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陣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緊接著,陳英當場對眾下屬嚴令:“男子漢享食國家俸祿,應當以身殉國!今日臨陣,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我船領先急速衝向敵陣,他船自會跟上,這樣誰知一定不會獲勝呢?你們說,是不是?”

包括程飛在內的船上眾戰士聞後皆齊聲贊同,誓與“福星”共存亡。

緊接著,大家各司其職,發動輪機,掌好大舵,衝進敵陣,相繼開左右邊炮轟擊敵艦。

三艘敵艦見情形不妙,只得集中炮火合圍攻擊“福星”號。彈火雨集,血肉風飛下,陳英沒能倖免,他也中了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瞬間,他的意識突然模糊,整個身體也有了漂浮之感,耳畔的聲響好似漸漸遠離……

片刻後,他直挺挺地栽了下去。

在瞭望臺上,只剩一口氣的陳英一面捂著鮮血噴湧的胸口,一面對三副王漣諄諄囑託:“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即使敗了……也要雖敗猶榮……”

這是他此生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不為己,只為國。

就這樣,陳英犧牲了,只是還帶著恨,所以不能瞑目。王漣顧不得收整管帶的遺體,只得風乾眼淚繼續指揮炮手開炮奮擊。

但不多時,王漣也中了彈,他也不幸地倒在了船臺之上。

“福星”號的戰士們見上級紛紛陣亡,可是卻並未喪膽,亂了陣腳,竟接二連三地衝上前去充當指揮,告慰管帶在天之靈。

這時,“福星”艦已死傷枕藉,但卻仍力戰不退。法艦見“福星”還在負隅頑抗,決定對其施以重刑,再放魚雷後,“福星”暗輪不幸被擊中。

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福星”整個船身熊熊燃起,以迅雷之勢四散開來,戰士們無路可退只得紛紛跳入水中。

“福星”號上本有九十五名將士,可最終卻只有二十多人倖存,馬江一役對他們來說真可謂是一場生死血戰。

這一幕如鋼刀一般狠狠插進船政學堂師生之心,沈康靖和王達宗視線交錯的一瞬,彼此皆淒涼鎖目,相顧無語。他們二人都有種不太好的預感,恩師可能已經……

可卻都不敢再想下去。

而這時,戰爭的殘酷仍在繼續。跟隨“福星”號之後衝向敵艦的“福勝”“建勝”兩艦屬於蚊子船,僅在艦首備有一尊不能轉動的前膛阿姆斯特朗十六噸大炮,不僅火力很弱,而且馬力小、笨重遲緩,只有遠距離射擊的能耐,所以它們根本無法靠近“福星”施以援手。

可即便如此,“建勝”竟也創造了奇蹟,其開出的火炮擊中了孤拔的旗艦不說,還輕傷了其艦首。

敵艦被傷後震怒,立即以重炮報復還擊,“建勝”號因而多處中炮,管帶林少屏亦陣亡,轉而由遊擊呂賡堂繼續指揮作戰。

呂賡堂,廣東鶴山人,為沈康靖和王達宗的同學,當年就是班裡的佼佼者。畢業後的他隨船航行各處口岸,被航運大臣沈幼丹賞識,因而被任命擢帶“振威”艦練船,駐防澎湖。

後來他又調去“揚武”練船,繼而任“飛雲”號、“威遠”號兵船管帶,兼駕駛練生教習。如今的呂賡堂已是船政後學堂的教習,統帶“福勝”“建勝”兩炮艦。

戰前,已有不祥預感的他曾寫下遺書寄送回鶴山給老母妻子,信中他寫到“見危授命,決不苟免。”

不久後,呂賡堂的面部也未能幸免,可他只是簡單包紮便又忍著劇痛繼續憤然指揮兩艦。

“建勝”號在迫近敵艦時不幸被擊沉,呂賡堂亦中炮犧牲了,年僅三十歲。

見艦隊船隻接連傾覆,王達宗、沈康靖等一眾圍觀者均心緒激湧,恨不能衝進江裡為他們報仇。

接下來,管帶葉可堂指揮的“福勝”艦開戰後不久尾部便中炮起火,但此艦在他的帶領下仍堅持不退,與敵軍激戰。

葉可堂戰鬥中亦面部受重傷,可他卻也忍著劇痛指揮炮手連中敵艦。最後眼見眾艦沉的沉,逃的逃,勝敗已不言自明。悲憤難當的他這一刻竟飲彈自盡,隨“福勝”號一起沉於江中。

壯兮……

烈兮……

船政艦隊並非都是貪生怕死之徒,亦有像陳英、呂賡堂、葉可堂這樣的頂天立地真男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