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鍛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挖礦、修路、築長城、修宮殿,還要開墾土地、屯田……朱雄英現在很缺人,雖然他帶來了十萬工匠,只不過只有工匠還不夠,更缺少一些苦力。

朱雄英可以對工匠寬仁一些,一個熟練的工匠也不是那麼好培養的。這樣的工匠還是比較寶貝的,朱雄英接下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還是很缺少工匠的。

但是一些俘虜,只要不餓死就行,該幹活就是要幹活。朱雄英會保證讓這些人不被餓死,畢竟抓一個俘虜也不是很容易,還是稍微的省著點用,別一次性死翹翹了。

其實朱雄英也很清楚,遍觀歷朝歷代,很多的王朝實際上並不將異族當回事。仁政什麼的,對於那些人來說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也不需要在意。

指望朱雄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圍的一些國家,朱雄英基本上都是想著要給滅掉、佔掉,就算是在他有生之年沒辦法完成這些任務。但是朱雄英也覺得必須要打下基礎,這也算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一些資本。

尤其是一些戰略要地,那是說什麼也需要拿下的。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朱雄英自然也有底氣去打天下、開疆拓土。以大明的國力,雖然不能說是一路平推或者就是那麼順利,但是基本上都是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

東瀛是需要拿下的,不只是因為銀礦的原因,也是因為那裡是一個還算不錯的跳板。更何況東瀛不治理好,倭寇對於東南沿海的影響也很大,影響朱雄英開拓南洋的計劃。

說到跳板,高麗就進入朱雄英的視野了。而且高麗那邊現在是處在謀朝篡位的局面,朱雄英自然也動了心思。拿下了高麗,不只是打東瀛的跳板,也可以安穩起來遼東之地。

就算是以後出擊北元,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出兵點。更何況拿下了高麗、經略好遼東,女真人估計是沒有太大的活動空間,皇太極什麼的說不定連祖宗都沒有生存的土壤了。

窮兵黷武不窮兵黷武,朱雄英還真的不在意,他量力而行就好。但是有些地方肯定是需要打下來的,很多的事情還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結束完這些工作,朱雄英問道,“開平王府準備的怎麼樣了?”

王承恩立刻回答道,“爺,位置都選好了,靠近皇城根。王府和郡王府、公主府在一塊兒,材料也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開工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對於這個安排比較滿意,“你去盯著點,郡王府要按親王府的規格建。郡主的公主府,也需按照長公主的規格來建。不要怕逾禮,明白嗎?”

王承恩當然明白,開平王府也就不用說了,主要常藍氏還活著,那就是開平王府。更何況朱雄英的存在,開平王府那邊的規格,以後肯定不會降等,哪怕常茂承襲的是國公爵位。

至於朱雄英的弟弟,親弟弟以後肯定要是親王的,只要大朱登基就行。公主府其實也很好理解,大明現在的規矩是公主下嫁,平時是生活在公主府,公主府是公主的私人產業,可以將駙馬給趕走的。

皇城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王府和公主府,要稍微的快速一點。

別人可能只是聽到過一些訊息,只是聽說過朱雄英看重他的弟弟妹妹。但是王承恩很清楚,這件事情在他看來是頭等大事。煤山有沒有槐樹都沒有親王府、公主府重要,煤山有槐樹頂多捱罵,公主府沒建好,那就要失寵了。

孰輕孰重,王承恩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的這個主子是什麼性格,王承恩更加清楚。

就在朱雄英看著一些奏報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輕手輕腳的進殿,小聲對王承恩說道,“魏國公就在殿外。”

王承恩不敢怠慢,趕緊小聲對朱雄英說道,“爺,魏國公就在殿外候著。”

“以後魏國公過來,就不需要通稟了。”朱雄英看了一眼王承恩,說道,“放機靈點,哪些人是本宮信任的、會大用的,你心裡也該有數。”

王承恩露出討好的笑容,對朱雄英說道,“爺,奴婢愚鈍,哪敢揣測爺的心思。”

要說王承恩一點都沒有揣測朱雄英的心思,那才是怪事。只是在朱雄英跟前,王承恩一直都是很小心的。他知道皇太孫不因小事苛待下人,但是一旦失去信任,以後就很難再有機會起復了。

徐允恭來了,徐達的長子還真的是繼承了徐達的一些性格。哪怕看起來和朱雄英的關心親近,但是禮儀、規矩,徐允恭從來都不會放鬆,絕對不會在皇帝、太子或者太孫面前行事無度、恃寵而驕。

“回殿下,燕王三衛業已整合。”徐允恭表情嚴肅,說道,“雖有一些將官忠於燕王,但是更多兵將忠於朝廷。”

朱雄英點了點頭,明朝的這些藩王都是有軍權的。朱棣手裡的兵權說多也多、說少也少,總數是不到兩萬人馬,還算不錯,在藩王當中不算多也不算少的。

至於說忠誠,朱棣就藩不到十年,手底下確實有不少人對他比較忠誠,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忠於朝廷的,這一點也不需要朱雄英太過擔心。

朱雄英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可有一些人可堪大用?”

徐允恭搖了搖頭,實話實說,“就臣觀察,都是一些平庸之輩。倒是燕王衛多是老兵,不缺悍勇之氣。”

這就讓朱雄英有些意外了,朱棣能夠篡位成功,除了朱允炆一系列騷操作之外,除了一些建文朝的兵將不太靠譜,這裡面也是因為朱棣手裡有著一大票精兵強將。

好像隨著大明戰神土木之變中陣亡的張輔就是張玉的兒子,張玉就是靖難起家的功臣。

不過這也很正常,現在這些人想要出頭還太難,主要就是大明哪怕已經失去了一些開國大將,但是並不缺少一些精兵強將,張玉這些人想要出頭實在太難。

朱雄英也沒有心思去找朱棣的一些‘功臣’,記不記得全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朱雄英手裡並不缺少精兵強將,沒必要想著一些還沒有名氣、戰績的普通兵將。

這可不是朱雄英在開玩笑,有著傅友德、王旭等開國國公、侯爵坐鎮,朱雄英還是可以比較安心的。再加上徐允恭的表現也讓人滿意,雖然他還缺少一些實戰鍛鍊,但是絕對算得上可造之材。

張玉什麼的,再等等,朱雄英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去挖掘培養那些人。他手裡的資源很多不假,只是朱雄英需要培養的人才更多。

朱雄英笑著問了不少軍務,隨即說道,“若是開春後,允你五千人馬,可願帶軍入漠北?”

徐允恭激動了,他知道這是皇太孫在培養他,“臣領旨,臣必不負皇恩!不負殿下所待!”

朱雄英笑著掏出虎符,說道,“燕王三衛,我且託付給你了。且好好練兵,屆時必然是多路人馬啟出,還望你多有斬獲。記住了,多俘獲人馬、牛羊,我大明現在缺少人馬、牛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允恭更加開心了,殿下願意讓他帶兵鍛鍊,這就是一種培養和鍛鍊。皇太孫更是說了這一次出征的意圖,徐允恭也好針對性的做出一些安排。

相比起其他人,徐允恭相信自己更加有理由取得令人滿意的戰績。只要這一戰打好了,以後肯定不會缺少繼續出戰的機會。

天高任鳥飛,徐允恭他們可以得到很多的鍛鍊機會,朱雄英何嘗不是這樣。

雖然老朱和大朱也和朱雄英說了一些事情,現在北邊不適合大動干戈,但是小打小鬧什麼的,完全沒什麼問題,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朱雄英不需要客氣了。

北元,該打還是要打的,也肯定是要打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