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98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齊王帶著人馬快速離開, 和泰憂心仲仲地望向程紹禟,雙唇微微闔動著, 良久,才長長地嘆了口氣。

功敗垂成,也不知陛下那裡該如何交待。

只盼著陛下好歹念著早前將軍的護駕之功,至少饒將軍一命才是。

直到看到齊王的人馬徹底消失在視線裡, 程紹禟才朝著身邊的將士們深深地作了個揖:“害諸位弟兄無功而返,實乃紹禟之錯,陛下怪罪下來,我一力承擔!”

“將軍不必如此!”李副將連忙伸手欲扶, 可程紹禟卻避開了他, 堅持對著將士們行了大禮。

“實不相瞞, 方才若是將軍堅持對戰, 固然能將齊王一干悉數擒下,立下這天大之功勞。旁人末將不敢說, 只若末將這心裡,難免對將軍品行有所存疑。”人群中,忽地有人道。

“孟副將之言, 末將深以為然,若將軍連救命如此大恩都尚且能不管不顧,著實讓人心寒。”立即便又有人跟著道。

不過片刻間, 又陸陸續續有人開始附和。

程紹禟搖搖頭,望著齊王消失的方向低低地嘆息一聲。

齊王妃被齊王緊緊地圈著腰肢,二人同乘一馬, 齊王拼命催動著馬匹,一路疾馳。

她靠著他的胸膛,闔著眼眸,耳邊盡是呼呼的風聲,心中卻是一片茫然。

本以為這回必死無疑,不曾想竟還能撿回一條性命。可是,這一回便是逃脫了,下一回呢?這一回是憑著當年對程紹禟的救命之恩才撿回一命,下一回只怕便不是那麼容易了。

況且,便是逃了,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大,又哪裡還有他們的容身之處,難不成餘生便要活在逃亡當中麼?

齊王領著僅餘的兵馬一路南下,一直到日落西山,所有戰馬都累得再也跑不動了,他終於才停了下來。

他翻身下馬,剛把齊王妃扶了下來,見她臉色著實難看,正想問幾句,便見晏離同樣白著臉走了過來。

“先生,接下來咱們應該往哪裡去?”他忙不迭地問。

晏離平穩了一下氣息,沉聲回答:“如今雖說四處戰亂,只依我之看,不出三年新帝便能平定紛爭,故不管躲到何處,等天下大定時,新帝必然也不會容許咱們仍在世上。”

“唯有一處,自立國以來,朝廷一直不曾理會,那便是離島!”

“離島與中原隔海相望,咱們若能到那裡去,至少能保得平安。”

齊王有些不甘心,避世離島保命,那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氏江山旁落了麼?他日黃泉路上,他又有何面目面對趙氏列祖列宗!

晏離瞧出他的心思,嘆息一聲道:“殿下,並非我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威風,新帝仍為太子之時,便已經掌控了朝廷,根基已穩,如今麾下又有鎮寧侯、鎮國將軍與定遠將軍三員猛將,平定戰亂不過是早晚之時,一待那時,世上再無人能撼動他的帝位半分。”

大勢已去,多想亦無益,倒不如想著尋處安身立命之地,也好自保。

齊王聽出他言下之意,久久說不出話來。

齊王妃一直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話,聽到此處,終於出聲道:“晏先生此話甚有道理,大丈夫能屈能伸,殿下便是不為著自己,也要想想生死不離地追隨你的忠心將士,還有嗷嗷待哺的一雙兒女。”

“況且,殿下一直耿耿於懷的新帝身世,從不曾有過真憑實據,如何便敢斷定新帝並非神宗皇帝與孝慧皇后親兒?殿下素來行事謹慎,只在對待此事上卻顯得急躁了些。”

“妾身說句難聽的,殿下心裡早就積聚了多年對新帝的怨恨,只是因為他為嫡長,名正言順,故而縱是不忿不甘,亦只能認命。如今突然聽聞一直以身份壓著你之人,極有可能真正的身世甚為不堪,殿下潛意識裡便想要相信,故而所做一切,均是從要證實此事出發,何曾有過客觀之時?”

