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埃及金字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摩洛哥離開後,陳淵馬不停蹄的就趕往了了埃及。

作為在非洲這片大陸上的國度,陳淵沒有理由拒絕不去參觀一下,當然,這其中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這裡有非常特別的東西。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也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面積100.14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億。GDP總計2905億美元,人均GDP3023美元。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信奉***教。

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或許就是對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免費醫療,無業人員可到公立醫院免費就診,農村每三至四個村莊設有一個醫療中心,農民可以在醫療中心免費看病。

不過所謂免費醫療,不過是免掛號費和門診費等等,一些醫療器械和藥物還是要自己購買。

埃及也有自己的語言,就是古埃及語,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語言,現在已經失傳,全國沒有幾人會說。在這一路上陳淵也只能聽見那些埃及人說的是阿拉伯語。

埃及雖然有百萬土地,但百分之九十都是沙漠,不過在剩餘的百分之十中,還是有不少城市的,

全國共分為27個省,首都開羅是埃及最大的城市,他們有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從市中心貫穿而過。全市面積3085平方公里,人口約2280萬。開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列

前幾年的時候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97名。杭州機場就有直飛開羅的航線。

雖說埃及並非發達國家,但是在教育方面採取高投入的政策,在埃及上學是免費的,只要是公立學校,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學費和書本費全免。埃及大學並不多,共有34所,其中公立大學只有18所,因為大學少,入學門檻低,所以大學生數量非常龐大。

光是開羅大學每年的學生數量就達到20萬,在埃及隨便一個開計程車的司機可能就是開羅大學畢業的。

下了車,陳淵從附近的商店裡買了些水,付出剛從銀行兌換的貨幣。,

【老陳你用的錢錢叫啥名丫。】

水友們道是好奇,畢竟很多人只知道軟妹幣和美刀,至於其他國家的貨幣瞭解的並不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叫埃及鎊,紙幣最大面值為200,不同面值的紙幣正反面圖桉都不一樣。”陳淵解釋道。

出了商店,公路上幾乎見不到什麼女人,雖說今天是工作日,但在埃及出行,女性大多選擇乘坐地鐵,而男性則喜歡坐計程車。

埃及的計程車是不打表的,也不開空調,但是價錢很便宜,起步價也不過人民幣2.5元左右。當地的計程車很多都是二手車,有些車甚至看起來即將報廢。

像陳淵開的鋼鐵洪流,放在這裡,那都是實打實的高科技了。

不過真要說的話,開羅的地鐵和公交系統也比較完善,比如乘坐地鐵時,不管路程多遠,都是0.4元人民幣左右,因為便宜所以人多,開羅的地鐵是很擁擠的,女性人數佔比很大。開羅的公交車也不貴,30公里以內1.2元,40公里以內1.6元,而且是招手即停。普通公交車不開空調,也有空調車但是稍貴一點。

不過埃及人民的平均工資比較低,最低標準薪資為492元人民幣左右,一般的普通工薪階層都在1200至2000元左右,

如果是亞歷山大市的話的工資會高一點。當地的醫生、律師、工程師等都是中薪階層,每月工資範圍在3200至8200左右。埃及人口多,勞動力豐富,很多的跨國企業都在這裡投資建廠,而這些企業的高管就屬於高收入人群,每月工資大約在12000至15000的範圍之內。

聽了陳淵的敘述後,水友們更好奇的還是這裡的房價,畢竟放眼全球,房價一直都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埃及房價並不算貴,例如在首都開羅市買一套普通商品房,平均房價3600人民幣一平方左右,市中心豪華地段房價可達到5000左右,但是你想買一套高檔別墅就貴了,5000萬的都有。大多數埃及本地人並買不起房子,他們低廉的工資只夠維持生活,所以會選擇租房子住。”陳淵無奈地攤了攤手。

不過陳淵來埃及可不是去考察這些的,最重要的還是去看一看這裡的京金字塔。

畢竟埃及嘛,最有名的也不過是金字塔了。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的陵墓。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共發現96座,約52000平方公尺,最大的是開羅郊區胡夫的三座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有要知道古埃及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隸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而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建立在埃及首都開羅郊外的吉薩。

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米、現長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900平方米。

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最大的重達160噸。有學者估計,如果用火車裝運金字塔的石料,大約要用60萬節車皮。如果把這些石頭鑿碎,鋪成一條一尺寬的道路,大約可以繞地球一週。

據說,10萬人用了3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

內部通道對外開放,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世人讚歎!

還以高超的建築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

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就算這樣,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基座為正三角形或正方形,也可能是其他的正多邊形。

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呈尖頂狀,像一個金字,而且金字塔基本上都是角錐形物體,且通常是四稜錐。

“古代金字塔,大部分是用石塊堆積而成,質心接近基座,層級越高使用材料擇躲討越少,這樣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連鋒利的小刀都難以插入,足有四十層樓高。可見埃及人民的智慧。”陳淵望著遠處的金字塔感嘆道。

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無不令人歎為觀止。

但更為令人吃驚的奇蹟,並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壯身姿。

而是發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數字巧合。

眾所周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在14624萬公裡到15136萬公裡之間。

如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59米乘以十億,其結果正好在14624萬公裡到15136萬公裡範圍內。

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得到的商為3.14159,這就是圓周率。

它的精度遠遠超過希臘人算出的圓周率3.1428。

它與華夏的祖沖之算出的圓周率3.1415926~3.1415927相比,幾乎完全一致。

胡夫金字塔內部的直角三角形廳室,各邊之比為3:4:5,體現了勾股定理的數值。

總重量約為6000萬噸,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所有這一切,都合情合理地表明這些數字的巧合絕非偶然。

這種數字與建築之間完美的結合,正是古埃及人勞動智慧的結晶。

所有這一切,更加彰顯了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與神奇!

