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我就無賴,怎麼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凌晨再起床,這對於朱允煐來說是無比奢侈的事情,一年到頭也就是那麼幾天可以賴床。畢竟這是一個勤快的皇帝,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早早的起床了。

朱允煐也很清楚,這一次的早朝說不定要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波瀾,未必就是什麼等著奏報一些政事。對於不少人來說,他們現在是憋著勁的想要當一個直臣,想要當一回魏徵。

英示皇帝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臣子們自然不能視若無睹,他們需要做好臣子的本分。

還是像以前一樣,在朱允煐起床的時候,文武百官已經在午門等著了,按部就班的入朝。只是這一次的早朝比較正式,不是說因為要諫言才穿了朝服,而是因為本來就是正朝。

三聲鳴鞭後,在文武百官入殿後,朱允煐也出現了,自然的坐在龍椅上俯視著滿堂文武。

還是按照以往的程式,比如說一些接見外國使臣、離京官員等等,包括五軍都督府也都需要奏報。看起來和以往沒什麼不同,只是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都是在等待著。

終於,很多人有些期待的時刻終於到來了,現在可以奏報‘政事’了。

練子寧做好了準備,作為言官之首,他應該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這是他的本分。

但是有人更加著急,比如說禮部尚書陳迪,“起奏陛下,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朱允煐立刻忍不住皺眉,這上來就是引經據典,看起來很多人是做好了準備啊。

陳迪繼續滔滔不絕,說道,“《禮記》曰: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廷對》有言:正人心以立國本,活民命以壽國脈。太子國之儲君,豈能輕出宮闈?”

朱允煐這個時候就開口了,直接問道,“哦?愛卿為何有此言語?”

陳迪更加嚴肅了,說道,“陛下,臣聽聞元宵佳節,陛下領太子殿下出宮賞燈。雖有與民同樂之意,只是陛下當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能以身犯險。”

朱允煐就詫異了,奇怪問道,“哦?愛卿何出此言?朕這幾日都在宮裡,莫非是外頭有人假借朕的名義招搖撞騙?”

常茂立刻低著頭,不少武勳也忍不住在偷笑,陛下看起來是根本不打算認這件事情了。

陳迪被噎了一下,有些羞憤,“陛下!”

朱允煐這個時候直接打斷,不給陳迪繼續發揮的機會,“愛卿,朕在宮裡,莫非是外頭有何謠傳?那看起來得讓東廠、錦衣衛調查此事了。”

練子寧這個時候也挺身而出,說道,“起奏陛下,禮部尚書並非虛言。有人在宮外有幸得見天顏,更有千古佳詞現世,為陛下所作!”

朱允煐頓時樂了,還是不認賬,“還有這事?那看起來外頭還真的有人和朕很像了。不過想來也是謠傳了,堂上諸位愛卿可是在宮外見到了朕?還是說有人牽強附會,誤以為是見到了朕?”

當皇帝開始不要臉的時候,當皇帝打死都不認賬,其他人看起來也是真的沒有什麼辦法了。

這個時候的朱允煐甚至還會岔開話題,將一些事情的風向給完全的扭轉過來。

朱允煐表情嚴肅,好像有些不高興一般,“還是說朕的百官,整日令人盯著宮門,或是想方設法的在探聽宮城裡的事情?”

陳迪和練子寧一愣,立刻誠惶誠恐的跪下,“臣等不敢!”

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這樣的事情要是較真起來,顯然也是非常犯忌諱的一件事情。

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很多的文武百官都是想要知道皇城裡的一些情況。未必就是想著什麼陰謀,想著什麼掌控更多的權力或者篡位之類的,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向上爬。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情在皇帝看來就是非常犯忌諱的。歷朝歷代也都是一個樣子,臣子要是表現的過於對皇城裡的事情感興趣,那基本上也就沒有太好的下場。

朱允煐看起來面無表情,只是說道,“有些事情,朕自會讓人去查。汝等,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朕說了,朕在宮裡,那就是在宮裡!”

這一下也算得上是徹底的將一些人的話頭給堵住了,雖然也可能有著一些頭鐵的人想要去說些什麼,有些人還是想著要成為魏徵那樣的直臣。

只是他們現在看起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英示皇帝根本就不認一些事情,臣子們也就沒其他的辦法了。

畢竟現在的英示皇帝大權在握,大明朝的皇帝一直都是手握權柄,現在的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甚至不誇張的來說,皇權幾乎是沒有任何制約的。畢竟洪武皇帝很霸道,丞相制度就是在洪武皇帝手裡被徹底終結的。

像董卓、曹操那樣的權臣,在現在的大明是想都不敢想的。可以廢立皇帝的霍光,在大明朝目前看來更是絕對的不能想。

當皇權不受制約的時候,很多的臣子也就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哪怕有些事情他們心知肚明,只要皇帝不認,他們看起來也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他們或許能夠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要在接下來的奏摺裡繼續騷擾皇帝了。至於皇帝最終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這些臣子們根本沒有什麼底氣的。

這元宵才剛剛過去,很多的臣子本來還是有著一些好心情的。新春佳節才算完全過去,要投入到工作當中,要進一步的去向上爬,或者是想著要施展自己的一些抱負等等。

可是現在倒好,直接被英示皇帝來了一個下馬威,看起來大明朝的權力結構依然沒有任何的變化。

皇權依然是至高無上的,這一點也是無可置疑的一些事情。想要從皇帝手裡的刀更多的權力,這是任重道遠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說,這些文臣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力,務實一點的想法就不是從皇帝手裡爭取權力、限制皇權,而是將一直在他們腦袋上作威作福的武勳集團稍微的削弱一點就好。

