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凌碧的到來, 凌玉可謂高興極了,畢竟自當年在程家村別過後, 她們姐妹又有兩年多的時間不曾見過,而凌秀才與周氏則是比她更久不曾見過長女了。

如今一家團聚,小石頭沒多久便與初見面的表弟小虎子混熟了,五歲的小虎子一臉崇拜地望著彷彿什麼都會的小表哥, 眼睛閃亮閃亮的,看得小石頭得意極了。

凌玉則拉著凌碧十歲的女兒的棠丫在身邊,左看右看,真真是愈看愈喜歡。

這小姑娘又乖巧又懂事, 更是心靈手巧, 瞧她送給自己的荷包, 那繡功, 雖仍有幾分稚嫩,只假以時日, 必定會了不得。

“若是將來小泥巴有棠丫一半這般乖巧懂事,我也就放心了。”她摟著棠丫喟嘆般道。

凌碧一會兒摟摟小泥巴,一會兒又去抱抱小灼兒, 哪個都愛得不行,聽到她這話便笑了:“早就聽娘說小泥巴不只模樣長得像你,便是性子也是一樣, 你如今嫌她,豈不是在嫌自己麼?”

凌玉緊張地望向小石頭,見他正手舞足蹈地對小虎子說著自己的光輝事蹟, 並沒有留意凌碧的話,頓時松了口氣,嗔了她一眼:“又瞎說,娘不過是說說笑而已,你倒還當了真。”

凌碧一見她這般緊張兮兮地望向兒子,哪有不明白她的心思的,‘噗嗤’一聲便笑了出來。

周氏則是沒好氣地在次女額上戳了戳。

那廂,凌秀才便問起了梁淮升今後的打算。

“你是想著留在京城尋份差事,還是到外地?”

“這些年一直沒有機會侍奉二老膝下,凌碧與我都有些過意不去,只如今好不容易一家團聚……若是可以的話,我自是希望能留在京城,如此一家子也能彼此有個照應,不至於骨肉分離。”

“只不過如今仍在候職的人這般多,相較他人,小婿也沒有什麼優勢,只怕三年五載的也未必能候到實缺。”

凌秀才沉默片刻,方道:“若依我之見,京城裡遍地權貴,你初入官場,倒不如去外頭積攢些實績,將來有了機會,自然會有更好的前程。”

“爹此話倒是不假,京城裡權貴遍地,初入官場,最多也不過七八品小吏,哪能有什麼實差,倒不如到外地去鍛練鍛練。”凌大春也插了話。

梁淮升嘆了口氣:“這哪是我想怎樣便怎樣的,如何安排還要看朝廷的意思。”

“這倒也是,皇命若是下來,是留京還是往外地,哪能由得自己選擇。”凌大春頷首表示贊同。

凌秀才沒有再說話,只是望著梁淮升的眼神有幾分複雜,也有幾分失望。

當晚,周氏進得屋來,見他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不禁奇怪地問:“這是怎麼了?”

長女到來,這人表面雖沒有說什麼,可她也是看得出,他心裡有多高興。

小輩們都齊集身邊,凌家有後,他一直看重的大女婿又已經金榜題名,論理應該高興才是,怎的這一會兒的功夫卻變成這般模樣。

凌秀才有些心煩,沒好氣地道:“婦道人家懂得什麼!”

周氏好脾氣地道:“是是是,婦道人家不懂什麼,只如今又沒有旁的人,什麼都憋在心裡不說的話,豈不是要悶壞自己?倒不如便與我說說,雖未必能給你出什麼好主意,只好歹也能有個人分擔不是?”

凌秀才側過頭來望向她。

不知不覺間,眼前這婦人已經陪伴自己數十年了,縱是這般多年下來,依然是那樣的好性情。他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好性子之人,毛病也不少,可這鬥大的字也不識得幾個的婦人,卻一直以她獨特的方式在包容著自己。

周氏見他只是望著自己也不說話,一時抓不信他的心思,笑著又問:“若真有什麼事,便是我幫不上什麼忙,可還有大春與小玉他們幾個孩子啊!”