“你!”齊王被她此番直白的話氣得臉色鐵青,可一對上她平靜的眼神,那些怒火卻怎麼也發洩不出來了。

“罷了,便依先生所言,咱們往離島去吧!”良久,他長嘆一聲,無力地道。

映柳抱著兒子沉默地看著他們,無聲地把孩子抱得更緊。

她不懂什麼大道理,亦不知什麼離島,更加不能似王妃那般聰慧,什麼都懂,甚至連字也認不得幾個。

自從京城的齊王府離開後,每一日看著王妃與殿下相處的種種,她便愈發自慚形穢。

殿下一直誇她是朵溫柔體貼的解語花,可真當遇上大事時,她除了無助與彷徨外,什麼也做不了,不似王妃,縱然說出的話不好聽,可因為句句在理,殿下便是惱怒,最終卻還是會採納她的意見。

這樣的王妃,她又怎能比得過,莫怪殿下的目光愈發追隨在王妃身上。

***

趙贇做夢也沒有想到,程紹禟竟然罔顧他的旨意,私自將齊王放走,以致最終功敗垂成,當下龍顏大怒,‘噌’的一下便拔下掛在牆上的寶劍,欲將跪著請罪的程紹禟斬於劍下。

在場眾將見狀,大呼著‘陛下開恩’,齊唰唰地跪在地上不停地求情。

唯獨程紹禟一言不發,仍舊直挺挺地跪著。

趙贇見狀更為惱怒,額上青筋頻頻跳動著,眼中充滿了殺氣,從牙關擠出一句:“程紹禟,你便是這樣對待朕的信任的?!”

程紹禟呼吸一窒,深深地朝他拜倒:“請陛下責罰。”

“你以為朕不敢殺你不成?!”

“臣絕無此意,臣自知此番犯了不可饒恕之大錯,不敢求陛下寬恕,願承受陛下一切責罰。”程紹禟回答。

“陛下,此番實因那晏離奸滑,他當著兩軍將士之面讓程將軍回報齊王當年救命之恩,若是將軍執意不許,一個連救命大恩尚且不管不報之人,他日如何能讓將士們信服?一個得不到同袍信任的將領,又如何能征戰沙場,平定內亂,替陛下分憂!”和泰鼓起勇氣,大聲道。

“和泰此言,亦是末將等心中所想,請陛下開恩!”李副將、孟副將等人異口同聲伏倒求情。

一時間,諾大的屋子裡,眾將的求情聲不絕於耳。

一直站在一旁不言不語的龐信終於走了過來,亦跪在趙贇身前,誠懇地道:“請陛下聽臣一言,臣雖非能征戰沙場之將士,可亦清楚戰場上刀槍無眼,同袍之間若不能全身心信賴,軍心煥散,必乃敗軍之相。”

“程將軍違抗聖旨,私放齊王實乃大罪,罪不容恕,若不處罰,難以服眾。只是請陛下念在他多番救駕有功,朝廷又值用人之際,從輕發落,容他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趙贇的臉因為憤怒而漲紅著,胸口急促起伏,聽著龐信此言,亦想到了程紹禟幾次三番的救駕有功,怒火便不知不覺地滅了幾分,可到底心中意難平,咬牙切齒地下了令:“奪去程紹禟統帥之職,降為八品宣節校尉。脫去他的戰袍,拖下去重打一百棍,若是仍有命活下來,朕便給你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說完,拂袖而去。

一百棍?眾將臉色都變了。

軍中的一百棍可不同官府裡的一百棍,那力度卻是不知要重多少倍,如今這一百棍打下去,還能有命活下來麼?

李副將等人還要求情,可程紹禟已經沉聲道 :“臣,領旨謝恩!”

趙贇一聲冷笑,立即便有兵士進來,依旨脫去他的戰袍,把他拖了下去行刑。

聽著外頭軍棍打在人身上發出的悶響,眾將頓時心口一緊。

一直留在營中養傷的小穆聞訊趕來,看到校場上正在受刑的程紹禟,臉色大變,猛地衝進來,一把拉住龐信的袖口:“龐大人,你素來足智多謀,快想個法子救救程大哥!”

龐信捊著鬍鬚,忽地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問:“陛下可是軍中人?”

“自然不是!”小穆迫不及待地回答。

“陛下乃是天子,實不稱上是軍中人。”和泰遲疑片刻,也回答道。

“陛下既非軍中人,那這一百棍自然便不是指軍棍,否則,何需再言‘重’打?”

眾將稍一思忖,立即便明白他的意思,當下大喜,小穆率先便衝了出去,對著正在行刑的兵士一陣耳語,那兩名兵士遲疑片刻,再落手時,力度已是削減了不少。

幾十棍打下來,程紹禟已經有些承受不住了,只是憑著一股毅力強忍下來。

忽然間覺得再落下的力度輕了許多,趁著軍棍舉高之機,他掙扎著沉聲道:“你們連如何執行軍棍都不懂了麼?用力!”

“將軍……”行刑的兵士欲解釋,小穆卻忙將方才龐信那番話道來。

“君無戲言,君不可欺,用力!”程紹禟只覺得視線有幾分迷糊,用力一咬唇瓣喚回幾分神智,低聲喝道。

“大哥!”小穆看著行刑的兩名兵士已經硬著頭皮再度下了重手,一時又氣又急,卻又拿他半點辦法都沒有。

“唉,這個耿直傻子,莫怪晏離要在兩軍面前逼問,分明是瞧準了他這等性子。”龐信將一切瞧在眼裡,長嘆一聲道。

他身邊的眾位將領沉默地看著,只是誰也不敢上前相勸,眼睜睜地看著那一下又一下有力的軍棍打在程紹禟的身上。

遠處的趙贇靜靜地看著這一幕,良久,低聲罵了一句:“榆木腦袋,蠢貨!!”

