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火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雄英一身甲冑,在徐允恭等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軍營,朱雄英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大明王師威武雄壯的樣子,朱雄英笑的比較開心。一支強大的軍隊,也不只是體現在戰鬥力方面,精氣神等外在因素,這也是相當重要的。

朱雄英是比較開心的,原本的燕王三衛看起來還是比較出色的。在徐允恭接手後,燕王三衛依然保持著不俗的鬥志,保持著不錯的戰鬥力,這是讓朱雄英感覺到比較開心的。

看著這些軍士,朱雄英笑著問道,“不愧是我皇明百勝之師!有如此雄壯的軍隊,我皇明必然戰無不勝,討伐不臣!”

徐允恭等人自然也是這般認為,大明的王師可不是吹噓的戰鬥力,而是一次次的戰鬥當中證明了自己,這才是大家的信心來源,這才是關鍵的戰鬥力!

想起來了什麼,朱雄英問道,“殘元雖元氣大傷,只是遍觀歷代,這些遊牧民族都是邊患起源。若是在草原決戰,可有好的策略?”

徐允恭立刻回道,“回殿下,殘元多騎兵,我皇明雖已勤練騎兵,只是和殘元還有區別。只是殘元騎兵戰力不俗,我皇明將士也已找到克敵制勝之策。”

馬背上的民族,這自然不是開玩笑的。騎兵,素有陸戰之王的美稱,在古代絕對是最強大的兵種,這也算得上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事情,不需要反駁。

不管是以前的匈奴、女真,或者是現在的蒙古人,多是以騎兵為主。而中原王朝,普遍來說還是步兵為主。看似是處在弱勢的地方,只不過這一切也都是一個假象。

面對騎兵,中原步兵還是有著很多的戰勝敵人的策略,一點都不需要覺得意外。

騎兵最強大的地方就是機動性,弓箭加彎刀,即使遇到全副武裝的重灌步兵也能放風箏放死對方。而步兵打不過騎兵,而是跑不過騎兵。更何況騎兵衝擊力強。

騎兵衝鋒排山倒海,氣勢宏大,特別是身披重甲的重騎兵簡直是古代的裝甲部隊。一旦重騎兵衝擊步兵陣列,步兵根本擋不住。更何況騎兵善於長途奔襲,對後勤補給依賴性小,能連續作戰,只要帶少量補給就能奔襲千里作戰。

步兵的車針等戰勝騎兵的例子,衛青以及李陵都有戰績說話。劉裕的卻月陣、南宋時的三疊陣,這其實都算得上對陣騎兵的不錯陣法,也都是有著不俗的戰果。

想起來了什麼,朱雄英說道,“西平侯此前討伐思倫發時設定三行火炮勁弩,可保我大明火器連射,這陣法你覺得對陣騎兵可有效用?”

徐允恭立刻說道,“臣已經有所聽聞,還望殿下予以賜教。”

沐英在討伐思倫發叛亂時,確實採用了‘疊陣’。

他將軍隊分三個行列發射火器,當第一行射擊完畢,則轉身退到第三行,重新裝填彈藥,做好再次射擊的準備;與此同時,第二行立即前進到原先第一行的射擊位置上繼續射擊。

這算起來是和‘三段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解決火器不能連射的問題。

徐允恭聽了之後,說道,“西平侯設定軍陣策略非凡,只是叛軍多有大象之野獸,速度不如戰馬。交替裝彈、開火,這確實可以節約時間,不過想來對付騎兵,還有些費力。”

也對,正常來說裝彈到開槍,需要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而現在的鳥銃,基本上也就是一百米左右的射程,不只是雨天不能使用,有大風的情況下也多半不能使用。

朱雄英點了點頭,隨即說道,“騎兵速度太快,這是事實。若是三段擊不夠,就六段、九段,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這火器必然有大效用,比起弓弩等等倒是更加適合練兵。”

一個出色的弓箭手,需要不少的時間來培養。而火銃等等,雖然也不是說一個人立刻就能上手。但是相比起培養一個弓箭手,還是要省時省力不少,也符合大明的利益。

想起來了什麼,朱雄英繼續說道,“對了,這鳥銃、大炮似是經常炸膛,到底是軍械製作的問題,還是說我大明軍械使用過久?”

炸膛這樣的事情也確實存在,這也使得不少火器兵不敢使用這些武器,擔心誤傷自己。

徐允恭開口,說道,“不只是軍械製造的問題,也是邊軍火器久是不更替。”

這也是事實,在如今這個年代,火器的更替是相對來說比較慢的,基本上都是炸膛、毀壞了再換,很少說有著什麼主動的換個槍膛之類的事情,畢竟火器的製造成本不低。

這也算得上是時代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因為製造成本的原因,二來自然是很多人根本不會想到槍膛的疲勞度等等因素。

朱雄英微微點頭,隨即說道,“這些事情得需要考慮了,秦時就不錯,那些工匠可以確保軍械品質。看起來我大明,也該考慮這些事情了。”

徐允恭隱晦提醒,“殿下,火器製造......”

朱雄英自然知道徐允恭的意思,別看現在的火器是有著不小的局限性,可是大家也都看出來了火器的厲害。所以在大明,火器的製造是被皇家牢牢控制,尤其是老朱更是親自掌控。

這些事情也不需要徐允恭多提醒,朱雄英自信心十足,“這些事情你不需要擔心,我在北平建都,自然需要火藥。今日回府後,你便起草奏摺,北平需要火器,請陛下派遣軍器局和兵杖局的人馬過來。”

徐允恭立刻明白了,有些事情皇太孫不適合主動開口,尤其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敏感的事情,這就需要一些文武主動站出來了。

只不過到時候這些奏摺是皇太孫派人送上去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個意思,想來有些人也是比較清楚的,很多人大概也就知道皇太孫的一些決定了心意了。

火器,該用還是要用的,該發展的肯定還是需要發展的,這可是朱雄英無比在意和敏感的一件事情,這是歷史發展的洪流。

其實在元朝的時候火器就已經開始發展不錯了,到了現在,火器的威力更大一些,也有不俗的進步。

朱雄英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火器的發展進一步的推進,雖然他不是一個出色的工匠,也沒辦法和諾貝爾那樣弄出來硝化甘油炸藥專利這些,但是朱雄英的一些眼界還是可以相信的。

起碼相比起現在的一些人,朱雄英的眼界是可以相信的。更何況他身為皇太孫,手裡的資源也是足夠多的。不需要他窩在實驗室研究炸藥,他一聲令下會有很多的人努力去研究炸藥。

朱雄英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能力,點亮技能樹這樣的事情,朱雄英也很清楚自己有些時候沒辦法做到親力親為,他能做的事情是推動國家的力量去解決這樣的一些事情。

要是這樣的話,這對於朱雄英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更何況如果是在北平府建造一個小工部,或者十二監,朱雄英也可以更好的去制定一些規則、要求。

徐允恭還需要繼續練兵,朱雄英也只是認真的看了看大明邊軍的演練、備戰,這也就足夠了。

現在的大明可不是承平已久,不存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事情,現在的大明軍隊戰鬥力十足,現在的大明王師在面對異族的時候也是佔據著主動權和優勢。

打仗,很多的時候也不只是在打單一兵種的實力,這更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體現。

朱雄英還算滿意,看到大明軍隊的狀態,他相信接下來的一些事情,進展或許會比較順利,他也充滿著信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