“也沒什麼,只是覺得,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們這些老家夥,還是不要操心太多了。”半晌,凌秀才慢悠悠地道。

周氏狐疑地看看他,不明白好好的他怎會想到這上面來,不過她向來習慣了順從,故而也沒有再多問,只笑著道:“你說的極是,孩子們都長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咱們哪能干涉得了他們。”

凌秀才對她的回答絲毫不意外,這婦人便是如此,無論自己說什麼都是稱好,雖說確是有些沒主見,不過婦道人家嘛,主意大了倒不是什麼好事,似她這般便是恰到好處。

親人不是在身邊,就是在相隔不遠的地方,只要她想了,便可以馬上便能見過,凌玉覺得,這樣的日子確是再好不過了。

如今她唯一期盼的,便是遠方的程紹禟能早些歸來。

前方的戰事如何,凌玉不得而知,畢竟離島離得著實太遠,訊息往來並非易事。

這一日,她檢查著名下各鋪子送來的賬冊,這也是她每月例行之事。生意縱是不必親自打理,但錢卻是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輕易教人給蒙了去。

她仔細地查閱畢,不輕不重地敲打了幾家店的掌櫃一番,而後又根據各自店裡的收益適當地給予獎賞,這才看著他們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凌碧到來的時候,她正讓茯苓替她按捏著肩膀。

這段日子凌碧來得比較勤,加上她又是凌玉的親姐姐,故而青黛等丫頭也沒有通報便請了她進去。

“姐姐怎的一個人來了?棠丫與小虎子呢?”凌玉拉著她的手在身邊坐下,不見那一對小姐弟,遂問。

“她們在家裡呢!你姐夫送了我來。”

“原來如此,只是今日紹安不在,倒要難為姐夫一個人空候著姐姐了。”凌玉笑道。

平南侯府的成年男主子便只得一個程紹安,往日梁淮升過府,便是由程紹安招呼著他,今日程紹安不在,自然沒有主子作陪。

”我知道他不在。其實方才在街上我便瞧見了他。“凌碧遲疑地道。

”這是怎麼回事?“凌玉看出她神色有異,奇怪地問。

”我雖來京城不久,只是對早前那轟動一時的侄女狀告嫡親伯父一案多少耳聞,上京的路上甚至還與那蘇家姑娘有過幾面之緣,方才我便是見到紹安兄弟與她一起……“凌碧略有幾分含糊地道。

程紹安與蘇凝珊?凌玉怔忪。

這兩人什麼時候走到一處的?

這兩年王氏一直沒有斷過給程紹安說親,只是總難尋到合心意的,而至程紹禟成了平南侯後,有意與程紹安結親的範圍又更大了,甚至有不少官宦之家也或明或暗地表示了意向,如此一來,倒讓王氏有些難辦了。

感覺家家的姑娘都好,又覺得每一位都不怎麼適合,更怕應了這家,卻得罪了另家,沒的給長子樹了敵人卻不自知。

而程紹安醉心於他的生意,對成親之事既不積極也不拒絕,只道一切由孃親作主。

他愈是這般聽自己的,王氏便愈發的謹慎,這一謹慎便總也打不定主意,一拖便又拖了兩年。

如今程紹安的親事已經成了王氏的一樁心病,凌玉也勸了她不少回,不拘對方是哪家的女兒,高門大戶出身也好,小門小戶家的也罷,若是覺得合適便娶回來,若是覺得不合適便直接拒了,難道還要怕結不成親便成仇?

王氏應得好好的,可轉過身去卻又是老樣子。

卻說程紹安並不知自己無意中被凌碧撞到,更被凌碧發現他與蘇凝珊一起,並將此事告訴了凌玉。此時他正皺眉望著坐在對面的蘇凝珊,不解地問:”你為何不答應?在商言商,此事於你我而言都有好處,我能夠保證店裡的商品來源,你也能打破當前困境,為何卻是不肯?”

