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權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說藝術細胞,就目前來看老朱家的四代人,其實也是有著不少讀書的種子,或者有著那麼一些個對於古董、字畫有研究的。

只是很明顯,老朱的嫡長這一脈,暫時看起來流傳下來的是對權力的渴望。要說什麼藝術造詣,他們好像還真的是一點都不在乎,甚至半點喜愛都沒有。

大朱就不用說了,雖說剛出生就得到了老朱的重視,開始悉心培養。但是大朱小時候,那也是亂世,老朱還在打天下呢。甚至在那時候,老朱也是諸多割據勢力當中不算最強的一股勢力。

富貴公子是不存在的,老朱和馬皇後教大朱的,是用人、是治世。什麼藝術等等,實在是太奢侈了一些。

倒是小朱出生的時候,大明已經建立了。雖然那時候國力還比較弱,可是如果小朱要說喜歡一些藝術品等等,完全是有條件的。

可是這一位大小對錦衣玉食不感興趣,甚至都有些不在乎吃喝享樂了。那哪裡是大明的皇長孫啊,尋常的皇子、皇孫可能都要比小朱更加的挑剔。

哪怕老朱他們沒少往小朱跟前送一些金銀珠寶、玉器古董等等,但是小朱完全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國庫裡、內帑裡有多少銀錢,他關心的是糧倉裡有沒有足夠的糧食,金銀玉器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價值。

到了小小朱這裡呢,雖然現在的大明已經有了盛世的雛形,不過這一位過於貪玩了,對於那些古玩等等一點都不在意。哪怕皇宮裡有諸多收藏,他一點都不感興趣。

“得回去和他好好說說,就算是不喜歡、不賞玩,也不能搞破壞啊。”朱允煐很是頭疼,甚至都要欲哭無淚了,“估計這也是皇爺爺默許的,他肯定不在乎這些字畫。”

老朱確實不在意什麼字畫,不要說他的寶貝重孫題了字、蓋了印,就算是撕了、燒了,老朱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心疼的。

甚至在老朱樸素的價值觀裡,有些古字、古畫,得了小小朱的用印、題字,那反而是那些字畫變得值錢了、有價值的。他的重孫才是最優秀的,其他人不值一提了。

晃晃悠悠的朱允煐回到了東宮,果然沒有看到他的小兒子,那小子依然是在睡覺,每次都趕在朱允煐過來的時候睡覺。

“回頭你得和垠兒說一說了,宮裡的一些藏品咱是不在意,可是他也莫要瞎寫瞎化,到底是前人留下來的。”朱允煐揉著太陽穴,對徐妙清說道,“還有啊,那小混賬就喜歡投機取巧,這可不太好。”

自家兒子到底做了些什麼,徐妙清也是心裡有數的。有些時候,徐妙清甚至有著一些羞恥感,她也想不到自家的寶貝兒子居然可以做出來那麼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在徐妙清點頭的時候,朱允煐繼續說道,“要咱說,那些東西就算不束之高閣,也不該給垠兒看到了,就知道瞎胡來。”

“咋就瞎胡來了?”老朱的聲音傳來,非常不高興的說道,“那些字畫,就是留給咱垠兒的。你說前人的東西要留著,咱看了也不是咱垠兒寫了字。你自個說說,那些用印的,題字的,有哪個比得上咱垠兒身份尊貴!”

得,果然是不出朱允煐所料,老朱明擺著就是偏袒他的寶貝重孫,自然就是小小朱的所作所為都是最正確的,根本不能有半點批判小小朱的可能。

“爹,咱也看了字,那是咱有感而發。”小小朱理直氣壯,說道,“咱前些時日還看了趙佶的字,令人收了好些個史料、野史,《宋俘記》、《南征錄匯》這些,咱也看了,要咱說那趙佶的字就該燒了。”

老朱好像很認可一般,說道,“咱和垠兒差不多心思,那趙佶好好的錦繡江山葬送了,淪為蠻夷鐵蹄之下。”

“就是!”小小朱憤憤說道,“連自個妻女都護不住,堂堂帝姬淪落妓寨。那人太沒骨氣,金人圍城,居然想著送宗室女子、官宦子女入金營求和!”

