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合理安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煐處理著政事,也算是得心應手,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而就在朱允煐忙著的時候,老朱不緊不慢的來到了武英殿。朱允煐連忙起身,將一些摺子推給老朱,讓老朱過過目。而老朱也很自然的接過摺子,仔細的翻看起來了。

雖然偶有皺眉,覺得朱允煐的處置方式不是如他的願。只是老朱也習慣了這些,當年大朱臨朝理政的時候,也都是經常處理著一些奏摺後給老朱過目,也經常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處置方式不太符合老朱的意願。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老朱習慣了這些,大朱、小朱也都習慣了這樣的操作方式。

至於處置方式稍微的有些不太符合老朱的意願,這也很正常,小朱和老朱在一些事情上,也確確實實有著那麼一些觀念上的差異,這樣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朱允煐也沒說什麼,繼續忙著批閱奏摺,要開始提前準備春耕的事情了,這些事情都得提前準備好。說到底農耕文明,耕種這樣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頭等大事了。

老朱放下摺子,笑著問道,“今個在朝堂上,你就是不認出宮的事,真當旁人不知道?”

朱允煐也不在意,得意無比,“他們知道歸知道,咱不認他們又能如何?還能罵咱不成?!咱也不怕這些人覺得咱是昏君,搞個什麼掛印的事情。真要是那般,咱倒不介意弄走幾個。”

老朱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朱允煐這樣的決定,他自然再滿意不過了。

皇帝就該有皇帝的樣子,豈能被那些文武百官輕易的左右,要是皇帝沒點主見,遲早也就要被那些臣子們給架空、淪為提線木偶。

皇帝霸道一點沒有壞處,雖然這樣可能也是有著一些隱患。但是老朱很清楚,他是那種英明睿智的皇帝,他也知道自己的寶貝孫兒更是一個可靠的明君。

“咱現在就是想著啊,你那首詞,咱怎麼看都是千古第一流。”老朱忽然委屈起來,有些捨不得,“你若是不認,那旁人說不準就冒用了。再者就是咱英兒作的詩,也是該流傳千古。”

朱允煐笑了笑,不是很在意,“皇爺爺,咱可不算什麼心思都沒有。咱沒有提姓,只是咱的名誰敢冒用?那燈籠咱讓人送去練子寧那,旁人也都是心裡有數。”

雖然可能多此一舉,甚至可以說是掩耳盜鈴,但是不管怎麼說,皇帝不認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是沒辦法。

朱允煐這麼做可沒什麼問題,歷史上的嘉靖皇帝搞出來一個大禮儀,那可不是矯情,這也是他的權謀之術。

哪怕他那時候也只是意外得到了皇位,依然可以透過‘大義’,甚至這個‘大義’都讓人有微詞。可是那又如何,皇帝開始耍賴,臣子只能心裡發苦,也只能認了。

沒有實權的嘉靖皇帝在剛剛登基就敢折騰,大權在握的英示皇帝這個時候要開始耍無賴,自然也就更加得心應手,讓臣子們更加的無可奈何了。

“那字是如意寫的,賞給練子寧就賞給他。”老朱心情不錯,說道,“咱也不是小氣的人,好事落在自家人身上就好。到底不是你的墨寶,你也就是提了個名,姓都不敢提。”

“那咱回頭去收拾咱兒子去。”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那小子要是不偷懶,咱就當是幫他揚名就是,就是皇爺爺也看到了那怠惰貨色了。”

老朱一瞪眼,自從有了重孫之後,老朱就覺得孫兒實際上也沒有那麼香了。

老朱的意思也很明顯,只要小朱收拾兒子,老朱就打算收拾孫子,這根本沒半點問題,老朱也相信他的寶貝孫兒肯定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爺爺,咱看五叔的意思是不打算去高麗,那咱只能在其他皇叔那邊動動心思了。”朱允煐正色起來,說道,“這一趟也是該準備些了,咱在高麗那頭也確實打下來了不少地,到底不能一直都是朝廷兜底。”