不過一個問題引發了水友們的思考,這也是一直流傳開來的問題。

那就是埃及金字塔真的是外星人建造的嗎?

畢竟埃及金字塔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之一,也同樣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未解之謎之一。

不僅是因為金字塔規模上的宏偉,最重要的是我們無法理解,在只靠人力沒有高科技的年代,古代的埃及人是怎麼把那些重達數十噸的石塊移動並且堆砌成一座金字塔的。

跟普通的墓葬不同,一般普通的墓葬會選擇把自己隱藏起來,深埋到地底,像我國古代的帝王陵墓和一些有權勢的大官們的墳墓,都在地下數米甚至數百米的地方,一個是為了防止陵墓的破環,還有就是為了避免盜墓賊的光顧。

金字塔作為陵墓卻高聳雲端,十分顯眼,而且裡面並沒有什麼法老和王后的屍身木乃尹,就連陪葬品都非常少,顯然金字塔的真正用途不是陵墓。

後來人們在離吉薩金字塔不遠的黃沙下,找到了以法老為主眾多人的陵墓,也是深埋在地底,那金字塔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

如果在地面上觀察金字塔,這時的金字塔只有四個面,但如果我們乘坐飛機或者用飛行器進行拍攝,你會發現,金字塔在這個時候會有八個面,那隱藏的四個面去哪裡了?這神奇現象真的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在胡夫金字塔建造的時期,埃及的總人口甚至都還不過百萬,這座塔高達146米,由230塊巨石砌成,每塊巨石的重量高達近三噸,在還處在青銅時代,沒有任何高科技的埃及,這座塔嚴絲合縫,連針都插不進去,究竟是如何造出來的?

“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先來看看胡夫金字塔的最終受益人法老胡夫,他在眾多有關於金字塔的故事中被描述成了一個暴君,但事實上,考古學家們並沒有找到有關於胡夫暴政的證據。

21世紀13年,考古學家在胡夫金字塔的附近發現了一塊那個時期的莎草紙,雖然因為年代過於久遠,這張紙已經破損嚴重,但根據上面還能看到的資訊進行研究後,考古學家們發現,這是一位當時名叫梅雷的官員留下的,他參與了胡夫金字塔的修建過程。

根據梅雷的記載,當時用來建造金字塔的石頭都是從距離修建地址一百多公裡的採石場裡開採出來的,一天大概能運個兩三趟,一趟下來運輸的巨石大概有30塊,一塊巨石的重量大概在兩三噸,一個月下來能運兩百多塊。

在梅雷的記載當中,曾多次提到了船員和船隻的資訊,但是考古學家驗證之後發現,這份記載中有些理論並不真實。

因為即使用到現代化的高科技,如果想要開採一塊兩三噸重的石塊,都需要花費半天的時長,而古埃及人如果想要開採完建造金字塔所需的230塊巨石,估計得需要十年的時間,更別說後續開採之後還要打磨。

雖然考古學家在附近挖掘出淤泥層,證實了這裡在千年前確實有運河的存在,但是船隻根本承受不住兩三噸的巨石,裝都裝不上去,更不要說載著巨石運輸了。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除了運輸之外,考古學家們還發現,在金字塔的內部蘊含著大量的花崗岩,還有著眾多用花崗岩做成的花瓶等器皿,在岩石中還發現了許多嵌入的木頭,甚至這些木頭和岩石是嚴絲合縫的。”

【在現代切割花崗岩都需要費上好大一陣功夫,那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到這麼精密的工程的呢,難道他們可以讓岩石軟,然後再將木頭插進去?】

水友們越來越不懂了。

【花崗岩居然可以融化,古埃及人究竟有多聰明?】

陳淵搖了搖頭,“倒也沒那麼誇張,考古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證據分析和猜想後認為,用來建造金字塔的那些巨大的石塊可能是澆鑄出來的。”

埃及的黏土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石灰石混合在一起加水攪拌後,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和金字塔上覆蓋著的石塊一樣的新型石頭,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就是古埃及人最初發明出來的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所呈現出的狀態和天然石塊並沒有什麼不同。

當古埃及人發現這樣的現象之後,開始用各種材料跟石灰石進行相互融合,用本地含量巨大的碳酸鈉,與石灰水產生反應後形成了燒鹼。當把燒鹼和白砂混合後就形成了一種比較特殊的玻璃,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在陽光下把熔鍊的溫度從一百多提高到兩千。

在這麼高的溫度下可以將花崗岩進行融化,倒入提前備好的模具中,這就是建造金字塔所需要的石塊了,而這座金字塔用到了大量的石灰石和水。

甚至根據計算,用水量達到了這座金字塔五分之一的體積,所以建造地址不僅選在了水源附近,連建造金字塔的時間也選在了附近河流水位最高的時期。為了能夠把水從金字塔的底部運到頂端時更加方便,古埃及人甚至發明了螺旋泵,讓水能夠自主地上升。

所有的因素解決好,建造好地基和地下隧道後,古埃及人用棍棒和繩索來進行測量,根據陽光投下的影子來定位,由於沒有現代精密的測量儀器,他們必須不停地利用太陽測量,以保證建造時不會出現偏差,最後將多餘的通道都封閉起來,胡夫金字塔就建造好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