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最是無情帝王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老朱來說,兒孫們有出息,他自然是再開心不過了。

他雄才大略,出身微末但是橫掃天下。不只是驅除韃虜了,更是將唐末就丟失的燕雲十六州收復,再次完成了漢人江山的大一統,他建立了兩宋不曾達到高峰。

大明江山自然是老朱難以割捨的,這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江山社稷。

不過這大明江山,也只能是嫡長這一脈控制著,其他的子孫基本上也就是有著一個富貴。

現如今又有兩個出息的兒子在海外就要成為國主,哪怕很多地方也是老朱看不上的蠻荒之地。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有著基業之地了,這就值得驕傲了。

大明朝的親王固然尊貴無比,可是一國之主顯然不可小覷。如果只是番邦小國,老朱看不上。但是自家兒孫建立的藩國,老朱當然就要高看幾眼了。

胖都都的朱高熾和看起來英武的朱孟烷入宮了,先去乾清宮。

“孫臣朱高熾拜見太上皇陛下。”

“孫臣朱孟烷拜見太上皇陛下。”

眉開眼笑的老朱抬手,說道,“都起來吧,這一路舟車勞頓的,也苦了你們。”

眼睛幾乎挪不開了,老朱笑著說道,“咱記得早些年,高熾雖說有些痴肥,好歹也白淨一些。這麼幾年沒看到,咱高熾也瘦了點,黑了些。要咱說好,有些男子氣概了!”

朱高熾立刻恭謹回答,“孫臣不孝,經年不曾拜見皇爺爺,孫臣知罪。”

“有什麼罪不罪的,又不是在朝上。”老朱笑著擺手,說道,“你們也莫要怨咱心狠,雖說都是生在帝王家,只是這些個江山社稷不可大意。正好你爹又惦記著沙場建功,咱也就給你們弄去東瀛。現如今你們在東瀛也有基業,也能明白咱的苦心。”

朱高熾對於老朱的話,自然是稍微有著那麼一些感觸。比如說朱高熾也知道‘最是無情帝王家’,莫要說大明江山了,就是在東瀛的那些基業,他的兩個弟弟也時常有些惦記的心思。

朱高熾這些年一直在兢兢業業的忙著治理打下來的基業,改善民生、收歸民心。只是在他的父王眼裡,長子雖然是有些本事、可以治理江山。但是到底不如老二英武,不像老二那般可以在沙場殺敵、開疆拓土。

不過好在朱高熾也明白,看似老二、老三稍微有些威脅到了他的地位。但是那只是家鄉,因為朱高熾更瞭解他們的爹,知道他們的爹心裡有主見。

老二去當個大將軍沒問題,但是要說治理江山,顯然就有些吃不消了。

更何況就算是開國了,藩國的王儲、世子,這也都是需要大明朝廷冊封的。很明顯大明朝的一些規矩,也是需要在東瀛那邊延續下來。

比如說嫡長繼承的制度,肯定是要傳下去的。老二和老三,不出意外也就是所謂的‘大名’。

看著朱孟烷,老朱笑著說道,“你爹出生那會兒,咱就想著給他冊封去荊楚之地。你雖說也是在應天府長大,不過對荊楚也是瞭解些。不是咱心狠,實在是那頭對大明太重要。看看你們兄長,荊湘、兩湖之地,怕是用不了幾年就是富庶糧倉,可比肩江南!”

朱高熾和朱孟烷立刻跪下,心悅誠服的樣子,“陛下宣告,臣等不敢!”

“有什麼敢不敢的!”老朱笑著開口說道,“真要說,咱也知道宗室裡頭好些個都說皇帝澹漠、不重親情。都說在大明富庶之地當個王爺,遠勝在蠻荒之地當個國主。咱知道,就是那些個不成器的東西,實在是沒有遠見。”

這些話朱高熾和朱孟烷不好接,不只是因為他們不好吐槽其他的宗室。最主要的是眼前的洪武皇帝,或者是不在這裡的英示皇帝,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和他們打交道當然得小心一些。