老朱也明白,朝廷大軍在高麗也拿下了一小半的地盤,也陸陸續續派出了一些官吏前去治理,這也不是什麼小事情。

有軍隊鎮守,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大的動亂。可是要治理好這些,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打江山難。治理江山更難,這樣的道理小朱知道,老朱自然是更加心裡有數的,他知道要治理一個剛剛平定戰亂的地方有多難,他知道要收歸民心不是簡單的事情。

老朱很認真,對朱允煐說道,“高麗那頭要治理起來更難,說是同根同源,咱看也是虛言。高麗那頭和咱就沒甚干係,咱看史書,那頭和咱也有千年沒甚干係了。”

這麼說也沒什麼問題,差不多兩千年前周武王姬發滅商。而商紂王的叔叔箕子不願做周王朝的臣民,於是帶領忠於商王朝的部眾遠逃中原,最終輾轉來到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建立箕子朝鮮。

秦漢之際,劉邦的老兄弟盧綰被呂后猜忌,再一次走上了造反之路,他的造反被鎮壓,其賬下大將衛滿則帶領千餘人越過燕長城邊塞,逃亡朝鮮取代了箕子的後人建立衛氏朝鮮。

隨後自然是漢武帝時期,荀彘、楊僕率領一支由囚徒組成的軍團用大半年的時間征服了衛滿朝鮮,並在其舊地,設定了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是為漢四郡。

但是在這時候,也不是說完全將朝鮮本身的民族和政權完全滅絕。而在西晉時期,中原再次戰亂,崛起於遼東地區的高句麗趁機在東北做大,也將漢四郡谷地不斷蠶食、完全佔據。

中原王朝失去燕雲十六州五六百年,這就使得現在北地在大明開國三十餘年依然難以收歸民心。

而高麗那邊本身就是有著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哪怕也是有著儒家文化的影響,可是實際上要說同根同源也是有那麼一些不太合適。

朱允煐對老朱認真說道,“其實咱想著的,還是五叔最合適。本身五叔就是有治理藩地的經驗,有燉也有出息。只是五叔不去倒也可以,皇爺爺跟前總要留個貼心的兒子。”

老朱似乎有些不高興,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咱的兒孫裡頭,你的五叔算是最沒志氣的一個。有燉啊,咱覺著委屈了那孩子。”

“也不委屈,他現在是在忙著收集編練曲子,似是怕咱這個當兄長的忌諱。”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他也別想閒著,咱遲早要給他拽過來做點事情。高麗這樣的好地方不要,以後還能去安南,或者去西域。”

老朱捋著鬍鬚哈哈大笑,說道,“那成,就把你五叔留在咱跟前,等咱不在了你在給他們父子給趕走。”

朱允煐笑著點頭,說道,“蜀王叔,咱現在屬意的是蜀王叔。只是蜀王叔稍微文弱了一些,咱現在要在高麗封國,也是靠近女真三部,那些野人可不好收拾。”

老朱沉默了片刻,給出自己的想法,“你蜀王叔再等等,打下來開京再說,他雖說也有治兵的經驗,不過到底也是不太踏實。讓你寧王叔過去,他打野人厲害。”

寧王朱權,年齡比朱允煐還小小四歲,也就是和朱允煐的弟弟朱允熥同年。

對於這個提議,朱允煐眼前一亮,實際上他也想過,只是有那麼一些擔心。現在老朱開口了,自然沒問題了。

不過這一位可不像朱允熥那樣紈絝,寧王朱權自幼聰明好學。當年在捕魚兒海大捷後,實際上一些北元降臣也相繼復叛。寧王也曾經在宣府、大寧等地歷練,以善於謀略著稱。

都說老朱的兒子裡頭朱棣是最會打仗的,可是寧王朱權絕對不差。他練兵的本事,朱棣都要佩服。實際上歷史上的靖難,朱棣要不是裹挾了朱權,也不會瞬間兵強馬壯。

歷史上的寧王在大寧,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朱允煐點頭,對老朱說道,“那咱可是要和寧王叔好好說說了,得讓他去高麗。要說打野人,估摸著寧王叔肯定樂意。到時候和咱的努爾幹都司協力,女真三部就要被蠶食了。”

