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未來的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朱高熾和朱孟烷來說,這一次回到大明、回到應天府,那也算得上是故地重遊。至於說這到底是不是衣錦還鄉,實際上他們自己也都不清楚。

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忘記自己這一次回到應天府的主要任務,他們現在的身份到底是和尋常的宗室子弟不一樣了。如果再有下一次來到應天府,他們就不再只是大明宗室。

或者說如果以後再來,大明宗室的‘屬性’就要下降,而是藩國使者,甚至藩國國主。

雖然不是最正式的場合,但是這也不能馬虎大意。哪怕和朱允炆等人交好,朱高熾也不敢耽擱,還是要入朝的,還是要拜見皇帝和太上皇的。

更何況現在皇太子就在跟前呢,豈能有讓皇太子在旁邊等著的道理。

“王叔,曾祖有旨,王叔們今日就不入朝了。”小小朱這個時候開口了,笑著說道,“王叔們今日先各自回府休息,明日入宮向曾祖問安。先敘親誼,再論國事。”

朱高熾和朱孟烷立刻跪下,態度端正,“臣領旨。”

雖然燕王和楚王已經不在大明境內了,但是他們在應天府的府邸還在。頂多也就是不如一些親王的府邸豪奢,這麼些年也幾乎沒人過來,只是有些僕人打掃而已。

朱高熾就有些心情複雜了,或許再過不久,這昔日的燕王府就要被賞賜給其他的親王了。甚至考慮到這座燕王府是他父王早年間在應天府的府邸,當時大明國力也不算特別強,這燕王府也不算特別好。

燕王府要是成為了某一個郡王的郡王府,也不算不可能的事情。大不了換一些門楣、磚瓦,只要將一些逾制的器物給換掉,那自然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確實沒必要太急著立刻入宮,雖然入宮朱高熾和朱孟烷立刻入宮,自然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在老朱的眼裡,這兩位還是他的孫兒,不是什麼未來的藩國的世子。就算老四和老六在東瀛都有了安身立命、開創基業之地,也依然是他的兒子。

老朱的心情看起來很不錯,小酌了兩杯,“高熾和孟烷過幾日也要入宮了,到時候也該遞交國書了,你這頭可準備好了?”

朱允煐笑著點頭,說道,“自然是準備好了,該有的冕冠、朝服,也都是有的,印咱也讓人刻好了。四叔和六叔海外開國,雖說只能是國主,也要比咱大明親王尊貴些。”

說到這裡朱允煐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可以說是大明朝一開始最反對老朱對於宗室優厚待遇的人了,他也一度是極力的去推動著削減大明宗室待遇的人。

實質性的待遇,自然就是宗室的封地、每年的供享等等了。其他方面的,比如說禮儀、服飾的規格等等,朱允煐也都是要給降一降的。

畢竟老朱最開始太誇張了,親王的服飾、車架等等,居然是和皇太子一個級別。

老朱這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朱允煐不樂意了,估計以後大明的皇太子也都不樂意。再者就是以前的大明百官見到了親王都是無一例外的要跪拜,朱允煐也覺得這不太好。

封王的時候肯定百官跪拜,這自然沒什麼問題。但是絕對不能是每一次見面,百官都要跪拜。要不然這些個親王們,長期在這樣的一些個理所當然的跪拜當中就滋生了不該有的心思。

朱允煐笑著對老朱說道,“四叔和六叔開國,自然也只能是咱大明的藩屬國。他們只能稱國主、國王,不能稱君、更不能稱帝。咱的意思,和太子一個規制。”

九冕,這就是藩屬國國主的待遇了,肯定不能和皇帝一般十二冕、肩挑日月。

老朱笑著點頭,說道,“是這個理,老四和老六,咱倒是放心。高熾和孟烷,咱也知道這兩個不敢在你跟前有什麼心思。就是以後的子孫,那就難說了。”