老朱看起來也是老憤青了,嘲笑著說道,“他那些個兒子也沒出息,逃到了江南只顧著享樂,哪有半點雄心。這倒好,金人倒是沒了,元人來了。南宋六陵給掀翻了天,要不是咱幫著修宋六陵,那些皇帝皇后的骨頭還暴曬著。”

小小朱更是憤憤不平了,說道,“就是,咱曾祖大氣,還給那理宗的頭骨給贖了回來。皇帝的腦袋瓜子,成了那些蠻夷的酒器!”

面對這一老一少的連珠炮,朱允煐好像也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因為他根本還沒有說出來什麼,這一老一少就給朱允煐堵了回去,最重要的是這一老一少的一些觀點也是正確的。

老朱嘿嘿笑了起來,說道,“要說咱,以後的子孫咱是不知道。但是咱現在看到的,都是有骨氣的子孫。咱大明,就不該和那些蠻夷和親。什麼檀淵之盟,咱看就是納貢求和。”

小小朱連連點頭,說道,“還是咱爹好,咱曾祖早些年還是人家番邦小國來朝貢,百倍賞賜回賜。咱大明天朝上國,只有收他們供奉之禮,哪用回賜。”

朱允煐看了一眼被噎住的老朱,對小朱說道,“你也知道咱是天朝上國,那些小國朝貢,咱不說百倍之禮回賜,也該有了禮數,稍微賞賜一些就是。咱,不用百倍之禮回賜彰顯大明富強。”

小小朱想了想,隨即說道,“那好,咱以後當了皇帝,也不給他們太多賞賜。他們上貢咱多少東西,咱回賜一些就是。”

“你看看,這就是你兒子!”老朱哈哈大笑,對朱允煐說道,“這沒大沒小的樣子,和你小時一個德行。咱還春秋鼎盛,你總要說等你當了皇帝如何,現在知曉了咱當年感受吧!”

朱允煐哭笑不得,隨即對老朱說道,“也不是咱要那般說,還是咱祖母,總是在咱跟前說大明的江山是咱的,要咱繼承了家業、要咱如何如何。咱一開始,沒想著當皇帝。”

老朱不屑的看著朱允煐,朱允煐是什麼心思他再清楚不過了。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一般,對朱允煐說道,“咱的意思,這些時日也是該給垠兒講史了。咱垠兒心善、有主見,只是咱覺著讀史明智,他該知曉這些東西。”

“咱也是這個心思,咱的太子該知道民間百態,也該知道朝代更替。”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過幾日,咱就讓翰林院的人過來給垠兒講史。只是咱不喜歡那些腐儒,皇爺爺要跟著聽才是。”

老朱明白朱允煐的心思,他其實也不是很喜歡一些儒家子弟,尤其是一些儒家子弟總是惦記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犯了老朱的忌諱。

讓那些文臣給小小朱上課、講史,這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是小小朱的教育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朱允煐不會反對這些。

只是很明顯朱允煐也需要仔細些,可不能讓一些讀書人夾帶私貨,不能讓一些讀書人想著從皇太子入手,將大明的皇帝培養成一個‘儒家皇帝’,那顯然不符合老朱和小朱的一些心思。

老朱笑著點頭,他去盯著就是,那些侍講要是敢夾帶私貨,他勢必是敢殺人的。誰敢教壞他的重孫,老朱就敢送一些人全家齊齊整整的去見孔聖人。

看著苦悶的小小朱,朱允煐笑著說道,“你曾祖帶著你,你妹子肯定是不能去聽講了。咱倒是要看看,到時候你如何偷懶!”