哪怕是宗室,就算是紈絝如吳王朱允熥,也不敢是時刻撒歡,對於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這兩位人間至尊,滿朝文武是戰戰兢兢。宗室雖說不擔心被殺頭什麼的,但是惹惱了這兩位,不說生不如死吧,但是少不了被呵斥、處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滿朝文武是敬畏皇帝,宗室其實多少骨子裡也是有著害怕龍椅上的人。因為身份敏感,因為想要繼續富貴,基本上也就是需要緊跟著皇帝們的步伐,可不能出什麼么蛾子。

更何況現在的朱高熾和朱孟烷,比起尋常宗室身份更加敏感,他們很快就要成為藩國世子了。

如果說以前沒有離開大明,作為宗室子弟的時候,有些時候也確實可以牢騷一下。但是現在的身份就不尋常了,這個時候要是再牢騷,說不定就引起一些紛爭了。

其實朱高熾挺喜歡現在這樣,去了東瀛雖說也有受到大明制約的地方。但是天高皇帝遠的,在自己的地盤,可比在大明當個藩王要自在太多了。

看著朱高熾,老朱又問道,“咱早些時候也讓人送了些奏報,你在那頭做的倒也好。你爹的心思都是在打仗,這治家不易。咱大明開國之初國力羸弱,咱就是有雄心壯志也不成,國庫空虛啊。皇帝這兩年才敢用兵,也是咱大明積累了三十年才有點家底。”

朱高熾立刻心情複雜起來,因為老朱說的那些話,簡直是說到了朱高熾的心坎上。

他的父親只是在忙著打仗,是在不斷的開疆拓土、攻城略地。至於說後頭的後勤,或者說奪下的土地、收服的子民等等,絕大多數都是撂給朱高熾在治理。

胖都都的朱高熾覺得自己現在比起以前瘦了不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現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好在小時候在應天府學習,朱高熾現在勉強可以撐起來一個家業。

只是朱高熾也很擔心,雖說現在是有著自己的基業,也有一些賦稅等等。但是很多的物資、糧草等等,也都是需要大明的支援。皇爺爺剛才那話,難道是要斷了支援?!

這就由不得朱高熾不多想一些事情了,雖然現在在前頭的戰事還算順利,地盤也比較穩固。可是真的要失去了大明的支援,估計也就只能是固守了,只能是治理江山了,短時間裡可能是真的沒有太大的餘力進一步的討伐所謂天皇。

畢竟現在的大明,確實是在進行著滅國之戰,高麗那邊估計要花費不少力氣。更何況前兩年才打的韃靼,那也是耗費了不少的國力,所以大明真的很有可能要削減一些支援了。

就在朱高熾浮想聯翩的時候,老朱問道,“你們的國書可帶了過來?”

朱高熾連忙說道,“回皇爺爺,國書帶來了,還請皇爺爺過目。”

朱孟烷也連忙掏出國書,準備遞給老朱。

老朱一瞪眼,有些不高興了,“你們兩個湖塗東西,咱現在都退位了,國書你們該遞給皇帝。”

朱孟烷只是低著頭,而朱高熾則是心情無比複雜。

他好歹也是在鳳陽府出生的,是在應天府長大的,早些年也是在大本堂讀書的。可是他們這些個皇孫,和如今坐在龍椅上的那一位,大概是從出生的那一個就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和差距。

小時候的朱高熾等人還是心裡不舒服,覺得皇爺爺、皇祖母偏心,因為皇爺爺和皇祖母眼裡只有堂兄。那一位是在坤寧宮長大,在皇爺爺跟前也百無禁忌,甚至早早理政。

但是其他的這些皇孫們呢,見不到皇祖母不說,想要見皇爺爺一面也難。甚至為了那一位的順利登基,皇爺爺早早退位不說,更是早早的就清理了一大堆勳貴,甚至宗室裡頭也有不少人需要為此讓路。

只是哪怕心裡想要吐槽,朱高熾和朱孟烷還是說道,“孫臣知罪!”

“王叔!”小小朱的聲音傳來,這小子直接跑進乾清宮,“父皇那頭設了家宴,快點過去。父皇還說了,用完了家宴,讓你們跟著他去奉先殿進香,咱也要去。”

老朱笑眯眯的,說道,“就你爹不成體統,他們兩個現在過去進香,這都什麼時辰了?!”