朱允煐笑著點頭,他自然不反對這樣的說法,甚至覺得老朱說的很現實。

“其實孫兒也想過這些個事情,現在四叔、六叔在,自然不會惹起什麼亂子,就算是高熾、孟烷,咱也不需要擔心那麼多。”朱允煐實話實說,對老朱說道,“這麼些年,二三代人,夠他們忙著治理自己的基業,不該有其他的心思。”

事實其實也就是這麼一回事,朱棣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只是短時間裡想要完全整頓東瀛讓萬民臣服,這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畢竟東瀛那邊別看現在蠻荒,只是實際上人家那邊的天皇傳承一直都沒有斷過。

都說就算是天下大亂的東漢末年,還有無數人自認為是‘漢臣’。在東瀛那邊更是這樣,百姓普遍的認為天皇就是至高無上的。就算是什麼權臣出現,頂多也就是想著成為幕府將軍,而不是廢掉天皇自立為王,那簡直是自絕於東瀛貴族、百姓。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東瀛那邊實際上是沒有市場的。

老朱這些年對東瀛也比較關心,知道那裡不只是有倭寇,或者是銀礦,也瞭解了一些其他。

“是啊,那頭和咱不一樣,改朝換代了也就改朝換代了,自有天命所歸之人。”老朱頗為憂愁的說道,“就說你四叔,這麼些年下來在那頭也是打的不錯,佔了好些個地,就是那頭的百姓到頭不認他,只認被趕去那甚北海道的天皇。”

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嘛,想要收歸民心,這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不是隨便說說就好。

朱允煐也繼續說道,“再者就是那頭雖說自漢唐以來,也是心慕華夏。只是到底不管怎麼說,也都是異族,哪怕那頭看似儒家傳承不斷,到底和咱不是同根同源。四叔和六叔有的忙,忙著攻城略地、建立基業。高熾和孟烷,也要忙著治民。”

真心要說起來,燕王一脈、楚王一脈,他們接下來的挑戰無疑是無比艱鉅的。

大明朝開國前十幾、二十年,還有很多的子民乃至百官都惦記著‘故國’。就算是現在的北方,依然有很多的漢人對於漢家沒有太多的認同感。

元朝那是經營神州大地將近百年,燕雲十六州更是脫離漢人掌控數百年。所以很多的時候,這已經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事情了,文化基因或者生活習慣、自我認知,早就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很難去改變的。

這這也是老朱和小朱明令大明治下不許穿蒙元服飾的原因,這也是他們將很多蒙古部族拆分的原因。因為不這麼看似強硬的做法,很難讓一些人改變想法,說不定還要繼續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身邊的人。

燕王一脈和楚王一脈,說不定需要兩三代人才能收歸民心,才能有著一個比較穩固的統治。

但是兩三代人,到時候和大明說不定就離心離德了。因為到那時候,朱高熾、朱孟烷的子孫,基本上就是在東瀛那片土地成長,大明也僅僅只是他們的宗主國。

甚至在有些時候,他們或許會想起自己曾經還是大明宗室的身份。但是說不定在那個時候,他們只是想著大明的壓迫,或者是想要變大變強少受大明的一些壓制乃至剝削。

朱允煐看著老朱,說道,“百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咱只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若是兒孫出息,咱自然高興。若是兒孫不肖,咱那時也不知道了,皇爺爺肯定也不知道。到那時,咱幾個都躺在紫金山了。”

老朱想想也是這麼一個道理,雖然他一度是非常喜歡制定一些祖制,讓兒孫們照本宣科就可以當好皇帝。只是這麼些年下來,他也知道自己的‘萬世之策’根本不頂用。

旁的不說,大明朝開國才三十年,可是發生了太多的改變。曾經的一些‘萬世之策’,現如今看來也就是笑話。真的要是那麼做的話,東瀛的銀礦肯定不會控制在大明手裡,南洋那邊也進不來好多的香料、珠寶。

哪怕有些時候想想也會有些不甘心,但是老朱也只能預設那些事情的發生。甚至會在心裡偷著樂,他的萬世之策好似沒有什麼用場,不過兒孫出息治理好江山,這更加重要。

朱允煐笑著說道,“孫兒看了很多史書,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有著邊患。真要說起來,咱漢人的江山也沒少給周邊的異族覆滅。雖說孫兒是讓宗室在大明外頭開國,說不準有朝一日,這些小藩國就滅了咱大明正統。”

老朱不高興了,說道,“瞎胡說個甚!咱大明千秋萬載!”