小小朱立刻笑嘻嘻的,看起來這小子也是知道他做的那些事情上不得檯面,現在也是知道害羞了。至於說害怕肯定不至於,他要是知道害怕的話,就不會想著讓朱如意幫他寫作業了。

“爹,咱心裡有數。”小小朱振振有詞,說道,“莫要說如意兒了,就是文墐、文埂,咱這個當哥哥的是喜歡他們,也帶著他們玩。就是他們想要看奏摺,咱肯定不給的。曾祖和爹教咱的東西,咱誰也不教。”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家的立場,小小朱說道,“上次二十四王爺逗咱,說是外家想要去五軍都督府,咱可是罵了人的,咱還讓中山公給二十四王爺的外家發落去了外頭。”

這件事情朱允煐知道,他的二十四叔朱棟,母妃是劉惠妃。大概也是仗著年輕,以及覺得一個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不算特別敏感,這就想著讓小小朱去幫忙疏通關係。

結果不言而喻了,小小朱非常不高興,也不在意什麼輩分,因為他是大明的皇太子、是大明的儲君。

朱棟灰頭土臉是一回事,劉惠妃孃家侄兒也是從前途還算大好的京營正三品昭勇將軍,變成了衛所千戶,這一次的彎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徐妙清稍微有些惴惴不安,她知道自己雖然是皇后,可是大明朝對於後宮干政是非常警惕的。像當年馬皇後那般是不可能的,哪怕徐妙清也聽說了馬皇後對朝廷的影響,肯定是羨慕。

但是就算是再羨慕,也不代表徐妙清會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大明朝只會有一個馬皇後,更何況馬皇後當年據說對朝廷可以有極大影響,但是表面上還是無比尊重洪武皇帝的。

老朱心情不錯,看了看四周,說道,“咱那個小重孫,又歇著了?”

“歇著呢,咱來十趟,九趟都是他在睡覺。”朱允煐沒好氣說道,“還有一趟,咱剛逗一會兒,這就又歇著了。”

老朱笑了笑也不在意,說道,“那就傳膳吧,用完膳咱還要帶著垠兒去宮裡走走。這些時日見了你皇叔,你那些個皇姑咱還沒見著。皇后,記得這些時日看看合適的人家,老二十三幾個也該議親了。”

徐妙清連忙起身,對老朱說道,“孫媳領旨。”

“還有咱的皇姑,得找如意郎君。”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咱之前也和皇貴妃聊過,你到時候再去皇姑那邊問問。咱的皇姑也該有如意郎君、琴瑟相和,莫要在乎門第,皇姑喜歡就好。”

小小朱立刻趾高氣昂,這孩子的眼界不是一般的高,“就是,要說在乎門第,還有誰能比得上咱天家!娘,要不你也不要給咱找媳婦了,咱到時候自個找著順眼的就是。”

對於這個想要耍小聰明的混小子,老朱和小朱可不會慣著。小小朱的婚事,那可不是普通的婚事,小小朱的太子妃人選自然是需要無比慎重考慮的。

被小小打擊一把的小小朱也不在意,主要是這麼些年下來,這孩子皮厚的厲害,屬於屢敗屢戰的型別,心很大的小小朱可沒那麼容易受挫折,這孩子甚至有些時候表現得沒心沒肺一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家子人開開心心的用完膳,自然也就是該忙什麼,那就繼續忙什麼好了,天家可沒辦法完全閒下來。

家室、國事、天下事,真的要做到事事關心。而且這些個事情,都和江山社稷有著一定的牽扯,這也就意味著不能馬虎對待了。

老朱現在可以閒下來一些,他看起來不需要太多的去擔心朝政的事情。但是對於小朱來說,他就沒辦法閒下來了,誰讓他是大權在握的皇帝,治理江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在老朱離開後,朱允煐對徐妙清說道,“看皇爺爺的意思,未成婚的皇叔、皇姑的婚事,該是咱兩個擔起來了。咱這些時日要忙著朝政,你多用心些。”

徐妙清自然心裡有數,笑著回答,“陛下放心就是,臣妾心裡有數。”

好歹也是大明朝的皇后啊,雖說這是要處理皇叔、皇姑的婚事,但是這也沒半點問題。這件事情也不會讓徐妙清覺得麻煩,她其實也很享受這樣的權力,這也是她地位的一個體現。

只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這一大家子人,對於權力都是無比渴望的、都是無比熱衷的。

朱允煐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因為徐妙清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皇后的本職工作,不存在後宮干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