“以你如今的身份地位,要想尋一個品質過關又能價格適宜的合作商家並非難事,甚至只要你想,也會有人願意雙手奉上,實在無需與我此等聲名狼籍的女子談什麼合作。”蘇凝珊平靜地道。

程紹安眉頭皺得更緊,卻坦然地回答:“你說的沒錯,可是那樣的人不過是衝著家兄而來,而非真心實意與我談生意之事。況且,若是事事都要靠著兄長,我又何談自立?”

“實不相瞞,我會想到與你合作,除了確是信得過蘇家繡坊的品質之外,確也有同情你的原因所在。”

他如此坦蕩,倒教蘇凝珊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她沉默良久,終於緩緩地道:“既是程二爺信得過蘇家繡坊,此樁生意我便接了。”

女子也要學會能屈能伸,更艱難的時候她都熬過去了,如今所有害了自己一家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她也因此賠上了一生,可總不能因為那點兒放不下的可笑驕傲,從而推開了一個可以改善自己與幼弟處境的機會。

官府判還給自己的產業縱是更多,若是她不懂得經營,坐吃生空,將來的日子又該如何度過?

“既如此,那希望咱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你放心,我蘇凝珊絕不會昧著良心賺錢,交給你的貨品必是上佳質地,絕不會以次充好。”

“如此便好,我也相信蘇姑娘是個誠信之人!”

合作之事商定好之後,程紹安看看天色,已是到了往宮門外接小石頭的時候,遂吩咐了店裡的掌櫃幾句,這才坐上了馬車,到宮門外候著小石頭,叔侄二人如同往常一般歸家去。

從凌碧口中得知程紹安與蘇凝珊接觸過後,凌玉其實也打不定主意要怎樣做才好。

論理她不過程紹安的大嫂,他喜歡誰,想娶誰,這些都輪不到她來作主。只是那蘇凝珊……撇開她的名聲不說,只她與宮裡的蓉貴嬪之間的關係,便教她敬而遠之。

程紹安送了小石頭回來後,見她對著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不解地問:“大嫂可是有話想要與我說?”

凌玉遲疑片刻,還是豁了出去,委婉地問起了他與蘇凝珊之間的事。

程紹安意外她竟得知此事,不過他自覺自己與蘇家姑娘之間並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故而便一五一十地將自己與蘇凝珊合作的事告訴了她。

凌玉知道他近來在忙著尋合適的繡坊,卻沒有想到他尋的便是蘇家,雖覺得意外,但見他神色坦蕩,可見並無牽涉男女私情,這才松了口氣。

憑心而論,她對蘇凝珊也是相當同情的,後來聽聞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家,既要養育幼弟,又要打理著父母留下來的產業,多少添了些敬佩。

雖然無意與蘇家再有瓜葛,但凌玉也希望這姑娘日後也能有些舒心日子過。

而近來一直充當好相公角色,不時護送娘子往平南侯府探望妹妹的梁淮升,也終於等到了吏部的任職文書。

雖然不是留京的好差事,但分去富庶之縣出任縣官,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肥差,足以讓他欣喜若狂。

凌玉雖是懂得不多,但也知道他任職的縣城是個好地方,儘管心裡對他有幾分微辭,不過看在凌碧的份上,多少也是希望他能有個好前程的。

任職文書既下,官印又到了手,梁淮升便不能再在京城久留,擇日便要赴任。

而凌碧自然也要帶著兒女跟著前去,一家人總不能分開才是。

梁淮升本是打算讓她回家鄉侍奉母親,只是想到自己此番赴任,必然也有不少內宅之事離不得她打理,故而便改了主意,帶著她們母子三人,辭別了凌秀才一家,歡天喜地地前去赴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凌碧一家離開不久,程紹禟率兵成功登上離島的訊息便傳了回來,也讓凌玉更為揪心。

所以,又到了直面的時候了麼?

