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本職工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英示皇帝有詩才,這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就像早就流傳出來的英示皇帝早慧一般,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可謂津津樂道。

而在元宵佳節後,很多人不是在聽說今年的元宵燈會多麼的熱鬧,而是出現了一首佳作。

名為《木蘭花》,一些人品鑑過,覺得這是假託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意境,抒寫了被拋棄的幽怨之情。

但是也有人覺得這首詞不應該被當成愛情詩來解讀,這首詞是模彷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友人的。

這首詞的作者是誰,一開始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據說是一個青年所作。雖然筆跡稚嫩,但是那也據說是那青年之女代筆。

不過也沒必要深究了,‘雄英’二字可不能隨意亂寫。哪怕皇帝改了名字,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如今坐在龍椅上的那一位曾經的名字,知道那一位曾經是大明宗室裡頭唯一一個不安洪武皇帝排的字序起名的。

很明顯英示皇帝微服出巡,再結合一些人所說的看到了一個魁梧老者,跳脫少年等等,基本上也就可以確認身份了。

茹瑺一年苦大仇深,鬍鬚都要被捋斷了。作為吏部尚書、天子心腹,他肯定是需要上書諫言。皇帝微服出巡本來就冒險,更何況這看起來是太上皇、皇太子都跟著一起微服出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茹瑺的長子茹鑑笑著說道,“父親大人,以兒子之見,父親還是莫要上書了。”

“我也知道上書無用,只是為父本為朝廷命官,也當盡臣子本分。”看著長子,茹瑺說道,“你回去後,也讓公主殿下......”

茹鑑,那可是駙馬,是老朱的女婿。雖然是自己的兒媳又如何,在家裡的時候茹瑺還是要擺正身份,他還是臣子。茹鑑就更加不用說了,雖然不至於每天早晚請安,但是這個駙馬可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茹鑑也是表情一苦,他的妻子本身就不是特別受洪武皇帝寵愛。當然了,按照茹瑺的家教,不管是為人臣還是為人子,該說的還是要說。至於皇帝採不採納,那就是另一回事。

“父親早年就在陛下府上......”

茹瑺立刻瞪了一眼茹瑺,說道,“陛下最忌早慧之言,汝現如今也在朝廷效力,當知分寸。兩宋推崇早慧、神童,諸多孩童便得授官,又有幾人成為朝廷棟樑?!”

神童,這也是自古有之。有甘羅十二為相,唐時駱賓王七歲能詩。

而在宋朝可謂是神童爆發的年代,晏殊十四中進士也就算了,還有一個四歲時就中進士的蔡伯希。宋朝還搞出來了‘童子試’,專門選擇各種神童。

但是實際上這些神童,成為棟樑的確實有限,好多其實就是‘傷仲永’。

茹鑑自然也不再多說什麼了,英示皇帝早慧,他自然也知道一些,他的年齡和英示皇帝相彷。但是他還是孩童懵懂的時候,英示皇帝就已經在應天府遊歷,實際上茹鑑也曾經在年幼懵懂時得到了當年英示皇帝賞賜的玉佩。

既然英示皇帝不願意提及,那麼大家私下裡說說就是,絕對不能放在明面上,要不然不見的就是什麼好事情。

茹鑑這個時候或許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也應該知道什麼樣的話不能說。

誰讓他的父親是皇帝心腹,貴為六部尚書之首的吏部尚書呢。更何況茹鑑本人,雖然沒有太大的才華,只是也不算是紈絝,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他也是明白的。

在練府,練妻有些貪婪的看著燈籠上的字,“這就是如意兒所書?”

練子寧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公主殿下善書,我曾經聽聞太子殿下課業,多有公主殿下代寫。陛下子嗣昌盛,太子雖有驕縱,不過關心百姓、寬仁有度。公主蘭質惠心,頗受陛下喜愛。”

練妻看了一眼練子寧,她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練子寧那洋洋得意的樣子,也是隱藏不住的。

練瓊瓊是他們的女兒,是陛下特設的皇貴妃,位次僅低於皇后。現在大明朝可沒有什麼側妃的說法,要不是當今天子廢了側妃之位,練瓊瓊說不定就是側妃了。

至於當今天子寵愛朱如意,不只是練氏一族明白,朝野上下也都知道。

練妻這個時候又問道,“既然如此,明日上朝,夫君還要盡忠諫言?”