老朱笑著點頭,說道,“你寧王叔善戰、驍勇,就是這腦子不太清醒,少了遠見。你到時候也得給他派些能臣幹吏,治理封國這事他也做不好。”

寧王朱權,這可以是大明朝的大將軍,只可惜宗室的身份讓他的滿腔抱負無處施展。而現在給了他機會,說不定就要湧現出來一名所向無敵的大將軍了。

至於說這一位大將軍王,他其實是不太擅長治理封地,他的技能點看起來都是點在了軍事上,內政方面自然也就是稍微的差了點意思,有些不太夠用的。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那咱給盤烒扔到垠兒跟前,他們本來就是年齡相彷。”

朱盤烒,也就是朱權的嫡長子。雖然現在的朱權還是青年,不過估摸著這麼些年,就是要忙著打仗了,治理封國這樣的事情,不只是朱權需要提高,朱盤烒也需要開始學習。

老朱笑著點頭,認可說道,“是這個理,讓他跟著垠兒,也能有點長進。”

對了,歷史上的寧王一脈總是想著要造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朱棣坑了。

朱棣裹挾朱權、借兵的時候,說的是得了天下兄弟二人平分。但是朱棣得了天下後,不說還給朱權兵馬,還說大寧凋敝,給朱權改封南昌。甚至改封南昌還不順利,朱棣一開始的意見是其他都地方,動不動就讓人敲打、監視。

老朱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成了,這些個事情你自個兒做主就是。”

“真要是咱自個兒做主,皇爺爺就不會過來了。這般大事,還是需要皇爺爺幫著掌舵,這樣咱心裡也踏實。”朱允煐笑著開口,討好說道,“寧王叔那頭,皇爺爺也先去說一聲、通個氣,這樣咱才好和寧王叔明說。”

老朱樂了起來,指著朱允煐說道,“你那些叔父,一個個的都怕你。尤其是和你年歲相彷的,哪個心裡不怕你?你本就是早慧,年少時又是跋扈,心思又深沉。”

朱允煐立刻無語,沒好氣說道,“咱早年間不願意和皇叔們一起玩鬧,就是因為他們年幼時太過幼稚,咱不樂意逗他們。現在倒好,一個個的都怕咱。咱覺著肯定不是咱苛待宗室,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怕咱坐在屁股底下的龍椅。”

老朱基本上也是認可這麼個說法,他的這些子孫們到底是什麼性格,老朱心裡清楚。

哪怕看似老朱也就是在意嫡長,可是實際上老朱也確確實實愛惜子孫,很多事情心裡有數的。

老朱拿著奏摺,說道,“這事你自個看著辦,咱心裡有數,和你寧王叔說了後,咱知會你一聲。祭農的時候,你要是不樂意去,咱過去。到時候啊,咱還是要去看著點。”

朱允煐理所當然的說道,“皇爺爺這般說就是看不起人了,咱什麼時候缺了這般大事?以前皇祖母在的時候,是她領著咱撒種。咱長大點,都是咱爹在前頭拉犁,咱還是撒種。現如今,也是該咱拉犁了。”

老朱樂了,得意說道,“你當了皇帝,還是咱扶犁。現在好了,讓垠兒幫你去撒種。”

朱允煐就樂了,說道,“他?到時候他朝著要坐在牛背上,皇爺爺莫要再讓他爬到牛背上。咱現在想想,還是他年幼時被皇爺爺帶回老家一趟,就養成了看到了牛就想著騎牛的習慣。”

老朱大笑著離開了,他的心情很好。對於土地有著無比執著的老朱,也很樂意在祭祀先農的時候領著子孫們忙起來,這也是他的享受,這大概也是老農朱重八骨子裡的享受和追求。

一些事情安排好了,朱允煐心裡自然也就踏實起來了,現在基本上也就算得上有著一定的章程了,心裡有底了。

還是繼續忙碌起來吧,作為皇帝的事情可不少,是真的沒辦法閒下來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