看著有如天降神兵般突然出現在島上的朝廷大軍,齊王簡直覺得不可思議。

他佈下的重重防守呢?明明沒有收到半點訊息,朝廷的兵馬何時便已經出現在眼前了。

便是晏離也有些不敢相信,直到看到躲在朝廷大軍當中的離島萬氏族人,終於恍然大悟。

“我一直以為程將軍乃是磊落君子,不曾想也是會使些陰謀詭計,竟一早便聯合了萬氏,裡應外合,難怪如同入無人之境一般。”他長嘆一聲道。

“兵不厭詐,這一招還是先生教會本將的。”

晏離被他給噎住了,良久,才苦笑一聲,無奈地望向陰沉著臉的齊王。

齊王緊緊握著手中長劍,知道今日恐怕是凶多吉少,可若讓他就此束手就擒,到底不甘心。

“程紹禟,你便當真打算一直助紂為虐麼?趙贇那野種到底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竟教你對他如此死心塌地!”

“王爺慎言!陛下乃神宗皇帝唯一嫡子,神宗皇帝親立的太子,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如何能讓你如此詆譭!”程紹禟厲聲道。

“程大哥,你到底還要執迷不悟到何時,龍椅上的那一位到底什麼來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難道你竟還是不肯相信麼?!”唐晉源終於忍不住大聲道。

程紹禟平靜地望向他,片刻之後,將視線緩緩地落在齊王身上,對上他眼中的不甘不忿,冷笑一聲道:“王爺當日曾言,你從不打誑語。如今本將亦想告訴王爺,本將亦不屑以謊言瞞騙人,陛下,確確實實乃先帝與先皇后之子!本將若有半句謊言,願馬革裹屍,死後入阿鼻地獄受拔舌、焚身之苦。”

齊王愣住了,望著他臉上的堅定,不知為何,心裡竟是對長久以來一直認定之事有了動搖。

難道是母妃想錯了?

不、不會的,當日自己分明查實了相府死嬰之事,而那證人卻又死在了趙贇派去的殺手手中,他若不是心虛,為何又要殺人滅口?

可是程紹禟卻又是言之鑿鑿……他雖與程紹禟接觸不多,可從他的行事來看,確是位正人君子,這一點,他無可辯駁。

故而他所說之話,必也是他切實的心裡話,並非謊言。

唯一的可能,便是他也被趙贇矇騙了。

“本王相信將軍為人,但是卻不信金殿寶座上的那一位,將軍乃是有道君子,豈知世上有些人卻是滿嘴謊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本王的母妃,便是教他活活害死!”

一想到當日無力救下麗妃,眼睜睜地看著她被趙贇處死,齊王便恨得渾身顫抖。

“王爺錯了,先帝駕崩當日,本將便是不在場,也相信那道遺旨確是出自先帝之意,絕非陛下有心借刀殺人。”

“王爺一步錯,步步皆錯。麗儀皇貴妃自作聰明,害了自己,害了陛下,更害了王爺。”

“住口!不準你詆譭我母妃!”齊王勃然大怒,‘噌’的一下拔出腰間長劍,指著他厲聲道,“程紹禟,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本王寧願死,也絕不會臣服於趙贇腳下!”

