徐鉉稍作思考,說道:“農墾區是涇州的糧食主產區,擁有涇州境內最密集的水渠網路,水田佔比高達七成。農墾區下轄十七個村,逾八百五十戶人家,四千餘人口....”

徐鉉侃侃而談,將農墾區的基本概況說的八九不離十。

溫仲平又問道:“如果由你來擔任鎮長,你會如何施政?”

類似問題徐鉉早有腹稿,當即笑道:“首先自然是遵循節度府整體戰略佈局,清晰定位,將農墾區糧食主產區的作用延續並且加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便是進一步加強各村村長、村老與縣衙的聯絡,鎮署公衙要起到居中聯絡的作用,上承節度府政策指令,下接萬民,徹底改變自古以來官府權力難以觸及地方的弊病。

再之後,嚴格限制村老、耆老、鄉賢對地方政權的干涉,避免宗法制破壞官府行政....

最後,在下認為,以涇州目前的發展趨勢,便是從獎勵生育、擴大草棉種植面積、穩定外來遷移人口等等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溫仲平聽得連連點頭,這徐鉉的許多思路,倒是與少使君開會時說的差不多,難怪啊難怪....

徐鉉此人見識之廣博,學問之深厚,令溫仲平深感欽佩。

溫仲平起身走下堂中,徐鉉一驚,急忙起身揖禮。

“徐公大才呀!”溫仲平快步上前握住徐鉉的手,連連感慨。

徐鉉有些受寵若驚,畢竟他此刻的定位,只是一個普通的江南文士,來到涇州,面對安定縣令,本縣父母官,理應表現得惶恐才對。

“不敢得明府敬稱,明府喚在下姓名便可。”徐鉉後撤幾步,揖禮道。

溫仲平笑道:“徐先生乃才高八斗之士,遺落民間著實可惜了,就應該為百姓做一番實事。”

“徐某慚愧....”徐鉉苦笑不已,涇州的人好像都喜歡當面狠狠夸人。

故作沉思,溫仲平道:“徐先生還請回居舍收拾行李,兩日後,本官派人接先生去往農墾區上任!到時候本官親自送你去!”

徐鉉愣住,好半天沒回過神。

“明府之意....在下....通過考察了?”徐鉉滿面驚異,深表懷疑。

溫仲平笑道:“自然是透過了。以徐先生之才,必定能勝任鎮長一職!除了徐先生,也無人有資格擔此重任!”

徐鉉驚訝道:“招聘告示上註名,考核內容包括丹青筆墨、琴棋書畫....這些明府就不再對在下考教考教?”

溫仲平擺擺手:“不用不用!縣府為民選官,要那些華而不實的才能有何用?寫在告示上,只是掩人耳目,當作噱頭,以防個別居心叵測之人,妄圖來渾水摸魚。”

“....”徐鉉無言以對,虧得他之前還好好練了幾天字,和李從嘉討論了幾篇詩賦,就等著考察之時拿出來展示。

現在竟然連提都沒提,只不過問了幾個基礎問題,就告訴自己成功應選,當上了一鎮之長?

這不拘一格的用人風格,是不是太過兒戲了些?

徐鉉哭笑不得,說不出該高興還是該失落。

有種一拳頭打空的感覺,十足的準備,一身的功力,還沒有得到發揮,就已經大功告成了?

成功與幸福,未免來得也太突然了些。

“明府當真不需要再考慮考慮?”徐鉉苦笑道。

“誒~徐先生從四十三名報考者中殺出重圍,歷經層層嚴苛周密的選拔,又經過本官親自面試考察,可謂過關斬將,才最終得以勝出!

如此公平公正的選聘考試,徐先生作為唯一獲勝者,理當眾望所歸,哪裡還需要考慮?

鎮長一職,非徐先生莫屬!

徐鎮長,往後你我既是同僚,也是友人,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來縣衙找我!農墾區的事務,就有勞徐鎮長了,縣衙一定對你大力支持!

無須顧忌,只管放開手腳幹事業!”

“....多謝明府!在下一定謹記明府教誨!”

徐鉉無奈,只得拱拱手道謝。

“來人!禮送徐鎮長出府!”

溫仲平吩咐一聲,青袍掾吏急忙進來,笑道:“下吏恭喜徐鎮長!徐鎮長,您請!”

“有勞。”徐鉉客氣地道謝,跟隨他辭別溫仲平,離開官房。

溫仲平目送徐鉉離開,松了口氣,忙快步走到隔壁房間,候在門前恭敬道:“啟稟少使君,人已經走了。”

“進來。”屋內傳出朱秀的聲音。

溫仲平整理衣冠,推門而入。

“坐!”

朱秀正趴在書桌上寫著什麼,溫仲平在一旁坐下。

“少使君,徐茂才的話想必您都聽到了?少使君慧眼啊,此人果然有治世之才!少使君任用他當鎮長,一定能將少使君的政令貫徹地方。”

朱秀擱下筆,瞥他一眼,笑道:“你好像有些緊張?”

溫仲平笑容不太自然,擦擦額頭汗水:“屋裡略顯悶熱....”

朱秀盯著他,笑道:“怎麼,你怕將來有一日,徐茂才取代你當上縣令?”

溫仲平臉色變了變,勉強擠出一絲笑:“此人才能勝我百倍,我願將縣令職位拱手相讓。”

朱秀撇撇嘴,打趣道:“你說這話可就有些言不由衷了。報社總編的職位雖然清貴,但你身為溫氏少族長,如果沒有實權的話,只怕難以威服人心。”

溫仲平沉默不語。

朱秀微微一笑:“放心吧,你當縣令雖然沒有太大功績,但也不會犯錯誤,已經很難得了。

退一步說,即便你一無是處,我也不會棄你如敝履。因為,當初我與薛氏鬥爭之時,是你溫氏果斷投靠相助,投桃報李,只要我還掌權,就會保證你溫氏一族在涇州的地位。”

“少使君!”溫仲平拜倒叩首,感激地啜泣不止。

“起來!”

朱秀扶他起身,又道:“徐茂才應該不會在涇州留太久,你不用多想,安心做事,農墾區事關糧食生產安穩,你一定要全力支持。”

“少使君放心,下官一定謹記在心!”

又囑咐幾句,溫仲平告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