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又有敲竹槓的機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鉉離開縣衙時,兩腿有些軟,腳底有些飄,腦中一片渾噩。

青袍掾吏恭恭敬敬禮送他出了縣衙大門,徐鉉依然沒有回過神,只是木訥僵硬地拱拱手作別。

剛踏出縣衙大門,徐鉉就看見衙門前站著幾十個人,都是剛才在前廳上交個人簡歷,被一輪輪篩選淘汰的報考者。

徐鉉愣了下,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這裡應該有四十二人才對。

見徐鉉跨出大門,現場嘈雜的喧譁聲頓時消失,變得鴉雀無聲。

一雙雙悲憤的眼睛怒視著他,眾多落選者不約而同的圍攏上前。

第一位落選者丁有富瞪大眼,將徐鉉全身打量個遍,手一指嚷嚷道:“就這副長相,也能留到最後?瞅著跟我也差不多嘛!”

一聲聲細微的“嘁”聲從人堆裡響起,不少人當即衝他看去,眼神充滿鄙夷。

臭不要臉之人同樣可恨。

“此人憑藉相貌取勝,我等不服!請縣尊重新考核!”

最後因為長相氣質被落選的四人,站出來高舉拳頭憤怒吶喊,引來一陣陣附和聲。

“對!縣衙設立的考察名目太過兒戲,我等涇州學子要求重考!”

“我們要見縣尊!”

徐鉉從未應付過此種場面,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甚至連他也覺得,這一趟縣衙之行有些荒唐兒戲,他只不過是量量身高,說了幾句江寧話,又跟溫縣令閒聊了幾句,就被當場任命為農墾區鎮長?

溫縣令這番決議,是否太過草率了些?

徐鉉也覺得自己有些勝之不武,當上鎮長實在僥倖,受之有愧。

徐鉉漲紅臉,連連朝四方揖禮:“諸位,請聽某一言....”

青袍掾吏快步走出大門,制止了徐鉉說話,雙手高抬大聲道:“肅靜!”

此人看似瘦弱,嗓門卻是洪亮,中氣十足。

場面當即安靜下來,落選者們大眼瞪小眼望著他。

青袍掾吏目光嚴厲地掃過眾人:“縣衙公門之前,豈容爾等肆意喧譁吵鬧?成何體統?”

十幾名皂衣佩刀的差役衝出大門,在青袍掾吏身後站成一排。

眾人畏懼地低下頭,不由自主往後縮。

“誰再敢聒噪,衝擊縣衙,即刻拿下押往改造場!”青袍掾吏厲喝道。

眾人咽咽唾沫,誰也不敢再觸黴頭。

徐鉉能夠體會落選者們此刻的心情,苦笑著嘆息一聲。

青袍掾吏高聲道:“這位徐先生,本名徐茂才,但凡看過涇州生活小報之人,必定認識他的名字!徐先生發表的署名文章,全都刊登在每期報紙頭版!你們當中,有誰自問文章登上頭版的次數,有超過徐先生者?”

眾人面面相覷,以重新認識般的驚訝目光看向徐鉉:“他就是徐茂才?”

“他的大作我讀過,寫得相當不錯啊!”

“基本上每隔一兩期,就能瞧見他的文章登上頭版,厲害啊!”

“除了四有先生,本縣也就屬他的文章登上頭版次數最多!”

“四有先生的文章通篇大白話,豈能與徐茂才相比?”

“不然,某倒覺得四有先生的文章白話雖多,卻言之有物,發人深省!”

“那是你文賦水平不行,鑑賞能力太差!”

“豈有此理!你是何人?膽敢口出狂言?劃下道來,某定要與你比劃比劃~”

人群中爆發議論聲,很快議論聲演變成爭吵聲,三五成群的落選者相互爭吵怒罵,甚至推搡動手,場面亂哄哄,好像要爆發群毆。

徐鉉目瞪口呆。

青袍掾吏拱手笑道:“徐鎮長見笑了,涇州士子底子太差,且大多見識淺薄,這些,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徐鉉眼看人堆裡打鬥起來,急忙道:“還是趕緊勸阻,莫要鬧出人命?”

青袍掾吏瞟了眼,笑道:“徐鎮長放心,小打小鬧而已,不會出大事的。讓他們打一陣子再說,然後以公衙鬧事的罪名抓起來,全都送往改造場挖石頭!

恰好這兩日,改造場緊缺人手,渾和尚那廝整日叫嚷著缺人,卑職給他送些去,四十二人,不少了,渾和尚又欠卑職泰和樓一頓大酒....”