可惜這樣的事情對於不少文臣來說,他們現在也就是想一想而已,他們現在可沒有辦法、沒有地位去爭取更多。

朱允煐堅決不認一些事情,哪怕很多人可能也對於一些事情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這個時候就是堅決不認,其他人自然也就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這不是什麼難得湖塗,單純的就是皇權至高無上,其他人只能想著一些辦法稍微的‘噁心’一下朱允煐,而沒辦法實質上的給英示皇帝帶來一些影響。

這一次的早晨看起來氣氛也是稍微的有些沉悶,大概是英示皇帝的無賴讓不少人心塞吧。

只是他們就算心塞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了,還是繼續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皇帝的很多決策,這些人也就不要多想去干涉了。這甚至不只是朝政上的事情,甚至包括皇帝的生活。

大明朝的皇帝可不是臣子的提線木偶,大明朝的皇帝對於臣子的意見,現在看起來也是可以做到置之不理的,臣子的任務就是辦好皇帝交代好的事情就行。

常茂也覺得自己松了口氣,他現在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了,因為皇帝就這麼輕鬆的化解了一些事情了,完全就不需要他這個滾刀肉出面將朝堂上攪和成一團渾水。

其他人可能是心塞,但是常茂不在意,甚至還是有著那麼一些驕傲和得意的。

皇帝要是沒有大權在握,顯然也就不會看起來這麼有恃無恐了,這就是皇帝獨斷乾行的側面印證而已。

有些事情就這麼被朱允煐輕鬆的化解了,雖然稍微無賴了一點,只不過效果很好耶就足夠了。朱允煐也不在乎那些細節,他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

還是繼續討論一些政事吧,新的一年開始了,還是有著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好,朱允煐的雄心壯志還在繼續。他可不是什麼空想家,他需要的是將自己描繪的美好藍圖一一實現,這才是他想要做好的事情。

早朝還算是順利的結束了,朱允煐整體上來說也是比較滿意的,群臣們的狀態看起來也不錯,這是做好了繼續嘔心瀝血做好臣子本分的準備了。

對於這樣的好現象,朱允煐自然是非常樂意支援的,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一個樣子,哪怕他自認為勤政、還算英明,可是也沒辦法做到一個人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早朝結束後,朱允煐將常茂和李景隆叫到了武英殿,他自然還是有著一些事情是需要交代的,有些事情也是有些迫在眉睫了。

比如說羽林孤兒改為羽林衛這件事情,實際上從去年年底就是做出了決策,也是在有序的進行著。但是這顯然也是不夠的,因為現在雖然才是正月,但是羽林衛也是需要準備開拔的事情了。

在高麗那邊,雖然在整個冬天幾乎是沒有太大的戰事,大明朝的天軍看起來也是比較謹慎的,沒有在苦寒的氣候下大舉進攻,他們現在只是固守防線,絕對不能丟失已經打下來的城池、土地。

而高麗那邊自然也是無比頭疼的,求和之類的事情雖然也是偶有提及,但是大明朝看起來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意思,也根本沒有打算和李成桂、李芳遠父子談和。

既然要開始準備著在高麗封王,不說畢其功於一役,那也應該是有序推進,絕對不能半途而廢,更不存在為了所謂的虛名就裹足不前,那絕對不是朱允煐的性格。

聽著李景隆的彙報,朱允煐心情不錯,“看起來羽林衛整合比較好了,這一趟表兄也是要準備著,這一趟滅國之戰,必然是有大功之臣。”

對於朱允煐這麼一個說法,李景隆自然也是比較認可的,實際上這也是很多人的共識了。

高麗雖然看似不夠大,但是這片土地千百年來也確實有著政權在延續,也一直在傳承,想要完全打下來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李景隆這個時候也連忙說道,“臣也一直在收集軍情,此番戰事,多有一些勳貴之佼佼者脫穎而出。”

對於李景隆這個回答,朱允煐自然很滿意,“那自然是好事,勳貴到底是要重視些。只是也莫要寒了其他將士的心,他們也都是於國有功。”

李景隆自然也都明白這些道理,武勳集團的利益當然需要重視,這是皇帝掌控軍權的重要工具,這也是和文官集團抗衡的重要砝碼,自然不能看著武勳式微,這也是需要英示皇帝不斷扶植的。

除了這些武勳需要重視和扶植,但是在戰場上都是刀口舔血,很多出身卑微的將士也可以憑藉著軍功改變命運,對於這些人自然也不能忽視,他們才是大明軍事實力強大的根本。

看著常茂,朱允煐問道,“大舅,糧草籌備之事,可穩妥了?”

常茂連連點頭,無比肯定的說道,“陛下盡可放心,糧草籌備早已完畢,天津衛海船也已準備好,只待化冰就可運往高麗。”

這可不是過冬的物資,這些都是為了接下來的春夏大決戰而準備的糧草軍械,大明朝顯然是不打算在高麗那邊繼續耗下去了,需要儘快解決了。

看起來很多的事情都是在井井有條的推進著,這自然也就讓朱允煐更加滿意和開心了。

只要這些事情有序的進行著,自然也就意味著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控制之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給了朱允煐更多的信心,或許現在的他也是真的要確認一些事情了。戰事他不需要操心太多了,那就需要考慮戰爭之後的治理、安排了。

除了需要一個特殊的通道去控制釜山三衛、對馬島,遙控東瀛。朱允煐也需要考慮在高麗最少分封兩名親王了,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去給不分管教的女真三部一些顏色看看。

這些事情,都是大事,由不得朱允煐馬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