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慘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再說說其他的戰艦。“伏波”號和“藝新”號兩艦在敵艦發出的第一排炮火中就被擊傷起火,遂向上游福州方向撤退。

法軍旗艦“窩爾達”號隨即追擊,“藝新”見勢轉舵連發數炮,敵艦被迫緊急撤退。退出戰鬥的“伏波”“藝新”兩艦駛至林浦時卻擱淺了,真乃禍不單行。

臨了,還得說說這最為悲壯的“振威”號炮艦。海戰開始後,“振威”艦最快做出反應,管帶許玉珊靈敏性超然,他火速下令將士砍斷錨鏈應戰,立即反擊,並冒著炮火登上望臺指揮。

與“振威”號同泊的“飛雲”“濟安”兩艦,還沒有來得及啟錨就中炮起火,當場即被擊沉。

法軍集中三艘軍艦的火力攻擊頑強抵抗的“振威”艦。孤身奮戰的“振威”艦船身多處中彈,遭受重創,輪葉被擊毀。

最後關頭,許玉珊指揮“振威”號開足馬力向不遠處的法艦“德斯丹”號衝去,意欲與敵方同歸於盡。法艦“費勒斯”號見狀急忙以側舷炮攔擊。

不幸的是,“振威”艦的鍋爐隨即中炮爆炸,沒開近“德斯丹”船身便已開始下沉。

在這存亡關頭,許玉珊卻並未慌亂。

這一刻,他如蓋世英雄一般繼續沉著指揮將士們頑強奮戰。當“振威”號被打得百孔千瘡的船身最後傾斜下沉時,咬緊牙關的許玉珊面目已近扭曲,他親自拉開引繩後,嘶嘶而鳴且又仇深如海的炮彈終於從不幸的“振威”號船體上發射出去。

這最後一尊實彈沒有虛發,很快衝向敵艦,重創了艦長和兩名法蘭西士兵。可最終,三十二歲的許玉珊還是難逃一死,被敵艦機關炮擊中後壯烈犧牲,英勇殉難。

馬江之上激戰持續了僅約三十分鍾,到下午十四時二十五分,中法海戰即已草草宣告結束。

中國海軍將士陣亡七百餘人,而法軍卻只有個別人員傷亡。無奈在“大廈將傾”的歲月裡,船政艦隊面對列強入侵展現的不屈海魂,因清政府的腐敗,一腔熱血最終換來的只能是一聲嘆息。

船政艦隊覆滅後,當日夜間,激憤的沿江居民聯合船政學堂其餘的師生們自發駕駛漁船、鹽船用水雷等武器對仍停在馬江江面上的法蘭西艦隊發起火攻。

一時間,眾帆競渡,馬江上下火光衝天,槍聲、炮聲、喊殺聲綿延數里。

見師父、同窗接連遇難,心緒難平的沈康靖和王達宗早已按捺不住激憤的心情,對視片刻後心照不宣雙雙火速參與其中。

他們見不遠處有一不太大的二桅帆船,上面有兩個漁夫不住地左顧右看,眼中騰騰的殺氣根本無處掩藏,看樣子倆人早已躍躍欲試,準備衝入江中殺洋鬼子個片甲不留。

得到漁夫允許後,四人一拍即合,不多時,沈康靖和王達宗便將準備好的火炮搬了上去。

緊接著,他們的這艘小船便也同周圍的其他船隻一樣,向遠處的敵軍殺去。

沒多久,見敵艦已在射程之內,沈康靖和王達宗互相示意後,二話不說果斷引燃船體。可就在四人剛剛成功但卻尚未跳船之際,他們卻已成了敵軍鎖定的目標之一。

霎時間,魚雷如惡鬼一般悄悄地朝著他們的帆船暗中殺來。

片刻後,“嘣”的一聲巨響,震翻了四人的奇經八脈。炸彈的威力巨大,四人來不及反應當即被彈飛落至馬江之中。

沉入江中後不久,擅泳的沈康靖便猛地一個勁頭浮了上來。驚魂未定的他幾乎不記得幾秒前發生了什麼,只感額頭陣陣泛痛。他趕忙伸手摸了摸,見鮮血順著手臂滴落而下,沈康靖心中雖更覺慌亂,可直覺告訴他,自己的傷勢並不算重,還不至有生命危險。

這時,他意識漸漸清晰,趕緊回頭看向自己所在的帆船,此船已幾近被熊熊大火吞噬。他心中痛忿之餘更感自己竟能活命實乃幸運之神眷顧。

緊接著,他環顧海面找尋好友王達宗的身影,可任憑自己喊了無數遍對方的名字,王達宗卻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回應。

某一瞬,沈康靖有種不太好的預感,王達宗會不會是出事了?想到這,他頓覺周身驟冷,不是因為海水涼,而是因而心寒。

沈康靖料想的沒錯,王達宗站的位置剛好是炮彈爆炸的正中處,因而他的傷勢較沈康靖的要重上十倍不止。

沉入江中後的王達宗便失去了意識,因而很快,傷勢過重的他即溺水而亡,而屍身卻最終也沒能找的回。

中國的舊式帆船和炮船怎可能是法艦的對手!

但見敵發一炮,我沉一船,很快漁民的船隻便被集體擊沉。

終於,馬江江面上徹底恢復了寧靜……

雖然以卵擊石只能做無謂的犧牲,但大家同仇敵愾公御外辱之心卻如昭昭紅日耀躍古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福建水師不是號稱中國第一海軍麼?

為何還會如此的不堪一擊呢?

除裝備落後這一原因外,戰略上的重大分歧才是更為致命的因素。在馬江海戰開始之前,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李少荃就明確表示現在的福建水師裝備還很差,根本不足以對抗法軍,所以求和乃上策,然後再圖發展。但是清流派的意見則完全不同,他們認為當下必須決一死戰,清廷若一再示弱,洋人的貪婪之心便會愈發膨脹。老佛爺的立場其實跟李少荃相同,可是又抹不開面子去反駁請流派的決戰論,因此就在是戰是和的思想上左右為難。糾結來糾結去,戰機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被延誤。事已至此,朝廷只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期日後翻身再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