“什麼時辰也該去!”小小朱振振有詞的說道,“旁的時候不好說,說不準還要按禮制來。但是奉先殿,可是供著咱朱家的列祖列宗。兒孫在外頭有出息了,自然要去進香。咱爹還說了,他要去,曾祖也要去!”

老朱吹胡子瞪眼,說道,“就你爹能折騰,他帶著你王叔過去就是,咱去像什麼話!”

小小朱衝上前,拽著老朱的手說道,“自然是曾祖去,這都是曾祖的孫兒。曾祖去自然最好,讓咱朱家的列祖列宗看看,不只是曾祖厲害,咱朱家兒郎都有出息!”

老朱眉開眼笑的,其實小小朱的話,也算得上是說到了老朱的心坎上。只是小小朱‘不邀請’,老朱多少是有點抹不開面子。但是小小朱都這般請求了,老朱也就只能順水推舟了。

對於自己的豐功偉績,老朱自然是心裡有數的。而兒孫們現在也有這般出息,老朱自然也是更加的開心而驕傲了,自然可以在老祖宗面前更加得意了!

朱高熾和朱孟烷內心也是十分有觸動,都說他們那一位長兄最受皇爺爺寵愛,所以在皇爺爺跟前向來是沒有規矩,可是皇爺爺就喜歡那一位的親近。

而現在在看看,估摸著當初宗室裡頭的一些傳言還是說的輕了,就皇爺爺對待皇太子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端倪。那一位據稱生而知之的早慧兄長雖然有些時候不守禮,不過也不會太出格。但是現在這一位皇太子,在洪武皇帝跟前是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害怕。

“王叔,你們快點跟上。”扶著老朱的手,小小朱催促道,“咱爹在那頭等著呢,待會兒五王爺也過來,可莫要讓五王爺也在那頭等著。”

老朱愣了一下,問道,“讓你五王爺過去作甚?”

“五王爺是咱宗人府的宗人令啊,他自然得過去。”小小朱只是傳話,說道,“曾祖,你若是不滿意安排,你去說咱爹。咱就是跑腿的太子,做不了主。”

朱高熾低著頭,其實和五叔一家,他們關係親近,誰讓五叔和他們共一個祖母。只是昨日到了應天府,也不敢去周王府問安,誰讓他現在是藩國使者呢,身份更加敏感。

其實不只是朱高熾,朱孟烷也是一樣,回到了王府就是閉門謝客,來者一概不見,也沒有派著府上的人和親朋故舊問個安之類的。

他們都是比較謹慎的性子,生在帝王家的話,除了極少數實在太過蠢笨的,多少對於一些事情也心裡有數。尤其是這些要繼承王爵、家業的,小小年紀的也會去學習一些東西。

雖然宗室裡頭也有不少紈絝,或者暴戾、昏聵的,只是大家也知道一些底線在哪裡,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最容易引起皇帝不滿的,自然也就會謹慎著一些。

小小朱扶著老朱,一邊走一邊嘮叨著,“曾祖,你是不知道咱爹多壞。咱說了今個要來看王叔,要王叔和咱說說東瀛的事。咱爹還是不答應,還要咱去聽侍講說史。他要上朝,曾祖要見王叔們都沒時間,他就讓二叔陪著,二叔差點沒打侍講。”

身後的朱高熾和朱孟烷聽著,‘二叔’?

不對,這不是徐王朱允炆,皇太子的‘二叔’,看起來也只能是朱允熥了。

老朱雖然是笑著,不過還是很關心,“哦?你二叔為何要打侍講?”

“那侍講說了晉篡魏,說是魏篡漢所致。”小小朱嘮叨著,說道,“還說曹魏不遵禮法,自然亡了。咱二叔聽不下去,要咱說那和禮法有何干洗,漢末群雄割據,那漢早就名存實亡。不是曹魏,也是劉蜀、孫吳,哪個又是漢家?”

老朱笑著不說話,只是心裡也打定了主意。看起來有些人是不死心,還是想著要去蠱惑皇太子。那些個讀書人,就沒安個好心。

眼看著英示皇帝不崇儒,這是想要在皇太子這邊動心思了。

那些人就算不該死,也要重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