望著青袍掾吏不以為然的樣子,徐鉉深感震驚。

渾和尚是誰他當然知道,改造場負責人,一個凶神惡煞的光頭刀疤臉。

徐鉉倍感無語,突然覺得他和李從嘉,之前被抓往改造場,或許也是被人隨意草率的做出決定。

轉身看看剛剛修葺一新的縣衙,徐鉉搖頭感嘆,這涇州衙門做事,還真是簡單粗暴,直截了當。

“卑職命差役護送徐鎮長回府?”青袍掾吏笑道。

徐鉉忙婉拒道:“不必勞煩了!某就在離此不遠的盛和邸舍落腳,有車伕相隨。”

正說著,邸舍夥計駕車趕來,徐鉉揖禮作別,登上馬車離去。

青袍掾吏目送馬車駛遠,回到縣衙大門前,揮揮手,差役們衝上前,將打成一團的人堆強行分開。

“全部收監,然後押往改造場挖一個月石頭!”

青袍掾吏大聲宣佈,一陣陣哀嚎求饒聲響起。

~~~

徐鉉回到邸舍,被胡廣嶽和其他蜂擁而來的夥計、後灶房的大師傅大嬸們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關心他縣衙之行的結果。

徐鉉低調且謙虛地說結果還未知曉,只是與縣令面對面坐著交談了一番。

徐鉉拉著李從嘉上樓回房,夥計和大嬸們如何議論如何腦補,他可就管不著了。

倆人回房閉門,李從嘉見徐鉉緊鎖眉頭沉默不言,緊張地小聲道:“先生,究竟如何了?”

徐鉉看著他,回憶似的說起他這一趟奇幻之旅。

“....我見到了安定縣令溫仲平,與他一番交流,然後....他便委任我為農墾區鎮長....兩日後赴任....”

李從嘉睜大眼,驚訝道:“完了?”

徐鉉點點頭:“完了。”

李從嘉有些難以置信:“先生這就算當上彰義軍的官啦?”

徐鉉想了想:“應該是。”

李從嘉胖臉滿是驚怔:“彰義軍授官都是這般隨意的嗎?”

徐鉉苦笑搖頭,連他到現在腦子還有些發懵。

“溫縣令早已知道你我二人的存在,萬幸的是他並不知道我們的真實身份。此人應該是位敦厚之人,還答應幫我送信到改造場,交給徐彪。

徐彪脾氣火爆,我擔心他再生事端,一定要儘快將信送到。”

徐鉉開始鋪紙,準備寫信。

李從嘉研著墨,問道:“先生到農墾區上任,我如何辦?繼續留在邸舍還是隨先生去?”

徐鉉提筆想了想,說道:“小郡王獨自留在縣城,我實在不放心,還是隨我一同前往為好。”

李從嘉點點頭,胖臉有些憂愁,嘀咕道:“可惜了,老師傅還說我有幹廚子的天分,準備收我當徒弟呢....”

徐鉉哭笑不得:“小郡王當真喜歡上庖廚之道了?以小郡王的身份,當作玩樂圖新鮮就好,切莫沉迷其中。”

李從嘉嘆口氣,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看得出,他有些捨不得離開邸舍,離開後灶房。

每日跟隨老師傅品嚐各色菜餚,研究新式菜式,已經成了他最大樂趣之一。

只是徐鉉走了,他沒有信心獨自留在縣城生活,只能跟隨前往農墾區。

翌日,徐鉉正在收拾行囊,李從嘉到後灶房,對相處兩月的大師傅老師傅和一幫大嬸們,作最後的告別。

得知李從嘉要走,老師傅頗覺可惜,感嘆縣城廚界少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嬸們眼裡噙著淚,圍攏李從嘉,依依不捨的告別。

胡廣嶽找上徐鉉,笑道:“徐先生,褚荀來了,請您下去坐坐。”

徐鉉一喜,忙下樓,在大堂見到褚荀。

“晚生特地來向徐先生道喜!”

一見面,朱秀就笑眯眯地揖禮。

徐鉉急忙拉著他走到一旁,苦笑著低聲道:“褚少郎切莫張揚,此事徐某並未透露。”

朱秀敬佩道:“徐先生當真是低調啊!放心,我懂!”

“多謝褚少郎保密!”

倆人坐下,徐鉉輕聲道:“此事過去不過一日,褚少郎是如何知道的?”

朱秀笑道:“自然是晚生的二大爺透露的。”

徐鉉饒有深意地看著他:“褚少郎這位二大爺,可著實不簡單。縣衙之內的訊息,不過一日就能打探到。”

