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小朱的重要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雄英住在福隆宮,他看起來是比較喜歡現在這樣的一個生活狀態,也覺得比較滿意。

早起的朱雄英在演武場練習了一趟刀法,出了一身汗的朱雄英去跑了個熱水澡。對於自己的身體,朱雄英還是非常愛惜的。在這個年代,一場傷風感冒就可以要人命。

不要說皇太孫了,就算是皇帝等人,有些時候也是沒辦法避免這樣的有些事情發生。

舒舒服服的泡完澡,朱雄英換了一套常服,慢悠悠的走向正殿。他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皇爺爺,老朱真的是鐵人,完全不知道疲憊,絕對值得佩服。

公務,朱雄英的公務自然不算少,他現在需要處理的事情也不算少。

不管是北平府的都城建造事宜,或者是津門衛的建造,包括大運河的疏浚等等,這都是朱雄英必須要做好的事情。更何況在朱雄英的工作當中,也包括練兵、北平府的一些政務等等,這都是他需要做好的事情。

看著奏報,朱雄英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覺得自己沒必要學習他的皇爺爺,沒有打算事必躬親。他也確實沒辦法做到所有的事情一把抓,該放權的時候還是要放權。有些事情,朱雄英掌握好大方向就行,不脫離他的掌控就好。

朱雄英處理好政務,就在福隆宮寫著家書,這些事情也是他的工作。雖然現在是住在北平,但是和應天府的聯絡,朱雄英從來都沒有斷過,這一般來說也都是‘快遞’。

王承恩走了過來,輕聲說道,“爺,曹國公差人送來奏報,津門倉已經建造完畢。”

明朝自然是有著糧倉的,稱之為‘廣儲糧’。一般來說分為國家糧倉、地方糧倉和一些藩王的私人糧倉。不僅是在一些主要的居住點分配,而且在運河的一些沿線也分配了糧倉。

而且地方糧倉分類較中央而言,分類更加齊全,不僅有國家中央設定在地方的常平倉,地方上民眾自己組織了一個“義倉”。常平倉很容易理解,因為常平倉是自漢代以來,每個朝廷幾乎都會設定的一個糧倉,這個糧倉主要是用來平抑物價的,尤其是糧價。

朱雄英比較滿意,本身津門衛就是漕運中轉站,是通往邊軍、遼東的軍糧轉運基地。再加上現在需要開發遼東、備戰東瀛和高麗,這裡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軍糧了。

朱雄英隨即問道,“這一次押運漕運的是誰?”

王承恩開口,立刻回答道,“舳艫侯朱壽。”

朱壽這個名字很熟悉,因為朱棣的某個子孫就是自稱‘鎮國公’,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還要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這個喜歡玩角色扮演的傢伙因為生肖屬豬,曾一度敕令全國禁食豬肉。

笑著搖了搖頭,朱雄英也就是看看漕運的糧食總數,隨即說道,“差黃子澄去津門衛。”

黃子澄雖然讀書讀傻了,有些時候過於理想化了。只不過朱雄英覺得這樣的人有些時候還是比較有作用的,朱雄英也喜歡將黃子澄不斷的換著崗位。

因為黃子澄過於迂腐,可以偶爾當個御史之類的。此前卓敬上奏的上下尊卑之事,朱雄英在老朱面前提過,但是老朱沒有多理。現在就讓黃子澄隔三差五的提醒,總之就是親王的服飾等等絕對不能和太子一樣,不能嫡庶混亂、尊卑無序。