“程將軍……程校尉這是心裡內疚,覺得愧對陛下,愧對諸位將領,心中過意不去呢!”他身邊的貼身內侍大著膽子道。

趙贇冷笑一聲,卻也沒有說什麼話來。

卻說程家村裡的凌玉,一直苦苦等候著程紹禟的訊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她閒來無事養下來的雞崽子都已經長大了,可那個人卻一直沒有來。

這日,她正做著針線,想要給程紹禟做一身中衣,可不知為何,一直有些心神不寧,終於無奈地放下了針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怎的這般久還沒有回來?難道出了什麼意外?不是說齊王身邊只得數百人馬,不成什麼氣候的麼?論理都這般久了,不管成與不成都有個結果才是。

正這般想著,忽聽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她連忙起身:“來了來了,莫要再敲……”

那‘呯呯呯’的響聲,只這般聽著,她便要懷疑下一刻門板都要被來人敲爛了。

‘吱呀’的一下開啟了門,卻意外地看到了小穆的臉龐:“小穆?你怎的會來?”

“嫂子快快讓開,讓他們把程大哥抬進屋去。”小穆沒有心思回答她的話,連忙道。

凌玉這才注意他的身後還有兩名抬著軟轎的兵士,當下大驚失色:“怎麼回事?他受傷了麼?”

小穆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什麼話,她也沒有聽清,急急讓開路,看著那兩名兵士抬著程紹禟走了進來,這才關上門,快步指引著他們把人抬到東屋裡。

“你這是怎麼了?傷在了何處?可要緊?讓我好生瞧瞧!”見程紹禟趴在軟轎上一動也不動,她又急又怕,想要掀開他身上的薄毯看個究竟,小穆已經佯咳一聲制止了她。

“嫂子,你不必擔心,程大哥身上的傷已經好了許多,我還帶著軍醫賜下的良藥,只好生休養著,不用多久便能痊癒了。”

凌玉欲掀薄毯的動作一頓,終是鬆開了手,狐疑地望了望小穆,又瞧見正側過頭來,衝她討好地笑了笑的程紹禟,聽著他啞聲道:“小玉,我不要緊,你莫要擔心。”

“所以呢?你此番回來是要接我離開,還是要一起留下來養傷?”她問。

“自然是先養好傷再離開。”小穆搶著回答。

凌玉點點頭,意味深長地在兩人臉上來回看看,片刻,往外走去:“你們想必餓了吧,我去給你們做些吃的。”

“多謝嫂子!”身後響著小穆響亮的道謝聲。

直到天色將暗,小穆才起身告辭,而他帶來的那兩名兵士,則是與早前留下保護凌玉的那兩位一般,同樣留了下來。

待屋內只得夫妻二人,凌玉才虎著臉道:“你且老實告訴我,你到底做了什麼事?為何會被陛下打了軍棍?”

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程紹禟居然是受刑。

他如今身為一軍統帥,除去如今仍身在長洛城的新帝外,只怕也沒有誰能打他的板子。

程紹禟沉默良久,終是一五一十地將他放走了齊王之事細細道來。

凌玉聽罷久久說不出話來。

所以,齊王妃這一回算是撿回了一條性命了麼?

她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只是不得不承認,還是有著幾分慶幸的。

見她怔怔地坐著不出聲,程紹禟猜不透她的心思,斟酌著又道:“如今陛下命李副將率兵前去追尋齊王下落,而聖駕亦不能再久留長洛城,必須儘早啟程回京,我身上帶著傷,不宜遠行,又放心不下你,故而便拜託龐大人向陛下求情,準我歸家養傷。”

凌玉嘆了口氣,替他捊了捊鬢邊,忽地用力往他額上一戳,沒好氣地道:“你這榆木腦袋,若是人家以救命之恩相挾,要你休妻棄子,那你是不是也要答應了?”

“這自然不能!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能答應此等荒唐之事!”程紹禟正色道。

凌玉又是一聲長嘆:“那日後呢?此番你放過了他們,陛下只是責打了你一百棍,可若下一回呢?下一回你再這般行事,陛下又會如何處置?”