朱秀不以為然道:“徐先生應該能猜到,我這位二大爺在縣城頗有手腕,雖不是公門中人,但因為祖上從軍立過戰功,與彰義軍諸多實權人物有舊,所以....嘿嘿~”

“原來如此!”徐鉉恍然大悟,難怪盛和邸舍能在縣城紮根,原來背後那位神秘掌櫃,當真不是尋常人物。

“徐先生明日赴任,可需要晚生幫什麼忙?”朱秀關切道。

徐鉉笑道:“多謝褚少郎關心,我與外侄身無長物,等縣衙派人來接就好。”

朱秀點點頭,拱手道:“預祝徐先生一路平安,順利到任。”

“多謝。”

徐鉉猶豫了下,又道:“與徐某一同前來涇州的,還有幾位族人,因犯小過,被抓進改造場,關押至今。此事昨日拜見溫縣令時,某也說起過,溫縣令也知曉了。

幾位族人在南邊都是各地跑商的,身上難免沾染江湖氣息,不懂規矩,兇劣難馴。

據溫縣令說,他們在改造場謀劃越獄,搶奪看守兵器,還打傷幾個看守,犯下大罪。

溫縣令答應替徐某送信到改造場,交予那幾位族人,叮囑他們不可再鬧事....”

徐鉉把徐彪幾人的事講了一遍,朱秀認真聽著,笑道:“既然有溫縣令幫忙,先生那幾位族人,收到信得知先生安好,應該不會再鬧事。”

徐鉉苦笑道:“那幾位族人原本罪過不大,關押期限已經屆滿,某想請褚少郎的二大爺找找門路,看能否託人求情,釋放幾位族人出來,哪怕先放一兩個也好,徐某有十萬火急的要事,讓他們趕回江南處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秀沉吟了會,皺眉道:“據晚生所知,改造場直屬節度府,旁人無權過問,想從裡面撈人,難度不小。”

徐鉉拱手道:“徐某知道此事不易,只能求助於褚少郎。貴二大爺與彰義軍有舊,想必有法子解決此事。打傷看守的罪過,徐某可以讓族人加倍賠償,多少錢都可以商量。家族中有急事,徐某必須讓他們趕回去處理。”

朱秀想了想,道:“徐先生可否跟我說實話,你的族人來涇州,究竟所為何事?”

徐鉉猶豫了下,壓低聲道:“為涇州白鹽而來。”

朱秀驚訝道:“徐先生的族中也是做鹽運生意的?”

徐鉉說道:“江南士族,或多或少都涉足私鹽生意,這在江南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徐某便跟你實話實說。

吳郡徐氏也不例外,某那幾位族人,便是掌管家族鹽運生意。”

朱秀不解道:“江南並不缺鹽,湖鹽、海鹽、石鹽,還有川蜀井鹽多得是,為何要從遙遠的涇州販鹽?”

徐鉉苦笑道:“並非為了販鹽,而是為了彰義軍掌握的石鹽製取和精煉技藝。褚少郎或許對石鹽採製不太瞭解.....”

徐鉉說了一通石鹽製取的工藝流程,朱秀佯裝仔細傾聽,其實心思早就飛到爪哇島去了。

開玩笑,彰義軍石鹽採製的工藝本就是他搗鼓出來的,他豈會不懂?

朱秀驚訝的是,徐茂才這傢伙看似溫文爾雅,家裡竟然也是幹鹽販的。

弄了半天,原來是同行。

難怪啊,這年頭鹽運絕對算是利潤豐厚的大宗交易,想要發家致富,肯定要插一手。

這個現象,不管南北都是普遍存在。

徐家來涇州,原來是想跟彰義軍學習石鹽的精製技藝,回去以後自己搗鼓生產。

朱秀摩挲著下巴,面前侃侃而談的徐鉉,立馬在他眼裡成了一座閃閃發光的金山。

吳郡徐家可是豪族,得想辦法趁此機會,在他們身上剜下一塊肉來。

徐鉉說的口乾舌燥,喝口茶,眼巴巴地望著他:“褚少郎可知曉某的意思?”

朱秀點點頭笑道:“明白,明白。”

“那請褚少郎引薦貴長輩之事....”

朱秀拍胸脯滿口答應:“徐先生放心,小事一樁,晚生現在就趕回去稟報二大爺,爭取今晚就將此事安排上。”

徐鉉大喜,連連揖禮:“如此,多謝褚少郎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