說完,一夾馬肚子揮著長劍,率先便朝程紹禟衝了過來。

唐晉源策馬緊隨其後,牢牢護在他左右。

程紹禟揚手制止意欲迎戰的將士,同樣拔出長劍,驅馬迎了上去,以一敵二,三人瞬間便纏鬥一起。

和泰與李、崔二副將緊緊握著兵器,目光牢牢地追隨著程紹禟,打算一瞧見不對勁便要衝上去參戰,卻見程紹禟雖是以一敵二,卻絲毫不落下風,這才暗暗松了口氣。

程紹禟擋開唐晉源刺來的一劍,一俯身避開齊王的偷襲,同時‘嗖嗖嗖’連刺三劍逼退唐晉源,再賣了個破綻引得齊王策馬來追。

見齊王果然上當,他忽地殺了個回馬槍,重重的一劍陡然刺向齊王,齊王臉色大變,欲避而不得,竟是生生被他挑落下馬。

唐晉源策馬飛身來救,程紹禟回身迎戰,早有齊王麾下將士衝殺上來,與亦策馬而上的朝廷將士對戰起來。

混亂間,齊王在護衛的拼死掩護下搶回一命,立即重又拿起兵器限入混戰當中。

一時間,喊殺聲、戰馬的嘶叫聲、兵器交接聲、慘叫聲響徹半空,打破了沉寂多年的島嶼。

兩方人馬正殺得天昏地暗,突然地面一晃,初時只有部分將士感覺到異樣,待那晃動越來越強烈時,終於感到不對勁,雙方對戰也不知不覺地停了下來。

這一停下來,便愈發感覺地面晃動得厲害。

“山神震怒,降下天災,地動山搖;山神震怒,降下天災,地動山搖!!”人群中突然爆發驚恐的叫聲,和泰聞聲望去,認出叫喊之人乃是離島原本的掌權人萬氏家主。

緊接著,彷彿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傳來了哭叫聲與呼救聲,程紹禟臉色劇變,看著遠處大片大片塵土飛揚,陡然一聲厲喝:“眾將士隨我前去救人!!”

齊王也被此等變故驚住了,還是晏離大聲提醒著:“王爺,是地動,趕緊救人!!”

這一年,偏安一隅的離島爆發了強烈的地動,山崩地搖,倒塌的房屋無數,數不清多少島上百姓傾刻之間家破人亡。

正在交戰中的朝廷大軍與齊王軍立即放下兵器,共同參與到救治災民當中。

看著災民臉上的絕望與悲慟,堂堂八尺男兒,本應是見怪生死的將士們都不知不覺地紅了雙眼。

程紹禟只覺得身體都在不停地顫抖,就在方才,他親手挖出了一名八九歲的孩子。

那冰冷的小小身軀躺在他的懷裡,如同一座山壓在他的心上。

離他不遠的齊王,身上沾滿了血汙,也分不清是他的血跡,還是別人的。

三日後,地動方才徹底平息,可島上卻是滿目瘡痍,處處瀰漫著死亡與絕望的氣息。

“齊王不臣,避難離島,引來山神震怒,降下天災,毀我家園,奪我至親!”不知從何處傳來了悲憤的吼叫。

“齊王不臣,避難離島,引來山神震怒,降下天災,毀我家園,奪我至親!”隨即又有人跟著叫了起來。

一時間,悲憤的指控聲四起,也讓不眠不休了整整三日的齊王將士氣紅了眼。

“簡直一派胡言,一派胡言!!”素來自問好性子的晏離也氣得渾身發抖。

反倒是齊王一臉的平靜,胡亂地抹了一把臉,徑自行至同樣滿身狼狽的程紹禟跟前:“程將軍,本王有幾句話要問你。”

程紹禟多少猜得出他要問的是什麼,點了點頭,便隨他到了一處安靜的地方。

“趙贇果真是父皇的骨肉?”

“是!”

“你如何敢如此肯定?”

程紹禟略思忖片刻,斟酌著將當年神宗皇帝做下的那樁醜事一一向他道來。

齊王聽罷臉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

“所以,母妃挑起了對趙贇身世的懷疑,在父皇看來,便是要揭出他逼.奸臣妻之行,父皇,又如何會再讓母妃活在世上。”

“所以,父皇臨終前那句畜生,罵的不是趙贇,而是本王。”

“所以,本王這些年對趙贇的指控,完全是無中生有;本王這些年的堅持,完全是一場笑話;本王這些年的所為,切切實實便是不忠不臣!”

程紹禟沒有說話,只是平靜地望著他。

“本王明白了,程將軍,你放心,本王必會給你、給趙贇,給離島的百姓一個交待。”半晌,齊王深深地吸了口氣,啞聲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