練子寧神色端正,嚴肅說道,“此乃臣子本分!”

練妻一點都不意外,要是他的丈夫不做什麼的話,那才是怪事。不只是因為練子寧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說是天下言官之首,也是因為練子寧本身就是忠直的性格。

其實不只是練子寧、茹瑺現在做好了準備,還有很多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是做好了準備。有些事情他們不知也就算了,有些事情他們來不及阻止也確實沒辦法。

但是如果知道了一些事情還要裝聾作啞,那就不是他們的性格了。當然了,也會有些人就算知道了也會裝作不知道,他們可不想惹皇帝不高興。

比如說常茂,哼著小曲喝著酒,他自然知道一些事情,甚至比起尋常人知道的更多。

常馮氏笑著給常茂斟了一杯酒,說道,“陛下才情斐然,也就是你這樣的夯貨非說陛下不善詩文。陛下既然早慧,必然是學富五車。以咱看,陛下不露才情,多半也是陛下不親儒家。”

常茂嘿嘿一笑,說道,“陛下早慧,沒幾個比咱們自家人更多知曉。姐姐還在的時候,也曾說過陛下自幼就是一目十行、兩歲十字,三歲能書。咱啊,還是不能和陛下相比。”

作為馮勝的女兒,常馮氏還是有些才華,“陛下此前所做《論詩》,本就豪邁。只是咱覺著這幾日上朝,必然有不少人要諫言。咱聽聞這一趟不只是陛下微服出宮,太上皇和太子也一起出宮了,這可不是小事。”

當然不是小事了,這三位不管哪一個都不能出事。更何況這一下子三個一起出宮了,這要是出點意外被一鍋端了,大明說不定就要天下動盪了。

常茂嘿嘿笑了笑,他覺得這件事情還是不要多說比較好。他決定再次拿出自己擅長的絕招,只需要裝聾作啞就是。要是陛下惱羞成怒或者難以下臺的時候,就需要他開平公在朝堂上再次扮演滾刀肉了,這可不難。

對於常茂來說,這確實不難,這也算得上是他的拿手絕招。不要說文官集團了,就算是武勳面對著常茂這個身份特殊的滾刀肉,基本上也就只剩下搖頭嘆息了,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

常馮氏也笑了起來,她自然知道該如何做一些事情,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什麼樣的性格。

常家和英示皇帝繫結太深了,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常馮氏也很清楚,只要她的子孫不鬧出天理不容的事情,開平王這一脈的傳承是不會有任何問題,是肯定和大明江山一起傳承。

再想想,她的父親是馮勝,她的二子現在被抱去了馮家。嫡長子就是以後的開平公,小兒子是宋國公。早年一直生不出兒子的常馮氏,現在可以說是非常出息、風光了,不只是出身好、嫁的好,也會生。

而且他的堂弟可是英示皇帝的妹夫,承襲了大伯馮國用郢國公的爵位。

真心要說起來,常馮氏也是無數女人羨慕的,雖然比不上她的婆婆,但是這輩子也算值了。至於自己的那個大外甥,不只是一個英明神武、讓滿朝文武臣服的皇帝,更是才華斐然,也更是讓常馮氏與有榮焉了。

朱允煐可不知道這些事情,主要就是因為他這是出宮賞燈後,就回宮休息了。其他人現在看起來還是比較興奮和開心的樣子,覺得非常的滿意。但是對於朱允煐來說,就是休息了。

躺在榻上的朱允煐哼著歌,朱如意開心的給朱允煐翹著肩膀。這可不是刻意的撒嬌,主要是朱如意本身就和朱允煐親近,這個小丫頭也確實比較貼心。

“咱這般喜歡如意兒,就是咱如意兒貼心。”朱允煐愜意的眯著眼睛,說道,“太子那小子,咱是想要看他一眼都難,那小子給咱敲敲肩膀,咱都怕,肯定是無事獻殷勤。”

練瓊瓊可不敢說小小朱的壞話,只能找好話,“太子殿下純善,最是跳脫......”