“沒有下一回了,經此一事,恩義兩斷,再相見,便是生死決戰之時。”程紹禟平靜地回答。

聽到生死決戰四字,凌玉有幾分恍神,想到唐晉源曾經對自己的相救之恩,雖說早前便曾想過這對結義兄弟或有一日會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可這一日當真到來,並且發展到需要生死決戰時,她的心裡著實稱不上好受。

“齊王若是肯退讓投降,或許不需要到生死決戰的地步。”她忍不住道。

程紹禟搖搖頭:“齊王殿下若是肯投降,如何會走到如今這地步。”

他想起陣前齊王那番關於新帝並非趙氏皇室血脈的話,當時只是以為齊王不過信口開河,有意在陣前詆譭陛下名聲,可如今細一回想,他當時的神情,實在不像是說謊。

難道陛下當真不是趙氏皇室血脈?

眉頭不知不覺地擰了起來,若是陛下當真不是趙氏皇室血脈,這便能解釋早前陛下為何對先帝留下來的那幾名年紀尚幼的皇子態度突變了。

是因為陛下也知道自己的身世了麼?所以要想方設法剷除趙氏皇室血脈?如今才能永無後顧之憂?

他揉揉額角,將這些匪夷所思的念頭統統抹去。

陛下對他有知遇之恩,他怎能輕易便被人挑撥,相信他果真便不是皇室血脈,甚至因此做出一連串骨肉相殘之事來。

凌玉不知他所想,見他皺著眉頭,不禁伸出手指輕輕抹平他的額角,嗔道:“再這般擰著眉頭,瞧著愈發像個老頭子了!”

程紹禟啞然失笑:“我若是成了老頭子,你豈非也是老太婆了?”

凌玉啐了他一口:“什麼老太婆?如今我走出去,還有不少人以為我是未嫁女呢!”

程紹禟笑了笑,明智地不與她爭論這個問題,遲疑片刻,還是小心翼翼地坦白:“其實,其實陛下並非僅是打了我一百棍……”

“我也覺著奇怪,以陛下的性子,你犯下了這般大的錯,他居然僅是打了你一頓板子,著實不像他平日所為。”凌玉倒不意外,隨即又問,“他還罰了你什麼?”

“陛下奪去我領帥之職。”

“應該的,你這統帥失了職,哪還能把大軍交給你。”凌玉點點頭。

“還降我為八品宣節校尉。”

“……所以,你這是一仗被打回了原型?”

程紹禟望向她的眼神愈發小心。

凌玉又是一聲長長的嘆息,隨即悶悶地道:“我這聲夫人還沒聽幾日呢……”

程紹禟愈發愧疚了,猛地伸出手去,輕輕握著她的:“對不住。”

凌玉定定地望著他,沒有錯過他臉上的愧疚,片刻,忽地展顏一笑:“罷了,我本就不是什麼大家女子,那一聲聲夫人聽著也不自在,倒不如還如以往一般。”

她愈是這般,程紹禟心中便愈發難安,想要再說幾句,卻發現千言萬語都抵不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唯有又將那些話給咽了回去。

程紹禟歸來,家裡的粗重活又有那四名留下來的兵士幫忙,凌玉只一心一意照顧著他,看著他的傷勢漸漸好了起來,總算是落下了一塊心頭大石。

期間也有不少村民上門,打算瞧瞧村裡最為出息的男兒,可聽聞程紹禟受了傷,又見四名威風凜凜的兵士守在門處,到底不敢打擾。

這日,凌玉拿著空空如也的藥碗從屋裡出來,打算拿到灶房去洗,忽地聽到小菜園裡隱隱傳來說話聲。

“……齊王當真如此說的,陛下不是趙氏皇室血脈?”

“確是如此,齊王在兩軍陣前大放厥詞,著實可恨可惱!”

“你說齊王說的會不會是真的?”

“不可能,陛下自小便被先帝冊為太子,深受先帝寵愛,又怎可能會不是先帝血脈,那不過是齊王不忿落敗,有意詆譭罷了。”

“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

“好了好了,這些話不要再說,若是讓將軍聽到了,只怕吃不了兜著走!”

……

說話聲漸去漸遠,凌玉緩緩從牆後走出,不知不覺間,秀眉便蹙了起來。

原來關於新帝的身世已經傳揚得這般厲害了,齊王在兩軍陣前叫破,雖說大部分將士都認為這不過是他垂死掙扎所為,但也不乏有聽進去之人。

可是,新帝明明確是神宗皇帝與孝慧皇后之子……

她一時陷入了掙扎當中。

天底下只怕除了當事人,再沒有比她更清楚真相的了,地窖裡的那本手札,清清楚楚記載了前因後果,可是,她要拿出來麼?

拿出來之後必又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到時候引發的後果,她能承受得住,程紹禟能承受得住麼?

可若是不拿出來,任由著新帝陷入這種流言蜚語當中,她的良心又當真過得去麼?主上遭受質疑,下屬又豈能獨善其身!

思前想後,她猛地轉身,大步往地窖方向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