朱允煐笑了笑,繼續說道,“咱想著就是有些個事情,說到底也是咱老朱家的血脈,也不便宜了旁人。再一個就是有著這些藩國拱衛,旁的異族想要起來也為難。”

朱允煐笑著說道,“咱不說旁的,東瀛、高麗,那都是儒家文化很深。就是高麗現在都是用的咱漢字,治理下來要稍微好一些。還有琉球,其實也是和高麗一個樣,那頭雖說只是個島國,雖不至於富強起來,也能分封出去。”

老朱不說話,其實東瀛他勉強看得上,高麗也覺得不算太差。但是琉球,老朱真心看不上。

朱允煐也繼續說道,“和咱大明南頭挨著的,安南實際上也差不多,那頭好些個漢人的文化在。真要說起來,咱下一個打的說不準就是安南了。”

歷史上的安南國,一度也是給朱棣給滅掉了。然後好聖孫,覺得在安南治理消耗太大不符合大明的利益,這也就給放棄了,使得大明失去了進一步統治中南半島的機會。

老朱滿意的看著朱允煐,說道,“莫要忘了西北那頭,藍玉可是眼巴巴的盼著你用兵。”

經略西域諸地也是應該的,實際上現在那邊還有元朝勢力分割的一部分,那些蒙古部族雖然看似是被驅趕了。只是也不能說完全覆滅,頂多也就是遼東、漠北這些地方,暫時沒有什麼危險,而西北等地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瓦剌,這是遲早要解決的。不是說擔心來個叫門天子,而是不能讓他們做大。

“這個孫兒心裡有數,南洋諸地倒是就和四叔、六叔一個樣。”朱允煐笑著說道,“給點家產,讓宗室自己去打。皇爺爺想來也知道,四叔和六叔要開國,宗室裡頭不少人可是眼饞著。咱在那頭打高麗,好些個皇叔明裡暗裡想要過去。”

老朱立刻沒好氣的說道,“鎮要咱說,你那般多的皇叔裡頭,也就頭六個還算有點本事。打高麗的時候,一個個的不敢請戰,也不拿出家資。這都要打下來了,一個個的都想著要去開國,盡想著一些便宜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兒孫去開國,老朱自然是不反對,但是也不能這般佔朝廷的便宜,這都是他的好大孫夙興夜寐才換來的。更何況高麗特殊,這可是轄制東瀛的要地,要控制著那挖不盡的銀礦呢。

再者就是高麗那裡,也是可以盯著遼東,盯著女真三部,可不能隨隨便便給封出去。

老朱明白這個道理,朱允煐自然也明白。所以就算高麗要封出去,也不會是大手一揮,哪怕是宗室,也不能讓宗室佔那般大的便宜。

朱允煐現在是名義上的宗室大家長,可是現實一點的來說,也‘分家’了。大朱可能還要顧念一下兄弟情義,而在小朱這邊雖然也是要照顧宗室,但是不至於為了照顧宗室打亂自己的一些佈局,或者給大明江山帶來一些隱患。

這一點朱允煐清楚,老朱實際上也很清楚,包括一些個宗室也同樣清楚。

只是在一些宗室眼裡,大明的當家人是理所當然的照顧他們這些宗室,給了無數的好處。所以現在,依然是想著要佔便宜。或者也不是什麼佔便宜,在一些宗室眼裡,這也是天經地義。

只不過真心要說時代變了,朱允煐可以很大方,只是在有些地方他很小氣。

而老朱雖然也重視自己的子孫,但是他更加重視的是嫡長這一脈,重視的是大明的江山傳承,可不能為了照顧其他的子嗣,動搖了大明的根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