“還成吧,就是皇爺爺嬌慣的厲害。”朱允煐笑了笑,對練瓊瓊說道,“那小子是真的不讓咱省心,不過還算好,在如意兒跟前還是有點兄長的樣子。”

朱如意的小胖臉出現了,她奶聲奶氣說道,“爸爸,皇兄最好了。咱想要外頭的燈籠、紙鳶,都是皇兄給咱帶的。每趟皇兄出去,都要讓人來問咱有沒有喜歡的東西,都給咱帶回來。”

朱允煐則直接問道,“那你說說,你皇兄幫你帶回來靈巧玩意兒,可要了你的份例?”

皇子皇女每個月也都是有著份例的,小小朱那小子基本上就算‘入不敷出’了,花錢是有些大手大腳的。不只是因為他本身就沒有太多的經濟概念,主要也確實是能花錢,到處又是送禮、賞賜的,經常到處打秋風。

哪怕朱允煐時不時的兜底,或者是老朱給小小朱一些補貼,也沒少看到小小朱坑蒙拐騙。

“那不同呀。”朱如意不高興了,為她的皇兄正名,“皇兄的份例都用在咱身上了,皇兄出宮從來都不空手回來,大的玩意兒、小的玩意兒,總是讓人給咱送來。皇兄又不是每次都要咱份例,就是真沒了才要的。”

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你啊,你皇兄兜裡就沒差過銀兩,你曾祖沒少給他。你二叔、二姑,哪個不是總給他兜裡揣上一些。他去一趟你舅祖父那邊,就腰纏萬貫了。”

朱如意生氣了,雖然還是在給朱允煐敲著肩膀,但是不願意說話了。

雖然父親很親,但是看起來兄長更親,朱如意也不願意聽她的爸爸去‘誹謗’她的兄長。

朱允煐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麼,這個時候還是選擇沉默著比較好。小孩子們的一些想法,成年人很多的時候也是沒辦法完全去理解的。

更何況朱允煐也是發自內心的希望他的幾個孩子們能夠相親相愛,這才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王承恩看起來稍微的有點尷尬,因為他收到了一些情報。看起來當開朝的時候,皇帝陛下就要開始頭疼了,不少人憋著勁的是想要當一回魏徵呢。

其實朱允煐也多少知道一些,但是也沒有將這件事情當回事。只要皇帝開始耍無賴,群臣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尤其是大權在握的皇帝,耍無賴自然也就會讓群臣更加棘手。

這沒什麼好在意的,朱允煐自然也明白當他微服出宮的時候,群臣肯定是有意見。

再加上老朱和小小朱也跟著一起出去了,群臣要是沒有點反應,朱允煐就要懷疑這些臣子的立場問題了。

不過現在嘛,臣子盡忠歸臣子盡忠,朱允煐肯定也是要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就是這麼的現實,朱允煐就算知道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也不妨礙他‘我行我素’。

還是什麼都不要多說的比較好,這個時候也就暫時的讓自己休息一下,朱允煐也需要好好的調整一下,這樣才好更加投入、專注的在英示四年處理好一些事情。

說到底就算英示三年的事情可不少,很多的還是沒有完結。而接下來的英示四年,自然也就需要將那些事情給很好的去處理好。當然了,英示四年本身也會有不少事情發生,這也都是需要朱允煐及時處理好的。

這沒什麼問題,朱允煐從來都不擔心出現一些事情,治理天下就是這麼一個樣子,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要去面對。

作為一個皇帝,及時將這些事情給處理好,這也就足夠了,這也是朱允煐的本職工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