這就是朱雄英的立場,因為他現在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也就需要保證自己的利益。

讓頭鐵的黃子澄出馬,這沒有什麼壞處。更何況對於黃子澄來說,這樣的事情他也是非常開心和樂意的,這就是他比較擅長的,這也是他認為的‘周禮’,是大道。

這樣的事情,朱雄英覺得可以有,也算是‘人盡其才’吧。這樣的噴子、理想主義者,在某些位置還是有作用的,起碼比起當個幕僚什麼的,那是要有用太多。

黃子澄需要去津門衛了,他雖然也偶爾感覺到不受重用,但是好歹也是有著一定的作用。做好自己的工作吧,說不定就可以沒慢慢的成為皇太孫的心腹。

黃子澄覺得自己的任務、責任很大,皇太孫本身就重勳貴,再加上皇太孫對於‘傳統儒家’並不親近。這一切也更加使得黃子澄覺得自己肩膀上的責任重大,他必須要成為皇太孫的心腹,免得皇太孫誤入歧途。

朱雄英可不管黃子澄在想些什麼,或者是有沒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抱負。對於朱雄英來說,他需要的也就是一些能夠派上用場的人而已。

回到書房的朱雄英拿出一本小冊子,上面的字自然也就是他能懂。也不是說什麼簡體字而已,而是拼音字母,這麼些年,朱雄英也是不斷的在記錄著一些東西。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努力的回憶著一些事情,記錄著一些事情,生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忘記一些事情。而這麼一些記憶,這麼一些事件,野獸在不斷的補充、完善。

心情不錯的朱雄英也接到了徐允恭的奏摺,朱雄英比較滿意。幫忙稍微的‘潤色’一番,隨即差人送往應天府。火藥、火器這些東西,老朱盯得比較緊,朱雄英暫時還沒有太多的工匠。

但是改善火器、提升火藥效能,朱雄英對於這些事情是無比重視的。

宋忠也送來了密報,大明已經做好了出征東瀛的準備。而藉著要打東瀛的這個東風,老朱再次鎮壓了一批文臣、勳貴,老朱不需要那麼一些自作聰明的大臣。

理由嘛,胡惟庸案就足夠了。其實在胡惟庸案當中,本身就有通倭、通元的罪名,現在用起來更加的合適了。

潭王朱梓王妃之弟於琥牽涉其中,王妃之父英山侯於顯雖已死,然因兒子的緣故,被追列於胡黨之中。遣使者至潭王處進行撫慰,並召潭王入宮,不料潭王驚懼萬分,竟攜王妃一同自焚而死,年僅二十二歲,潭王朱梓無子,故國除。

這一幕的出現大概也是老朱沒有想到的,他本身是一個極其重視親情的人。哪怕對於其他的子嗣沒有對大朱那麼重視,可是也不算差。

而現在看到自己的第八子逝世,老朱自然悲痛欲絕。

朱雄英嘆了口氣,他雖然剛剛來到北平府沒多久,只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需要回應天府的。朱雄英很清楚,在這樣的時刻,也只有他和大朱可以寬慰老朱了。

簡單的交待了一些事情,朱雄英也不需要擔心那麼多,北平府現在的事情進展井井有條。

帶著五百人馬,朱雄英一路快馬加鞭,雖然路上也接到聖旨。看起來老朱也是很瞭解他的寶貝孫子,生怕自己的寶貝孫子舟車勞頓。只不過對於朱雄英來說,抗旨什麼的也是不需要擔心的,頂多就是抗旨的原因不一樣而已。

朱雄英帶著人馬回到了應天府,這也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包括守城的將領,但是他們在這個時候也根本不敢阻攔。如果是其他的藩王帶兵出現在應天府附近,那是可以等同謀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太子或者太孫帶著兵馬出現,肯定是接了陛下的聖旨,肯定是事出有因。

“開城門!”武定侯郭英激動大喊,說道,“快開城門!”

城門大開,朱雄英還是比較規矩的,讓馮誠帶著剩下的四百餘騎在城外紮營。在傅讓等五十騎得護衛下,朱雄英快馬加鞭。

應天府的城門大開,皇城這個時候也不存在閉鎖的理由。原因是一樣的,如果敢將太子、太孫攔在城外,那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不是恪守盡職。

風塵僕僕的朱雄英直撲乾清宮,有些事情在這個時候也確實只有他能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